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月一词”法价值观教育的反思及借鉴

2017-03-15 17:43吴倩
中国德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词汇价值观核心

摘 要 美国的价值观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一段时间有所搁浅,但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人们又开始重视对价值观的教育。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一月一词”法得到广泛运用。“一月一词”法是指选取12个价值观词汇分配给每个月,然后按月份进行主题学习。它具有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受众面广等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我国在借鉴的过程中,应取其精华,同时,要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和教育特色加以改进,以此来促进对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认识。

关 键 词 美国;一月一词;价值观教育

作者简介 吴倩,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美国的价值观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十七世纪殖民地时期宗教对人们道德的要求。然而,随着时代背景和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价值观教育陷入了低谷,全社会开始推行“价值中立”,反对有价值导向的教育,结果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于是,人们又开始意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开始复归,1993年CEP(品格教育协会)成立,在1993-2001年克林顿总统的两届任期中,他共组织过五次有关价值观教育的会议,并且主张将学生道德发展作为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之后,布什总统也进一步扩大了政府对价值观教育的支持。在这一时期,公立学校的主要价值观教育方法是通过一些词汇来认识核心价值观的特征,让学生学会如何善待他人、和同龄人相处以及尊重长辈等。其中,最普遍的方法是“一月一词”法。

一、美国价值观教育“一月一词”法的

具体内容

“一月一词”法是指选取12个价值观词汇分配给每个月,然后按月份进行主题学习。当时的美国公立学校广泛采用这一方法,各个学校和机构围绕美国核心价值观结合自身特色制定出自己的“一月一词”,并且给予相应的解释,然后采取多样的方法针对核心词汇展开活动。这一教育方法的目标是围绕核心词汇发展学生某一方面的道德品质,提升道德认知。各个学校和机构采用的核心价值观词汇一般包括“尊重”“责任”“公民道德”“友善”“正直”“诚信”“公正”“信任”“爱国”“信赖”“同理心”“分享”“乐观”“包容”“智慧”等。

例如,美国肯塔基州伊丽莎白市哈丁县的学校采用的方法是,以一个学年为周期,即从新学期的8月到来年的5月,选取10个核心价值观词汇,分配给10个对应的月份。每个月确定一个词汇,选取一种代表的颜色,要求每天早上广播里宣传相关的内容,在校园内的建筑物上张贴核心价值观词汇及其解释,并且给予相应的示例。具体内容是八月“礼貌”,颜色为宝蓝色。如说“请”“谢谢”“劳驾”等。九月“责任”,颜色为黑色。意思是对你说的话和做的事要负责任;做到最好以及永遠不要把自己犯的错推卸给别人;保证工作是高效完成的。十月“自律”,颜色为橙色。意思是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拒绝毒品和烟酒、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养成好习惯。十一月“公民道德”,颜色为棕色。意思是遵守规则、尊重权威、履行个人义务。十二月“友善”,颜色为金色。意思是考虑他人的感受;在他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把他人需要置于个人之前。一月“尊严”,颜色为深蓝色。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二月“诚信”,颜色为红色。它指不撒谎、不欺骗、不偷盗。三月“尊重”,颜色为绿色。它指用你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别人,施善举、行礼貌。四月“公正”,颜色为紫色。指做公正、合理的事情。五月“智慧”,颜色为黄色。指多实践获得一些见识和技能,保持智慧的头脑。

美国密苏里州波洛小学和中学确立的“一月一词”同样是以学年为周期,具体内容为八月/九月“责任”、十月“尊重”、十一月“坚毅”、十二月“友善”、一月“合作”、二月“信任”、三月“勇气”、四月“公正”、五月“公民道德”。学校将“一月一词”的内容发布在官网最显著的地方,然后做成海报张贴在学校各个角落。还会将其做成一封信发放给家长,要求学生分月份、按主题进行学习。

美国洛杉矶圣约瑟夫学区帕克维小学则是以一年为周期确立“一月一词”。即一月“包容”、二月“诚信”、三月“合作”、四月“坚毅”、五月“耐心”、六月“自信”、七月“正直”、八月“责任”、九月“尊重”、十月“自控”、十一月“公民道德”、十二月“同理心”。此外,有的学校会用给表现好的学生颁发证书的形式来鼓励学生认识核心价值观词汇。比如,佐治亚州的西部范尼小学确定一月份的核心价值观词汇是“责任”,就是鼓励学生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实践“责任”,内容包括照顾他人、成为可以信任的对象、履行自己的义务等。到了一月月底,老师会给表现出以上行为的学生颁发证书。还有一些学校把“一月一词”做成填字游戏、写进试卷,或者让学生自主设计各种各样的图片等,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这些词汇。

二、美国价值观教育“一月一词”法的优势与局限

在美国价值观教育复归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月一词”法在全美得到广泛运用,几乎各个学区、学校,甚至一些社会教育机构都列出了自己的“一月一词”。该方法具有如下明显的优势:第一,适用于价值观教育的早期阶段。“一月一词”法出现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当时的美国由于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忽视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青少年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时,用词汇学习的方法能让学生很快认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即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这种方法直击重点,一目了然,对于当时陷入了价值观教育低谷的美国来说,的确收到很好的效果。第二,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美国社会各界惯用词汇概括他们的核心价值观,然后通过“一月一词”的形式以月份为单位进行划分,确定学习主题、限定学习周期、明确学习目标,继而掌握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践行这一价值观。因此,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他们要做的就是选择不同措施来实行“一月一词”法,这对他们来说很容易操作。第三,受众面广。由于该方法简单易行,所以无论是教职工、学生、家长还是社会人员都可以成为教育的主导者,都可以围绕核心词汇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展开广泛的教育和大面积传播。

