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社会储蓄的影响

2017-03-12 13:12宋毅
商情 2016年48期
关键词:年龄结构协整储蓄

宋毅

【摘要】本文采用基于西部地区1998-2014年人口抚养负担比、社会人员平均工资和居民人均储蓄余额的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西部地区人口抚养负担比同城乡居民储蓄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二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同时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 社会储蓄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随着社会时代的变革,中国逐步进入了人口年龄结构快速更迭的时代。近些年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飞速增长,2000年之后中国也正是迈入了老龄化社会,0-14岁少儿人口总量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推广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少儿负担比也成同样趋势,但老年负担比将持续上升,尤其是2020年之后其增速将更加明显。目前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增长率下降导致的西部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与社会储蓄约的变动,对经济快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影響。在理论上两者的因果关系和数量关系究竟如何,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等等,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口年龄结构的进一步变化对储蓄率的影响如何,西部地区未来人口趋势会使得人均储蓄余额降低还是提高?这些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因此,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探讨这些问题,不仅有助分析西部地区人口变动、储蓄余额与经济增长的现状,更是为西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二、理论分析

通过传统的人口与经济的关系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假若一个经济社会中15岁的少儿人口以下和65岁以上老年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大,则意味着缺乏劳动能力的人口数占大多数,而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数占少数。劳动人口在相当程度上不仅仅需要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来维持自身的生存,还需要对非劳动人口进行抚养。首先,这表明,在人口负担比较高的社会中,社会中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人口减少了,如果社会中的劳动人口与社会所需的劳动力不匹配则不仅会严重减缓各个产业发展的速度,而且也会增加用人单位的成本。其次,非劳动人口的增加,需要耗费较多的物质生活资料,从而使储蓄水平降低,影响了社会资本的累积。

三、变量的选取与分析结果

(一)变量的选取

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市统计年鉴,数据分别为1998-2015年西部12省的人均工资W和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RS以及人口负担比F。时间序列往往存在非平稳性,为保证建立的回归有意义,应先对各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协整。

1、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的平稳性检验方法是Augmented Dickey-Fuller 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见表1

(二)协整检验

首先我们对{RS,W,F}做协整检验。Johansen假设检验的过程

从特征根迹检验的分析结果来看,此序列的几个变量中都至少存在一个非零矢量,说明了{RS,W,F}序列理论上存在着某种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模型的参数估计。

表3是对{RS,F,W}协整模型进行分析的参数估计结果,而表4的模型检验中可以看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所以建立的模型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标准误差比较小,估计的系数符合此模型。从所估计的参数可建立相应的协整方程:

RS=0.5267W-0.06231F

从建立的协整方程中,首先我们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人均工资与居民人均储蓄余额成正向关系,西部地区从业人员人均工资每上升1%,则平均储蓄上升0.52%,换句话说西部地区人口的平均储蓄低于其工资收入金额的一半。其次,我们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人口负担比与社会人均储蓄成反向关系,西部地区人口负担比若增加1%,则造成社会平均储蓄的减少了0.062%,总之,西部地区人口负担比的上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少社会储蓄的影响。

本文对西部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人均储蓄额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西部地区人口负担比对西部地区社会储蓄额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根据结果得知,人口负担比的上升会使得社会储蓄余额的下降。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要大力发展老年产业,找到新的经济突破点。同时要科学合理的认识老龄化发展的进程,实施弹性的退休制度。

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年龄结构变动对社会储蓄的影响 ——基于西部地区的实证分析》

项目编号:YCX-1627。

猜你喜欢
年龄结构协整储蓄
俄罗斯:存钱养老越早越好
储蓄方法面面观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基层组织增活力“两学一做”促发展
基于人口红利缩减的我国经济增长对策探讨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