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绿化森林资源利用的优秀范例及启示

2017-03-15 10:54苏泽群
广东园林 2017年1期

苏泽群

摘要:简述东京、伦敦、波恩、柏林、巴黎等城市依托绿化资源建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做法;新西兰、德国、日本、西班牙、希腊等国家的森林资源建设、保护和利用情况;芬兰、瑞典、挪威、瑞士等国家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国家计划;新西兰健全易行的林业碳汇交易机制;以及北京造林优化城市生态格局,福建推行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制度的做法,分析获得的启示,提出本省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绿化资源;保护建设;优秀案例;创新利用;森林旅游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1-0093-04

收稿日期:2017-01-01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actice of relying on greening resources in cities such as Tokyo, London, Bonn, Berlin and Pari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urban environment;the constructio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n New Zealand, Germany, Japan, Spain and Greece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national plans for fores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Finland, Sweden, Norway and Switzerland;the comprehensive and easy mechanism of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transaction in New Zealand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of Beijing to optimize urban ecological pattern through afforestation;the practice of Fujian Province to implement the key ecological areas of commercial forest redemption and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fund raising system. Base on analysis of the cases and enlightenments,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forestry.

Key words: Green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Excellent examples; Innovation and utilization; Forest tourism

城市周邊及大范围区域的林业以服务城市为主旨,利用森林的功能改善城市气候条件、净化大气、恢复和保持城市的绿色生机,将城市与森林相结合,满足城市居民对森林的休闲娱乐、旅游和科普等社会服务需求,将绿色资源转化为旅游和经济资源。广东绿色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广州、深圳城区和周边,粤北和粤西都分布不同类型的山地环境和丰富的绿化森林资源。但是,如何将其充分利用,树立本地特有品牌,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目前还处于不断探索中。笔者通过资料文献和实地考察,总结分析国内外在这方面的优秀范例和做法,以及从中可以借鉴之处。

1国外范例

1.1森林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

世界范围内任何一座清洁优美的城市都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起来[1],森林生态环境是城市建设的标志性要素。东京市域面积2 187 km2,人口1 212万人,市域森林覆盖率为33%、郊区为50%;伦敦市域面积6 700 km2,人口1 110万人,郊区森林覆盖率为34.8%[2];德国的波恩,绿地面积占市区面积的1/3以上,柏林周围有4片大面积森林、市区有7个较小的片林,总面积达7 963 hm2,占城市面积的16.2%[3]。维也纳西、北、南三面被森林环绕,到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约翰施特劳斯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找到灵感,写下了世界名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1],优美的环境和富有底蕴的音乐文化吸引世界各地游客。

1.2森林城市化提供休闲旅游服务

1.2.1保护森林并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居民对森林的社会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周边森林步入城市化轨道。欧洲各地从19世纪末开始,将城市周边森林作为自然保护的首要焦点, 努力保护森林,满足城市社会逐渐增长的需求。例如:巴黎附近的枫丹白露(Fontaine bleau)和布鲁塞尔附近的Zonienwoud[4]。英国在城市美化、绿化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1685年的跨越篱笆景观运动,把所有的自然景观看作是公园,在树林中采用常绿的树木划定空间、采用花草增加树林边缘的变化及色彩,以增加自然元素[5]。欧洲许多国家利用城市森林资源向社会提供生态型服务,比如森林旅游与户外游憩等。巴黎每年有25%~50%的森林观光是在大巴黎地区8万hm2 的森林面积上进行,瑞典几乎每人每年要去森林住一晚,其中55% 的人主要去城市森林;80% 的瑞典人一年至少会去森林拾一次野果,这已成为瑞典的一种文化[6]。1.2.2提高森林管理水平

将园艺学、景观设计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社会科学和林学融入城市化的森林建设和管理[7],提高其观赏性、科普性和服务性,满足市民踏青、观光、运动等各种需求。森林资源专业人员的角色改变为资源管理者或服务商,与园艺学家、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森林和绿地管理者以及其他城市内部及其周边管理者之间密切协作,使得森林的产品和服务可持续性发展并有内涵。

