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传承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
——以HX为例

2017-03-13 03:02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7年1期
关键词:坏账家族企业盈余

家族企业传承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
——以HX为例

墨沈微 池玉莲 张富豪

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的具体财务行为一直是一个“黑箱”。本文对HX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家族企业的上一代在即将卸任时会通过大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财务手段进行负向盈余管理,这一看似“损己”行为实则有着“利他”目的,即为下一代接班提供可转回的“秘密储备”,使其在继任之后再进行正向盈余管理而使公司业绩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助其顺利接班。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盈余管理虽然能在短期内提升公司业绩,帮助下一代树立权威,但这毕竟是以损害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为代价的,所以降低了公司的长期价值,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家族企业 传承 应计项盈余管理 真实项盈余管理

一、引言

2014年《福布斯》数据表明,中国2528家A股上市公司中的1485家为民营公司,其中又有747家为家族企业,比重高达50.3%。与此同时,中国家族企业普遍面临着传承问题已然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区别于非家族企业的管理层更替,家族企业交接至少存在两大“危机”:其一,家族企业更具有“个人特色”,这种“特色”主要包含创办人的关系网、价值理念、领导风格和创造性等,而这些“特殊资产”很难实现传承。麦肯锡(2000)的调查显示,只有30%左右的家族企业能顺利进入第二代,10%左右的家族企业能顺利进入第三代,顺利进入第四代的家族企业则不足4%;其二,家族企业交接事件往往引发巨大的市场负面反应,致使企业亏损。范博宏一项针对近20年中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250宗家族企业传承案例的研究发现,交接过程中的企业通常面临巨大的损失,从交接的前五年到后三年的八年时间里,企业扣除市场变动后的累计股票超额收益率平均为-60%。那么,家族企业如何平稳地进行传承,使得下一代顺利接班呢?这成为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命题。

已有文献主要沿袭西方经典理论,从传承方式的选择,比如职业经理人引入、控制权结构的设置等方面展开研究。然而,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儒家文化思想作为主流价值延续了两千余年,其内涵之一就是家族内部的互帮互助,而这引致了一定程度上的利他主义行为,代际间的密切关系远比西方国家强烈。所以,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使得试图借鉴西方理论和行为模式的解决方案可能并不适用,加之中国的经理人市场依然处于萌芽阶段,故相较于法制完善的西方国家,中国家族企业的第一代极有可能通过财务手段,比如盈余管理,以扶持下一代顺利接班。那么,这种可能性是否真的被付诸实施?又会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对上述问题的解答不仅有利于廓清家族企业应对“交接危机”的财务行为逻辑,也有助于理解这一财务行为的经济后果,进而为正在经历 “接班潮”的家族企业提供借鉴。

图1 2006-2014年坏账准备变动额及其占应收账款的比例

图2 2006-2014年存货跌价准备变动额及其占存货的比例

二、案例介绍

(一)HX基本情况介绍

浙江HX股份有限公司(简称:HX,证券代码:002099)是一家优秀的民营企业,主要从事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生产和加工。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6年成立的黄岩县海门镇日用化工厂,经过创始人罗邦鹏数十年的奋斗,HX于2006年12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块成功上市。公司现拥有浙江海翔川南药业有限公司等近十家控股子公司,多个药品产量居全国第一,70%以上医药产品出口海外,获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诸多称号。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优秀的民营企业上市尚不足八年,便于2014年5月8日发出公告宣称,公司创始人罗邦鹏之子、时任第一大股东罗煜竑持有的594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8.31%)由东港工贸集团实际控制人王云富以3.8亿元的总价(单价为6.4元/股)接手。此次交易完成后,HX实际控制人变为王云富,罗煜竑不再持有公司股份,这一“罗氏”家族企业由此易姓。罗煜竑将父亲四十年苦心打造的家业“拱手让人”,引起业界一片唏嘘。

(二)HX传承过程介绍

1945年出生的罗邦鹏早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工自动化专业,1972年分配至浙江海门制药厂,担任设备科长。1984年10月调至本公司前身椒江市化工二厂任厂长,这正是HX的前身。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最终于2006年成为上市公司。此时,罗邦鹏已经61岁,他有意培养唯一的儿子罗煜竑接手企业。

