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塔·米勒的隐喻书写解读

2017-03-13 23:42何佳宁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70
名作欣赏 2017年14期
关键词:罗马尼亚米勒隐喻

⊙何佳宁[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兰州 730070]

赫塔·米勒的隐喻书写解读

⊙何佳宁[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兰州 730070]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的创作是一个复杂的文学体系,然而其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是隐喻,因而从源头分析其为何采用隐喻书写方式,解析文本中的隐喻书写表现,总结其隐喻书写的意义及影响。

赫塔·米勒 隐喻 心兽 德语 罗马尼亚

一、隐喻书写原因

(一)1953年赫塔·米勒生于罗马尼亚偏僻的德裔乡村巴纳特。二战前的罗马尼亚投靠的是以纳粹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因而罗马尼亚的德裔过的是一段太平的日子。1944年,苏联攻入罗马尼亚,罗马尼亚共产党在强大的苏联支持下,发动了武装起义,推翻了安东尼斯库独裁政府。罗马尼亚转而加入反德国法西斯战争。然而这样一来,罗马尼亚人和德意志少数民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巴纳特地区的德裔少数民族饱受歧视和压迫。和战后大多数德裔一样,赫塔·米勒的母亲很年轻的时候就被送到乌克兰的劳动营。她的母亲往往触景生情,为了避免直接回忆无法承受的精神痛苦,采取暗示、隐喻的方式,间接地讲述那段刻骨铭心的痛苦经历。这深深地影响了作者后来的叙事风格。赫塔·米勒的父亲,这个曾经的党卫军人疯狂地怀念纳粹时代。他每天早上醒来就会喝得醉醺醺的,大声唱着党卫军歌。曾经的纳粹分子因为自身受到的歧视和压迫,宁愿沉醉于过往也不愿面对清醒的现实。正如她后来所写的:“希特勒的战争会使这些德意志少数民族摇身变成这个地方的主人。”祖父很早就瘫痪在床,仇视一切有腿的人和动物;祖母则是只怀念她阵亡的儿子。在这样的家庭里,赫塔·米勒不仅感受不到任何温暖,还要面对孤独以及弥漫在家族各成员之间的冷漠与伤痛。这迫使她过早地成长,脱离孩子的心智,以成人的眼光看待世界。这养成了她沉默寡言、冷漠孤傲的精神气质,以及曲折隐喻的说话风格。人终究是要表达的,就像她后来写道:“说不出的还是可以写下来,因为写作是一种沉默的劳作。”

(二)赫塔·米勒成年后逃离乡村,进入城市读大学,毕业后在工厂当翻译,一直都处于和故乡分离甚至是对立的状态,直到父亲过世,她内心觉得“我必须回到过去,一步步回到我的童年,回归父亲母亲、祖父母、乡村”。她主动唤醒不愉快的童年中那些艰深与抑郁,重新寻求与乡村生活紧密结合的生命体验和世界感知,“这种寻求后来就成了《低地》”。因为她拒绝成为秘密警察的线人,随后遭到工厂的排挤和开除。之后赫塔·米勒不断受到秘密警察的监视、跟踪,甚至审问,最终不得不逃至德国。然而到了德国之后,围绕她的仍是陌生和孤独。德国本来是所有说德语的德裔的精神故乡,然而德国人的德语经过漫长岁月的流变,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巴纳特乡村没有受到过民族迁徙、政治变迁以及全球化的影响,那里的人只讲“最干净的德语,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思想”。因而陌生感首先体现在语言应用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词义的不确定性凸显了生存的不确定状态。在咬文嚼字中传达出人内心深刻的陌生感、对身份认同的质疑以及沟通无力等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赫塔·米勒还以流亡者的身份敏锐地发现了在柏林弥漫的纳粹历史尘埃。战后的德国实质上是美国和苏联分治下的傀儡,一道柏林墙象征着无法调和的东方与西方的根本矛盾。赫塔·米勒眼前的柏林,百废待兴,经济萧条,许多本地人也是居无定所。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城市的流浪者,物质没有保障,精神也如无根之萍,流亡的含义已经超越了政治界限上升到了生存层面。