1.2.3加强森林公园休闲娱乐功能

除环境保护功能外,城市内部及其周边的绿化森林被赋予更多的休闲娱乐功能,作为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的娱乐环境,减轻城市居民身体和精神上的疲惫。而且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的不断改善,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的灵活性明显增强,远离城市的森林和自然区域也走进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西班牙在保护区、森林公园展览馆中,建设环境保护科普宣传场所、设施,提供形象生动的资料。比如:阿尔布斐拉湖保护区展览馆,有核心区电视实况、保护区生态演变示意图、食物链灯光图形应答显示屏、保护区生物物种显示屏、动植物生态展示室等。人们在休闲娱乐中享受自然的同时,得到环境保护的熏陶和教育。曼沙纳尔河上河谷地区公园分为多个功能区,如爬山、游泳、林间休息、水库边钓鱼、野炊等,方便市民享受,社会功能十分明显[8]。

1.3北欧多国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国家计划

芬兰、瑞典、挪威、瑞士等国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国家计划,加强国家财政支持和生态保护、增强生态系统服务、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芬兰分别于2002—2007、2008—2016年,实施了两期森林生态补偿计划。以政府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购买方,公有和私有林主作为服务提供方,对国家公园、森林自然保护区、森林法栖息地等签订10~20年的长期合约,支付补偿费用,补偿标准为每年每公顷50~280 欧元。瑞典2010年实施两部分生态补偿,计划实施5年,一部分是给予森林所有者总计 5100万瑞典克朗(约合 3750 万元人民币)的补偿;另一部分为行政管理和土地管理技术指导成本,总计 2300万瑞典克朗(约合 1691 万元人民币)[9]。1.4新西兰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健全易行

1.4.1确定目标逐步实施

新西兰是林业大国,是《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确立了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10%~20%,到2050年,减少50%的目标[10]。为了实现目标,2008年启动了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分步骤将国内所有部门全部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林业是首个加入交易体系的行业。新西兰的森林是巨大的碳汇,2009年森林碳汇大约抵消了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5%[10],且排放潜力大、成本低、综合效益高,最具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是实现减排目标的关键领域。

1.4.2分工合作共同管理

碳排放交易体系由经济发展部、农林部、环境部共同管理,农林部主要负责涉林排放配额分配、林业参与者入市资格审核、林业参与碳交易技术指南制定等。针对林业参与碳排放交易,农林部专门制定了6个技术指南[10]。森林所有者通过比较木材收益和碳汇收益,自愿选择是否加入碳市场。程序简单易行,林业经营者参与积极性高。

1.5希腊建设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环境改善

1.5.1重视森林建设保护

希腊林业部门重视“退化林地的恢复重建,矮林的转换、高大立木的改善与选择、城市山体保护和林火的预防和控制”等,着力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1990—2010年,人工林以0.85%的速率增长,其增长幅度较稳定,对林地继续退化起到了抑制作用。同时对矮林林分进行合理转换和改造,使得生态系统稳定增长,景观的观赏度不断提高。另外,采取合适的品种和育林措施以维持高大立木为主的森林,达到维持其生产力和生态效益的目的,提高森林的再生能力。

1.5.2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生态功能

根据希腊雅典易米渡山发展保护协会负责人介绍,希腊非常重视建设保护森林资源,依此促进城市环境改善。雅典三面群山环绕,地理结构导致逆温现象,也是导致空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当地政府在前期对城市中心的伊米托斯山区进行大规模绿化基础上,1990年以来,为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重点建设和保护伊米托斯山的绿化森林资源,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如今雅典市内已经较少见到烟雾。

1.5.3重视基础研究传统产业保护

根据希腊雅典易米渡山发展保护协会提供的资料介绍, 雅典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建设,伊米托斯山森林效益多种多样,植物资源分布较为广泛,是欧洲物种最多的地方,共分布600多种(亚种)植物,其中,54种为希腊特有物种,59种为希腊国家保护植物,少量为国际濒于灭绝的物种,还有44种野生观赏兰花,为当地植被的研究提供了优良平台。当地自古已有的养蜂业持续保护至今犹存,对当地的经济与社会都有着颇为突出的意义。

