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7-03-15 06:03王博冉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张家港鸣音肠梗阻

季 军 赵 奎 安 军 万 剑 王博冉

(1.张家港妙桥医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2.苏州市附二院肝胆外科,江苏 苏州 215008)



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

季 军1赵 奎2安 军1万 剑1王博冉1

(1.张家港妙桥医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2.苏州市附二院肝胆外科,江苏 苏州 215008)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25例早期炎性肠梗阻进行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肠外营养、抗生素等应用。结果 患者均保守成功,大部分在2-3周缓解,出院后半年有4例肠梗阻复发。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行之有效,并发症少,可靠安全。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而早期炎性肠梗阻(ERISBO)区别于一般肠梗阻,临床上占20%,治疗方法与常见肠梗阻不尽相同,以保守治疗为主。本文作者于苏州大学附二院进修普外科期间,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诊治25例ERISBO,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50.1岁。发病前手术类型:阑尾穿孔切除术7例,结肠切除术4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2例,外伤性肠破裂4例,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术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肝破裂1例。腹部表现:腹胀18例(72%),压痛17例(68%),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3例(92%),无固定压痛点,无明显包块扪及,腹部有坚韧感。

1.2 临床表现 术后一周内出现ERISBO11例(44%),表现为术后恢复少量排便排气,但进食后随即腹胀、腹痛、恶心、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立停进食肠梗阻症状不能缓解,但能稍减轻,以腹胀为显,腹痛较轻,无高热。查体:腹部可轻度隆起,无肠型,触诊有坚韧感,叩诊为实音,肠鸣音较弱或消失。

1.3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腹部立位平片均提示,肠道有积液积气。(2)MR或CT检查,小肠壁水肿、增厚、粘连,肠管扩张范围较大,但扩张程度并不剧烈,腹腔有少量积液。(3)血常规,WBC可稍有上升。

1.4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都采用保守治疗,最终均能缓解。方案如下(1)禁食,胃肠道减压。(2)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3)应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5-10mg/日,当肠鸣音活跃后减量,使用时间一周以内。 (4)利尿。(5)使用生长抑素。(6)胃酸抑制剂,保护胃肠道,防止应激性溃疡出现,减少胃肠渗液,减轻胃肠壁水肿。(7)应用抗生素,原则上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止脓毒血症。(8)病程超过一周以上的,全胃肠外营养支持,低热卡原则配置“全合一”三升袋营养液,深静脉输液,定时补充白蛋白[1]。(9)理疗,腹部热敷,顺时针腹部按摩。(10)加强护理心理干预,口腔清洁,监护患者早期适量活动。

1.5 治愈标准 无腹胀腹痛,恢复排气排便,停生长抑素后无症状反复,再次进食后不出现肠梗阻症状。腹部触诊无压痛无坚韧感,肠鸣音活跃。

2 结果

25例患者无一例合并绞榨性肠梗阻,无再次手术。2例1周内缓解,15例2周内缓解,7例3周内缓解,1例4周内缓解,平均缓解时间为11.8天,术后回访发现半年内有4例继发粘连性肠梗阻,3例保守治疗缓解,1例手术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并发ERISBO均未再次手术治疗,应该感谢患者足够好的顺应性,同时医护人员的定性与耐心同样重要。

3 讨论

黎介寿院士于1995年首先提出腹腔手术后ERISBO概念,一种以创伤后引起的炎症反应的粘连性肠梗阻,术后胃肠动力障碍,常术后已有排便排气,但进食后出现肠梗阻。发病诱因为术中出血较多,手术范围较大,手术创伤较重,手术时间较长。临床症状以腹胀较重,腹痛较轻,较少出现绞榨性肠梗阻。ERISBO在腹部手术后发生,此时患者在手术未恢复的情况下又禁食、胃肠减压使身体机能处于应激状态下,营养不良、内环境紊乱、抵抗力下降严重。黎院士认为ERISBO是手术禁忌症[2],非手术保守治疗是合理选项,肠外营养支持是恢复内环境,提高免疫抵抗力的必要基础。本组2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采用保守治疗行之有效,并发症少,可靠安全。值得注意的是,肠道梗阻2周左右,可引起肠壁通透性改变,肠壁损伤,导致肠道菌落移位,引发急性腹膜炎,有文献报道[3],可适当应用谷氨酰胺预防及保障肠道屏障,防止肠壁通透性增加,减轻水肿,及感染机会。另外理疗促进肠道血供,促进炎性吸收,大黄等中药清热解毒亦有一定疗效。

[1]李宁.重视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28(9):689-690.

[2]李幼生,黎介寿.再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37-39.

[3]杨永志,邹扬,秦环龙.微小RNA调控肠屏障损伤相关炎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2.20(1):33-38.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3.070

2095—9559(2017)03—3136—01

2016-05-30

猜你喜欢
张家港鸣音肠梗阻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张家港高校侨务工作联盟:发挥地方发展智库作用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张家港开展千名侨界人士看港城系列活动
张家港东山村出土“钥匙状玉饰”与远古祭祀崇拜 五六千年前长江下游的“祭祀礼”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