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与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的共同点

2017-03-15 02:48麻巧玲
现代语文 2017年1期
关键词:翻译

摘 要:以比较法研究解构主义和阐释学翻译理论,探讨二者之间的共同点。首先简要梳理两种翻译理论,介绍理论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和影响。之后从理论属性、理论内容和理论影响三个方面比较,发现两种理论的共同点主要体现为:属性上,都是哲學类翻译理论、都不局限于对翻译本身的研究、都不是方法论;内容和影响方面,都以新的视角论证了原文和译文的关系、译文多样性,进而提高了译文和译者的地位,并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体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翻译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一、引言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和阐释学翻译理论都是近年来备受关注、影响颇大、研究颇多的翻译理论,我国学者对这两种理论也十分重视。纵观对这两种理论的研究现状,利用二者之一解释翻译现象的居多,也有对这两种翻译理论之一展开阐述、评介的研究论文,但是将两种翻译理论放在一起研究的学术论文却寥寥无几,其中将二者进行比较的学术论文只有《阐释翻译理论与解构翻译理论的差异》[1],目前还没有专门探讨两种理论共同点的论文。因此有必要对这两种翻译理论展开比较,分析共同点,以期进一步促进翻译理论的学术思考,了解不同翻译理论之间的共同点,而不是只关注差异。

二、解构主义和阐释学翻译理论

(一)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首先于法国兴起的一种翻译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德里达(Jaques Derrida)、福柯(Michel Foucault)、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等。这一学派的翻译理论向传统翻译理论发起挑战,彻底颠覆以往以“意义”为中心的翻译观,以全新视角审视语言和翻译,将翻译研究推向全新的思考领域。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者认为翻译活动中最重要的不是传达意义,而是保留语言差异,并逐渐向纯语言(pure language)靠拢,进而促进语言发展进步、重塑原文生命。他们详细论证了译者的任务、译文的意义和作用等相关的问题,指出正是由于译者和译文的存在,原文的生命才得以延续,并针对语言和翻译的本质展开了深入思考。

(二)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运用阐释学分析翻译现象,提出理解即翻译,将阐释过程运用到翻译过程的研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汉斯·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和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等。将阐释学引入翻译研究之后,施莱尔马赫提出了翻译的两种途径:一是不打扰原作者,让读者接近作者;二是不打扰读者,让原作者接近读者[2]。斯坦纳在《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翻译的四个步骤:信任(trust)、入侵(aggression)、吸收(import)和补偿(compensation)[3]。阐释学翻译理论将翻译扩展到整个语言交流,着重分析翻译过程,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都有很大启发。

三、共同点

解构主义和阐释学翻译理论几乎于同一时间段受到外界关注,被翻译界学者广泛研究、讨论。二者的理论基础相似,都与哲学流派密切相关,两种理论都针对语言、文化、翻译等问题展开深入全面的探讨,都没有局限于翻译本身,都不是专门讨论翻译问题本身的翻译理论,因此这两种理论在一些问题的见解上有一些共同点。以下将从属性、内容、影响三个方面探究两种翻译理论的共同点。

(一)属性

在属性方面,解构主义和阐释学派翻译理论都是哲学类翻译理论,两种理论都不是仅仅研究翻译,研究内容还包括语言、文化、交流等,属于跨学科的翻译理论,是运用哲学思想研究翻译问题的一次成功尝试,是翻译研究领域的一项突破。

首先,二者都是哲学类翻译理论,且都是以语言、理解为主要内容的哲学。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出发点是解构主义哲学。解构主义哲学于1966年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解构”的对立面是“结构”,“解构”的主要对象是语言的结构,是对语言文学系统中权威的消解,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语言行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正是以这一基本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对翻译行为进行研究探讨。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哲学阐释学,阐释学主要研究“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交流沟通,而交流沟通最常用、最有效、最重要的媒介是语言,由此可见哲学阐释学也是研究语言的哲学。斯坦纳将阐释学运用于翻译研究,从阐释学角度提出翻译(阐释)的四个步骤,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一样,也是全新的翻译研究视角。