1.6日本、德国将森林疗养纳入国民医疗保险体系

森林释放的负氧离子被誉为“蓝色维他命”“空气长寿素”,对于人体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具有许多积极作用,也迎合了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在森林里疗养有预防疾病的效果,森林疗养是国际林业发展的一个最新趋势。德国已将森林疗养纳入国民保险体系,国民可以在保险范围内,每4年享受一次为期3周的森林疗养。日本认定了60个森林疗养基地,基地的確认包括血压、心率6个方面的指标测试。比如,进行两晚三天的森林疗养,可以提高免疫活性、减压等[11~12]。

2国内范例

2.1北京百万亩平原造林优化首都生态格局

2012-2015年,北京实施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破除土地、违章建筑等各种难题,使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增长了10个百分点,由14.85%增长到25%,新增万亩以上森林23处、千亩以上森林210处,建成了东郊森林公园等18个特色公园和500多处休闲林地绿地,取得了巨大成效:一是促进了平原和山区绿化的均衡发展;二是对调整低端产业、实现“减人增绿”、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发挥了积极作用,显著提升了首都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优化了城乡宜居环境,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生态休闲空间。666.7 km2平原造林成林后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121万t、释放氧气88万t、滞留粉尘10万t[13]。

2.2福建推行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

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正成为福建近年来的热点。2013年,福建永安开始探索商品林赎买,共有10片山场、50 hm2商品林被成功赎买,成交价为262.3万元。并编制了《森林永安生态敏感区位林收储工程建设规划》,探索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专业经营模式,建立商品林近自然改造示范基地。2015年省政府明确提出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将赎买后的商品林划为生态公益林或作为生态公益林储备库。2016年,制定全省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方案,实现“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实惠”的双赢目标。“十三五”期间实施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面积133 km2,其中赎买省级试点实施面积946 km2,赎买的重点为矛盾最突出的人工商品林中的成过林,赎买具体价格由各县(市、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制度[14]。

2.3浙江莫干山乡村民宿旅游促进经济发展

2.3.1利用资源发展郊外旅游

浙江天目山的余脉,使莫干山、龙王山多了一分灵秀。由湖州、嘉兴、杭州北部的4个国家森林公园、7个省级森林公园形成浙北竹乡风情游[15]。莫干山风景名胜区近年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原有的自然村、历史及人文影响力,根据每条村的特点与不同定位,利用山、林、水、田等景观要素和人文历史,保留演绎村域的稻田农耕文化景观界面,在山水环抱的自然环境中,规划打造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人居环境示范村、高端或适合年轻人的清新民宿,旅游经济发展效果明显。

2.3.2注重营造特色和个性

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在湖边建设茶艺、竹艺、设计、陶艺等小馆,游客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手工艺品、茶壶,亲自采摘新鲜茶叶或在茶艺馆里品茶,体验当地生活方式,享受不同文化,让山居成为美好的日常经验。另外,建设户外运动需要的基础设施,让骑行者驰骋在乡间小路,陡峭山坡,感受自然和运动的魅力。

3启示和建议

3.1扩大人口密集区域绿地红线

相比国外,珠三角城市绿化森林覆盖率指标不低,但是因森林分布不均及人口高密度等原因,导致生态环境功能欠缺。可以因地制宜增加人口密集区绿地,扩大红线范围。同时,不断改善城市周边森林质量和景观,挖掘历史和植物文化,以森林和田园风光为主题,以建设全国一流森林旅游区域为目标,塑造具有影响力的森林公园。发展“乡村民宿旅游”和“体验式的精品民宿”,打造新型、高端生态度假旅游新格局,满足日益增长的广东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休闲运动等多种需求。

3.2加强珠三角及广东森林保护和建设

加强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周围森林的保护及景观、社会服务设施和科普功能建设,提高森林质量、生物多样性和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森林公园园中园,利用广东得天独厚的气候和水文条件,建设文化内涵丰富的四季花园、湿地公园等园中景,增加森林公园的观赏性、独特性和吸引力。完善健身徒步步道和科普廊道,增强森林公园的趣味性和科普性。

