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同伴交往归因研究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2017-03-12 06:02方靓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同伴交往初中生

方靓

摘 要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随着年龄与心理的日趋成熟,个体越来越脱离了父母与家庭,而进入到一个集体与同伴交往的阶段。初中生同伴交往的归因方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同伴交往成败进而影响到他们在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初中生同伴交往的归因及其现状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关键词 初中生 同伴交往 归因方式

中图分类号:G766 文献标识码:A

1 同伴交往归因

1.1 归因的概念

归因是我们生活中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很多学者都对归因有一定的研究。归因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简单来说人们对所有事物的解释过程就是广义归因的概念。塞里格曼认为归因方式主要有两种:积极和消极,并且这种归因并不是偶然为之,而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在负性事件面前,个体更容易将事件原因归结为内部,它们稳定且影响全局。霍根和龙德认为,个体在寻找事件原因的时候,倾向是相似的,这种相似的倾向就是归因方式,归因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积极归因方面。

本文将归因的定义归结为:个体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对遇到的生活事件进行解释,归因会影响下一次遭遇相同或相似生活事件时的应对方式,这种解释就叫做归因。由此可以推断,如果人际交往行为中出现了归因的参与,那么这方面的归因或会影响今后的交往行为。

1.2 同伴交往归因的概念

交往又称人际交往,是儿童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儿童心理发展和维持有着重要的作用。交往历来都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在对人际交往的解释上,心理学界迄今仍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说法。比如有人认为,人际交往只是一个过程,一个由协同活动的需要引起的发展人际接触的多结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交往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相互认知以及相互作用过程。还有人将人际交往看作具有两方面的含义,既包括互动的动态过程,又包括互动作用所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本研究趋向后者的解释,赞成人际交往不仅包括过程而且包括互动的结果。为此,我们对同伴交往的界定是: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群体内发生的人际交往。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从动态说,是个体与同伴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品的交换;从静态说,是个体与同伴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即同伴关系)。

儿童同伴交往研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对它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却到了60年代末。时至今日,该课题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领域,儿童同伴交往的机制就是其中之一。机制原是机器的构造和运作,心理学借以表示要了解心理的内在工作原理和方式。近来研究者不仅要探讨同伴交往的现状,而且关注形成这种现状的机制,试图从根源上寻找产生交往行为的原因。道奇等人提出的交往过程的动态模型就是其中之一。该模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探讨社会交往的发生问题,提出了包括解码、解释、寻找反应、决定反应过程和编码等五个认知加工阶段。该模型认为归因是解释阶段的一个重要认知加工环节,对个体的交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甚至对某些交往行为具有决定作用。因此,本研究对儿童同伴交往归因的考察和同伴交往归因的训练,事实上就是人际交往机制的具体探讨。

归因一般被认为是寻找结果的原因。不过在心理学中,归因理解为一个过程,一个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理等一些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的认知活动。由于人际交往中的许多行为和事件本身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结果,因此对行为的推测和原因判断也属于归因研究的范畴。在此基础之上,将交往归因界定为:交往归因指的是个体对人与人交往过程当中的行为、关系状态的推测和原因分析的过程。此概念包括两部分:(1)对交往中的行为推测和原因分析,例如对交往中利他、攻击、移情等行为的推测和原因分析;(2)对交往中所形成关系状态的原因分析,例如交往中形成的接纳、拒绝等状态的原因分析。同理,同伴交往归因就是儿童对其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同伴的交往行为、同伴关系状态的推测和原因分析。

2初中生同伴交往归因研究的重要性

2.1认知方面的影响

中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及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成人感”和独立性的增强,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少,而与同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依赖日益增强,同伴成了他们人际沟通的主要对象,同伴交往是否顺畅直接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归因方式作为青少年认知的一个重要成分,本文旨在探讨同伴交往归因方式的不同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为青少年身心的发展服务。

2.2心理健康的影响

初中生是个体从儿童期向青年期的一个过渡阶段,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各方面都处于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尚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思维模式,因而其可塑性是很大的。本研究探讨归因风格的改变对提高初中生同伴交往的影响,提高其心理品质,指导其积极信念。对于初中生身心健康的发育有着十分重要而又及其深远的影响。

2.3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

掌握乐观而积极的归因风格,一方面有益于初中生现阶段的身心成长;另外一方面从长远的角度看,对于初中生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面对人生的荣誉与挫败有着重大意义。本研究可为改善初中生归因风格、提高初中生的同伴交往水平,提供方法并积累经验,为初中的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思路。

3现状分析

3.1国外归因方式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关于归因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与人格因素的关系上,韦纳从归因过程的角度去研究归因方式,他希望了解在事件成功或者失败时的归因是否影响其今后的成就。韦纳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可控性维度与自尊的相关较高,稳定性维度和自信相关较高。

