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质疑·探究

2017-03-16 14:40阮丽斌
教师·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生活教学品德与社会质疑

阮丽斌

摘 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强调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亲身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文章从自主、质疑、探究三方面出发,探讨回归生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自主;质疑;探究;生活教学;品德与社会

坚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根基所在。为此,品德与社会要求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不是被动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身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笔者认为品德与社会课程回归生活,应从“自主、质疑、探究”三种学习方式入手。

一、自主—提供思维的土壤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品德与社会来源于生活,也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体验生活、感悟社会,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再现孩子曾经经历的真实生活。如《由购物想到的》一课中,教师让学生调查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基本常识。在《买东西的学问——识别包装上的信息》一课中,通过学习学生初步学会选购商品,知道怎样合理购物,怎样做一个聪明的小顾客。同时,学生了解认识商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安全QS标识、条形码、厂家信息等重要信息,并亲自实践,用“慧眼”识破不法商贩的“障眼法”。针对学生吃劣质零食的问题,学校反复强调,却收效甚微。教师可先购买这些零食作为样本,课上让学生来观察他们最熟悉的“美食”。学生先积极观察、传阅着这些小包装,然后小组代表信心满满地说明着他们鉴定的包装,接着进一步引出总结:“这些原料与商品五花八门的名字相符吗?”“不相符。”“哦,原来它们都名不副实。”学生们纷纷举手,说出包装实物标识的“偷梁换柱”之处。教师让学生知道市场管理还不完善,要练就自己的“火眼金睛”,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

二、质疑—拓展创新的渠道

明代著名学者陈献章曾经说过:“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读书贵有疑,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最为可贵的地方就是引导学生在与文本、教师及教材编者的对话过程中,巧妙地引导他们质疑生活。孩子们不仅可以独立思考,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感悟与见解,从中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还可提高自身的主人翁精神,对社会更加地关注,这也是培养自主学习的保证。

品德与社会教材所提供的一般都是比较典型的、境界较高的、理想化的教育生活的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孩子们深刻理解教材内涵,挖掘其行为取向、生活意义和社会效应。上课结束前几分钟,教师应引导孩子联系自己身边实例,评析生活、体验生活、感悟情感,多层次、全方位质疑生活的“两难”问题的存在,把生活化气息融入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之中,培养孩子更深入地认识社会。如在教学《送温暖》这一课时,在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做了这样的拓展和升华: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回归生活,回想自己在生活实际中帮助他人时,遇到难办、尴尬或难以协调的事,需要教师或同学们共同切磋、交流来解决吗?通过沟通、交流、讨论后,有一位学生举起手,并站起来迫切地说:“老师,通过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我懂得了关心与帮助残疾人是一种社会美德。可我有一天下午放学路上,看见一个衣裳褴褛、年龄不到40岁、走路一瘸一拐的叔叔,端着一只破碗,向过路人乞讨。当时,路过的人,你一元我一元不断扔进破碗里,我也给了他一元。后来经过有心人观察,才发现那个人其实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中年人,手脚好好的,不值得人们的同情。老师,您说今后如果我们再碰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做呢?”

聆听了这位学生的质疑,教师应先肯定这位学生的善行义举,接着把疑惑抛给班上所有学生共同讨论交流:“同学们,如果你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讨论中,有的学生说:“生活中也确实存在需要救助的、生活十分困难的人,我们可以组织到他们的家里,给予实际帮助,或是政府、学校等相关单位有组织地开展捐助活动,我们要积极参加。”有的学生说:“上街乞讨的人不一定都是需要救助的人,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好吃懒做,我们不能盲目地捐资捐物。”还有的学生说:“有些残疾人,他们的意志很顽强,会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不会上街乞讨的,所以再碰到乞讨的人一定要多个心眼,不能随便给钱,如果不是残疾人,给了他们钱,会使他们变得更懒。”同学们说得真好呀!这样,学生就在生活体验中,解决了困惑,明白了“助残”的真正含义,让 “助残”的道德认识得到了升華。

三、探究—挖掘解题的源泉

著名的作家冰心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不是不够丰富,而是缺少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发现生活、探究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这就是培养孩子挖掘解题、拓展思维的源泉。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中,一般采取创设故事情境、实验情境、动画情境、角色模拟情境、形象情境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内驱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与学生共享欢乐,让课堂充满灵性。如在执教《唐朝盛世》这一课中,教师穿上漂亮的唐装,并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活中与唐朝有关的事物,如唐诗、唐人街等,这样一下子将学生带到跨越千年的时空,激发了学生了解唐朝的兴趣,并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兴趣。在讲《买卖中的道德》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出示“补脑灵”广告:补脑灵,补脑灵,考试成绩好,越吃越聪明。学生们一下子被这个广告吸引住了,开始议论纷纷。接着老师给大家讲一下自己的购物经历:“一次,我看了一个服装店的广告,广告上写着‘全场T恤大减价才30元,于是我也买了一件,可是穿了不到一个星期,衣服上全起了毛球,而且身上发痒。”教师以生活中的生动例子引导学生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老师以后还会去那家服装店买衣服吗?会给商家带来什么影响?商家要想生意好,那他们该怎么做?这时,学生带着探究的问题开始展开热烈的讨论,促进了问题顺利解决。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案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植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在教学过程,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用独特的心理、洞明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以匠心独运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用自己丰富多彩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的感受,撩动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从而提升他们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的水准。

参考文献:

[1]曹晓建.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3(4):90-91.

[2]李化树.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 [J].四川文理学报,2012(3):47-52.

[3]赵志华.浅谈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93.

猜你喜欢
生活教学品德与社会质疑
如何借助生活教学来增加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
联系生活,尽显初中化学教学无限魅力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