自北京应用技术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罗煜竑于1997年进入HX,先后在生产、研发、销售和质量管理等部门轮岗,期间担任过浙江HX股份有限公司川南分公司负责人、公司总经理助理和副总经理等职;2004年,罗煜竑当选为HX董事,并于2006年公司上市时担任副总经理一职,当时,罗煜竑持有HX4%股份,与其姐夫郑志国、公司元老李维金等人并列公司第四大股东、第二大自然人股东。此后,罗邦鹏逐渐退至幕后,将权力迅速让渡给儿子罗煜竑:2008年9月,32岁的罗煜竑接替父亲罗邦鹏担任HX总经理;2009年4月,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选举罗煜竑为公司新任董事长,同时补选其为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及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2010年9月,罗煜竑受让其父罗邦鹏持有的3480万股(占总股本的21.68%)公司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两年时间内, 罗煜竑完成了全面接班,集公司管理权、控制权于一身。

纵观HX这一家族上市公司的传承过程,创始人之子首先在基层岗位锻炼数年,然后逐步升至管理层,其间借助父亲的影响力和亲属、元老的辅佐,最终集董事长和第一大股东之位于一身,其接管经历正是目前中国大多数家族企业的典型传承范例。

罗煜竑接手HX之后的最初两年,公司业绩明显上升。但是,看似十分平稳、成功的传承过程,为何最终失败,甚至于低价贱卖家产?

图3 2006-2014年坏账准备与存货跌价准备之和占净利润的比重

图4 2006-2014年递延所得税资产

图5 三项费用占收入之比

三、HX传承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对HX的财务报告进行整理和深入分析发现,罗煜竑接手的最初两年,公司业绩明显上升并非公司经营绩效真正改善,而是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父亲罗邦鹏与其配合使用的各种盈余管理手段。下文主要从应计项盈余管理和真实项盈余管理两方面进行剖析。

(一)应计项的盈余管理行为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范围内运用职业判断以改变盈余的手段,通常只影响应计利润而不直接影响现金流量。事实上,它通常影响的是会计盈余在各期的分布而不影响盈余总额,也就是说,本期提高的应计利润早晚会在未来会计期间调整回来。实务中主要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来进行应计项目的调节。经手工查询报表, HX的操纵渠道如下:

1.通过资产减值调节利润

经查找HX2006—2014年度报表附注中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发现其坏账准备情况如下(见图1):在2010年,即罗煜竑全盘接手HX的前两年,公司计提坏账准备突然增加,根据会计利润的计算方法,此举会导致公司利润大幅减少;另外,可以清晰地看到,2010年后该公司坏账准备骤减,到2011年甚至为负数。因为坏账准备的转回能够带来当期利润增加,所以可以推测,HX的第一任董事长、罗煜竑之父罗邦鹏很可能通过大量计提坏账,为罗煜竑之后接手公司增加利润,提供了“秘密储备”。当然,坏账准备计提量受到当年应收账款余额的影响,因此同时使用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之比作为观测对象。从图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其比值的变化趋势与坏账准备基本一致,进而验证了公司控制人是有意通过计提坏账准备来影响后期利润。

HX除了通过计提坏账准备之外,还通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来影响利润。由图2可以看到,在2010年以前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数逐年上升,特别是在2009年,上升幅度很大,增加了151.80%,导致当年利润大幅减少;然而2010年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下降明显,下降幅度高达109.83%,由此势必导致利润骤增,这无疑再次验证了罗邦鹏通过调节资产减值以增加后期利润的“父爱主义”行为。与减值准备类似,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量会受到存货数量的影响,采取相同的办法,以存货跌价准备与存货的比值作为观测对象以剔除存货规模的影响,由图2可以观察到,存货跌价准备与存货比值的变化趋势与存货跌价准备的变化趋势类似。由此得出,存货跌价准备的变化主要是受公司控制人主观计提而非客观存货规模的影响,进而操纵利润。

如果罗邦鹏通过计提坏账准备与存货跌价准备为罗煜竑继任公司提供“秘密储备”的逻辑得以成立。那么,以上两项资产减值到底对利润有多大的贡献呢?如果以上两项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微乎其微,那么前文讨论到的罗邦鹏之行为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为了证实,分别对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与利润的相对大小进行分析(见图3),如图所示,在罗煜竑接任的2010年,该比值达到了20%,可见,坏账准备与存货跌价准备对利润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调节利润

