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言背后亦风华

2017-03-16 16:30段海婷
大观 2017年1期
关键词:杨绛

摘要:隐身语言是一种以心灵、文字寄托人生哲理的交流方式,在阅读《走到人生的边上》这本书时,我恰好寻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这本书是著名的女作家杨绛先生96岁的高龄之作,先生坚韧的生命力与旺盛的创作精力着实令人佩服,这本书出版之时受到了文坛的关注以及作家周国平的力荐。在书中杨绛先生关于人生喜怒哀乐的描述,似乎是与读者进行了一场隐身的语言交谈,为我们留下更多的是一些发人深省的生命哲理以及对这位先生的崇崇敬意,可谓感触颇多。本文我将试图从四个角度来阐述品读此书后的思考与感悟,旨在有力的凸显这种隐身语言背后的深厚哲理所带给我们的精神支持。

关键词:隐身语言;杨绛;生命哲理;感触;精神支持

一、书籍性质概况

严格来说,杨绛这本书虽然力图讨论灵魂和肉體、人性和价值的哲学问题,但是这本书确实是非常的浅显,它的严谨度并不高,算不上一本严肃的哲学读物,读起来更像是听奶奶聊家常似的讲那过去的事情的既视感。记得之前在知乎上听吴伯凡《读书就要读经典》的分享,吴老师就表达过阅读通俗读物的重大意义,他认为通俗读物的目的在于引发人的阅读兴趣并提出问题,让人保持适度的阅读饥饿感,然后读者才能够自发的去阅读更多解决心中疑虑的书籍。对于吴伯凡的观点我很赞同,我认为一本书的目的并不是向读者去传达一些定量的知识,而是去引发人的思考,一本不能引发人思考的书就不是好书。

二、杨绛先生的隐身语言倾向

杨绛在写这本书时,已经是她那个时代为数不多还在世的文坛老人了,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深思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让这位老人在96岁高龄之际还要坚持写出这本书?我想,96岁的杨绛早已不问世事,过着安享晚年的清闲生活,她的文坛地位早已是不容质疑,她写出这本书完全是出自她的内心,当一个96岁的老人竟然还有这样强烈的表达欲望,那她一定是想说些什么。

三、隐身语言背后的反思与感悟

1.问:鬼和神代表着什么?

答:鬼是生死,神是天命

杨绛先生在书中详细的解释了“科学”一词,还罗列了一系列孔圣人的见解,并详细的叙述了自己怕鬼的经历,可谓是深入浅出,绘声绘色。但是这本书中她确实没有回答鬼神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文末杨绛也认为:没有见过就不能断定不存在,这说明杨绛在对待鬼神这个问题上始终保持一个怀疑的态度,就像国人面对中医的态度一样: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因为问题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所以鬼神之说一直显得非常神秘。

我认为,鬼代表着生死,神代表着天命。我们都知道,从古代人对图腾文化的崇拜到夜观天象、相手相面的黄老之术,究其本质就是个唯心主义的问题,相信自然存在着客观神力,道家称为“道”,基督徒称为“耶稣”。我们可能习以为常的使用鬼这个词语,但是很少有人刨根问底的思考鬼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究竟代表着什么。鬼一般是指“人死后的灵魂”,有趣的是,人在活着的时候称为“人”,这时候的人是具象的、可认知的,而人死后又是怎么回事呢?中国古代的活人们是想不明白的,于是便创造了“鬼”这个词语来代替。说白了,因为活人愿意去相信人死之后还会有某些东西存在,面对生死问题,人们就喜欢用“人”和“鬼”二字来作区别。死后是鬼,活着是人,这是古代中国人民对生死问题的最初思索。最常见的俗语就是“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大概意思就是指人在世的怨恨都会一直延续到人死去。