其次,对于解构主义和阐释学翻译理论的学者来说,他们的研究范围都不仅仅局限于翻译。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德里达的研究对象不局限于翻译本身,而是对整个语言系统的“解构”。他认为文本不具有终极意义,并且向传统的二元对立哲学发起挑战,德里达的理论是颠覆性的全新哲学,而不仅仅是翻译理论。斯坦纳的代表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是一部翻译著作,也是一部关于语言、思想的综合性论著,这一点从其目录可以探知一二。这部作品的目录内容是:第一章“翻译作为理解”,阐述理解与翻译的种种内在关系;第二章“语言与灵知”,探讨西方哲学史上“普遍语言”的理想和追求;第三章“语词反对对象”,特意将“语词”与逻辑性的概念(concept)区别开来;第四章“理论的诉求”,评述西方语言学和哲学理论背景下的翻译观;第五章“阐释的步骤”,讨论阐释学观照下的翻译的过程;最后一章则把视线投向了各种文化类型学。[4]

最后,从本质和理论属性来看,解构主义和阐释学派翻译理论都不是方法论,二者都属于以描述分析为主的理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主要描述了解构的必要性、过程和意义;而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则主要描述翻译与理解的关系、语言的本质、理论的诉求和阐释的过程。这两种理论对翻译的本质、文本、译者等问题深入探讨,是翻译研究领域的一次革新,但是两种理论都没有明确提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遵循的步骤或方法。当然,自翻译学科建立至今,描述性翻译理论一直是贡献突出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endprint

(二)内容和影响

在内容上,解构主义和阐释学派翻译理论也有共同点,体现在两个方面:描述分析原文和译文之間的关系;强调译文多样性。

首先,解构主义和阐释学翻译理论都从新的视角论证了原文和译文的关系。传统翻译理论的天平似乎总是偏向原文,因此原文和译文的关系也总是难以脱离“译文附属于原文”这一局限。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认为译文是原文的“来生”(afterlife),是原文生命的延续,原文之所以能够继续被人们广泛阅读,译文是最重要的媒介。同样地,阐释学派翻译理论也重新审视了原文和译文的关系,提出信任一篇文章有意义、认为它值得翻译,这就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原文的价值。针对原文和译文关系这一内容的论证,解构主义和阐释学派翻译理论都对译文和译者地位产生了极大影响:提高了译文的地位,进而也提高了译者的地位,也因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解构主义和阐释学派翻译理论都论证了译文具有多样性。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模糊了原文和译文之间的界限,认为语言之间有亲缘关系,译者应尽最大努力接近纯语言(pure language),在解构原文的过程中,以“延异”(differance)的方式延伸、扩大语言。译者解构原文的过程永远无法实现精确、彻底,这为译文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同样,阐释学派翻译理论认为“理解即翻译”,不同的文化时期、不同的人生经历都会造成译者对某一文本的理解不同,因此受上述各因素影响的译文也是多样的。这两种理论在这一层面上的论证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都有很大影响:翻译实践方面,译者翻译时不再局限于某一“标准”版本,或者一味强调“忠实”于原文和作者,译文也因此变得丰富生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这两种理论都使从事翻译研究和翻译批评的学者从新的角度对翻译理论和译文展开思考评论。

四、结语

通过比较,发现解构主义和阐释学派翻译理论之间确实存在共同点,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理论属性、理论内容和理论影响。具体地说,在属性方面,二者都属于哲学类翻译理论、都不局限于对翻译本身的研究探讨、都没有给出具体翻译方法;在内容和影响上,二者都从全新的视角研究了原文和译文、译者和作者的关系,进而提高了译文和译者的地位,同时又都为译文的多样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并进一步为译者在翻译中发挥主体性提供了理论基础。解构主义和阐释学派翻译理论都是颇具影响力的西方翻译理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研究探讨,进一步促进我国翻译界的学术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贾欣岚,武璇.阐释翻译理论与解构翻译理论的差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51-53.

[2]杨柳,王守仁.文化视域中的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202-203.

[3]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312-415.

[4]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04.

(麻巧玲 河南周口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466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译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望文生义现象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