HX除了通过对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来影响利润外,还有可能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来影响利润,该项目的增加会导致利润上升。图4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变化趋势图,由图可以看到,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巨大(本文发现该公司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很少,很多年份甚至没有,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相比可忽略不计),且从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不断增加而且幅度较大,到2010年达到最大,即对利润的影响也达到最大,而此时正是罗煜竑全权管理公司的时间,所以罗煜竑很有可能通过大幅调节递延所得税资产创造良好的业绩,帮助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顺利接手公司。

(二)真实项的盈余管理行为

与应计项盈余管理不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这种利润操纵行为虽然在短期内增加了公司的会计利润,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现金流量将产生负面影响。正是由于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会改变正常的经营活动,因此盈余操纵的成本也相对较高,但更为隐蔽。实务操作中主要有以下三种手段:削减企业的期间费用(比如员工福利,员工培训费等)及延迟投资;以降价折扣、赊销等方式加速销售或者直接出售企业各项资产;扩大生产量降低产品单位成本。

表1 坏账准备提取比例变化情况

表2 应收账款的账龄分布

表3 事件研究法的检验结果

图6 交接前后HX股票收益波动情况

结合案例公司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关注其对费用的操纵行为。三项费用即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作为企业比较大的开支,很容易影响当期的利润,这给管理者带来操纵利润的机会。如果一家企业的三项费用没有经过刻意调节,应该符合收入费用的配比原则,即三项费用占收入的比重应该呈现较为平稳的趋势。但是,由图5可以观察到其三项费用和收入之比变化显著:从2007年逐年上升,到2010年后开始下降。而这一时期正处于罗煜竑接手期间,说明罗邦鹏很有可能在为罗煜竑“铺路”,提前投入较多的费用,比如销售佣金,以期将配比收益转移到罗煜竑任期内,使其实现良好业绩,从而树立威信。

(三)考虑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

会计准则的修订以及公司自身发生的会计估计变更,都有可能影响本文的财务分析结果,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下面对其进行讨论。

1.新会计准则的影响

根据公司年报,该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2006年2月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并对2006年的财务报表进行了重新表述。此外,自2014年7月1日起,HX执行财政部于2014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等和经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等,据此进行了相应的会计政策变更。由于本文分析的区间集中在2006-2014年,因此,上述事件对本文的结论并无实质性影响。

2.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变化

上文提及的坏账准备的大小还受到坏账准备提取比例的影响。事实上, HX于2007年对其坏账准备提取比例的会计估计进行了变更,变更前后的具体提取比例如表1所示。

HX除了1年内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提取比例由8%下降为5%,其他账龄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均大幅增加,表面上看,似乎公司进行了更严格的坏账计提,但结合HX的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表2),可以看出,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大多集中在1年以内(约占98%以上)。可见,改变了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之后,HX后期的坏账准备反而会大大减少。这一点,根据公司年报也可以看出:此次调整后,当年增加公司本期利润总额4,265,564.95元。本文可以合理预期,该行为给今后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准备,即HX的此举不但没有减弱而且进一步验证了前文的结论。

通过对HX应计项盈余管理、真实项盈余管理等的分析,并考虑了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之后发现,在HX罗邦鹏之子罗煜竑接任公司的过程中,该公司确实运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手段来调节了利润,在2010年以前,公司利润基本呈现下降趋势,而其后利润开始上升,说明罗邦鹏在2010年前开始为罗煜竑“铺路”,使后者接任时能树立良好的形象,那么,这种方式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呢?

图7 HX总资产收益率与行业均值对比

图8 HX净资产收益率与行业均值对比

四、HX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盈余管理固然可以对公司的会计利润进行调整,但是,这种方式真的能够达到罗邦鹏所希望的结果吗?一个公司的长久发展必然有赖于其真实盈利的经营业绩,人为操纵可以短期内粉饰出“美观”的报表,却隐瞒不了后续暴露的“瑕疵”。为了追踪交接过程中罗氏父子行为的真实后果,对目标公司进行系列的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财务分析。