維纳的观点却有人反驳,如布朗。他通过研究发现,自尊和归因的关系并不像韦娜描述的是单一的。当面对积极的事情时,自尊对归因的影响很小,即在面对成功时,高自尊或低自尊被试的归因差异不显著。韦纳等人在研究归因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较新的自我评价模式,这个模式将自我评价中个人归因的特定类型与特定的情绪后果联系起来。通过这个模式的预测,个体将成功做内归因,自尊水平会提高:而个体将失败做内归因,则会触发内疚感。雅伊斯特研究发现自尊越高,更容易将正性事件归结为自身,将负性事件归结为外部。但钱德勒的研究表明被试的自尊水平不同,归因方式也会相应地变化,而这样的被试对成败的预期也会不同,即低自尊的被试更倾向于预测自己的失败。皮科克利姆对大学进行研究后则指出自尊与归因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

除了对普通人格的个体进行归因研究外,还有较多的学者研究抑郁症患者的归因方式,结果表明如果一个人将正性事件归因为外部的、多变的、局部的因素,而将负性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的因素,那么这个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高;反之则出现抑郁症的可能性较少。

3.2国内归因方式的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归因方式的研究则与国情联系更加紧密:刘明研究发现高自尊水平的高中生更多地将人际成败归因为自己努力的结果,低自尊水平的高中生更多地将人际成败感受为是外在、不可控制的结果。李思霓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归因风格的稳定性对其融入社会有促进作用。李想的研究表明归因方式与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更高的成就、更低的抑郁症状相关等。

综上可见,研究者都将归因作为一个内部心理机制进行研究,它受到某些人格因素的影响,也会影响外部行为。

3.3同伴交往归因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儿童同伴交往归因与同伴关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同伴关系良好的青少年与同伴关系糟糕的青少年对同伴所作出的归因有很大的差别:关系良好的青少年倾向于对同伴的正性行为做出内部归因(如“他之所以帮助我,是因为他是一个慷慨的人),而对同伴的负性行为做外部归因(如”他之所说那些伤感情的话,是因为他学习太紧张了”);相反,同伴关系紧张的青少年倾向于相反的归因模式,对同伴的正性行为做外部归因(如“他之所以帮助我,是因为他想给我留下好的印象”),而对同伴的负性行为做内部归因(如“他之所以说那些伤感情的话,是因为他从根本上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对受害儿童的自我归因和他人归因的研究发现,儿童对自我特征和行为的内控归因与他们的所产生的心理不适行为(如退缩、抑郁)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归因方式能显著预测这些行为;对同伴特征的外在归因与受害儿童的社交关系(如受欢迎或被拒绝)存在显著差异。一项交往模拟的研究发现,要求被试想象他们曾经拒绝过一次约会的邀请,要求参与者回答拒绝的原因。结果显示,被拒绝的原因与他人的感情受到伤害的程度有关。

对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归因倾向上的有关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归因上一般倾向于努力和能力归因,控制点在个人内部。在对不同性别和年级大学生进一步研究表明归因方式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大学生被试更倾向于内部归因,并且随着年级的提高内部归因倾向更大。在对听障学生归因倾向的研究中发现,听障学生在交往中利己主义倾向较为明显,更多的把交往中的行为和关系归因于稳定的、外部的和不可控的因素。

对中学生归因和人格与同伴交往中群体水平的关系的研究发现,人际归因倾向和人格特质共同影响中学生的社会交往地位,在对交往中的正性事件的归因方式上,被拒绝组学生与被接纳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对交往中负性事件的归因方式上,被拒绝组学生与被接纳组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

3.4研究的不足之处

海德提出归因理论后发展至今,虽然归因研究已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教育、犯罪、社交、运动、管理等社会领域。但归因研究更多的是成就领域,在社会交往方面的作用还不多,我国更是如此。正如一些研究者所提出,国内关于人际归因的研究还非常匾乏,尤其缺乏对中小儿童人际交往的系统研究。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董耘,李萍,朱孔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17(11):705-706.

[2] 马庆霞.归因理论的最新进展及其教育意义[J].教育科学研究,2001(9).

[3] 王春莉.大学生自我差异,归因风格和行为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4] 韦纳.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M].林仲敏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5] 吳芳.关于归因理论的若干问题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2001.

[6] 赵海钧.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同伴交往归因及归因训练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2.

[7] 左占伟,邹泓,马存燕.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1):730-733.

[8] 张爱卿.归因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教育科心理研究,2003(1).

猜你喜欢
同伴交往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礼貌教育促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发展实践
角色游戏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