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才高地助力园区发展(上)

2017-03-16 19:30
旅游纵览 2017年3期
关键词:开发区山东省转型

当代中国,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方针。

——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时的讲话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主要靠科学技术来支撑,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竞争占据了国际竞争的主导。从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到孙中山“治国经邦,人才为急”的疾呼,再到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才强国”伟大战略,无一不暗示着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望。

开发区的产生和发展,就是汇聚了一大批人才的创新,而前赴后继的人才,又铸就了开发区的壮大和繁荣。开发区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次创新和突破,也是不断引进人才的结果。随着开发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人才的需求和渴望也变得越来越迫切,对人才层次和水平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经济要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释放人才资本的潜力,是开发区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两区六基地”产业升级方略,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探索构建以“人才+产业”“人才+平台”“人才+技术”为支撑的党管人才新格局,形成了“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技术、形成一个成果、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营造出了浓厚的“双创”氛围,夯实了新一轮发展的人才基础。

良禽择木而栖。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选择了开发区这片热土。人才是创新创业之本。加快转型升级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东部人才港”建设,加快建设高端人才集聚区、人才生态示范区和高新产业孵化区。浙江省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高端引领,不断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坚持问題导向和需求导向,搭建多元创业创新平台,积极构建创新、协调、开放的生态环境和工作体系。“东部人才港”正发挥出越来越强大的磁场效应。高层次人才纷纷落户下沙,一个个高端创新平台建成,一个个创业创新项目开花结果……

山东省青州开发区根据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牢固树立“人才为第一资源”的人才观,发挥人才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新兴产业中的“第一动力”作用,推动了经济社会转型科学全面发展。青州开发区带动项目,依靠人才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转变依赖物质要素投入实现经济转型的旧思维,树立人才引领产业的新思维,发挥企业人才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等重要、同步进行,依靠人才带动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青州荣美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泰山学者”梁文星教授合作发展低聚糖及膳食纤维高端生物产业;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专家联合组建“生物食品固废资源化示范工程”,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高端人才的引进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经济转型注入了核心动力,推动了开发区园区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以吉青化工为龙头的生物产业园、以汇强重工为龙头的节能环保产业园,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人才对于创新创造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山东省烟台开发区以“创新型开发区建设”为统领,坚持把人才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继续把创新作为转调发展、增强未来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源动力的战略举措,加快由“开发区速度”迈向“开发区高度”,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推动、人才支撑”的创新体系,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上迈出了坚实步伐。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2人、山东省“泰山学者”及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7人,以及60多个院士、博士团队。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3.8%,接近深圳和欧美发达国家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4%,分别高于山东省、烟台市31个和22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5%,单位面积产出达到5.2亿元/平方公里,是烟台市平均水平的11.3倍、山东省平均水平的13倍。突出人才战略,推动创新与产业体系完美结合,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热情,使企业的价值追求转化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无限动力。

一般高校云集的地区,也是人才汇聚的地区,高校人才也是开发区建设的主力军。在各开发区,校企联合的形式不胜枚举。山东省河口经济开发区以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载体,架起了企业与院校合作的桥梁,搭建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平台,在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机制,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加快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交流。强化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单独或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目前,开发区已建成各类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近20家,累计拥有“长江学者”1名,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名,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学者”2名,东营市青年科技奖1名,河口区“百名英才”12名,河口区创业创新奖3名。创新创业平台的逐步完善,为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河口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科技与人才强区战略,积极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不断壮大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以产业发展集聚优秀人才,以高端人才提升产业层次,以科技创新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的双向互动,打造人才集聚的智慧高地,为区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人才是园区的核心优势,也是园区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人才的汇聚和引进,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革新,也推动了开发区的发展壮大。

(本文由本刊记者梦竹据相关资讯综合)

猜你喜欢
开发区山东省转型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开发区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转型
山东省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