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两洲之都速览欧亚风情

2017-03-16 20:18李志平
旅游纵览 2017年3期
关键词:伊斯坦布尔清真寺欧亚

李志平

伊斯坦布尔,集亚欧两洲风情,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秀丽, 一路游览下来带给我们太多不同凡响的感受。当乘坐的飞机就要降落在土耳其阿塔图尔克国际机场的时候,迎接我们的是满天云霞。伴随着初升的太阳,鸟瞰欧亚风情的市容城貌,惬意的心情油然而生,我的土国之旅也由此开始……

徘徊在欧亚十字路口

伊斯坦布尔是一座充满异域风情的阿拉伯城市,不仅处在两大洲的十字路口,而且还兼收并蓄欧、亚、非三大洲各民族思想、文化、艺术之精髓。美丽的水域马尔马拉海和湛蓝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将这里一分为二。东部在亚洲,便有了鲜明的东方浓厚色彩;西部在欧洲,则呈现一派欧陆浪漫风情。整个城市分为3个区:位于欧洲的旧城区和贝奥卢商业区,还有位于亚洲的于斯屈达尔区。伊斯坦布尔市现有面积5343平方公里,2015年1月人口达到1437万人。

伊斯坦布尔历史悠久,这里曾是罗马、拜占庭、奥斯曼帝国的首都。由于伊斯坦布尔兼容欧亚两大洲特色,这种世界上的唯一,不只反映在自然风光上,而更深深地蕴含在古老、璀璨、厚重的历史长河之中。全市古迹繁多,仅教堂就有20多座,清真寺有450多座,可称之为建筑艺术的瑰宝。该市还有40多座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的珍贵文物,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走进伊斯坦布尔旧城,最显眼的要算伊斯坦布尔城墙。从马尔马拉海到金角,蜿蜒7公里。墙有两重,内墙筑于413年,高9米,厚4.8米。上面布设瞭望塔,两塔间隔54米。外墙筑于447年,有110座了望塔和14座城门。外有城壕围护。海边的城墙筑于439年。沿黄金角的城墙高9米,为石料构筑,原外城设炮台92座,今犹存56座,这是伊斯坦布尔岁月沧桑的佐证,也是游人必到之处。

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大的港口。交通运输服务有多种形式:海上的港口有国际大轮船,也有小舢板,小轮渡。渡轮最远可达南面海上的克孜勒群岛王子岛,航程往返需要数小时。城市的欧洲与亚洲部分各有一座机场,可通往世界各地。市内交通有公共汽车,沿旧城墙有铁路,运输南来北往的旅客。伊斯坦布尔市的工业主要有钢铁、水泥、玻璃、纸烟、编织物和面粉加工等等。

历史上的伊斯坦布尔就是一个商业中心,从亚洲丝绸之路和从中东、欧洲运来的商品,在这里形成一个集散地。店铺上千家,商品包羅万象,里面百货杂陈,每天车水马龙,游人络绎不绝。从毛毯、皮革、香料到珍宝、古董、首饰,似乎一切应有尽有。就是不买东西,也会让人眼界大开。川流不息的人群行走在繁华的街头,售货员的叫卖声和繁忙的港口进出船只的汽笛声汇成一片,还有那大都市美丽的夜景,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古城画卷。

游走在伊斯坦布尔市的街头,映入眼帘的是古堡、清真寺、教堂、宫殿、楼房,为这座城市平添了无尽的色彩。乘车小游,既可以看到宽阔笔直的大道,又可以看到狭窄蜿蜒的小巷;既可以看到辉煌壮丽的建筑,又可以听到教堂清亮的钟声在苍穹中回响。这究竟是在欧洲旅游,还是在亚洲观光,恐怕谁也说不清楚。透过古老的建筑,追忆遥远的往事,仿佛进入时光隧道。历史的风云激荡脑海,岁月的沧桑飘去又来,让人遐思万千,感慨不止。

