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档案部门举办档案展览的功效

2017-03-12 12:47王小伟
兰台世界 2017年8期
关键词:档案资料馆藏档案馆

王小伟

(北京市档案馆 北京 100078)

论档案部门举办档案展览的功效

王小伟

(北京市档案馆 北京 100078)

档案展览是档案部门为了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按照一定的专题,系统地解释和介绍档案馆(室)内所存档案成分的一种档案利用服务方式。它以生动性、直观性、广泛性等特征在档案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中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强有力的宣传、教育的作用,是档案馆社会功能的进一步延伸,激活了档案馆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档案事业健康发展。因此,档案部门办展将会越办越好。

档案部门 举办 展览 功效

近年来,我国档案机构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档案展览,作为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展现档案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档案展览在丰富、开发、研究馆藏和服务于社会,提高档案社会地位,促进档案馆工作发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档案部门所重视。本文试以北京市档案馆举办的档案展览为例,谈谈档案部门举办档案展览在社会开发利用服务中所产生的功效和价值。

一、档案展览可以提升档案馆影响力和知名度,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

档案,大多是第一手材料,其权威性源于档案的真实、原始与唯一特性,档案展览对公众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是档案部门举办展览的特点所在,这是其他任何行业和部门难以相比和难以办到的事情。利用档案展览这一独特优势,各级档案部门配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举办不同主题的档案展览,将深藏库房的档案资料变为活的宣传素材提供给社会,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增强了社会档案意识,提高了档案馆知名度,扩大了档案馆的影响。如2000年新世纪之初,为迎接新时期的到来,回顾北京从屈辱走向辉煌的世纪变迁,北京市档案馆在革博推出《百年经纬看北京——二十世纪北京回顾展》。该展利用了近700件档案资料图片、实物和50多分钟的录像片,特别是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的档案老照片,使展览特别具有历史文化厚重感,格外吸引观众。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导亲临展厅参观展览,贾庆林同志还高度评价了此展览,称赞展览办得很好,比以前其他展览都系统和生动、活泼。展出期间观众受档案感染力的吸引,踊跃前来参观,开展一个月共接待参观者约15.43万人次。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以及《北京日报》、《人民日报》等首都各大报纸分别进行了深入的宣传和报道。尤其是北京电视台新闻部根据展览拍摄的九集文献片(长安街变迁、王府井由来、北京道路交通发展、北京水资源变迁、百姓生活变化、环境治理美化、百年树人、首都人的精神风貌及走进档案了解20世纪北京史)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意想不到的效果,提升了档案馆的知名度。

二、档案展览可以激活档案馆馆藏史料,使尘封档案活跃起来

档案馆是一座宝库,收藏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和数量巨大的档案。但进入库房保存后,这些档案就成了“死的”。在当今社会上还有很多百姓对档案馆有神秘感,不知档案为何物,不知档案馆能派什么用场。档案专家威尔弗雷德·史密斯曾经说:“普及档案材料常用的方法是举办展览。”档案部门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展览形式,加强研究,挖掘出档案的价值,把档案展现出来,使千百年来只存留在纸上书里的文化活起来,使久已湮没不动的资源活起来。如,为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举办的《见证抗战———纪念京津冀抗日战争70周年展》。这次展览的展品共有560余件,其中档案文献就有近400件,占展览的70%,很多档案是首次展示。此次展览是对抗战史料、档案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在展览筹备过程中,筹展组先后调阅了多个全宗,几百卷档案资料,对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筛选和分析研究,发现了很多以往没有发现的珍贵档案和重要历史线索。通过办展,对馆藏中涉及抗战时期的档案资料进行了集中整合、集中展示,使尘封的历史档案活过来[1]。

