新媒体时代德育双向互动模式的构建

2017-03-12 20:27许瑞芳李晟
中国德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双向教育者

许瑞芳?李晟

摘 要新媒体呈现出信息海量化、交流形式扩大的特点,弱化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增加了教育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学校德育只有更新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建构双向互动的现代模式,充分发挥多元德育途径的合力,利用议程设置实现德育者的引导作用,发挥“意见领袖”的优势以扩大德育传播效果,建立健全德育的网络机制,提升教育双方的媒介素养,才能实现新媒体时代的德育现代化。

关 键 词新媒体时代;双向互动;德育模式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自开启以来,教育现代化、德育现代化始终是个备受热议的主题。尤其是进入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类的教育传播活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1]。新媒体呈现出信息海量化、交流形式扩大的特点,弱化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增加了教育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传统的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已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应对时代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强调要“推进教育现代化”。德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只有更新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建构双向互动的现代模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才能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一、构建德育双向互动模式的意义

(一)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其教育形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革新,其现代性持续增长。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扬弃传统、面向未来、创新文化的历史进程,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环,也应不断革新德育模式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德育双向互动模式吸收了新的教育理念,契合了教育现代化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诉求,是教育现代化从理念走向实践的有效路径之一。从价值理性来看,教育现代化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是人性化、公平性的教育过程,双向互动模式力求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与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合理性相符;从工具理性来看,教育现代化是不断努力和转换的结果,是教育实践的结果,双向互动模式将有效互动作为德育的根本方法,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与教育现代化的工具理性契合。

(二)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要

新媒体是相对应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是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运用,并利用电脑、手机和数字电视机等终端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形态,是一种“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介”。相较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新媒体具有高度互动性,它能够更好地通过媒介把众多的信息一次性地传播给广大受众。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新媒体已然成为人们了解世界、表达言论的重要渠道,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传统德育模式对新媒体的应用尚停留在信息的传播阶段,中小学教师仅仅将新媒体视为承载教育信息的工具,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仍然存在空白点,并未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的效用。然而,教育的中心始终应该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对话、交流、互动,有效的德育不应让教育者躲到机器的背后,异化为人与机器的对话。在德育双向互动模式中,教受双方平等的主体间性契合了新媒体的去中心性和解构性,互动的教育方式适应了新媒体的异质性、多元性与开放性。教育者不仅运用新媒体平台实现德育信息更大时空范围上的传播,更能依托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收集受教育者的相关数据,以弥补受教育者反馈的缺失,实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有效德育。

(三)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学校工作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要“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长期以来,德育工作备受国家、社会的重视,但伴随着德育地位的提升,社会各界对德育实效性的批评和质疑之声却总是此消彼长。除却德育外部环境的恶化、社会消极因素的负效应弱化了德育的实效性外,传统德育模式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内在因素的单一固化也是制约实效性的罪魁祸首。固然,德育有其阶级性与政治性,德育的目标、内容应当切合国家与社会的需求,提倡“公共精神”;但德育也有着社会现实性,德育的目标、内容不应超越其现实基础,不应忽视其个体功能。传统模式过于强调德育的理想状态,使应然与实然之间出现了难以跨越的鸿沟,产生的负向效应制约着德育的实效性。因此,构建德育双向互动模式实乃提升德育实效性的题中之义,这一模式将教受双方视为平等的德育主体,既注重“公共精神”,也在意“个体意志”,且以“互动”作为主体间稳定的作用方式,将受教育者关注的现实问题或新媒体中颇具争议性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及时有效地影响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避免传统模式的灌輸式教学,使德育踏入广袤的生活领域,实现“知行合一”。

二、德育双向互动模式的内涵特点

面对新媒体时代德育现代化的客观诉求,德育双向互动模式将传播学双向对等理论、受众理论中的主体关系和传播方式等迁移到德育领域,为德育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美国著名传播学权威詹姆士·格鲁尼格提出的双向对等理论认为,公共利益是传播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组织应重视与公众的沟通、理解,形成一种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新型关系。这一模式旨在促进双向规划、沟通,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平衡地进行对话、协商。受众理论则表明,双向平衡模式的传播性质是双向的,传播效果是平衡的。应更多地站在受众(受教育者)的视角出发,去实现传受双方充分互动的德育过程。这两个理论都为新媒体时代德育双向互动模式的建构提供了有力的传播学支撑。

