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优化研究

2017-03-16 10:03崔瑜琴钞新博马芬芬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营销渠道榆林市农产品

崔瑜琴+钞新博+马芬芬

摘 要:随着榆林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产品营销渠道问题已成为阻碍榆林市农产品市场繁荣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目前榆林市农产品市场中的几种营销渠道模式的分析,指出榆林市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剖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榆林市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的优化措施,以期为榆林市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榆林市;农产品;营销渠道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049-02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是陕西杂粮的主产区,同时出产众多特色农产品,如米脂小米、吴堡红枣、佳县油枣、靖边马铃薯、靖边胡萝卜、靖边苦荞、靖边小米、靖边辣椒、子洲黄豆、响水豆腐、吴堡空心挂面、佳县手工挂面等等。近年来,榆林市在发展煤炭产业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更需要畅通高效的营销渠道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目前,农产品营销渠道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榆林市农产品市场繁荣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榆林的农产品市场中常常呈现出一种“丰产不丰收”“农民忙销路、商家忙采购”的局面,榆林的农业企业及农户的收益亦不乐观。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的优化,对于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产品生产持续发展、繁荣农产品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榆林市农业企业及农户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榆林市农产品营销渠道现有模式分析

(一)“直销”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将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省去中间环节。它的优点在于缩短了流通时间,提高了渠道效率,节省了中间费用,降低了农产品的价格,而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模式适合于零散销售,由于生产者极为分散,所以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销售数量不大且范围有限。在榆林市农产品市场中,这种模式非常多见,尤其是在农产品成熟的季节,在很多农贸市场中随处可见。

(二)“间接分销”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在农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存在中间商帮助农产品所有权发生转移,即使得农产品所有权由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中间商主要有批发商和零售商,可以只有零售商,也可二者同时存在。

(三)“先加工,后销售”的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用于产成品或半成品的销售,是指加工商从农产品生产者手中购入农产品,加工后转售给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商,再由批发商、零售商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实现最终销售。此模式主要用于再生产产品,即必须经过加工的农产品,不适合于直接消费品。

(四)农超对接模式

农超对接模式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一种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省去很多中间环节,降低渠道成本,同时保障销售范围。这种模式在榆林的农产品市场中非常常见,应用越来越广泛,当地的大中型超市基本都有农超对接项目。

二、榆林市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榆林市农产品市场主要营销渠道模式的分析,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农户规模小、分散化,农产品缺乏竞争力

榆林市农产品市场主要是个体农户在进行生产。个体农户由于知识水平低,往往是凭借以往累积的经验来进行生产,这样的封闭经营会导致信息闭塞,对市场不了解,这对于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具有高风险性。在榆林农产品市场中,以个体农户小规模分散化种植为主,目前还没有大型农业生产企业,个体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如果以这种分散状态进入市场,往往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力,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很难成为有实力的市场主体。

(二)传统营销渠道模式弊端尽显,产销一体化未大规模实现

传统营销渠道模式要经过诸多中间环节才能将农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每增加一个中间环节就会增加渠道整体的流通成本,进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这些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实现产销一体化,将产前、产中和产后紧密结合,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分散化的小规模经营,组织化程度又低,榆林市农产品市场暂时无法大规模实现产销一体化。

(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设施落后,管理模式陈旧

在农产品市场中,产销过程往往面临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即消费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生产主要集中在农村。在榆林,目前主要依靠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发挥作用将分散小批量的农产品集中起来。但这两者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相对落后,在管理模式上亦比较陈旧,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实现现代化。

(四)批发市场功能滞后,现代营销手段无用武之地

批发市场在农产品营销渠道中一直都发挥着主导作用,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交易规模小、档次低、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这些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代营销手段的广泛应用。目前,在榆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农产品交易主要采用现货交易,新的营销手段鲜有使用。而拍卖交易、委托交易、网络营销和绿色营销这些新的营销手段,近年来却体现出巨大的优势和极强的生命力。

三、榆林市農产品营销渠道模式的优化对策

针对以上榆林市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深入剖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榆林市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优化对策,以期能够对榆林市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全面实现产销一体化

由于传统营销渠道冗长、流通成本高,导致最终消费者要承担的农产品价格也比较高,非常不利于农产品市场的长远发展。采用“政府+农户+企业+经纪人”这种渠道模式,使生产、供应与销售有机结合,全面实现产销一体化。通过政府的服务职能,经纪人的经手,让农户与本地龙头企业或外地实力企业实现长期合作,实现种前有指导,产后有市场,解决因市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盲目种植问题,使得农户所生产的产品更符合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提高农业企业和农户的收益。

(二)多角度优化“间接分销”渠道模式

1.完善批发市场的功能。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间接分销”渠道模式主要依赖批发市场发挥作用,完善批发市场的功能对于优化“间接分销”渠道模式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完善批发市场应从质量监管、产品定价、信息提供、信息认证和信用机制以及增值服务等多方面做出努力。

2.采用先进的交易和结算方式。由于“间接分销”渠道的流通效率并不高,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缩短交易时间。在交易方式上,逐渐摒弃传统交易方式,转变为以拍卖交易、委托交易为主。在结算方式上,大范围地实行电子收费和电子结算,缩短交易时间。

3.大力开展冷链物流。据统计,我国每年在运输途中约有700亿元水果、蔬菜腐烂变质,经济浪费非常严重。所以,应大力开展冷链物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减少经济损失。

(三)大力推广“农超对接”模式

近年来,“农超对接”已成为一种潮流,“农超对接”不仅可以减少流通成本,还可以畅通营销渠道,稳定农产品经济,使农民增收,是一种多赢的渠道模式。所以,在榆林市农产品市场中应大力推广“农超对接”模式。

(四)广泛应用新兴营销手段

近年来,在农产品营销过程中,网络营销和绿色营销体现出巨大的优势和极强的生命力,这在榆林的农产品市场中已初见成效。例如2016年2月,“米脂县政府携手阿里巴巴集团招募农村淘宝合伙人”成功举办,使得农村淘宝合伙人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农民,农民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将自家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很多年轻人开始经营网店、做微商,并初见成效。同时,绿色产品一直都受到消费者的格外青睐,在榆林农产品市场中,“土鸡”“土鸡蛋”“纯天然食品”等绿色产品往往炙手可热。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将网络营销和绿色营销贯穿渠道始终,实现营销手段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 赵仕红,常向阳.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优化研究[J].农村经济,2011,(9):105-108.

[2] 孟志兴,王广斌.我国农产品物流渠道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流通经济,2012,(4):32.

[3] 王茹.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研究——以大河南镇西红柿销售市场为例[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4] 杜巖,赵焕梅.国内外农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研究综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9):454-456.

[5] 陈鲁梅.河南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2.

[6] 马俊明.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优化探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 陈丽敏]

猜你喜欢
营销渠道榆林市农产品
叶锐仙作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桂林海外游学旅游营销渠道研究
悦来芳烘焙坊营销渠道现状分析与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少儿图书营销渠道的变化
企业营销渠道决策的探析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