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高龄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

2017-03-15 06:03张韫玉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寒战普外科尿潴留

张 娟 张韫玉 陆 萍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三病区,江苏 南通 226001)



普外科高龄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

张 娟 张韫玉 陆 萍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三病区,江苏 南通 226001)

镇痛泵这一技术因其具有减少患者因疼痛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减轻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等特点,术后镇痛泵的使用日益被临床上所接受。临床上高龄患者通常是从70周岁开始,这类患者各系统退行性改变逐渐明显,生理和心理问题突出,加之外科手术操作的创伤打击,对术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术后镇痛泵的应用,临床中常出现诸如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等药物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客观上造成了高龄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的损害。本文就高龄患者术后镇痛泵的使用与不良反应及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镇痛泵的优点

镇痛泵不但能自行缓解术后剧烈的疼痛,而且能缓解高龄患者术后咳嗽和运动导致切口剧烈的疼痛,减少肺部感染和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高龄患者的早日康复。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1)掌握了止痛药的使用时机,能真正做到及时、迅速;(2)基本解决了患者对止痛需求的个体差异,应用较小的药物剂量,可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3)有利于抑制患者过于强烈的应激反应,加快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4)有利于高龄患者咳嗽排痰,改善呼吸功能,维持循环功能稳定;(5)有利于高龄患者充分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6)患者上胸段硬膜外自控镇痛术(PCEA)可阻滞胸心交感神经,对缺血性心脏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息者有心肌保护作用;(7)显著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2 应用镇痛泵不良反应相关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1 临床资料 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我院普外科住院的367例高龄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198例,年龄70~84(75.0±3.0)岁,其中男112例、女86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慢性胃炎等,但术前均基本控制稳定。

2.2 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 外科手术后应用镇痛泵治疗的198例高龄患者中,出现应用镇痛泵相关各种不良反应64例,占32.3%。其中出现肠胃功能紊乱23例,占不良反应的35.9%;出现尿潴留14例,占不良反应的21.9%;出现寒战11例,占不良反应的21.9%;出现骶尾部红肿7例,占不良反应的10.9%;出现低血压5例,占不良反应的7.8%;出现瘙痒3例,占不良反应的4.7%;其它1例,占不良反应的1.6%。

2.3 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理

2.3.1 肠胃功能紊乱常见表现有恶心、呕吐、腹胀和肛门排气延迟等。由于吗啡等阿片类药物有抑制肠蠕动的副作用,故应用镇痛泵的高龄患者比其他患者肠功能恢复要慢1~2d。为尽快恢复肠功能,早日进食,促进术后康复,常选用作用比较缓和的番泻叶泡服,同时辅助患者翻身。而呕吐又影响食欲,故呕吐时护士应加强心理护理,嘱患者做深大呼吸,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1];如呕吐剧烈时,可按医嘱服用胃动力药物如甲氧氯普胺作用于肠道,增加肠蠕动,促进胃排空,腹部热敷。并建议患者暂禁食或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2.3.2 尿潴留 尿潴留是吗啡类镇痛药的常见不良反应,经硬膜外给药者尿潴留发生率高于经静脉给药者。护理上对于高龄术后镇痛患者出现尿潴留,给予腹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无效者可给予导尿。如留置尿管,拔导尿管的时机应选择在停止镇痛泵后。由于延长保留尿管时间,所以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感染;延长导尿管保留时间,也增加了患者活动及下床行走的困难,要告知患者带管活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3.3 寒战 麻醉妨碍了高龄患者对手术室低温环境的自我保护反射,体腔暴露及低温液体输入等因素使患者体温通常下降2~4℃。寒战可使机体代谢增加300%,从而增加呼吸和循环系统负担,对原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尤为危险[2]。寒战使全身肌肉和血管收缩,影响液体输入。因此需重视寒战的预防及治疗工作。回病房后输注加温液体,以避免因输注液体温度低而引起肢体发凉、发麻、胀痛,同时给予保暖。

2.3.4 骶尾部红肿 主要是与部分高龄患者翻身少和局部受压时间过长引起血液循环受阻有关。术后协助患者2~3 h翻身1次,最长间隔时间不能超过4 h;为促使骶尾部和臀部的血液循环,经常用温水擦洗(每日3次)或局部按摩(每日4次,每次10 min),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严格执行床边交接班制度,防止发生并发症。

2. 3.5 低血压吗啡可促进组胺释放,扩张外周血管,致使患者出现低血压。同时可能与体位变动,血容量不足或因麻醉药阻滞神经后引起周围血管扩张有关。也与高龄患者心脏有疾患和心血管调节功能差有关。因此,严密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当血压下降较基础血压低10%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当血压下降较基础血压低20%时使用升压药物,或暂用PCEA。

2.3.6 瘙痒高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翻身次数少有关;而硬膜外导管脱出导致镇痛失败,与病人出汗,术后无痛而翻身活动范围大或肥胖者皮肤组织疏松导管易移位有关[3]。同时麻醉药可逆性阻断感觉神经触觉,并使周围血管扩张导致瘙痒。轻度瘙痒时于停用镇痛泵24 h后逐渐减轻并消失;瘙痒严重时防抓伤皮肤,并按医嘱给予抗组胺药物,如血压较基础血压低20%时,可给予快速补液,按医嘱给予升压药静脉注射,如无效时,应立即停用镇痛泵。镇痛期间,对于高龄患者最好采用24 h动态心电监护,以便观察血压、脉搏等情况。

3 小结

在普外科手术中,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对于病人疼痛的减轻和切口的愈合是很重要的,镇痛泵也越来越为人喜爱[4]。但镇痛泵带来的不良反应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对于带有一定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很小的术后护理不当都可能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作为临床护士,应该全面而细致地对病人进行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皮肤护理、镇痛泵管道护理等,做到预防为先。只要我们尽最大能力去把护理工作做好,对于术后留置镇痛泵的高龄患者,相信其不良反应的出现机率也会愈小。

[1]艾菊香.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效果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9(26):308-309.

[2]陈春梅,周丽华,高姣姣,等. 镇痛泵用于开胸术后效果的观察和护理[J].现代医院,2010,10(7):102-103.

[3]李燕,高飞. 自控式镇痛泵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及护理[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4(2):50-52.

[4]张红丽. 谈88例骨科手术后患者使用镇痛泵的护理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2):133-134.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3.100

2095—9559(2017)03—3179—02

2016-05-06

猜你喜欢
寒战普外科尿潴留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疼痛的作用
右美托咪定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寒战的临床效果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麻醉中预防牵拉痛和寒战的效果观察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