(一)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短期经济后果分析

本文首先通过事件研究法来检验罗煜竑接手时点对公司股价的影响。事件研究法由Ball和Brown(1968)以及Fama等(1969)开创,主要用来评估股票价格对市场获取信息后的反应。其主要思路是:选定具体研究事件,设定估计窗口与事件窗口,选定正常收益测算模型,进而测算平均异常收益与累计异常收益;然后通过显著性检验,考察异常收益是否显著。若显著,则说明该事件信息已为市场所获取并反映于股价之中;若不显著,则说明该事件信息未在股价中得到反映。

根据公司公告,2010年9月21日,罗煜竑成为第一大股东,集董事长与大股东于一身,全盘接手公司。在此前后,该公司的股票收益波动如图6所示。经过t检验,本文发现,在罗煜竑全盘接任公司的时点上,无论是20天超额收益,还是15天、10天和5天超额收益,都不显著(见表3)。这说明市场上的投资者对HX更换控制人反应平淡,传承前后股价几乎没有波动。结合前文的分析可知,其父罗邦鹏通过盈余管理为儿子罗煜竑“铺路”的行为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效果,实现了平稳交接,避免了公司股价的大幅下滑和其他负面效应。

(二) 基于财务指标的长期经济后果分析

本文继续将HX的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现金流等财务指标与行业均值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究其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的长期经济后果。

由图7和图8观察到,HX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且于2010年存在明显的下降拐点。另外,2010年后HX上述指标基本都低于行业均值,说明自2010年后该公司的经营业绩开始显著下降。

从上述财务指标不难看出,在罗煜竑接手前,公司财务状况相当可观,基本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在2010年附近开始降低,逐渐落后于行业均值。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接班过程中所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虽然有助于罗煜竑在短期内创造良好的业绩,树立威信,但由于不符合企业经营规律,损害了企业的长期价值,使得公司业绩降低,后期发展乏力,最终落得被收购的下场。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剖析HX这一典型案例发现,在家族企业的传承过程中,即将卸任的上一代会运用多种负向盈余管理手段降低公司利润,这一看似“损己”行为实则有着“利他”目的,即为随后接班的下一代进行正向盈余管理事前做好“秘密储备”,使企业得以平稳、顺利交接。然而,进一步分析经济后果发现,盈余管理虽然能在短期内提升公司业绩,帮助下一代树立权威,但这毕竟是以损害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为代价的,所以降低了公司的长期价值,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结合上述发现,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对家族企业自身而言,应该正确认识传承问题,杜绝急功近利的盈余管理行为,而是通过合理安排股权结构(比如由绝对控股转为相对控股,引入机构投资者)、聘请经验丰富的外部董事和职业经理人等方式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职能部门,从而保证股东之间的制衡,强化外部监督机制,促进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其二,对政府相关部门而言,应该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与信息披露制度。虽然新的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做出了更为细致的规定,但是任何制度都不可能长时间的适用,因此,准则制定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条件及其比例等会计准则进行细化;证券监督管理部门也应建立配套的监管措施,对各种盈余管理方式尤其是较为隐蔽的真实项盈余管理加强限制,消除盈余管理行为对财务信息使用者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1.余向前,张正堂,张一力.企业家隐性知识、交接班意愿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管理世界.2013(11)

2.范博宏.交托之重:范博宏论家族企业传承.东方出版社.2014

3.魏志华,林亚清,吴育辉,李常青.家族企业研究:一个文献计量分析.经济学(季刊).2014(1)

4.储小平.家族企业: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5)

5.孟庆玺,墨沈微.经营环境、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价值.金融论坛.2015(8)

6.魏春燕,陈磊.家族企业CEO更换过程中的利他主义行为——基于资产减值的研究.2015(3)

7.王福胜.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基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比较视角.南开管理评论.2014(2)

8.刘新民.创始高管团队薪酬激励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4)

9.Gunny K A. The relation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using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and future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meeting earnings benchmark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0(3):855-888.

10.Ball, R and P.Brown.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8(22):123-153.

11.Fama E. F.,L. Fisher, M. C. Jensen and R. Roll. The adjustment of stock prices to new information .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69(10):1-21.

本文受新疆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事务所规模、签字会计师任期与审计质量研究》(项目编号:XJEDU020114C06)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司治理(环境)、产品市场竞争与股票特质性风险》(项目编号:71262006)的资助。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坏账家族企业盈余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德家族企业风光不再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家族企业价值传承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数据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西班牙考虑建“坏账银行”
浅析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