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2017-03-13 07:46王贵斌
上海商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产权转型经营

文/王贵斌

企业转型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文/王贵斌

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相一致,企业经营管理转型需要与之同步进行,而企业经营管理转型既有内在因素亦有外在因素——在内外部两大因素中,前者主要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追求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相关因素,而后者则是对企业效率和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外部效应相关因素。上述两类因素具体而言主要为:随着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在消费商品日益多样的发展变化前提下,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导权日益转移到广大消费者手中,如何更快更好地占领行业市场就自然成为企业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广大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除了转变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模式,也要持续优化企业的内在管理机制,满足市场经济对企业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实现科学管理与有序经营的良好目标。然而,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既有影响,不少企业发展现状是尚未完全适应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影响。同时,一些企业完成内部改制后,自身管理水平没有随着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发展,出现了若干经营困难与不良问题,以致这类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发展优势甚至影响到自身长期更好发展。为此,针对相关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企业经营发展转型问题提出若干思考。

一、企业转型发展的客观必要性

事实上,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行业发展的不断变化,企业自身也认识到要改变原有经济发展方式,企业要提高综合经营水平,就必须改造并形成一种全新的经营与管理模式,并使得这类模式向现代化方向进行转变,并得以适应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率提升的双重要求。受制于产业发展水平,国内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基本处于产业链附加值中低端,企业获取的最终利润并不高,且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能力亦不强。为此,国内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处于不断变化中的行业市场进行适时转型,较好较快地实现企业经营方向转型、产品业务转型等,同时还需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战略,在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竞争中,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因此,在面对新的发展环境中,企业自身就必须不断适应市场,加快经营理念转变,转变与优化原有经营发展模式,实现企业更好发展目标。

二、企业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营管理水平发展不科学、不均衡,普遍缺乏优秀的经营管理转型人才。国内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往往是内部经营管理方式不完善,原先欠科学的管理体系并未得到有效调整优化。同时,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也存在内部管理体制严重滞后,按劳分配机制存在问题,下属部门或子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由于转型中对企业产权问题过于关心,致使在转型后期在经营管理中出现诸多问题。此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选用机制和渠道较少,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之间缺乏良好对应衔接,导致有经验的现代企业管理人才不足,无法解决困扰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问题。事实上,只有企业管理科学发展得到有效均衡,同时不断培养或引进具有先进管理理念与优秀工作方式的现代管理人才,企业的经营发展才能得到长足提升。

二是市场化程度不高,激励机制不灵活。企业在参与市场化竞争过程中,很容易遇到机制结构单一且封闭、产权或股权结构不明晰等问题,同时尚未建立起多元化的企业产权结构,市场化程度及市场参与程度不高。这就需要企业尽快形成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也为引入更多的外部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并减少决策失误提供更多可能性。只有在清晰的产权结构下建立起来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体制,能够更好地发挥出监督约束机制作用效应,形成良好的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充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自身运营效率。此外,不少企业自身与现代企业对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内在较高要求也存在一定差距,较大程度上阻碍企业进一步良性发展。

三是不少改制企业产权结构过于单一,政企之间责权划分较为模糊。比如,不少原先的国有企业经过改制重组在产权结构上形成了国有资产独大的格局,但与此同时,作为产权主体的政府主管机构或其授权机构又难以充分完全地履行出资人的各项应有职责义务,进而造成企业实际所有者与日常管理者之间的边界难以有效明确,以致企业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在关键的决策权、人事权等方面严重受限,而在政府主管机构或其授权机构一方亦不愿意过多牵扯精力且须事事审批,造成了企业治理层面效率低下。相关调研结果表明,由于政企权责不分导致管理链条过长和责权不清导致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亟待优化等问题,是企业多数员工反映最为明显的问题。而管理方式手段单一等问题,一方面与企业管理团队自身的管理水平密切相关,但是确实也与政企之间责权界定不清导致管理者无法或无动力履行其权责有较大关系。

四是企业及其下辖子公司间以产权为联结的纽带关系尚未完全形成,集团模式的组织架构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国内国有企业的集团组建往往具有较强的行政干预色彩,导致企业集团下辖的各个企业在业务领域、经营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在内部管理机制流程和经营模式上差异性亦较大。比如,一些企业在当初组建企业集团时纳入到其管辖范围的各个下属子公司是根据实际需要于不同的时间和背景下设立的,导致这些子公司直接完全缺乏良好协作经营手段与动力,形成子公司各自发展的“散沙”不良格局。

五是符合企业未来持续健康发展战略的现代企业制度未能真正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缺失,内部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的建立和实际作用的发挥亟待完善。同时,一些企业存在着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尚未成型,造成各级管理机构职责划分不明确、绩效考核制度有效度缺失以及薪酬激励挂钩的绩效考核机制等不良现象较为凸显。

六是企业业务构成复杂但分散,资源配置不平衡,需要加以全面梳理整合,进而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及企业经营效率。不少企业对于下辖各子公司或不同业务条线的管理考核模式基本简单“一刀切”——每年年初就资金预算、经营任务指标等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明确,要求相关部门人员签署目标责任书,每年年终再就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简单考核。事实上,这种简单的管理考核模式对于处在不同发展水平、面对不同市场竞争程度、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各子公司或不同业务条线而言难以有针对性地发挥实际作用。实际上,在如此重要的环节上,企业需要在资源有效整合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业务的特点类型、发展阶段、重要程度,按照差异化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手段,进而不断提升企业各子公司或不同业务条线业务清晰度,进一步消除业务重合及无序内部竞争等问题。

三、相关建议

通过对上述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或突出问题的分析和剖析,可以认为企业必须要进一步做好经营管理转型模式优化工作,重点解决好企业产权结构单一化、国有资产出资人与实际管理方权责不清、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度较低等问题。为此,企业要尽快建立完善符合自身实际的内部模式优化模式,比如要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构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业务资源条线以及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只有围绕上述重点制定并实施详细措施,进而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企业经营治理效能,助推企业转型发展顺利实现。

作者系上海市普陀区运输公司总经理、书记

猜你喜欢
产权转型经营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对“小产权”房的认识与思考
沣芝转型记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