二、隐喻书写表现

(一)赫塔·米勒的创作往往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隐喻性标题,如《一只苍蝇飞过半个森林》。“苍蝇”是污秽的同义词,更是人内心邪恶的灵魂;而森林暗示着整个广阔的人类无法逃离的现代社会。赫塔·米勒将苍蝇与森林并置:“一只苍蝇飞过半个森林,然后呢?一只苍蝇飞过整个森林。它飞过下一个森林,飞过另一个森林。”人终其一生也像苍蝇在森林里飞来飞去那样惶惶然,不知该追求什么。这种矛盾对立表达了一种不可言说的“边缘人”的内心痛苦和无家可归感。而怎样在茫然的痛苦中存活,不致堕落或向死亡低头,始终是一个无法解答的命题。正如她本人所经历的,在外部压迫造就的生存的阴影里,个体的命运和价值将一文不名。赫塔·米勒通过独特的隐喻方式将这种令人窒息的恐怖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赫塔·米勒的创作语言精雕细琢。据说她是“查着字典写书”,因而一般人不熟悉的词语义项对她来说如数家珍,对于词语内涵的深刻理解也使得隐喻能够成为她最惯用的写作手法。2009年夏季问世的长篇小说《呼吸秋千》是赫塔·米勒作品的最高成就。这部作品讲述的是苏联劳改营里的故事,遭到关押的主人公的原型就是当时十七岁的罗马尼亚诗人帕斯提奥。这是关于罗马尼亚德裔的放逐历史。赫塔·米勒决心用一种根植于语言内部的力量,将一个没有爱与希望的极端孤独的世界表现出来。在《呼吸秋千》中,通过细致的感觉把劳动的过程,所用到的材料都拟人化了。这是受到了帕斯提奥的影响:长期的饥饿使他脑袋里只想着吃,一切都和吃相关:“有的像香草,有的像揣了馅儿的辣椒,有的像柠檬花、橙子或烤香肠。”他整天都在“吃”,给劳动材料下定义,给食物下定义,这就是隐喻的语言,和赫塔·米勒的隐喻叙事风格不谋而合。文本中没有出现“上帝”或“仇恨”这样触目惊心的词语。因为在劳动营关押的痛苦以及无意义,日复一日凝固和僵化成人们的一种麻木及视而不见的状态。她将隐喻融入对日常的细致入微的刻画中去,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一个只有皮和骨头而没有血肉的时代”。

(三)赫塔·米勒的另一部重要长篇小说《心兽》,以罗马尼亚独裁统治时期为时代背景,讲述了思想叛逆的“我”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在大学时,舍友突然自杀后,结识了三个男大学生并结成反抗专制意识的联盟,从而受到秘密警察的监视与迫害。“我”意识到自己处于恐怖窒息的社会现实,人性受到摧残,最终逃离至西德。书中最重要的意象是“心兽”。“心兽”即“内心的野兽”,隐喻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如动物般的本性。“心兽”象征着压迫下的人们在沉默中成为迂回的反抗者。“心兽”选择的生活道路,决定着生活方向,其实都是人的动物性本能。小说中的反抗者宁可做一头叛逆的猛兽,也不愿成为迎合专制统治的人,因而互相扶持,不惜任何方法苟全性命。作者在书中写道:“身体里仿佛有一头猛兽在四处乱窜。”但私下仍然坚持对抗。“心兽”就是独特的隐喻语言,与反抗紧紧相连。“心兽”有时是软弱乏力的,觉得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这些经由魔幻现实的手法表现,透过游走于现实与非现实、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情节,营造出一种时而清醒写实、时而抽象写意的朦胧与荒诞交织的感受,呈现出人的内心对于极权社会与现代世界的恐惧。

(四)《独腿旅行的人》是赫塔·米勒移居到西德后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文本突破了以往刻画罗马尼亚生活的写作视角,焦点不再停留在特定身份的人群身上,而是将视线转向了普遍的人的孤独感和身份问题,并对西方社会的生存状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独腿旅行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身体残疾,然而小说中没有出现一个残疾的旅行者。因而同其他作品一样,这是一个充满了隐喻性的意象。“独腿旅行”首先动态地表达了人物身份的不完整性。在“近不可及”的环境“独腿旅行”,不单是作家原先生活过的罗马尼亚乡村世界的常态,更是西方大城市居民的总体特征,即陌生孤独与无家可归感。无论是小说中的特定人物伊莲娜、施特凡、托马斯,还是外来移民或是本地人,都很难有“在家”的感觉,只能被分为有权者与无权者。而实际上大部分城市居民基本上都可以视作无权无势的弱势群体,无家可归的独腿旅行者。赫塔·米勒既描写了“独腿旅行”的状态和原因,也揭示了“独腿旅行”的结果和本质。伊莲娜想要“一个人出发,两个人到达”,结果却恰恰相反,从一个孤独走向另一个没有希望的无法逃脱的更深的孤独。活在这世上的“独腿旅行的人”终将归于一人,经历生存与爱情的双重流亡。