那又为什么说神是指天命呢?如果说鬼还有自由意志,那神完全就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客观存在。“举头三尺有神明”、“神仙也救了你”,这些俗语的出现是因为中国人相信有一种天命的存在,神就代表着一种价值判断,它是掌管人类运行规律的,是不容侵犯的、不容置疑的存在。所以,这约束了人要具有敬畏之心,就像基督徒笃信耶和华一样。相信有神明判断之人,也就是相信天命。那鬼神到底存在与否呢?我觉得这已经很清楚了。

2.问:人性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答:性本恶

我们从小就是接受着“人之初、性本善”的教育长大,但是随着成长,我们渐渐见识到人生残酷的一面,我们会开始怀疑,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就我目前的认知而言,我认为性本恶。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自己的主体意识、懂得约束和合作,并且知道思考是怎么一回事。从古至今,社会和群体的运行都需要法度来完成,法家的观点就是法制至上并且崇尚严苛的法度。人类社会正不断朝着一种合理化,秩序化的方向发展,各种规章制度,法律体制也不断完善,然而人性恶这个问题必将得到法律的重视,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更加合理的约束人性之恶,让人们在不互相伤害的前提下和平共处。因此法律的出现,正是为了抑制和规避人性之恶。

杨绛在书中也提到了人类本身的欲望,比如贪吃、情欲等问题,还举了一个老虎的事例来佐证。杨绛认为人只有通过后天的管教和培育,才能达到约束恶的目的,才能够成长为一个被社会所认可的“好人”。

我同意杨绛的本性之论,但同时这也可见人性是恶的,只有高贵和有修养的人,才能够不断的约束自己,我们终其一生,就是在约束自己的恶。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也就是在将人性的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在大多数时候所做的一切情绪和动作反应都是出于自保,保全自己。我认为恶是人动物性的一面,但是也并不是洪水猛兽般的存在,只要合理规避,并不会伤害别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懂得约束自己的恶,懂得与别人和平相处。

3.问:灵魂和肉体的关系真的只是辩证关系吗?

答:我们所追求的,不过是灵与肉的完美契合

灵魂和肉体真的比较抽象,杨绛先生在这里引用的是老套的辩证法,认为灵魂和肉体是对立统一,相互影响,相互斗争的。按照科学的观点来说,人并没有什么灵魂之说,肉身不在了,人的精神世界也会随即崩塌,灰飞烟灭。

之前听友人说起一个观点:科学和文学,是在用不同的价值取向解释这个世界,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去认识和领悟这个世界。我想灵魂和肉体的关系也是这样。灵魂是用意识在解释世界,肉身是用真实的触感在探寻和感知世界。

谈到爱情,都有灵与肉相结合的说法,那是一种极佳的巅峰状态:你意识感觉之处,和你身体所达之境,能够达到一种完美的契合,想必一定是人生最完美的状态。而我们一生所追求的,不过就是这样一种状态而已,一切的怨念、情绪,都是因为求而不得,灵魂和肉身存在差异而已。修养高的人会约束自己,管控自己不能达到的肉身欲望,这种约束,就是灵魂的作用,当我们太过压抑自己,肉身也会反抗,压力过大,应该放松休息的时候,我们就会神思疲惫、促使我们去休息。如果自己想要的都能得到,那么人生就已经完美啦。

4.问:到底要不要信命?

答:接受并努力改变命运

杨绛先生在书里讲述了天命之說,封建社会婚姻嫁娶都要先经过算命。杨绛年轻的时候当然是不信这些东西的。记得之前我热爱Beatles,乔治· 哈里森在写他那首经典之作《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的时候,他的灵感就来源于他正在看的中国古典占卜圣书——《周易》。哈里森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灵感时说《周易》就是一本相信命运的书,认为一切皆有定理,这让他受到了冲击,因为在他的认知里,西方哲学更多的是在意“巧合”。在我看来,音乐人哈里森这个“巧合”的解释看起来实在是太过随性,但是也有道理,不得不感叹一句有时候音乐和哲学居然是相通的。杨绛在文中也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每个人生下来就不一样,性情、爱好、特质都不一样,自然命数也有所区别。这听起来真的有点巧合的意味,我们每天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几十亿分母下的概率,千千万万的巧合汇集成命运,难道人就无力反抗了吗?