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各地城市周边大范围的森林建设,结合城市化、同城化的推进和区域部署,建设更多森林、森林公园和休闲林地绿地等,提升大范围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森林建设,打造广东特色森林旅游。依托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著名的丹霞地貌自然遗产等资源,充分利用和挖掘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绿色生态资源,打造国内一流、有影响力的森林公园。加强新时期森林管理人材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提高森林公园综合服务质量水平,做大做强广东森林旅游业。

3.3加强政府引导和财政支持

加强各地特别是经济发展有限地区的森林建设投资和生态保护力度,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城市周边区域的森林旅游, 重视森林和环境价值,提升森林资源的功能。将森林休闲娱乐功能最大化,提高林业产业对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留住传统产业,让森林成为现代生活中的原野保留区,让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寻找传统乡情。加强邻近城市的联合研究,充分发挥各地森林的研究平台作用,共同解决大范围的生态安全问题。

3.4完善管理政策,发展多种经营

我国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存在划分简单粗放的问题,在管理政策上由于种种原因,森林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经营和高效利用。因缺乏科学合理的经营方案指导,商品林单一以取材为目标,常常带来生态破坏等问题。积极完善管理政策,不断改善上述问题。另外,分类经营,分类施策,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的多元化需求。划分出一定区域和比例的森林面积作为多功能森林,按照相应的经营管理系统对公益林、商品林和多功能林进行管理[16]。因地制宜制定完善广东商品林的经营管理措施,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广东林业特点与新西兰[10]相近,人工林较多、中幼林比重大、树种相对单一、森林碳汇增碳潜力大,可以借鉴新西兰的做法,促进广东发展林业碳汇交易。

3.5加快城市周边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

响应国家林业局《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2016年1月)要求,在有条件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规划打造高质量的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产品,建设专业化、人性化的森林疗养基地,创新森林绿色旅游模式,提高国民对森林疗养的认识,改善民生福祉。

参考文献:

[1] 陈波,包志毅.城市林业——城市化影响下的新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2005,18(1):28-32.

[2] 楊洁.发展城市森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EB/OL]. (2002-10-24)[2017-02-01].http://www. waterinfo.net.cn/.

[3] 吴澜,吴泽民.欧洲城市森林及城市林业[J].中国城市林业,2008,6(3):74-77.

[4] Konijnendijk C C.Urban forestry in Europe: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cepts,policies and planning for forest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in and around major European cities[D].Doctoral Dissertation. Joensuu:Faculty of Forestry, University of Joensuu,1999.

[5] Konijnedijk C C,T B Randrup.Urban forestry research in Europe:anoverview[J]. Journal of Arboriculture,2000,26(3):152-161.

[6] 李智勇,Konijnedijk C C.亚欧城市林业合作与欧洲城市林业实践[J].中国城市林业,2006,4(1):18-21.

[7] Konijnendijk C C.Adapting forestry to urban demands role of communication in urban forestry in Europ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0,52 (2-3):89-100.

[8] 浙江省林業考察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赴英国、西班牙考察林业生态建设有感[J].浙江林业,2011(10):31-33.

[9] 张利明,赵金成,曾以禹,等.多国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国家计划[N].中国绿色时报,2015-12-23(3).

[10] 王祝雄,吴秀丽,章升东.新西兰碳排放交易制度设计对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的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13,26(5):81-87.

[11] 缪宏,耿国彪.森林疗养 放飞梦想——访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J].林业经济,2015(11):38-41.

[12] 林增学,郑群明.日本森林浴基地开发特色探析[J].社会科学家,2013,194(6):87-90.

[13] 王钰,吴志勇.百万亩平原造林让首都更加和谐宜居—聚焦北京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之规划建设篇[N].中国绿色时报,2016-1-7(A01).

[14]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福建省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方案.(2017-01-12)[2017-02-01]. http://www.fujian. gov.cn/zc/zxwj/szfbgtwj/.

[15] 陈天霞.浙江森林旅游资源及旅游线路的特色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04,24(1):39-42.

[16] 张谱,何友均,陈绍志,等.葡萄牙林业发展现状[J].世界林业研究,2012,25(5):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