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

2017-03-15 17:41
新少年 2017年2期
关键词:鹳雀楼宋仁宗西夏

中小学语文教材里都有范仲淹这个名字,尤其是初中教材里的《岳阳楼记》,绝对鼎鼎有名。在我们看来,范仲淹毫无疑问是一位文学家——除了这个似乎也没有其他更多的印象。不过,查阅一下资料就会知道,在“文学家”三个字前面还有十来个字: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的成就和对国家的贡献是巨大的,他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古往今来人们十分敬仰的名言。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带着他改嫁到朱家,所以他小时候的名字叫朱说。小朱说读书学习特别勤勉,常常忍饥挨饿,也不以为苦。据说他在淄州醴泉寺读书的时候,每天的饮食仅仅是一碗稀粥。他把晚上熬好的粥先冷却成固体,然后切成四块,作为第二天的口粮,早晚各两块,就着咸菜末吃。“划粥断齑”说的就是他这段生活故事,是他励志苦读的深刻写照。

23岁的时候,范仲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毅然决定自立门户,并立即离开朱家,负琴携剑,到南京应天书院求学。由于生活没了着落,他的学习异常艰难。疲倦的时候就用凉水洗脸,饥饿的时候以稀粥为食,日夜与诗书相伴,五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好好地脱衣服睡觉。他一位同学的父亲在南京当官,很受感动,就让儿子送些好吃的给他。但范仲淹在感谢之后拒绝了,他说自己习惯了喝粥,怕一旦享受过丰盛的饮食,以后粥会喝不下去。他这种自甘清贫的豁达精神很值得学习。

还有一次,宋真宗到南京巡视,一时万人空巷,应天书院的师生们也都跑出去,要看看皇帝是什么样子。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确实一辈子也没有看到皇帝的机会。只有范仲淹依然坐在教室里继续读书。有人回来后问他为什么不去一睹皇帝的风采,范仲淹说将来觐见也为时不晚。话里的意思很明显,他认为自己一定可以有出息,有在朝堂之上面对皇帝的机会。这当然不是他狂妄,而是他有胸怀远大的抱负,也有对自己刻苦攻读取得成功的决心和信心。

范仲淹在27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并立即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奉养——这是孝顺的范仲淹的第一个人生理想。实现这个为家奋斗的理想后,他的人生向为国奋斗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范仲淹最大的两项成就是边防和推行新政。

西夏自立国后就不断侵扰大宋边境。西夏军队战斗力极强,很让宋仁宗头疼,无法彻底击败对方,又拿不出其他的好办法。当战火又起时,52岁的范仲淹临危受命,到边境御敌。经过考察和思考,范仲淹主张采取修固边城、精练士兵、招抚羌族、孤立西夏的办法,以守为攻,争取最后的胜利。但当时很多大臣都看不起西夏,认为范仲淹的战略方针太怯懦,应当主动进攻。宋仁宗听取了他们的意见,结果宋军在连续两场大战中大败亏输、损兵折将。宋仁宗这才决定采取范仲淹的策略。事实证明,范仲淹的战略是合适的。在范仲淹等将领的带领下,战局开始变化,进入了相持阶段。而范仲淹也在几次出击中取得胜利,令敌军丧胆,不敢越雷池一步。

在与西夏的相持过程中,宋仁宗认为强内才能安外,于是把55岁的范仲淹调回京城,并听取他的意见开始推行新政、进行改革。在范仲淹的改革措施中,除了发展农业、军备和减赋外,其他措施都是针对当时官场的弊病进行的,于是受到了一些大臣的攻击,而宋仁宗瞻前顾后,又不再坚决推行改革。就这样,新政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夭折了,范仲淹也被贬出京城。

即使如此,范仲淹也一直是忧国忧民的。在任职泰州(今江苏泰州市)时,针对海潮泛滥的问题,他带领老百姓用了三年时间修固了一条150里的捍海大堤,从此周围一带水旱无忧。老百姓把捍海大堤取名为“范公堤”,用来纪念他的功绩。像这样的事情范仲淹做了很多,他三次被贬官,都没有垂头丧气,而是一直兢兢业业地为国为民干实事儿。而且他为官清廉、生活朴素、洁身自好,受到官员和百姓们的敬佩、爱戴。后人评价他是“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北宋第一人物”、“天下第一有气节之人”,他无愧于此。

我们可以看到,范仲淹之所以受到非常高的评价,是因为他从小就有志向、有操守,甘于清贫、勇于奋斗,文功武略,学习了一身本领,并一生坚持不懈地实践着自己为国为民的理想和目标。就像他在《岳阳楼记》中说的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知识链接

中国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和鹳雀楼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楼(其中的鹳雀楼也有说是蓬莱阁或越王楼的)。黄鹤楼在湖北武汉,岳阳楼在湖南岳阳,滕王阁在江西南昌,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在山西永濟,蓬莱阁在山东蓬莱,越王楼在四川绵阳,它们都是中国古老文化的积淀和历史的见证。

(责任编辑 赵艳芳)

猜你喜欢
鹳雀楼宋仁宗西夏
以民为本,千古一帝
以民为本,千古一帝
抱憾鹳雀楼
登鹳雀楼
心中有天平
西夏“上服”考
试述西夏军抄
登鹳雀楼
再考西夏的马
宋仁宗的菩萨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