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2017-03-13 15:54冀洋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因子分析

冀洋

[摘要]本文以2015年12月在东北财经大学进行的调查问卷为基础,从中抽取经济学三个专业、管理学三个专业共423名大学生为样本,对问卷数据进行一般性问题的统计分析和量表分析,通过人力资本理论、工作搜寻理论、“反木桶原理”等理论进行解释,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因素依次为工作能力、自身条件、求职准备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大学生、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多个角度分别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7)01-0057-07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每年有庞大的毕业生大军涌入劳动力市场,来自学校、用人单位、政府和市场的多方面原因造成大量的失业与就业不理想。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哪里?应该怎样解决?很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周德禄将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产业升级作为变量研究大学生就业,得出就业与这三个变量存在正相关关系。朱国玮和黄珺运用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对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汪霞和钱小龙认为应强化专业课程教育的社会联系、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部结构、完善就业教育课程设置的规范性,以及加强课程体系改革的政策力度来调整高校课程结构,促进大学生就业。张抗私和王雪青的研究结果显示,学位层次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博士毕业生在劳动关系因素上的就业质量评价偏低。卿石松认为大学生就业政策的重点应该是提高教育质量和突出专业特色,提升就业能力,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指导服务。马廷奇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大学生人才配置效率偏低,劳动力市场信息机制失灵导致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价值取向迷失。

我们对东北财经大学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希望能够找到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源。本文分别从劳动力供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工作搜寻理论、效率工资理论甚至营销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进行分析思考,通过最真实的数据来探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以期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并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问卷调查说明

本次调查问卷共包括专业、性别、政治面貌、意向月起薪、毕业打算、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等35个问题。通过总结调查问卷结果,得到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以下信息:

外企、国有企业的工作最受大学生欢迎,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民企也较受欢迎,中小企业和自主创业受欢迎程度低。可见,福利好、薪酬高、风险小是大学生最看重的工作特质,稳定也是一项重要因素。

只要待遇好,70%的大学生愿意接受二三线城市的工作。说明当前大学生在逃离北上广的大趋势下,能够对工作有更清晰的定位,到一线城市工作并不是选择工作的目的,福利待遇好、相对稳定、薪酬高与更有发展前景才是在找寻工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户籍对就业有影响。因为户籍基本决定了大学生未来就业的意向城市,尤其对分别来自于南、北、东、中、西部的大学生差异非常大。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户籍也暗示着一个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相当的重视。

选择意向月起薪为3000-4000元的大学生最多,其次是5000元以上。看出大学生对工作的考虑并不是完全“向钱看”,而是基本能够贴近现实,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做出规划。

60%的大学生比较看好所学专业,并愿意在所学专业内工作。专业间的区别正在逐渐缩小。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并不在于专业的不同,而在于综合素质的优劣,在当前形势下,具有复杂知识结构,能够担任综合性工作的大学生在就业上必然占有优势。

超半数学生对就业指导服务不满意,说明就业指导服务确实差强人意。大学生缺少工作经验,不了解就业市场行情,这就需要学校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指导服务。可以说,为大学生顺利就业“保驾护航”,是各高校、各级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毕业后的打算主要是积极找工作和继续深造,而继续深造的目的多数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由此可见,普遍来说大学生上学读书的功利性很强,读研或者读博并不都是源于对学术事业的热爱,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才选择为自己“镀金”。

接近80%受访者认为存在性别歧视,专业的区别也对女大学生就业产生很大影响。这种情况在过去普遍存在,现在和将来依然无法避免,面对这样的事实,只能要求女大学生积极发现自身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弱点,化劣势为优势。并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弥补在从事实际社会工作时能力方面的不足。

升值空间、技能锻炼和公司前景同薪资水平一样,都是被大学生重点关注的工作特点。升职机会多、公司发展前景好和有挑战性的工作都受到欢迎。说明被调查大学生能够对职业规划进行长远打算,跳出“工资说明一切”的误区。在求职道路上做到放长线、钓大鱼,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在寻找工作过程中,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团队精神、责任心和机遇五项特点被认为最重要,民族、身高、父母意愿、政治面貌和观念习俗五项被认为最不重要。可见,实际能力和个人素质这些内在特征的重要性要远超过外部因素。

三、实证分析

在本次调查问卷的设计中,量表部分共包括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家庭背景、责任心、毕业院校知名度、求职技巧等29项内容。采用李克特五点法对量表进行统计,将很有影响赋值为1,有影响赋值为2,说不清楚赋值为3,基本没影响赋值为4,完全没影响赋值为5。

对所得结果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检验样本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的KMO值为0.837,适合做因子分析;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度检验值为3259.491,Sig.=0.000<0.01。综合两个因素说明样本充足度足够并且显著,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子分析。

