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成长的天然难题

2017-03-12 07:07刘建飞
领导月读 2017年8期
关键词:进程难题大国

刘建飞

大国成长的天然难题

刘建飞

近期中印两国军队在中国、不丹、印度三国交界处中方领土洞朗地区的对峙,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其实,国际社会更应该关注的是,印度军队进入中国境内赖着不走,已经算是侵略行为,而中方却保持高度克制,尽最大努力避免事态升级。然而,有些国际舆论却对这一看点视而不见,或者是故意装聋作哑。印度作为刚刚加入上合组织的成员国,制造同另一个成员国的摩擦,如果势态得不到控制,势必会影响上合组织的团结与合作,至少是破坏上合组织的声誉和形象。联系到哈萨克斯坦不久前同日本就双方签署有关防卫交流的政府间备忘录达成一致,开启了中亚五国同日本进行安保合作的进程,可以看出,作为上合组织成员并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的中亚国家,正在寻求多元的安保合作。俄罗斯、中国、美国、日本、印度,都是他们的合作对象。

上面两个事例至少说明了两个道理。一是当今的国家间关系,除了少数同盟关系和极少数截然对抗的关系外,基本上都是竞争与合作交织的关系,或者说是竞争中合作的关系。某些领域的合作并不影响其他领域的竞争。二是中国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大国,正遭遇到一个天然的难题。这个难题所有成长大国都遭遇过,就是成长大国的周边国家及世界其他大国对该国怀有难以消除的战略疑虑。这第二点尤其值得国人深刻认识。

对成长大国的战略疑虑有天然的成分。打个比方,当人们看到远处有一个庞然大物向自己走来时,起初肯定会很好奇,但是也会有担心,因为不知其为何物,会否给自己带来威胁;随着这庞然大物的临近,如果看清是一头大象,那么担心自然就消除了;如果是头狮子,虽然会有点害怕,但关系也不大,因为人类早就能够驯服狮子了;如果是从来都未见过的东西,可想而知,你一定会非常害怕,因为你不知道此物是否伤人,更不知道如何对付它。历史上的大国成长,基本上都是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内部的事情,有许多经验教训可循。而中国则是一个与西方大国甚至“脱亚入欧”后的日本大不相同的国家,在西方大国眼中,就是一个体系外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成长起来后会怎样对待现有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完全是未知的。这恐怕是跟中国有密切经济关系的东南亚国家和中亚国家要寻求域外大国安保合作的重要动机,也是一些国家在中印摩擦中偏袒印度的一个缘由。当然,不排除个别西方大国刻意建构的“中国威胁”话语体系在发挥作用。

无论是天然的战略疑虑,还是刻意建构,这对成长中的大国来说是回避不了的难题和挑战。在能够算得上世界级大国的成长进程中,只有英国和美国成功破解了这个难题,其他诸如法国、德国、日本、苏联都失败了。英国和美国能够成功破解难题,首先要归因于客观条件。英国遇到了拿破仑战争这个历史际遇,美国正赶上德国这个更具进攻性的国家在崛起。不过,两国在成长关键阶段采取了正确的对外战略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甚至是更为根本的原因。美国从英国独立出去,按说是英国成长进程中的重大挫折;然而,英国并没有跟反叛的美国一直死掐下去,而是优先发展自己,开启工业革命,同时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美国在经济总量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一后,仍然避免同英国对抗,甚至在重要关头都站在英国一方。

对中国来说,成长进程中既没有拿破仑战争那样的历史际遇,也没有德国那样的第三方因素,因此成长之路必定会异常曲折、艰难。当然,中国成长也有不少有利的客观因素,比如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世界格局变化过程中非西方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体系面临转型。对中国来说,把握好成长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运筹好大国关系,处理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对最终完成成长进程是最为关键的。实际上,从坚持韬光养晦到提出和平发展,再到倡导建设和谐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就是中国在为破解大国成长天然难题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摘自2017年7月24日《学习时报》)

猜你喜欢
进程难题大国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狗之难题
大国气象
难题大作战
巧解难题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