兼具欧亚风情的海峡

来到伊斯坦布尔的第二天上午,我们乘船游览博斯普鲁斯海峡。迎着和煦的阳光,近距离观看连接两洲的欧亚大桥,欣赏海峡两岸秀丽风景,是一种美的享受。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市中心穿过,把伊斯坦布尔分为东西两部分,而博斯普鲁斯大桥又恰似一条轻柔华丽的缎带,温柔地把欧亚两部分融合为一体。两岸错落有致的欧亚风格建筑群,形成了欧亚大陆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道风景线,东北起自黑海,南通马尔马拉海和地中海,北边属于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南边属于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从位于这条风景线东北部名城伊斯坦布尔出发,沿着马尔马拉海北边的欧洲海岸西行,在西南端乘轮渡跨过达达尼尔海峡,再沿着马尔马拉海域南边的亚洲海岸向东,跨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就又回到了伊斯坦布尔。这“两峡一海”的环形之旅,不但使我们目睹了这道风景线上的独特风光,也领略了其沧桑的历史。

博斯普鲁斯海峡全长30.6公里,峡道狭窄弯曲。最宽处为3.6公里,最窄处708米,最深处为120米,最浅处只有27.5米。海峡两岸为坚硬的花岗岩和片麻岩,不易侵蚀。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欧亚两洲海陆交通的要冲,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传说中的圣贤,还是历史上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帅,都曾在这里涉水渡过。

平生第一次乘船畅游博斯普鲁斯海峡,这里地势险峻,风光迤逦,汇聚了众多名胜古迹。沿线最抢眼的是著名的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大教堂,还有罗马帝国、拜占庭王国和奥斯曼帝国遗留下来的巍峨王宫。在两岸沿线的海湾和山丘上,有许多古老的欧亚风格建筑。这样,宫殿和城堡比肩,教堂和寺庙辉映,古迹和新楼并存,形成了一幅古今同在、风景各异的两洲风情画。

而今,为博斯普鲁斯海峡增色的是横跨其上的两座巨型吊桥。两座大桥的修建,不但解决了本国的水陆交通问题,也使南欧同西亚的来往更加便捷,使沿岸国家同外界的海上联系更加通畅。

举目欧亚大桥,可以看到两条高高架起的弧线,吊着一块平直的长板,横搭在海峡两岸,气势极为壮观。就凭这“两线一板”,让海峡天堑变成为通途,这是人类智慧与辛劳的结晶。同时也让我们深深感到:这片海域,不仅属于土耳其,而且也属于欧亚两大洲,它是欧亚两大洲共有的一颗明珠。

举世无双的大教堂

位于伊斯坦布尔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座举世无双的建筑,被人们称之为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无论在建筑风格还是文化领域,它都堪称旷世杰作。导游说,它是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米兰的杜莫教堂和伦敦的圣保罗教堂,在全世界排名第四的大教堂。它的落成,对以后的西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圣索菲亚大教堂,始建于公元335年,是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下令修建的一座基督教教堂,后受损于战乱。公元532年,查士丁尼皇帝为标榜自己的功绩,征用民工一万多人,花费整整5年的时光,全部费用折合黄金约18吨,新建了基督教宫廷教堂,持续了9个世纪。

公元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君士坦丁堡落入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人之手,当时的国王穆罕默德下令将教堂改建为清真寺,并在教堂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尖塔。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它的建筑形式成为了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种宗教的综合体,它是由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共同创造的气势恢宏的建筑。

1932年,土耳其国父凯未尔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成博物馆,长期被掩盖住的马赛克镶嵌艺术瑰宝得以重见天日。伊斯兰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也终于在此共存。仰望着挂在圆顶上写着“穆罕默德”的阿拉伯文金军大圆盘和更高处圣母抱耶稣的马赛克拼贴,两者自然同居一堂的情景,即便不是信徒,也会引发出一种宗教的感动。

来到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入口处,首先看到有座清真寺专用的净洗亭,旁边有几根雕刻花纹的石柱,很醒目。走进中央大厅,柔弱的光线由40扇窗子射入厅内,让人有轻盈飘逸之感。

教堂外观宏伟,内部装饰精致,特别是彩色玻璃镶嵌画和马赛克画堪称一绝。在教堂内部一侧有耶稣、圣母玛利亚和圣徒约翰的马赛克画像。三圣像人物面目柔和,神情和善,画像生动,该马赛克被视为拜占庭图画艺术复兴的起始。在内部前廊皇室之门的上方,可以看到一幅光彩夺目的镶嵌画,描绘的是基督作为“万物统治者”的情景。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美丽的,千年岁月也不能磨灭它夺目的容颜。从四周窗户透射进来的自然光线,给幽静的教堂营造了一种迷幻的宗教色彩。站在神圣的教堂里,最强烈的感受是空旷,人在这里显得那么渺小。高不可攀的穹顶和气势恢宏的石柱,会让你有一种强烈的震撼,透过那闪光的吊灯、昏黄的格窗,宗教的感召力,显得那么的强烈。

