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的张力

2017-03-15 16:16陈晓燕
关键词:救援队冰山张力

陈晓燕

一个人的善,可以感染身边的亲友、路人;一群人的善,可以形成一股正能量,绵延永续。这种力量,来自于老党员王爱东,一位患有严重心脏病的退休检察官,在巨浪暗涌、生死边缘搏击,在冷漠是非、误解讽刺中坚守,用无私的奉献阐释了人性的善与美。我们拍摄的微视频《水上SOS》就是对王爱东和他的水上救援队的忠实记录。5分钟的片长,带领观众从镜头中发现一段故事,从岁月里掬起一段情怀。

古黄河畔的人性之光

对于故事来说,长与短其实是辩证的。15分钟的专题片如何不显其长,5分钟的微视频如何不觉其短,这里面的学问其实很深奥。《水上SOS》是部5分钟的视频,要在5分钟里讲出如歌岁月中这群人身上那感人肺腑的故事,体现这群人那真诚赤子的情怀,就必须要求故事具备满满的张力,以五分钟,述十数年。王爱东和黄河救援队的故事无疑是具备这种张力的,但是如何在片中体现这种张力,却是创作中的难题。

发现重大典型,再现典型的感人故事,对每个电教人而言诱惑都是巨大的。而我只想弄明白一件事:为了一句“抱怨不如行动,首先从我做起”的承诺,王爱东坚守八年,为什么?

采访第一天,王爱东便告诉我,这么做只为行善积德。“我就想让老百姓知道,当发生危险需要救助的时候,好人就在身边。”这样的答案,并不能完全解答我心中的疑惑。三天采访,我跟着他一起值班、巡逻,一起去派出所、分局协调,一起参加救援队训练,见了他的儿子、父母、队友还有之前采访过他的记者,只为更多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我渐渐明白,其实王队长并没有把正在做的事情想得多么崇高,他的初衷只为做点好事,然后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坚持了下来。坚持的理由,是“巧事都被我遇到了,举手之劳就做了”。很难从他口中听到困难和抱怨,无论是管理、资金还是社会力量参与方面的问题,好像到了他这里都能迎刃而解。这让想在英雄身上寻找“挫折点”的我在编导上迷失了方向。

为了方便救援,王爱东在黄河边搭起一个不到8平方米的简易板房,板房正中央摆放着一台旧电脑,上面连着古黄河沿岸38个摄像头,实时监控着桥墩、护坡等盲区的动静。八年来,王爱东就像闹市中的“苦行僧”一样,每天住在监控小屋里,寒来暑往,从不例外。在他的电脑桌上,我发现了一个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连着几十页都是工工整整的队员通讯录,页脚是一句句格言警句:“我们身边不缺少好人。如果能有一个平台,有一个氛围,就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来做好人。”“苦练本领,拯救生命。”……他在身体力行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实践着他写下的话。这一刻我忽然明白,其实王队长不认为自己是英雄,他只是一个纯粹的人。当身边的人日趋冷漠,一个纯粹的人才开始显得如此与众不同。这让我在感动于王队长的事迹时,也开始有所思:或许,这种纯粹,就是如今我们这个社会最需唤醒的东西吧?那么,我们就从记录这种纯粹开始吧!

水面上的冰山之角

情节的信息量其实也是张力的来源。对于专题片来说,由于有足够的片长,是不愁信息量不够的。可是我们这部微视频如何保证它的信息量呢?