三、隐喻书写意义

(一)赫塔·米勒信手拈来的隐喻来自于其驾驭语言的能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她对于自然界的事物细微观察,并加以深入思考,为己所用,入木三分。赫塔·米勒把自然界的事物,从飞禽走兽到土木石头,都在笔下转化成为人物、符号、象征,用来明喻、暗喻、转喻。她时而絮絮叨叨东拉西扯,时而自由又犀利地鞭挞。赫塔·米勒的写作语言主要受到德语和罗马尼亚语的影响,她说:“罗马尼亚语的比喻更加肉感,直截了当。那种直接的形象比我的母语德语更适合我……但我的罗马尼亚语词汇不那么丰富。”词汇的贫乏很难表达自己。因而她用罗马尼亚语想象,以德语写作。

(二)赫塔·米勒对于语言内涵的理解无人能出其右。每一个词语的运用都由她反复推敲过。德语和罗马尼亚语,两种语言的自由切换使得她扩展了语言的含义。相同的词汇在不同的语言中,因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影响,往往有着不同的含义。而她在一个词汇中从一种语言中提取出的另一种语言所不具备的语义,就成了根植在一种语言中的深刻隐喻。因而对于她而言,隐喻并不是目的。就像她一直书写自由与反抗暴政,但深知独裁人物的垮台不是终点。隐喻是深植在赫塔·米勒文化基因中的符号。她处于罗马尼亚与德意志两种文化之间,不同程度地加以吸收。在她身上还背负着罗马尼亚德裔几代人的生存困境,贫穷、伤痛、政治迫害、流亡、“独腿旅行”。因此对于她来说,隐喻是一种曲折的反抗,是确认自我存在的唯一方式。

(三)赫塔·米勒赢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无疑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刻,在她之前,几乎没有文学“边缘人”能够置身文学的最高殿堂。可以坦率地说,赫塔·米勒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绝不是什么声名卓著的大作家。赫塔·米勒这个名字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就像她书中那些晦涩的隐喻一样陌生。是诺贝尔文学奖这样一个庄严的文学奖项,使她赢得了世界性的关注,令她的作品广为传诵。然而正是像她这样文学“边缘人”的加入,使文学本身不再是一种文人自娱自乐的游戏。她的创作首先是基于底层人群的生活,她认为真正的美就在于生活本身,将生活原原本本地刻画出来就有巨大的美的价值。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称赞她的那样“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直白,描绘了无依无靠的人群的生活图景”。赫塔·米勒的艺术创作与大众的生活和审美息息相关,因而使文学获得了一种更为普世性的价值。

① [德]赫塔·米勒:《呼吸秋千》,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37页。

② [德]赫塔·米勒:《“你带手绢了吗?”——赫塔·米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见《呼吸秋千》,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③ [德]赫塔·米勒:《低地》,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

④ [德]赫塔·米勒:《独腿旅行的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1页。

⑤ [德]赫塔·米勒:《一只苍蝇飞过半个森林》,《世界文学》2003年第5期。

⑥ 乐萍、熊欣:《为了抗拒遗忘的写作——赫塔·米勒〈心兽〉解读》,《求索》2013年第3期。

⑦ 安尼、谷裕:《〈独腿旅行的人〉与赫塔·米勒小说的非政治性阐释》,《长江学术》2011年第1期。

[1][德]赫塔·米勒.低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德]赫塔·米勒.呼吸秋千[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3][德]赫塔·米勒.心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4][德]赫塔·米勒.独腿旅行的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5][德]赫塔·米勒.一只苍蝇飞过半个森林[J].世界文学,2003 (5).

[6]乐萍,熊欣.为了抗拒遗忘的写作——赫塔·米勒《心兽》解读[J].求索,2013(3).

[7]李丽琴.赫塔·米勒作品的时代隐喻[J].批评与阐释,2010 (4).

[8]黄悦.赫塔·米勒的创作经历与其文学创作[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9]胡蔚.政治·语言·家园——米勒的文学观[J].探索与争鸣, 2010(1).

[10]安尼,谷裕.《独腿旅行的人》与赫塔·米勒小说的非政治性阐释[J].长江学术,2011(1).

作 者:何佳宁,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罗马尼亚米勒隐喻
爱的隐喻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为什么接电话
为什么接电话
幕后——巴维尔(罗马尼亚)▲
“出轨” ———佩 夫(罗马尼亚)▲
西方选举
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