基于传播学相关理论建构起来的德育双向互动模式,是指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为了实现国家社会对公民品格塑造的要求和追求受教育者个体德性的发展需要,学校所建构的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德育信息双向传递、互动沟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新型德育模式。与德育单向灌输模式不同,双向互动模式整合德育传播的多个要素,即教育者、教育对象、信息内容、反馈评价、媒介载体、教育效果、环境等,其构成要素更为复杂,特点更为突出。双向互动模式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强调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之间的交流交互作用为基础,教育双方皆具主动性,两者处于平等的地位,是重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新型德育传播模式。德育双向互动模式充分考虑到新媒体对德育环境的改变,引入了“反馈”和“监控”环节,及时对德育的主体、客体、内容、方式做出调整,有效地回应了时代要求,使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继续有效地开展德育成为可能。

在德育双向互动模式中,德育的各个要素特点有着很大的变化,影响德育的进程。因此,在新媒体的视域下,厘清德育各要素的变化状况,对开展德育双向互动传播十分有必要。

(一)德育传播主体的动态性

新媒体时代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开放的、解构中心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德育传播的主体泛化,德育者、传播的中间人和受教育者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德育信息的传播主体不再仅局限于学校层面,而是呈现出以学校教育者为主、多维参与的辐射格局。在双向互动传播过程中,传播的主体是变化的,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其在接受信息时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选择接受的内容、形式和时间;还可以自主生产和传播信息,成为信息的发送者。从德育者的角度看,新媒体时代的德育者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被减弱,失去对德育过程的绝对控制。双向互动模式将德育者的角色定位为引导,主动传播德育信息内容、选择传播渠道,引发德育者与受众间的有效互动,实现德育效果最优化、最大化。

(二)德育传播内容的全面性

德育的内容对教育的效果产生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以育德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传播行为,德育传播是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意图地发布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具有引导性的信息或符号,使受教育者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上接近教育者的既定目的,达成教育者的期待效果。但新媒体中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正负双面信息,未经过滤便即时流向受教育者,大量失真的、片面的负向信息迎合了受教育者猎奇、反权威的心理,使受教育者对传统德育模式灌输的内容产生怀疑,削弱甚至抵消了正向信息的作用。因此,为抵御新媒体平台中信息超载、失实、过时、错位、干扰和无序带来的负面影响,德育双向互动模式中的德育传播内容应当全面且易接受。一方面,德育者传播德育信息时既要包含对正向信息的宣传,也要涵盖对负向信息的批判和辩驳,以真实、稳定的德育信息引发受教育者的思考,学会去伪存真,同时,也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增加受教育者对德育者的信任和认同,构建起良性的双向关系;另一方面,德育传播内容应考虑到受众的知识水平基础,進行简化,摒弃曲高和寡的深奥概念,以通俗化的语言解读受教育者生活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使德育信息更加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使得传播信息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被传播和被理解。当然,德育传播的内容不能只是手忙脚乱地应付负面信息,更应该基于自身的德育目标层次,将相互联系、逐渐递进、稳定的信息依次推向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产生长期持续的影响,实现德育效果的正增长。

(三)德育传播载体的多元化

在德育双向互动模式中,新媒体整合了图、文、声、像等功能,为德育双向互动提供了多元化的新载体。通过构建互联网教学资源中心与教学平台、创建德育特色网站等,拓宽了德育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使受教育者能够沉浸在全方位的德育环境中,达到以多元化渠道增强德育传播实效性的目标。双向互动模式中的德育传播载体多元化,既充分发掘单个媒介的功能,针对不同的媒介特点进行内容设计,以直观、有趣的形式展现德育信息,确保信息传播的快捷、信息反馈机制的通畅,提升德育的辐射力;又对新媒体平台中的媒介进行优化配置组合,避免在多元渠道中单调重复同样的德育信息,使多元渠道的德育信息能从不同的角度相互印证,不断强调巩固,提升德育的合力。

(四)德育传播形态的说服性

从效果的角度看,德育传播形态可以分为压制传播、迎合传播和说服传播。传统模式的传播是压制传播,其传播路径是自上而下的,传播的信息和内容是不完整、不对称的,传播渠道是封闭的,受教育者在整个教育传播过程中只是被动接受。迎合传播表现为一味地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性,迎合受教育者的兴趣点,难免会失去教育者的立场和原则。德育双向互动模式属于说服传播,它整合了压制传播和迎合传播的优点,平衡了“教育者意图”和“受教育者接受性”两者的关系,既充分考虑到教育者的目标,保证教育目的,又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考虑到教育者的选择,从而提升受教育者的理解认知,促进其态度到行为的转化。在提升受教育者理解认知方面,双向互动模式更容易突破受教育者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重阻碍,将德育的内容转化为受教育者的理解和认知;在知行转化方面,说服传播充分调动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受教育者产生的认知和态度能更容易、更顺利地转化成为有效、正确的行为。