每一个人物或者团队都是一座冰山,展现在片中的,只是冰山露在水面的一个小角。以往我们这些创作者总是喜欢代替观众去思考,总是怕观众不明白我们的表达,所以要把所有我们需要传达的信息塞进片子里去。其实,观众都是成熟的人,他们甚至比我们还要聪明。我们无需把整座冰山抽出水面来给他们看,只要展示了水面上的一角,他们自然能发现水面下的冰山。不要轻视观众的洞察力和想象力,这是创作者的大忌。

几十位救援队队员,几百位志愿者,我们不必要一个个去采访,更不必要一一展示。我们只是从中选取了关键的几位。只有建构了完整合理的角色情节,才能使片子脉络完整、逻辑清晰。为此,哪怕是只有一个镜头一句话的人物,也要将之建构得清清楚楚。难题是这些人是一群好人、一群好人的家人,还有他们发现、救助或者惩罚、制服了的人,人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怎么能攒成一个整体而又不会在五分钟里显得凌乱,越到拍摄后期越显得重要。

得道多助,救援队储存不多的视频新闻资料发挥了大作用。原本作为主线讲述的空镜画面,人物突出、事件完整、解说清晰,完全可以组接成一组新闻快报,主线是各路人员、设施纷纷加入救援队,正好串起了几位单独出现的出镜人员。真是老天都帮我们!

疾风知劲草,危机见英雄

起伏跌宕的故事线,是抓住观众眼球的关键。这里面有一个观众心理时间的问题——故事不精彩,观众就会觉得片子冗长,情节苍白;故事牵动人心,观众就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片子在观众心中“变短”,情节的张力便油然而生。

制片与写文章一样,开头至关重要。可怎样让五分钟的短片在开头的几秒就抓住人心、看点十足呢?最初我一直没找到满意的切入点。“我们最近正在向团省委上报一个介绍我们志愿团队情况的PPT,里面有两小段视频是队员用手机拍摄的溺亡人员家属现场痛哭的画面。”王爱东无意中的一句话提醒了我,我决定就用这两小段现场视频切入,由此来展开全片。

我庆幸遇到王爱东这样的拍摄对象,有过30年检察官生涯的他感染力强,表达能力更强。作为主线的他的个人讲述在他不足8平方米的“工作室”内花了个把小时就录制完成了,他优秀的表达能力在开机后一张口就展露无余。不听你的说戏,不要你的讲稿,马上是凝重的表情、感人的话语:“美丽的古黄河穿城而过,但是每年都发生许多起意外溺水事件。每当看到那些失去至亲、肝肠寸断的场面,我都非常难过。怎么让黄河变成平安河、欢笑河……”

片子要着重体现在王队长的带领和感召下,水上救援队对义务救援的坚持及对被困者生命负责的使命感,队员们的表现不可或缺。在采访队员时,不曾想过的“志愿精神”“尖刀”“救援利器”等专业术语纷纷出现,来自各行各业的、热情积极的平民英雄形象跃然呈现在镜头前。救援要注意什么,如何救援,水中救援要点,等等,队员们娓娓道来。若不及时引开,都能拍出一部溺水救援的科教片。

其实大部分人不怎么善于表达(相较于他们的队长),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激情满怀,甚至腼腆害羞且“晕镜”,但我还是被他们更深地感动了,感动于他们的朴实朴素,感动于那一个个生死边缘的故事。他们出生入死,唯一的希望,是获救者能珍爱生命、快乐幸福。就像他们说的,不论生命给予什么挫折,都要积极面对,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几天的朝夕相处,我们了解了水上義务救援工作的重要和神圣,我们摄制组成员都在王队长的“洗脑”下登记加入了队伍。这可真是个意外,没想到一次拍摄让我们身上又多加了一重使命。但也不意外,对于没有参加过救援行动的人,你不会知道这行动有着多么强大的感染力。当你参加过一次救援,亲眼看到救援现场,你就会毫不犹豫地跟着一起下水,义无反顾地加入拯救生命的行列。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正能量的力量、纯粹的力量。水上救援队唱响的是一曲生命的赞歌,我们为自己能作为这首赞歌的记录者乃至创造者而自豪!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

猜你喜欢
救援队冰山张力
青岛炼化救援队:鱼水情深 共抗时艰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不可思议!冰山变绿了
论张力
张力
张力2
崩塌的冰山
危险的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