然而,这种方法施行一段时期后却遭到了学术界的诸多诟病。据笔者分析,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词汇局限、方法枯燥。价值观教育方法应该是能够形成长效机制的,而“一月一词”法学习周期仅为一年,即一年之内掌握所有的价值观词汇,那么第二年、第三年如果学习同样的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有学者指出,如果同样的词汇年复一年地学习,学生就会觉得枯燥。尽管人们在起初的学习阶段更倾向学习价值观的特征,但是之后就应该把重点放在行为上。[1]也就是说,学习的内容不应仅限于词匯,应该加入更多的教育内容以及采用更丰富多彩的形式。还有学者直接指出这一方法停留于表面,比较肤浅。他认为应该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与历史教育相结合,而不能仅限于词汇。

其次,这一方法的实效性很难评估。学者博克维兹指出,虽然“一月一词”法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这一方法的实效性始终很难被评估。他分析了以下三点原因:一是一些著名的学术机构缺乏对这些价值观词汇的研究,或者说他们的研究缺乏科学化的手段;二是这些价值观的词汇代表的都是抽象内容,很难进行评估,比如,很难找到有效的方法来测量一个学生是否正直;三是由于每个学区、每个学校确立的核心价值观词汇差异很大,一些教育评估模型很难操作。总之,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导致这一方法始终停留在对核心价值观词汇的选择和解释上,缺乏实效性,难以评估,最终不得不停止。

最后,我们应该看到,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应该随着教育需求的转变而改进,而不是仅适用于价值观教育的早期阶段。从美国的价值观教育历史来看,“一月一词”法由于缺乏理论研究而停于表面并被直接废弃。在之后的价值观教育方法体系中,又形成了“价值分析法”“行为训练法”以及“社会情感学习法”等方法体系。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一月一词”法已经取得了广泛受众,有了很好的基础,说明它存在的合理性,直接废弃未免有些可惜,若能深入研究,加以改进,也许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一月一词”法对我国的借鉴价值及

改进策略

就我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来看,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阶段。美国价值观教育的“一月一词”法与我们有如下两方面关联:第一,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早期。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仅六十多年,而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近几年的事。因此,我们现阶段的教育目标是认识核心价值观的特征与内涵,这一阶段性特征和教育目标与“一月一词”法是相对应的。第二,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形式为十二个词,从形式上看,这一点正好与“一月一词”法相对应。

出于以上两点分析,我们现阶段借鉴“一月一词”法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我们要客观地认识“一月一词”法,既要看到它的优势,更要看到它的弊端。同时,在借鉴时务必认清中美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本质区别,切勿将学习方法生搬硬套,一味模仿。要借鉴其可用之处,同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和教育特色加以改进,从而将其演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月一词”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第一,以“一月一词”法为基本框架,采用综合方法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如一月为“富强月”,二月为“民主月”,三月为“文明月”,四月为“和谐月”,五月为“自由月”,六月为“平等月”,七月为“公正月”,八月为“法治月”,九月为“爱国月”,十月为“敬业月”,十一月为“诚信月”,十二月为“友善月”。在确定了主题之后,鼓励各区域、学校、机构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宣传和学习,通过借鉴美国价值观教育“一月一词”法的经验,吸取相关教训,即我们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词汇表面,而要通过综合训练的方法加深对价值观词汇的认识。比如,对核心价值观的公共宣传;用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来定义核心价值观;建立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模型或树立典型人物;对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充分利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如教室、食堂、操场、走廊、校车等来宣传核心价值观;调动所有教职工、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等。

第二,制定“一月一词”法学习的远景规划,保证常学常新。为了避免陷入每年学习内容重复、学生感觉枯燥的尴尬境地,在“一月一词”法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案的制定应该着眼于长期,如制定“一月一词”法的五年规划或十年规划,这样一来,每年学习的词汇虽然一样,但其目标与内涵不同,形式也不同。比如,对于“爱国”的学习,可以从横向和纵向进行扩展和延伸——爱国的历史、现当代的爱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爱国与爱自己、中外爱国表现差异等。通过这样的形式挖掘核心价值观更丰富的内涵,从而对其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三,加强理论研究,注重对学习效果的评估。美国“一月一词”法之所以终结,就是缺乏理论的支撑,始终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相应的评估机制。因此,我们要吸取这方面的教训,成立专门的研究团队,针对“一月一词”法这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进行调研,研究它在我国是否能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学习方法,研究是否能对它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关于评估方法,我们可以参考目前美国价值观教育的很多评估手段。如对核心价值观词汇设置一些问题,或设置与之对应的行为结果,看学生是否能做到或者是否能想到。然后,设置相应的分值,划定价值观学习效果的等级,给每个学生制定一个学习效果检测表等。利用诸如此类的评估手段来检测学习效果,再根据检测结果随时调整学习计划,从而实现价值观学习的动态性和长效性。

参考文献:

[1]Cletus R Bulach.Implementing a Character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Assessing Its Impact on Student Behavior [J].The Clearing House,2002,76(2):79-83.

责任编辑 李 敏

读者热线:010-62027830

投稿邮箱:zgdy_xueshu@163.com

猜你喜欢
词汇价值观核心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