拜访蓝色清真寺

伊斯坦布尔市的清真寺数量之多,在全世界是無与伦比的。目前该市仍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就有450座,可供全市100多万穆斯林礼拜之用;而整个市区高耸的宣礼塔1000多座,因而这座城市也有“宣礼塔城”之称。其中不少寺宇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还是建筑艺术中的珍品。当然,最著名的还是蓝色清真寺。

蓝色清真寺,拥有全世界唯一的六座“宣礼塔”。塔分3层,朴实无华。据说只有回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盖6根尖塔。蓝色清真寺的建造特点是没有使用一根钉子,而且历经数次地震却未倒塌,可谓是一个奇迹。

该清真寺内大殿长72米,宽64米,可容纳3500人同时作礼拜。殿内4座巨大的大理石圆柱支撑着高43米中央大圆穹顶。大圆顶直径达27.5米,另外还有4个较小的圆顶、30个小圆顶,大圆小圆煞是好看。从穹顶垂吊下一个个巨大的灯网,映衬着蓝色的殿堂,让人心生平静。清真寺礼拜大厅铺满了红色的地毯,气魄宏伟。寺内没有任何的标志和雕塑,只有你的思想空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殿堂全部用大理石建造。四壁有260个大小不同的窗子,窗子上有五颜六色的玻璃镶嵌图案。当昏黄的光线穿过彩窗,疑是虚拟的空间,加上四处都泛着一层隐隐的蓝光,恍若进入了“天方夜谭”般的神话梦境。

艺术珍品的宝库——托普卡珀宫

坐落在伊斯坦布尔金角湾南岸山顶上的托普卡珀宫,是土耳其最大最壮观的宫殿,也称老皇宫。它的右前方为广阔的马尔马拉海,左前方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可谓海山壮美,景色绚丽。该宫殿于1459年动工,1478年建成。它不仅仅是一处举世知名的观光胜地,也是一座蕴藏了无数艺术珍品的宝库。作为皇宫,长达440年之久,有25位国王曾在这里君临天下。宫殿里陈列着奥斯曼帝国的无数国宝和伊斯兰教的珍贵文物,既反映了封建帝王穷奢极侈的生活,也表现出土耳其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托普卡珀皇宫是奥斯曼帝国时期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托普卡珀的土耳其语为“大炮门”的意思。该馆占地70万平方米,四周有5公里长的宫墙环绕,共有7座大门,4座朝陆地,3座朝海洋。馆内分为:圣物馆、瓷器馆、珍宝馆、兵器馆、刺绣馆、御膳房、钟表馆等,还有一座图书馆及书法展览室。展馆与展馆之间有绿化带隔开,因为是依山傍海而建,站在高处可观看亚洲大陆和山脚下古城墙的断壁残垣,颇有沧桑悲壮之感。

托普卡帕博物馆收藏了历史上许多罕见的文物,有阿麦德一世的御座,从椅背到椅脚全部由纯金覆盖,并镶有1000多颗巨大的钻石;有48公斤重、一人高的金制蜡烛,上下镶着6666颗金刚石;有历代国王和后妃穿过的金色图案、紫地黄花的丝绸皇袍;还有最著名的镇馆之宝——勺子钻石,其重量高达84克拉,加工成49个棱面,光耀夺目,华丽异常。大小和名贵程度均仅次于英国女王王冠上的印度之星。传说最早是个捡垃圾的人拾到,用它换了两把木勺子。后被一商人发现买下,辗转才进了皇宫,得以还其尊贵。因此称作“勺子钻石”。

博物馆里收藏着大量阿拉伯兵器、波斯丝织品、印度金银器、欧洲时钟、珠宝玉器和水晶制品等等。当然,最为精彩的储藏,是中国的瓷器。想不到,这里还有中国陶瓷的宝库,馆内收藏有2万多件来自中国宋、元、明、清时代的瓷器。收藏的中国古瓷器数量之大、工艺之精,据说仅次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和德累斯顿的艺术博物馆,排在世界第三位。由10间宽敞圆顶的房间陈列,限于时间,瓷器馆成为我们当天参观的首选。