三、档案展览可以保存城市记忆,丰富档案资源

1. 开启城市记忆工程。档案馆里保存的档案资料中不仅有反映政府职能的材料,也有关乎平民百姓的材料,可以直接为老百姓服务。除了房地产、婚姻、劳模等个人凭证可以查阅外,档案还记录了大街小巷的历史演变,可以为居民了解所在社区的历史文化提供服务。北京城区的肌理是由胡同构成的,胡同里蕴藏着北京历史文化资源,在北京加速城区改造,大面积拆除旧房,社区居民大量置换的今天,北京市档案馆以胡同为切入点,通过举办胡同展览的方式搭建平台服务社会,开展城市记忆工程,先后举办了《禄米仓胡同今昔图片展》、《总布胡同今昔图片展》、《外交部街今昔图片展》、《崇内社区今昔图片展》、《西交民巷地区历史文化展》、《大栅栏街区档案史料展》等。这些档案展览记忆了城市的历史,保护和传承了北京的历史文化。

2. 开辟馆藏来源于社会的渠道。档案的性质和档案馆的职能,决定了档案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档案展览以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源开发促进社会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促进挖掘潜藏的历史文化,丰富档案资源。在举办的系列胡同展筹备过程中,胡同里的很多百姓愿意把自己家的宝贝翻出来,交给档案工作者看,愿意交给档案馆保存和利用。著名教育家孙敬修先生住在崇内,在崇内接受启蒙教育,又在崇内汇文小学从事教育工作35年。孙敬修先生之子孙全来将孙敬修在“小喇叭”广播节目中讲故事的录音,他的教学笔记、手稿以及与国家领导、观众朋友、同事的往来书信等档案资料陆续捐赠给北京市档案馆,共计3217件。展览拓宽了档案征集渠道和线索,打造档案馆展示城市记忆的永久窗口。

四、档案展览可以整合和共享资源,促进各部门的合作与交流

当今跨界合作办展已经成为档案部门策展的常态化模式。跨界合作办展可以有效利用其他部门行业的资源成果,还能使同一个展览在不同地方展出,扩大了展览服务的覆盖面,提高了展览资源的利用率。

1. 本地区的跨行业合作。如“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展览是一次跨界合作的成功范例。该展览是北京市档案系统与文博系统首次合作推出的展览。通过整合档案部门与文物部门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丰富展览内容,扩大传播效应,通过搭建文化资源共享平台,互惠互利,促进了北京历史研究的拓展和深入,提升展览品质,达到双赢。档案部门与文物部门由于所从事业务领域不同,通过展览合作,加强了档案部门和文博部门的沟通和了解,学习到许多好的工作经验,丰富各自的资源,实现双方在品牌管理等方面的提升,建立品牌效应,互为借鉴,互相促进,形成长效机制,达到双赢的结果。

2. 本行业跨地域的合作。档案作为记忆工具,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档案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组织档案资料出国展出,对弘扬与传播世界文化精粹,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了解、团结和友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残奥之光———从海德堡到北京》展览是北京市档案馆与德国海德堡市档案馆首次合作跨境展出的展览,展览在北京和海德堡两地分别展出。双方利用馆藏资源,通过展览共享残奥会珍贵遗产,共同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展览是中德档案领域国际合作一个成功而美好的开端,被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副总领事和海德堡文化市长看做中德双方交流的范例。同时,展览也开启了海德堡市档案馆与北京市档案馆国际档案领域合作的崭新未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可见,整合社会力量,与其他机构合作多元化办展,共享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展览的内容,扩大展览的影响范围,创新展览的形式,使档案展览质量高、范围广、影响大、社会效果好,而且还可以以档案为媒,促进档案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档案展览是档案部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可以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饱满起来

档案展览是档案部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基地”的支柱性工作。档案部门举办展览,发挥了档案馆馆藏档案“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的作用,营造了“基地”教育氛围,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极其明显。

