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测与病毒抗体检测在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7-03-15 16:54彭必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脑膜炎细胞学病原体

彭必燕

(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贵州 贵阳 550003)

浅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测与病毒抗体检测在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彭必燕

(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贵州 贵阳 550003)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测与病毒抗体检测在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98例患儿入院后,分别对其进行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测与病毒抗体检测,并分析检测的结果。结果:对98例患儿进行静脉血与脑脊液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显示,有63例患儿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呈阳性,其阳性率为64.29%。在这63例患儿中,有21例患儿感染了肠道病毒Ev71,有12例患儿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有8例患儿感染了呼吸道病毒,有3例患儿感染了巨细胞病毒,其余的19例患儿均感染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上述病毒。对98例患儿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的结果显示,有76例患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占患儿总数的77.55%;有15患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占患儿总数的15.31%;有5例患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占患儿总数的5.10%;有1例患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以浆细胞为主,占患儿总数的1.02%;有1例患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占患儿总数的1.02%。结论:对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进行病毒抗体检测与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可快速、准确地诊断其病情,确定导致其发生感染的病原体和其脑脊液中白细胞的种类。

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病毒抗体检测;病毒性脑膜炎;病原体;白细胞

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种由多种病毒引发的颅内急性炎症感染。该病发病紧急,且好发于儿童群体。该病患儿可出现发热、头疼等临床症状,不过,由于大多数患儿的年龄较小、表达能力有限,故其临床表现多以哭闹为主[1]。由于导致病毒性脑膜炎发病的病原体不同,其治疗的方法也不同,因此,临床上在对该病患儿进行诊治时,必须先明确导致其发病的病原体[2]。为了探讨进行病毒抗体检测与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在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这98例患儿均经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查、颅脑CT及颅脑MRI检查、脑电图检查等确诊患有病毒性脑膜炎,其中,有63例男患儿,32例女患儿,有27例患儿为新生儿。这些患儿的临床症状为:有85例患儿存在哭闹的症状,有72例患儿存在发热的症状,有63例患儿存在头痛的症状,有48例患儿存在脑膜刺激征,有43例患儿存在意识混乱的症状,有41例患儿存在精神错乱的症状,有18例患儿存在共济失调的症状,有4例患儿存在病毒性面瘫的症状。他们均存在病毒感染史,其中,有53例患儿存在呼吸系统病毒感染史,有21例患儿存在消化系统病毒感染史,有5例患儿存在疱疹病毒感染史,有3例患儿存在鼻炎病毒感染史,有1例患儿存在腮腺炎病毒感染史,有1例患儿存在风疹病毒感染史。在他们中,有68例患儿为急性起病,有25例患儿为亚急性起病,有5例患儿为慢性起病。他们的排除标准为:1)存在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的现象。2)存在肝肾功能代谢异常的现象。3)发生休克。4)月龄<2个月的新生儿。

1.2 方法

1.2.1 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的方法 在这98例患儿入院后的1周内,用腰椎穿刺术采集其4~5ml的脑脊液,将其中的一半进行细胞学检测,将另一半进行病毒抗体检测。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的方法为:将脑脊液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制成细胞玻片,然后将细胞玻片放在高倍显微镜下,检测玻片中所含白细胞的数量。对玻片进行染色等处理,检测玻片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细胞的数量,然后根据脑脊液的体积与各种白细胞的数量计算各种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1.2.2 进行病毒抗体检测的方法 在患儿病情的急性发作期,抽取其适量的静脉血。将患儿的静脉血与脑脊液共同进行病毒抗体检测。具体的检测内容包括:肠道Ev71病毒检测、单纯疱疹病毒检测、呼吸道病毒检测和巨细胞病毒检测等。

2 结果

2.1 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的结果

对98例患儿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的结果显示,有76例患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占患儿总数的77.55%;有15患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占患儿总数的15.31%;有5例患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占患儿总数的5.10%;有1例患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以浆细胞为主,占患儿总数的1.02%;有1例患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占患儿总数的1.02%。

2.2 进行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

对98例患儿进行静脉血与脑脊液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显示,有63例患儿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呈阳性,其阳性率为64.29%。在这63例患儿中,有21例患儿感染了肠道病毒Ev71,有12例患儿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有8例患儿感染了呼吸道病毒,有3例患儿感染了巨细胞病毒,其余的19例患儿均感染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上述病毒。

3 讨论

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该病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等。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研究证实,导致病毒性脑膜炎发生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其中,肠道Ev71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病原体[3]。该病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严重地威胁着患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及时、迅速地对该病患儿进行诊断、明确导致其发病的病原体对于临床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过去,临床上主要根据患儿在病情急性发作时出现的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脑膜刺激征及生化检查结果对其进行诊断,但上述诊断方法无法明确导致其发病的病原体的种类。

近年来,临床上通过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测与病毒抗体检测诊断病毒性脑膜炎,不仅提高了该病诊断的准确率,而且可以明确该病病原体的种类。具体而言,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测是将经腰穿采集的脑脊液制成特殊的玻片,再使用细胞染色法区分脑脊液中各细胞的种类及所占的比例[4]。进行病毒抗体检测是对患儿的静脉血与脑脊液进行的多病毒抗体IgM阳性试验,通过试验结果确定其致病的病毒[5]。

在本次研究中,本院对9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均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测与病毒抗体检测。进行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显示,有63例患儿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呈阳性,其阳性率为64.29%。在这63例患儿中,有21例患儿感染了肠道病毒Ev71,有12例患儿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有8例患儿感染了呼吸道病毒,有3例患儿感染了巨细胞病毒,其余的19例患儿均感染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上述病毒。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的结果显示,有76例患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有15患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有5例患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有1例患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以浆细胞为主,有1例患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由此可见,对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进行病毒抗体检测与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可快速、有效地诊断其病情,确定导致其发生感染的病原体和其脑脊液中白细胞的种类。

[1]张敏,李敬成,武雷,等.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和病毒抗体检测对病毒性脑膜脑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1,19(4):382-386.

[2]丁勇,何宏蕴.病毒性脑膜脑炎患儿脑脊液细胞学和细胞因子检测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27(22):1772-1773.

[3]汤海燕,谈鹰,张栗.脑脊液与血浆生化指标比值对结核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的鉴别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4):1705-1707+1710.

[4]职瑾,史明,冯国栋,等.脑脊液细胞中结核早期分泌性靶抗原6的检测及其早期诊断价值[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5,31(3):387-390.

[5]白永生,郭林池,杨安宁,等.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肠道病毒和 EV71 检测与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4,36(9):784-787.

R446.14

B

2095-7629-(2017)6-0111-02

猜你喜欢
脑膜炎细胞学病原体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