走进由御膳房改装的瓷器馆,只见墙上挂的,地上摆的,柜中放的,林林总总,琳琅满目,大都是宋代以来的中国瓷器。它们以釉面光洁、质地厚实而著名。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有:国王和皇后御用的精美餐具;有1米多高的蓝花瓷瓶;有直径0.5米多的馏金瓷盘;有小巧玲珑的瓷杯;还有光洁剔透的酒盅等等。能在千万里之遥土耳其老皇宫看到这些艺术珍品,不啻又是一个奇迹。当中国的精美元代艺术品在战乱中近乎绝灭时,它却由于机缘,完好地保存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成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

伊斯坦布尔何以有这么多精美的中国古瓷器?原来,它是历史上被称为“丝绸之路”的陆上终点。在上千年时间里,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都是经波斯和两河流域运到这里,从这里再转运到欧洲和北非。这说明,中土两国通过这条道路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这些珍贵的展品中,可以使人深深感到两国人民的友谊,确实千丝万缕,源远流长。

走進热闹繁华的购物天堂

地中海地区最著名的集市,莫过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了。所谓巴扎,就是集市。此次土耳其之行,已接近尾声。最后一天的最后一站,就是伊斯坦布尔的卡帕勒大巴扎。它是最热闹有趣、最富有当地市井文化情调的去处。来这里参观,购物不购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近距离体会到大集市的独特风情。

该集市位于旧城中心位置,这座1461年建造的古老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卡帕勒大集市。整个大巴扎占地3万余平方米,有4个大门,26个出入口,

65条街道,纵横跨越七八个街区,有4400多家商店。卡帕勒大集市由一排排带着拱券的封闭性长廊组成,铺着瓷砖的主干道向两边辐射出许多分支,环环相连,颇有点像进入迷宫的感觉。

大巴扎的1号门为石砖砌成的拱券门洞,斑驳墙面上雕刻着繁复的植物纹样,门楣上有一块方形的蓝底彩色雕饰,应当是市场标记之类的。为了不迷路,细心的导游让我们把1号门拍下来。一旦走丢了,可以凭借着这张入口处的照片,给当地人看看,他们会告诉你如何回到原处。这样,就能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准时回到指定的地点。

大巴扎建筑形式很有特色,集市繁华热闹、富丽堂皇,是文化和商业魅力完美结合的典范。古老的建筑风格,颇有民族风情的商品,很容易勾起人们的购物欲望。市场里出售的商品主要有:古玩、金饰、银器、宝石制品琳琅满目;地毯、服饰、鞋帽和皮革制品比比皆是;磁盘、烟斗、挂件、灯具和茶具应有尽有;还有各种名吃、咖啡土特产、化妆品等等,都是富有特色的多民族商品。

在土耳其,不论是居民家里、商店里,还是出租汽车里、飞机机舱里,人们都可以看到一种漂亮的“玩意儿”: 在一块较大的蓝色玻璃还嵌着一个“黑眼球”模样的黑色小玻璃块。这就是土耳其人所说的“纳扎尔”,中国人称之为“蓝色猫眼”。据说“蓝色猫眼”能“辟邪”,因此很受当地人和旅游者的青睐。

不论是在卡帕勒大巴扎里游逛,还是在批发市场里穿行,经常可以看到外卖的年轻小伙,手举着托盘,上边或放佳肴美味,或放甜点主食,像耍杂技一样招摇过市。只要有人招手,立马服务到位,生意颇为红火。从上述市井风情上,能看出东西方相融而成的土耳其文化特点。

对于喜欢购物的人来说,卡帕勒大巴扎就是天堂;对于热爱旅游的人来讲,会滋生出一种眼花缭乱的美妙心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了解当地民风民俗的绝佳窗口。总体感觉,大巴扎值得一游,大开眼界。虽然土国之旅在这里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此刻,我不想挥手说再见;而是希望有机会再来……

猜你喜欢
伊斯坦布尔清真寺欧亚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欧亚篇)
伊斯坦布尔
欧亚裔混血族的曲折发声:解读戴安娜·张和《爱的边界》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in Xinjiang(Ⅱ)
欧亚经济联盟开始实施包装饮用水新规范
欧亚经济委员会通过涉及玩具等的系列技术规范
伊斯坦布尔:飘浮着骄傲和贵族气质
伊清真寺爆炸7人死亡
伊朗清真寺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