对调查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并进行最大方差旋转,得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第一步,考察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可发现其中的“实习实践经验”、“民族”、“个性特征”、“观念习俗文化”、“劳动合同”、“人际关系”六个因子载荷偏低,将其删除。第二步,对保留的23项进行第二次因子分析,发现只有“待遇”、“工作能力”两项载荷偏低,遂将其删除。第三步,将保留的21项进行第三次因子分析,KMO值为0.814,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度检验值为2440.734,Sig.=0.000<0.01。特征值与方差贡献如表1所示。采用主成分法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

由表1可见,在第6个因子后,坡度明显趋缓,第6个因子的特征值为1.159,此时提取6个因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59.407%。21个变量提取6个公共因子后,公共因子解释了变量的大部分变异,每个变量都在其中一个公共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值(大于0.450),同时对其他因子载荷值较低。分析各因子所包含的变量指标,可发现该模型符合实际情况,有理论支撑和实际指导意义。

各因子解释分别如下(见表2所示):

因子1:包含执行力、责任心、团队精神、学习能力和机警主见6个变量,这些指标都是在实际工作中特别重要的能力,所以命名为“工作能力”。

因子2:包含性别、年龄、身高、长相和家庭背景5个变量,这些变量是在求职应聘过程中很被看中的求职者的特质,所以命名为“自身条件”。

因子3:包含机遇、求职技巧和实用性技能3个变量,掌握技巧、提升技能对求职成功起着巨大作用,所以命名为“求职准备”。

因子4:包含政治面貌、学生干部和父母意愿3个变量,是否为党员会影响大学生对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自身经历和父母的意愿也是在找工作时需要参考的外在因素,所以命名为“外在因素”。

因子5:包含學习成绩、证书两个变量,代表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能力,所以命名为“学习能力”。

因子6:包含个人期望、毕业院校知名度和专业3个变量,反映了大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受教育水平,所以命名为“学校专业”。

用F1、F2、F3、F4、F5、F6分别代表大学生在6个因子上的得分,用X1,i、X2,i…X21,i(1≤i≤6)分别代表各个初始影响因素在每个因子上的得分,写出6个因子的得分函数为:

F1=-0.064X1,1-0.028X1,2+…+0.218X21,1

F2=0.277X1,2+00.268X2,2+…+0.016X21,2

F3=0.088X1,3+00.086X2,3+…-0.042X21,3

F4=-0.039X1,4-00.044X2,4+…-0.032X21,4

F5=-0.01lX1,5+00.084X2,5+…-0.029X21,5

F6=-0.088X1,6-0.096X2,6+…+0.025X21,6

以各个因子的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综合竞争力评价得分,公式如下:

F=(22.737F1+12.504F2+7.140F3+5.880F4+5.627F5+5.526F6/59.407

用上述公式可将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量化。然后进行比较。这对于分析大学生的个人求职能力很有用处。

此外,还使用克朗巴哈(Cronbach's)α系数法对量表所用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公式为:其中,n为题目数,Si的平方为所有受访者第i个问题答案的方差,Sx的平方为所有问题答案的方差。计算结果表明,克朗巴哈α信度系数为0.799,可以认为统计数据满足要求。

四、理论分析

1.人力资本理论在大学生就业分析中的实际应用

仅将教育当作是一种投资,使受教育者拥有比通常能利用的大得多的机会,也是很有利的。人力资本的取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不断地学习积累起来。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手段,接受更多教育的人,往往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更熟练的专业技能。在工作岗位上也能更出色的完成工作。

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收益率要远高于对物质资本进行投资。Schultz明确提出:学校教育乃是人力资本的最大投资。他认为,学校教育产生的知识技能具有耐久性,将持续对一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进行教育投资,尤其大学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但教育投资的特点在于,需要学校、家庭、政府以及社会的共同参与。我国多年以来重点发展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在教育经费上的投人逐年增加。统计显示,201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支出达2.449万亿元人民币,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165%。教育水平的提高,科技实力的进步。直接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投入收效明显。但愈演愈烈的大学生就业难浪潮,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清晰地认识当前的现状。

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本最重要的投资。然而自从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2013年本、专科毕业生共计638.700万人,创历史新高。经济学的分析考虑投入产出比,能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是每个理性人的目标。

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中最精锐的群体。本不应该被找工作这样最基本的问题所困扰。然而问题真的出现了。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造成当前现状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什么,数据显示,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和责任心是最重要的素质,可见在找寻工作的过程中,比拼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的欠缺会导致找工作不顺利。这就不得不思考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少年来,在绝大多数老一辈中国人眼中,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考试脱颖而出,很多学生家长在对待子女教育这件事上,功利心更是出奇的重,以为只要考出高分,读上大学,甚至进入名校,人生从此便再不用愁。然而,当大学生在跨出校门步入社会的时候,才发现曾经足以骄傲一时的考试成绩并没有成为开启就业之路的敲门砖。这种投入方向的失误,必然造成投入产出的失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通过多方面,不间断地努力进行积累。大学生普遍反映学校的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很难做到学以致用,而实习就能帮助学生找出自身的不足,同时明确具体的学习方向。在美国,政府投入部分经费,安排大学在校生进行实习,而在国内的很多单位,实习只是作为毕业前的例行公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就业指导服务的不健全,很多大学生不得不自己找实习单位,其中也颇费一番周折。

