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目标与习惯养成研究

2017-03-15 16:50丁养斌刘润晴
关键词:习惯养成大学生

丁养斌+刘润晴

摘 要: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备军,是未来的希望。大学生生活目标教育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上形成与实践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新尝试。高校教育关注的重点内容不仅仅是培养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型人才,育人成长,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与美育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容忽视。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目标;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6-147-2

引言

大学生生活目标教育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上形成与实践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新尝试。大学教育更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提出较高要求。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浮现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而行为习惯问题就是其中之一。高校教育关注的重点内容不仅仅是培养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型人才,育人成长,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与美育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容忽视。

1 理论概述

1.1 生活目标

从字面上理解,“生活”是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目标既是行为所需达到的目的,又是引起需要、激发动机的外部条件刺激——它是行为动机的诱因,能刺激人们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行动。”[1]在19世纪70年代,生活目标(life goals)的概念作为动机的维度而被引入。在国外,生活目标常用“存在主义”或者是“生活意义”这些概念来做界定。而Patrick(2009)则认为,生活目标指的是个体核心的、自我组织的目标,这些目标会激发个体具体的生活目标,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并提供一种意义感。在国内,研究者也有不同的解释。有论者(康海琼、郗淑燕,2006)认为,生活目标是人们寻求获得、维持或避免的期望状态,是个体试图通过认知或行为策略而达到的最终目的。本文侧重对大学生的具体生活目标进行研究,重点放在身心健康与美育培养方面。

1.2 习惯养成

美国杜克大学200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青少年教育时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由此可见习惯的重要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养成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形成规律决定了,大学生健康生活目标的养成,具有知、情、意、行的阶段性和整体性相统一的特点。因此,对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采取分阶段、分层次以及团体互助等方式进行。

1.3 生活目标与习惯养成的关系

明确的生活目标是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目标是指引。合理的规划生活目标可以有利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超现实目标、较低目标或无明确目标对行为习惯的养成有较大的阻碍作用,甚至可能是不良习惯养成的诱因。本论文主要研究大学生生活目标中的健康目标与美育目标,这是高校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方面。健康是基础,美育是提高综合素养能力的标志之一。健康生活目标的确立,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是重塑习惯的有力推手;美育是提升大学生内外气质的有效途径。

2 大学生生活目标调查与分析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西安工业大学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共400人,回收问卷362份,剔除没有完整作答及有明显反倾向的问卷,有效问卷343份。其中,文科生109人,理工科学生234人;男生:189人,女生:154人;一年级152人,二年级129人,三年级43人,四年级19人。

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2.1 大学生生活目标总体状况

从表1可知,在所调查的343人中,有明确生活目标的被试者所占比例较少,只有18.4%。其中女生在有明確生活目标方面略高于男生,但并无显著差异。

2.2.2 体育锻炼目标与文艺特长目标状况

从表2、表3可以看出,在体育锻炼和文艺特长方面被试者大部分处于目标较为模糊的状态,其中体育锻炼方面,男生的计划性相对高于女生;但在文艺特长方面女生的计划性略高于男生。

2.2.3 各个年级层次在生活目标上的差异

从表3可以看出,三、四年级大学生对个人生活目标的规划相对一、二年级的大学生更为明确一些。

2.3 小结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有明确目标的只占18.4%。这可能是因为,大学教育更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余自由支配时间增多,没有了老师的严厉管束,加之平时对未来职业规划缺乏深入了解,使很多大学生变得迷茫,滋生惰性。

通过表2的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在体育健康方面的目标与计划较为模糊。健康的体魄是学习的保障,如今很多疾病逐渐趋于低龄化,身体健康问题应得到高校与大学生的充分重视。大学生普遍缺乏个人美育的培养,高校教育方面对美育培养也缺乏重视。美育的培养有助于陶冶大学生情操,丰富大学生情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提升内在气质的一剂良方。

表3可以看出,大三、大四学生开始关注个人未来的规划与发展。在生活目标上相比一、二年级的学生更有计划性。大一新生由于刚从高中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过渡到大学生活阶段,使得大一学生更易出现迷茫的状况,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学生,有明确生活目标的人数比率同其他年级相比是最少的。学校应注重对大一新生的引导与帮助,实施合理的生活目标教育。

3 大学生习惯养成的具体措施

3.1 重塑“惯常行为”是大学生习惯养成的主要途径

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创造新的习惯,而是要改变旧的习惯。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科学家安·格雷比尔(Ann Graybiel)和她的团队在对习惯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时发现,习惯的形成与人类大脑中的“习惯回路”有关,这个过程分别由暗示(Cue)、惯常行为(Routine)、奖赏(Reward)三步组成。行为带来的满足感或某种好处,刺激大脑辨别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只用。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逐渐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线索和奖赏交织在一起,直到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欲望出现,习惯就产生了。

由此可见,改变“惯常行为”是习惯养成的关键环节,而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当有一个“暗示”即有可支配自由时间时,大学生的“惯常行为”可能是在宿舍打游戏、睡觉、逛街等习惯消磨时间,这些习惯由此带来的“奖赏”可能是,游戏胜利带来的喜悦与成就感;睡觉带来的放松;逛街消费收获的满足等。如果将中间的惯常行为变成运动,并设定合理的计划与目标,每天打卡监督,由运动带来的身体素质的提高,精神的愉悦以及其他的一系列反应,同样可以收获与旧的行为习惯相同的“奖赏”。

3.2 掌握“核心习惯”是大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

核心习惯是自身发生变化后,会驱动和重塑其他行为模式的习惯。这就是说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需要改变每一件事情,而是要辨别出一些重要的优先因素,并将其变成有力的杠杆,使其他行为习惯起到连锁反应,从而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过去10年有国外研究员调查运动对日常生活行为的影响。当人们开始养成运动的习惯时,即使每周一次,也会在无形中改变其他与之无关的行为模式。美国罗德岛大学(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的研究人员詹姆斯·普罗查斯卡说:“运动有很大影响,它包含某些讓其他好习惯更易形成的因素。”

大学生运动习惯就是一种“核心习惯”,由此改变而带来的其他连锁反应会相应对学习、心理、生活的其他方面造成改变。因此,学校应在以体育达标为硬性要求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健康目标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加强运动的认识。鼓励以团体互助的方式,同学之间相互鼓励与督促,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3 “小成功”促成大改变

小成功是关键习惯引起广泛变化过程的一部分。美国康奈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其1984年出版的著作中写道,“小成功其实是细微优势的稳定运用,一旦一个小成功完成了,就会推动下一个小成功出现。”小成功能够带来改造性的变化,因为它能够将细微的优势转变为一种模式,让人们相信更大的胜利即将到来。

因此,在设定目标时,要依据现实情况设定阶段性目标,不要急于求成。当一个短期目标成功完成后,会给下一个目标的实施带来极大的动力,从而更易于实现,循序渐进,达成最终的目标就不是难事。相反,如果首个目标定的过高,个人在实践中很难实现的话,目标就形同虚设。

参 考 文 献

[1] 刘秀兰.对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4):95-95.

[2] 查尔斯·都希格(Charles Duhigg)著;吴亦俊等译.习惯的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养成教育之我见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