我认为,人一旦生下来就会拥有自己的命运,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所拥有的东西都不一样,这就是距离,这种距离的改变仅仅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别人无法帮到我们,因此一个人,必须先得承认自己的现实命运,接受自己的现实,才能够去改变命运。就像有的人生下来就是白富美,王思聪生下来就是王思聪,“命”是老天给的,“运”是自己的运筹帷幄,《伤仲永》就是讲的这样的故事,仲永太过依赖自己的命运,太过顺从,而忽略了人为的努力。贤者讲“乐天知命”,并不是逆来顺受,而是学会分析现状和自身条件,做到自己的最好,才不枉老天给你的“命和运”。

5.问:如何看待灵魂的“修炼”?

答:修炼,就是积极的去改变命运

无疑,杨绛先生是位修炼的很好的文人,她不仅具有颇高的文学成就,而且更是身体力行,长寿到百余岁。她的一生虽然经历了众多坎坎坷坷:留学、下干校被批斗迫害、女儿去世、钱钟书去世,但是这位老人一直都是以一种愈老弥坚的姿态面对生活。很多人认为杨绛先生此书看穿生死,大抵和她的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

虽然本书并没有解答“修炼”这个词,但我认为杨绛本人已经足够证明何为“修炼”。不管是上篇讲到的神鬼也好、人性善恶也好、人的欲望也好、命理定数也好,杨绛只是在告诉我们:不管你来什么,我都受得住。这真的是一种很勇敢的人生态度。活人能够活到像杨绛先生这样的豁达乐观,也是修炼到精髓了。

6.问:如果人生实苦,那生命的价值又在哪里?

答:要谈生命的价值,就请先好好地活着

杨绛在书中谈到人生实苦,感觉特别像佛教的观点,她认为人活着就是忍受痛苦,但是和佛教教义不同的是,杨绛没有提到“原罪”,没有提到下辈子的轮回,没有提到死后的西方极乐世界。可见杨绛并不是将希望依托到死后的人。

我认为活着的现实价值是最重要的。人的一生可以很虚无,很残酷,杨绛先生老来无伴,膝下无子承欢,依然能够每天练点八段锦,精神矍铄的发表她的一百岁感言,这只在证明这样一件事:活着本身就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如果要谈生命价值,那么就必须先好好的活着。我自诩是个特别包容的人,我认为在不伤害自己和别人的前提下,价值的选择都没有对错之分。有人爱钱,那就以挣钱为己任,挣到了我也替他开心;有人喜欢坚持自己的嗜好,只要他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也替别人欢喜。我们很难取悦别人,那是因为每个人的价值取向都是不统一的。也许人生的终极意义就在于好好的活着,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与自己心意相通的人相守罢了。

你看杨绛也不正是这样吗?正因为这样,她才会如此受人尊敬,什么命理、定数,在这位老人面前通通不算什么了。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价值,这个价值评判的尺度不在于别人,而更多的在于自己,这就是越活越明白的杨绛悟出来的一个简单的道理。

四、结语

暮霭之年的杨绛先生为了写好此书,可谓是穷经皓首的查阅了诸多书籍,譬如国外的《圣经》、《伦理学》等著作,还有国内的中国电影出版社、《文汇报》、《新闻报》等报刊资料。在这本书中杨绛力图做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的为大家讲些人生哲理,看完这本书我不禁对这样一位严谨博学的百岁老人充满敬意,先生身体力行的践行了“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追求,肩负起了一个年轻知识分子应该有的担当和文化使命,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杨绛.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M].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

作者简介:段海婷(1993.9)女,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史论。

猜你喜欢
杨绛
令杨绛心上不安的事
令杨绛心上不安的事
选择
想想明天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杨绛守诺
最短的情书
杨绛先生心底的一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