三、新媒体下实现德育双向互动模式的路径

新媒体时代,人们既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现实社会中,也离不开由网络所建构的虚拟社会。德育既要积极地和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接收、接受、理解德育信息,又要实现对传统模式的突破。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摸清网络传播的特征,构建双向互动的实践模式,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转型。

(一)充分发挥多元德育途径的合力,实现信息的叠加效应

在双向活动模式中,每种德育途径都具有教育功能,但任何一种途径都难以独立承担并完成德育目标。因此,双向互动模式的德育途径应当被整合起来,以德育信息的间隔重复、连续重复以及部分关键信息的多次重复来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认知和记忆,使重复传播的内容进入受教育者的潜意识,最终产生所期望的道德行为。双向互动模式中的重复传播并非单一重复,而是结合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和认知态度,规避形式的单调乏味,在不同途径中预判受众的“前见”,优化重复性信息进行分众传播,以画面相似性、语言相似性和态度相似性的信息刺激受教育者的认知,实现德育信息的有效叠加。

发挥多元德育途径的合力,还要以不同的形式传递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德育信息,从而避免机械重复使受教育者建立起同质化信息过滤屏障,造成途径资源的浪费。同时,应挖掘教育途径的不同面向,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场域中开展互补性德育活动。

(二)为受教育者设置议程,实现德育者的引导作用

传播学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合理设置议程来吸引受教育者对特定教育议题的关注和重视。在双向互动模式中,德育者应该主动利用新媒体发布信息、构建议题,引导受教育者关注相关内容;联系网络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或校园热点话题进行深入分析,为受教育者提供看待问题的新视角;针对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及时在网络媒介中迅速做出回应,在双方平等交流互动的氛围中实现话题上的引导。教育者在构建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受教育者热点话题的把控,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所关注的热点议题的掌握。在设置议题的时候,要以解决绝大多数受教育者关心的现实问题为突破口,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实现德育的目的。

德育双向互动传播模式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德育者在利用超文本、多媒体等不同的媒介载体设置议题时,要对相关议题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持续性的追踪,引导受教育者对于当前社会思潮、主流话语、社会进步、个人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实现德育的持续性发展。

(三)发挥“意见领袖”的优势,扩大德育传播效果

在新媒体环境中,教师作为信息的收集者、传播者的同時,还须作为学生网络空间的管理者、引导者。互联网信息的传播一般会通过特殊的“门槛”进入网络虚拟空间,随后经过信道传递影响受众。但由于新媒体时代信息内容的范围扩大使得信息的质量真假难辨,教育者只有做好网络信息的引导、把关工作,才能增强自身的权威性、可信度。这就有必要充分调动“意见领袖”的教育信息把关作用,实现隐性、高效的德育。

在德育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能够运用其在舆论引导中的权威性,排除一些不实言论、错误价值观对德育信息传播过程的干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和培训一批优秀的德育工作者在教育网络空间主动发表深刻、系统的见解,从而形成一批网络的“意见领袖”。在双向互动模式的讨论过程中,要求这些“意见领袖”具有开阔的视野、强大的理论背景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协助、推动受教育者对信息的甄别;同时,要通过“意见领袖”引领德育传播的舆论导向,消解不实网络信息对德育信息传播的干扰和破坏。

(四)建立健全德育网络机制,提升教育双方的媒介素养

新媒体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只有建立健全网络信息监督机制以及网络舆情分析机制,才能有效预防、减少舆论危机的发生。在双向互动模式下,要求教师要迅速熟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具备一定网络传播技术,有着敏锐的信息意识和熟练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推进受教育者间的互助互教,能够使德育信息传播、扩展、渗透到教育对象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当中,使得德育的内容传播与双方间的互动交流相得益彰。同时,也要求学生提升媒介素养,建立起对信息分析和评判的反应模式,提高其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学会有效利用网络媒体提升个人发展,以达到在双向互动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信息沟通交流的平衡动态。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

责任编辑︱李 敏

读者热线:010-62027830

投稿邮箱:zgdy_xueshu@163.com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双向教育者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混凝土泵车用双向液压锁故障探讨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浅析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与途径
朴素高效的双向快充
例说乘法公式的双向应用
广电网络双向网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