如1998年,为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北京市档案馆依托馆藏中近千张商品票证和几十份档案资料、上百张照片,举办《让昨天告诉今天——北京商品票证回顾展》。展览通过物资紧张时期小小的商品票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历史变迁,去追忆和回顾北京经济、政治发展的坎坷和辉煌,歌颂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能使年轻人了解和记住过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告诉观众“发展才是硬道理”[2]。再如2001年,利用馆藏档案资料,结合学校教学工作举办《天地正气,一代忠魂——纪念建党初期牺牲的京华英烈》展览。该展览记录并展示了1921年建党前后,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以及开展的革命活动,反映该时期牺牲的革命志士的生平事迹和他们的献身精神。展览在赵世炎烈士生前就读的学校——北京师大一附中隆重开幕,其后在海淀、朝阳、崇文、东城、西城等八个区的中学开展,在部分街道社区巡回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一些青年学生看了展览后题写了这样的留言:读史以明志,读历史档案足以明今日之责任。了解过去才知道现在,知道现在才能把握未来,档案是我们的起点等等。

六、档案展览可以锻炼干部队伍,有助于提高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和水平

档案展览是档案部门专业性很强的一项综合性业务工作,从创意、策划实施到制作展出以及讲解接待需要很多方面人员参与,每一次展览中同志们都团结协作,互相补台,展览流程越来越顺畅,工作氛围越来越和谐,展览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不论是筹展能力还是讲解水平,同志们都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高。

1. 提高办展能力。档案展览为参展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使他们的知识水平、政策水平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一方面,为了使展览更具档案特色,参加档案筹展工作人员注重从深层次上了解历史、熟悉馆藏、研究馆藏,使学习和研究成为展览中的常态化模式,增加了研究能力,如有的同志正是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梳理和编排的过程中逐步地提高了研究水平[3]。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和实践,筹展同志熟练掌握了从项目启动、招投标、脚本制作到展览设计制作等工作流程,增强了对展览各个工作环节的把控能力、协调能力和宏观统筹能力等。

2. 提高讲解水平。展览讲解是档案展览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为了使参观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思想受到震撼,心灵受到启迪,达到办展目的,讲解工作人员大练基本功,根据展览内容撰写讲解词,不仅经常背诵讲解词,还通过学文化、历史、专业知识来丰富自己,针对不同要求、不同对象,因人施讲,如对中小学生的讲解,以故事、事件为主,以知识竞赛试题或提问方式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以优美通俗的语言,亲切温柔的语气,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同时,到一些博物馆、纪念馆观摩学习交流,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讲解水平。留言簿上经常留下“热情接待”“再次感谢”“功绩非凡、学习楷模”等词语。

我们的档案展览实践再次证明了档案部门举办展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档案展览可谓一举多得,功德无量。期望在今后,档案部门推出更多的体现档案特色的精品展览,共同推动和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1]薛云.档案展览之探析[J].兰台内外,2010(06).

[2]姜之茂.档案展览要有“档案味”[J].档案学通讯,2003(05).

[3]唐俊琼.从档案展览实例试析档案展览的价值[J].图书与档案,2012(02).

The Effects of Archives Exhibitions Held by Archives Departments

Wang Xiaowei
(Beijing Municipal Archives,Beijing 100078,China)

Holding archival exhibitions is a way of utilizing archives which archives departments use to systematically explain and introduce the contents of archives preserved in archiv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pecific subjects,in order to coordinate various kinds of work.Characteristic of vitality,intuitiveness and universality,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and utilizing archival resources as well as serving the society with its distinctive advantages and strong publicizing and educating function.It further extends the social function of archives,stimulates all kinds of archival work and promote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cause.Therefore,archival exhibitions held by archive departments have a bright future.

archives department;hold;exhibition;effect

G275

A

2017-01-03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08.13

王小伟,北京市档案馆中级馆员职称,研究方向为档案利用。

猜你喜欢
档案资料馆藏档案馆
馆藏
展览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探讨
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现状及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思路探讨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探析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when与while档案馆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有效管理措施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