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艺作品由“高原”向“高峰”迈进

2017-03-15 16:47赤峰市民族歌舞剧院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鲁艺热土话剧

赤峰市民族歌舞剧院

善于学习、拜人民为师、听取百姓呼声则是文艺创新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只有遵循文艺创作规律,深刻反映人民心声,才是实现人民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真谛所在。

把握文艺创作生产的正确导向。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文艺界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及“放歌草原,書写百姓”主题实践活动的工作要求,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和项目论证,认为冀察热辽联合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在赤峰办学这段史实,紧紧扣住了文艺与人民的血肉关系、“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一主题,旗帜鲜明地张扬了主流文艺思想,传承了革命文艺精神,是难得的创作题材。所以,从2014年开始,由赤峰市文广新局牵头,我们着手策划大型话剧《热土》并进行剧本创作和排演。《热土》以真人真事为原型,通过艺术升华,塑造了“烽火草原鲁艺人”的可爱艺术群象,深刻地演绎了“根植热土、情系人民”的崇高精神和“文艺服务人民”的时代重大主题。2015年,在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热土》正式对外公演。

听取百姓呼声、拜人民为师,是文艺创作的智慧源泉。如何让主旋律作品接地气、贴民心,让广大观众坐得住、看着好,这是对我们这次话剧《热土》创作的一次挑战。为此,我们组织剧组人员重走“鲁艺”路,剧组全体演职人员以极高的政治热情,深入到当年“鲁艺人”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几个旗县村镇,走访了曾经在“鲁艺”学习生活的学员和当地民众,和百姓同吃、同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请当地革命老区文史办的专家作了专题报告。全剧在突出文艺工作必须“根植热土、情系人民”的主旋律和继承传统话剧创作表演的基础上,着重体现了民族团结的意境,突出了抢救发掘民族民间艺术的情节,融入了蒙古族歌、舞、乐等独特元素,使话剧《热土》更容易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所接受、所欢迎。该剧在“鲁艺”曾经办学的革命老区公演后,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广泛好评。

打造品牌,不断推动文艺作品由“高原”迈向“高峰”。围绕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热土》紧紧抓住创作优秀作品这个中心任务,坚持原创,打造品牌,推动文艺创作由“高原”迈向“高峰”。2016年5月22日、23日,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74周年之际,《热土》赴首都北京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在京演出期间,《热土》受到首都观众和30多位文艺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国家文化部副部长董伟观看演出后说:“根据一段史实提炼加工出这样一部作品真是非常可贵。这部话剧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很好的诠释,基层勇于拓展民族歌舞剧院发展的路子,尝试演话剧,值得肯定。”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瞭望周刊》《中国文化报》等80多家中外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

经过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层层筛选,《热土》入选“第十三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开幕式演出剧目及全区巡演剧目,并成功摘取了“2015—2016年度优秀剧目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和第十一届内蒙古自治区艺术“萨日纳”表演奖等四项大奖。

通过这次话剧《热土》的创作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植根热土是文艺创作之根,服务人民是文艺创作之魂,善于学习、拜人民为师、听取百姓呼声则是文艺创新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只有遵循文艺创作规律,深刻反映人民心声,才是实现人民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真谛所在。

责任编辑:张 晶

猜你喜欢
鲁艺热土话剧
浅谈文学性在话剧中的重要性
红色热土佛山
回望鲁艺初心共谋鲁艺学科发展新向度
再见啦,秋天!
中国快递“热土”走向世界
延安鲁艺与文化强国
过去的理想
话剧《惊梦》
旧报纸的童梦
论延安“鲁艺”音乐的“红色经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