通过调查问卷的反馈可以发现,大学生更青睐稳定的工作,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大型民企、外企成为众多毕业生争抢的对象。然而这些公司、单位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供过于求。一部分毕业生难以顺利入职就无法避免。

2.对工作搜寻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探索

根据工作搜寻理论,在市场达到均衡时,所有劳动力在同一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下就业。求职者在寻找工作中所花费的时间越多,间接成本就越大。如果社会中存在大量的摩擦性失业,不仅是劳动者时间、精力的浪费,也是全社会人力资源的损失。本文运用搜寻理论解释大学生失业,尝试从以下方面分析:

首先,寻找工作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劳动力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这一时间延长的直接原因。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不满意,而除了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目前并没有专业化的正规机构搭建起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沟通的平台。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体现在考试的分数上。分数的高低决定一切,这样的制度必然造成考核的失真和信息有效性的缺失,并直接导致招聘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和低效率。

其次,由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了解,以至于在招聘会现场,很多企业直接写明只招收某某专业的学生,例如只招收金融专业、会计专业等。然而,调查显示,大学生学习涉猎范围并不局限于本专业的内容,学校开设的课程覆盖面较广。能够给学生提供全面学习的机会。但是在企业招聘人员眼中,一个学习过金融学的学生必然无法等同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从而前者必然无法胜任金融领域的工作。专业歧视是每个大学生找工作时都无法避免的问题。通过分析现在大学开设的课程,可以发现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各专业重叠的课程很多,尤其在经济学、管理学这样的社会科学中,仅学习专业内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必须成为通才才能学有所成。教师和学生都认同这一点,但在找寻工作过程中,专业就如同名片,所谓的热门专业,其分量已经远远超过所谓的冷门专业。既然专业已经是设定的,或许在大学生毕业找工作之前,学校和企业之间就应该达成默契,为有志于未来在某个领域工作的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其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解大学生的渠道。

3.“反木桶原理”的跨学科应用与“旗杆理论”

“木桶原理”是营销学中的经典理论。分析调查问卷可以发现,多数大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试图去提高自己以补足短板。例如,没有英语六级证书或者计算机证书的学生,都会通过参加考试来获得。而面对考证热,如会计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CPA和CFA等。很多学生并没有想过这些证书对未来就业真正的用处在哪里,只是盲目地认为,别人有的,我也应该有,如果没有,就会成为自身的短板。

然而面面俱到真的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吗?这时则应考虑“反木桶原理”。突破传统思维的定式,打造大学生自身的特色亮点,将优势发挥到极致,或许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找寻工作如同带兵打仗,单调的套路难以获胜。在求职的准备过程中,力争补足短板、全面发展,必然造成大学生的同质化,就业能力不足、缺少竞争力也就在所难免。热门职位的劳动力供给远大于需求,这在对求职者基本素质提出更苛刻要求的同时,也需要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尤其培养一到两项出彩的特征。或许不是因为大学生自身有缺点,而真正原因是优点不够突出。全面发展的结局可能导致全面平庸,基于此,提倡求同存异的“反木桶原理”便为求职者提供了有效建议。

“旗杆理论”提倡要做最突出的那一个,也就是培养起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特点。突出自己的优点,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是在找工作过程中出奇制胜的法宝。对擅长英语的大学生,仅仅满足于六级考试得高分是不够的,专业八级证书,雅思、托福考试取得高分都是证明自己实力,提高竞争力的很好手段。而众多浅尝辄止的从业资格考试,对大学生实际就业帮助并不大。培养起兴趣,对相关行业进行持续关注和深入钻研,才是提高职业素养、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合理途径。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1.主要结论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总结调查问卷并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实际问题,对大学生为何找工作困难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就业能力欠缺。大学生在找寻工作过程中,尤其在初次找工作过程中,预期与实际往往存在较大落差,感到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在各种原因当中,最根本原因便是自身就业能力欠缺。提高就业能力,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就業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找工作所需的素质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却通常忽视了自身闪光点也是在应聘中脱颖而出的长处。刚毕业的大学生,缺少实际工作技能和必要的社会关系,如果能在某一领域具备优于大多数应聘者的条件,就易于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二,缺少相关实习经历。与专业相关,或与意向申请工作岗位相关的实习经历可以显著提高就业概率,但无关的实习则没有显著作用。实习能帮助学生了解某个岗位对特定技能的需求,从而认清自身差距,及时查缺补漏。实习还能帮助大学生增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获得更多有用信息。在校大学生通过实习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弥补经验方面的不足,对促进就业有显著作用。

