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管理课程改革探讨

2017-03-15 18:54孙功苗
关键词:物流管理改革高职

摘 要: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已经成为物流专业适应社会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随着物流行业的兴起,高等院校物流专业一时间成为众多学子报考的热门。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加上社会发展对物流要求的增加,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培养模式的不足逐渐显现。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管理课程改革。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6-132-2

1 概述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中第一线岗位的专业领域人才,承担着为社会输出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场所,不仅要做好自身的教育工作,还要适应社会岗位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变化,适当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等。从而为国家输出更多适销对路的人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高职教育产生较晚,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探索期。在工学结合,以及学生实践技能培训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改革,是当前阶段高职院校改革的重难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开发是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研究者提倡的一种新手段。主要是运用企业调研能力,深入分析社会各个岗位的人才需求模式,细化到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等方面。以此来重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内容。使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教育与职业发展要求相一致

2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许多社会用人岗位在开展招聘时,往往反映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针对性较差,所设置的物流专业发展目标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一致。许多物流专业毕业生也感觉到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较宽泛,实用性不强,而且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太低。通過对目前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观察发现,基本都是按照学科型知识结构进行设计的,它主要强调的是教育知识的系统性。这样一来,就模糊了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根本区别。导致高职院校的在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课程内容设置上,与本科院校十分类似。高职院校的实际优势得不到发挥,但是在专业知识培养上又缺乏根基。所以导致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的脱节。由此可见,高职物流专业课程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3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原则

3.1 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发展为载体的原则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基础教育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内容。因此,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要突出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也要增加文化基础、专业技能的培养部分、除此之外,要从职业岗位分析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社会物流行业发展总趋势,分析相关岗位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从而建立有效的课程标准,确定以职业活动为基本核心的课程设置模式。

3.2 以企业发展要求为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学校要充分调查社会物流管理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分析该类型人才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以此为教育导向,调整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提升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与此同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还要与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相匹配。高校要充分调查物流行业市场现状,在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教育时,也要增加个人发展与该行业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内容。

3.3 从课程设置的整体着手,注重内部一致性原则

除了注重物流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与物流行业发展相一致之外,还要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着手,注重课程体系内部的协调性。防止出现课程之间内容重合的状况。从具体来说,应当根据课程体系各个部分的作用进行设置,明确规定哪些课程为核心课程,哪些属于支持课程,哪些属于基础课程。明确各部分内容作用之后,就能够处理好各部分所占的比重。然后再结合该行业发展的需求,明确协调学生基本水平、课程目标设置之间的关系。统筹规划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操作培训各自所占的比重。

3.4 从院校发展目标出发,突出教育特色的基本原则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仅要追寻时代发展的步伐,还要充分突出自身发展的特色。根据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本校设置的基本发展规划,对物流专业教育培养模式进行重新规划。有针对性地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4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专业课程开发思路

4.1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

“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在科学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理论,在它内部的系统中,坚持工作过程就是一种在企业里为了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且获得了有效工作成果的、较为完整的工作程序。它属于一种系统化的、综合性的、能够长时处于运动转台当中的固定的发展系统。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当中,坚持的一种重要观点就是,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必须要根据实际的行业发展评估。也就是说,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环节,必须与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某种工作环境相吻合。这就涉及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的转换,以及教师与学生角色关系定位的转变。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让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从专业技能、问题分析、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

4.2 课程改革要建立在课程开发理念基础之上

当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必须要打破传统的固定思维模式,高职教育要突出“高等性”和“职业性”两个重要特点。这两个特点的结合,突出了对高职教育与社会发展对接、与岗位需求对接的要求。要想实现这些要求,最基本的就是要建立在课程开发理念基础之上。

4.2.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内容设计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使用的教材都具有明显的学科属性,其课程内容突出基础学科理论的价值,而忽视实践内容的安排。如果学校一味地按照教材的内容,被动地设置课程内容。那么就会陷入实践技能培养与理论知识脱节的境地。因此,课程内容的设计必须要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物流行业的实际需求为标准,以企业工作流程为基本模式,开展系统化的设计。重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突出新时期高职教育的先进性、实践性、典型性等。

4.2.2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体现,是新时期教师、学生角色关系转换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要以行动为基本导向,选择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每一种方式要与实际的工作任务相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的选择等,来维护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组织与协调作用。帮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取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从而适应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4.2.3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活动组织设计

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导向,能够增加教學活动安排的针对性。减轻教学活动组织的难度。教师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选择典型的、成功的物流企业发展案例为载体,配合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技能、学校教育与社会职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逐渐实现学生与工作者之间的角色转换。

5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策略

5.1 构建有效的课程体系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充分考虑课程各个课程培养目的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确定,取决于每个课程的难度,学生在获得全面知识系统时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课程的设置要按照难度从低到高,学生学习从概括到具体、从基础到系统的模式。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要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安排,一个学习区域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多个板块。根据学生知识获取规律,将这些板块分散在不同的学期内,可以按照从具体到系统、由难入深的模式排列。

5.2 课程内容的编制

在编制课程内容时,要充分结合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例如,可以采用比较学习的方式进行编排。比较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不断重复的步骤,来获得专业知识技能,然后结合对不同范畴内容之间的比较,获取更全面的认识。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课程内容的编制必须要与该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相一致。

5.3 设计学习情景

学习情景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所接触的完整的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景之前,必须要充分了解各个情景对技能培养的价值,以及各个情境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在初始时期,无论设置何种学习情景,都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生逐渐掌握比较学习的能力。通过在多个典型工作情景的学习中,运用比较学习的方法,逐渐掌握了咨询、决策、计划的技能。在下次的学习中,反复地对这些技能进行运用、检测,学生不仅能够完成该学习领域范围内的理论知识学习,还能获得在工作环境内的实践技能。

5.4 选择有效的课程载体

为了实现学生学习的具体化,保障学校教学内容开展过程的系统化,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必须要选择创设学习情景的载体。使得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技能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在打好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获取更强的工作能力。载体是规定学习情景设置范畴的基本依据,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设计载体时,要充分考虑载体的可操作性、可替代性、可迁移性等。这些性质全部都具备的载体,才能充分发挥课程内容设置、情景创设的重要价值。

6 结语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开发是当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它能够将学习情景、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安排融于一体,以培养专业型、实践型人才为基本导向。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中,需要通过工学结合的模式,来实现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任务。因此,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教育工作者及相关研究者,也要从这些方面出发。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课程设置内部的整体性、系统性,来设计更加完善的课程内容。

参 考 文 献

[1] 冯梅,吴细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微博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长江丛刊,2015(22).

[2] 李强.基于“学赛一体化”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研究[J].知识经济,2016(04).

[3] 施学良.基于工作过程的五阶段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0(01).

[4] 王秀繁,矫利艳,王煦.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J].现代交际,2010(07).

[5] 朱庆伟.关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0(15).

作者简介:孙功苗(1976-),男,汉族,湖南益阳人,经济学硕士,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教育教学研究。

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课题批准号:XJK012CZJ051。

猜你喜欢
物流管理改革高职
改革之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改革备忘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改革创新(二)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瞧,那些改革推手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