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助推脱贫攻坚

2017-03-13 13:50高维武沂南县网络文化办公室276300
大众文艺 2017年2期
关键词:攻坚群众传统

高维武 (沂南县网络文化办公室 276300)

弘扬传统文化 助推脱贫攻坚

高维武 (沂南县网络文化办公室 276300)

“仁义礼智信”“勤劳致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育了崇高价值追求,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用传统文化育民、富民、乐民,可以有效解决精神上的问题,可以精准解决贫困群众物质上的贫困,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脱贫攻坚;文化育民;文化富民;文化乐民

“十三五”规划提出共享发展的理念,要求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脱贫“造血”机制,在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中占有重要分量。

一、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新思潮、新科技不断发展,勤俭节约、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社会风气被淡化。传统文化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精华,对培育良好社会风气、打赢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

1.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引领日常行为规范的道德标准。先秦时代儒家先哲就对“仁义礼智信”进行了深刻阐述,随着时代发展其具体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人们认可的道德范畴体系。“仁义礼智信”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是引领日常行为规范的道德标准的道德准绳,有利于在人们心理上树立共同道德的权威感和归属感。

2.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勤劳致富”美德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先决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面对党中央抓脱贫攻坚的机遇,没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致富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只有大力弘扬勤劳致富的传统,积极倡导劳动最光荣,勤劳能致富的良好风尚,让贫困群众伸出勤劳之手,才能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走得快、走得稳。

3.传统文化所表现的物质载体是文化扶贫的主要模式。传统文化物质载体包括建筑、用具、器皿、饰物等形式,当地群众是文化载体传承发展的具体实践者。合理利用和开发当地的传统文化载体资源,既可以让这些传统文化载体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传承和保护,又能够扩大就业、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让当地群众在保护传统文化中得到实惠。

二、传统文化助推脱贫攻坚的主要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的扶贫工作新论断,突出了思想扶贫、文化扶贫和精准扶贫的重要性。

1.用传统文化育民。传统文化育民主要体现在培育群众文化素养,提升群众脱贫致富意识方面。采取以文化人的形式进行思想启迪,从思想上克服“好逸恶劳”等不良习俗,让勤劳致富等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群众主动遵循的道德准绳,不断激发贫困群众主动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形成“我要脱贫”的迫切愿望和具体措施。

2.用传统文化富民。传统文化富民主要体现在通过传承文化载体让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得实惠方面。注重发挥文化旅游产业与文化产品有机结合的模式,开发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将传统文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贫困群众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工人”。注重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展“非遗衍生品电商”“传统文化产品电商”,用传统文化产品拉动贫困群众增收。注重“授之以渔”的扶智模式,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强化造血功能,通过文化传输让群众增强脱贫致富的实践能力。

3.用传统文化乐民。传统文化乐民主要体现在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丰富贫困群众精神生活方面。让村民富起来,也要让村民乐起来。突出抓好文化阵地建设,让群众有参与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设施。突出抓好文化人才队伍培育,为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人才支撑和带动作用。突出抓好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为群众打造精神文化生活盛宴。通过“文化民生”建设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让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富起来。

三、加快传统文化助推脱贫攻坚的对策建议

将文化扶贫纳入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好理论扶贫、文化产业扶贫、文化事业扶贫活动,助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1.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加强传统文化研究和整理,发挥文化研究会、各类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研究机构的作用,整理当地核心文化精神并不断加以丰富。积极搭建弘扬传统文化平台,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研讨交流活动、文化旅游活动,挖掘时代价值,推进传统文化与旅游、城建、城市品牌建设等的深度融合。

2.实施理论扶贫工程。深入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中开展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姓宣讲活动,宣讲国家扶贫方针政策,阐释各级党委政府扶贫战略和决心,鼓舞群众脱贫奔小康志气。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专题讲座、典型宣讲等活动,用传统美德教育激励群众,用勤劳致富典型感召鼓舞群众,营造劳动光荣、勤劳能致富风尚。利用主流媒体、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组织策划专题专栏和系列采访报道,对传统文化加以阐释,对先进典型加以弘扬,让理论化的教育潜移默化的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3.实施文化产业扶贫工程。政府主动引导,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予以倾斜,增强贫困地区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和民营文化企业从事文化产业的信心,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提升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实力。因地制宜发展,合理布局特色产业集群区,通过文化产业园区、加工基地辐射带动贫困群众从事文化产品加工,发展乡村旅游、品牌农业等特色项目。实施传统工艺繁荣计划,利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优先把贫困人口纳入非遗传承人群,鼓励非遗传承人收徒传艺向贫困人口倾斜,引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非物质文化产品。

4.实施文化事业扶贫工程。夯实文化阵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均等化发展。实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工程,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农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夯实基层文化阵地。实施群众文化下乡工程,组织开展惠民演出、艺术展、阅读推广、运动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让群众文化活动“火”起来。实施文化村镇创建工程,打造一批文化名镇、文化名村和一批民间艺术之乡,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1]徐克谦.“仁义礼智信”与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M].学习论坛,2005.

[2]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N].人民日报,2015-11-30.

[3]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N].西双版纳报,2016-07-07.

[4]用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N].中国文化报,2014-01-06.

高维武,沂南县网络文化办公室,群众文化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攻坚群众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多让群众咧嘴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