第三,就业指导服务欠缺。由于信息不对称,在找工作过程中,大学生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却没有得到满意的职位。搜寻时间的延长,既增加了大学生找工作的间接成本,也对处于找工作过程中的大学生造成很大的负面心理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增加了找到满意工作的难度。多数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现有的就业指导服务对找工作的帮助很有限,其原因包括内容单一、信息分散、简历写作和面试技巧能力培训不足等。

第四,存在性别歧视。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率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控制就业能力变量的前提下。性别仍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在对雇佣决策起关键作用的环节,如面试阶段,男性应聘者的表现往往要好于女性,此外,雇主也会综合考虑家庭、社会角色等因素,在选择雇员时区别对待。

第五,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失当。除市场结构性因素外,高校课程设置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的课程设置偏重学术性,学术素养与人才市场上要求的实际能力不相吻合,导致就业过程中产生错位。考试成绩的高低与工作中的表现有着根本的不同,就业能力不仅指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等也是胜任一项工作必备的素质,然而这些素质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并没有被置于重要地位。

2.对策建议

大学生是一代人中知识储备量最高的群体,大学生不是弱势群体,就业不应成为问题。

第一,对大学生个人而言,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找不到工作,其自身要承担最大的责任。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读书深造的目的,多数是为了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然而找工作是一个跨度很长的事情,从开始寻找到入职,到能够胜任一份工作,需要求职者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所以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后,就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加以准备。就业信息的搜寻非常关键,只有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关注未来发展趋势,才能为今后的职业选择早做打算。做好职业规划,确定将来所要从事的行业,制定出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职业发展前景设想,对大学生在求职道路上尽快步入正轨是很有帮助的。但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当务之急是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自我管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情绪调控、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及责任心等。这些综合能力在求职过程中既可作为求职技巧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也是日后工作中必备的基本素质。

第二,从家庭的角度来看,要培养全面的完善的人。在中国,家长们对学生学业的关注程度很多时候甚至超过学生本身,而在进人大学以后,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一部分大学生由于脱离父母的监督,在学习上变得茫然失措。家长们除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之外,互相攀比的成分或许也占很大部分。从大学生求职这件事上来看,只有一张大学文凭或只有一张名校文凭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大学生的闪光点不应是其作为大学生这件事本身,而应是通过大学教育获得与没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相比,更优秀的阅读能力、社交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其他心理的、行为的、认知的、情感的等等方面的能力改进。

第三,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提高教育水平。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实习机会和就业指导等方面都不十分满意。学生们普遍反映所学课程内容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与实际相脱节,而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求职过程中被逐渐放大。但否定应试教育不意味着要取消考试,更不意味着否定筛选过程的必要性。解决办法就是,学校应改变考核机制,把考试作为考核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全部。在大学阶段,更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同时,多开设就业指导方面的选修课甚至必修课,提升在校大学生对就业现状的了解,培养就业技能。各大学还应积极与当地企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岗位,通过实习让大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学校还应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多召开就业双选会,甚至将大二、大三的学生也吸引到现场,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就业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还可以体验招聘流程,发现自身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弥补。还有一点就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素养也非常重要,有条件的学校,如果能够开设内容丰富的选修课,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将为他们今后的职场道路拓宽格局。

第四,从政府角度看,政府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略显乏力,传统优势行业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效益下滑。很多外企、私企的员工也都面临裁员的压力。在这样的时期,更需要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到中小城市发展,支援西部大开发等。须知结构性失业依然存在,很多大学生没能实现就业不是因为缺少岗位,而是因为就业方向选择失误,有的工作竞争太激烈,有的却无人问津。这就需要政府调整宣传策略,吸引毕业生到更多地区。更多岗位上挑战不同的工作。此外,还应完善就业法律法规,更加规范化管理,创造诚信、良好的就业环境,这样才能提高就业效率。

第五,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减少歧视。地域歧视、性别歧视等等,都是大学生就业时必然会面临的无形障碍。只有摆脱观念约束,建立一个量才适用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效率和公平。总结调查问卷发现,大学生对找工作过程中的歧视很敏感,甚至有超半数的学生认为存在户籍歧视。不得不承认,生长环境的差异、性别的差异都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造成一定影响,但对于有上进心、有潜力的大学生。招聘者也应将目光放长远,追求长远利益,树立企业形象,培養忠实员工,就业问题最好的解决结果便是企业和员工的双赢。然而,社会风气的改变需要人人的参与,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相信只要目标坚定,一定会朝着更加合理高效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孟耀)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因子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二胎概念股投资价值分析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