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影响因素及针对性策略研究

2017-03-15 11:24安紫瑶王宏阳徐瑶顾书源刘林
中国市场 2017年5期
关键词:就业吉林省大学生

安紫瑶+王宏阳+徐瑶+顾书源+刘林

[摘要]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经济结构亟须转型升级,却面临着人才加速流失的情况。据此,文章首先研究了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影响成分,如社会经济环境、政府政策、家庭和自身素质等影响因素,然后面向吉林省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研,研究高校大学生对影响就业区域选择的上述因素下28个二级指标态度,接下来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借助SPSS分析工具,得出综合因素、社会环境、家庭、自身素质等八个主成份及各指标因子载荷量。据此分析结果,最后可以从政府、企业、高校三个角度着手对吉林省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提出针对性策略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吉林省;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针对性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214

1吉林省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现状及问题的提出2015年,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名义GDP增长率分别是-029%、341%和026%,排名最后。2016上半年,东北三省增长速度依旧位列排行榜末端,辽宁更是以-10%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半年增速为负的省份。东北二次振兴的突出矛盾是市场开放度严重偏低,关键问题则现代服务业的占比太低,核心问题是人才流失,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东北经济的转型升级。根据《2015年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在已就业的吉林省生源中,出省就业的为21272人,占生源比例的2779%,持续呈外流趋势。这就说明东北的就业情况进一步与西部地域拉开了距离。

从以上情况不难看出,在人才总体需求短缺的现实背景下,大学生个体在就业区域选择上存在偏好,导致人力资源区域配置不平衡,大学生倾向于北京、上海和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人力资源供过于求,就业形势严峻;而东北、西部等偏远区域,人才欠缺。要走出人才就业流向不平衡造成的地区经济发展困局,首先要弄清楚大学生就业区域偏好的原因。

2探究吉林省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区域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本文通过选取吉林省9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吉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吉林财经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络收集电子问卷,共收集问卷800份,收回问卷759份,有效问卷715份,有效回收率为9420%,调研时间从2016年8月至2016年11月,历时4个月左右。借助Excel、SPSS等处理工具,应用因子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主成份分析法,得到就业区域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制度、自身素质等主要影响因素。据此,从政府、企业及高校三个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策略。

3针对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区域性失衡的策略研究31政府调节劳动力的供需匹配

311政府为培养人才提出政策以增进供给量

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将学校、科技知识与企业实训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另一方面,企业要增加对职工的培训,促进高质量人才成长。大型企业需要有效利用企业培育、使用高质量人才的优势。

312提供更多的保障措施以吸引人才

政府应通过制定具体的引进人才政策,指导、调控引进人才的数量、结构和分布领域。除此,还应提供一系列保障措施,为人才提供条件。一是地域环境保障,对一个国家或地域能否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地域环境的比较优势;二是物质资源保障,政府要增加对引进高质量人才的投入资本。

32企业加快完善自身机制,加强与高校的交流合作,吸引创新型人才321企业应当完善培训机制,深化与高校的交流

对于大学毕业生,企业应对其进行岗前培训,不仅培养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技能,还应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根据企业的有效需求,校企互助还可进行合同式培养,即高校依据企事业单位的有效需要,有规划、点到点地进行招生与教学。

322企业改革用工制度,优化用工环境

企业对于大学毕业生的招录设置很多限制,导致很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很难进入心仪的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企业应当创新利用人力资源的方式,根据不一样的人力资本的价值及其稀缺性,采用不一样的利用方式,并且对人才开展有差异化的企业管培。

33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紧跟时代潮流、培养新型人才

331增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指导课程是学校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要从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所学专业出发,因地制宜地优化他们的就业指导课程。高校可以从提升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和综合就业能力着手,与企业共同设立社会实践项目、增加实习机会,重点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332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提高其培养质量

应高度关注毕业生就业后的情况,这不仅可以更好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而且还可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通过实证研究了解在校期间毕业生所学的各方面知识能否达到工作及个人发展的需要,为高校的学科设置、人才培育、招生规划等决策提供了直观的市场根據,进一步增强了学校招生、培育与就业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4结论

本文基于东北二次振兴的视角,站在为使吉林省充分实现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高度,研究了吉林省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影响因素及针对性策略,运用Excel、SPSS等数据处理方式,使用方差分析、因子分析、主成份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吉林省高校大学生流向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及分析,吸纳了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学科原理和相关研究成果,对吉林省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影响因素和成因展开了分析和实证,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企业以及高校三个角度提出了引导吉林省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有效策略,以便实现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区域均衡,使吉林省经济、人才的发展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相适应,逐步转向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1

[2]刘喆大学生灵活就业与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1

[3]柴天姿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是外力推动还是内力驱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24-129

[4]马青,张子林吉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82-85

[5]李影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向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3):14-16

[作者简介]安紫瑶(1996—),女,河北石家庄人,大学本科,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王宏阳(1994—),女,河南平顶山人,大学本科,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徐瑶(1996—),女,山东德州人,大学本科,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顾书源(1995—),男,江苏泰兴人,大学本科,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刘林(1994—),女,吉林延边州和龙人,大学本科,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

猜你喜欢
就业吉林省大学生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大学生之歌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