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体验—儿童欣赏美术的重要手段

2017-03-16 23:33梁京
教师·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意义

梁京

摘 要: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是我国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往往通过对儿童进行绘画训练、手工训练,提高儿童对色彩、构图的欣赏能力。文章通过阐述儿童欣赏美术中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动手体验,来明确这种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应该如何鼓励学生进行动手体验,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

关键词:动手体验;儿童欣赏美术;意义

美术欣赏能力是一种无法进行量化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培养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时,要结合美术课程的特点,利用动手体验的手段,让儿童在实践中感知美术的魅力,以达到以美促知、以美启智、以美怡情、以美促能的教育效果。

一、动手体验在儿童欣赏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包括对美术的欣赏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儿童大脑发育尚不完善,缺乏必要的逻辑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引入动手体验对引导儿童提高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动手体验有利于儿童的大脑发育,从而提高他们对色彩的敏感度。实验证明,手指的活动能够刺激大脑中相应的部位,从而提高大脑该区域的敏感度,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绘画,利用色彩的刺激,让他们在运用画笔、彩纸、剪刀等工具的过程中,提高其大脑指挥双手的能力。

(2)动手体验有利于儿童在边做边玩中提高对美术的兴趣。真正的美术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应该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动手体验则是让儿童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体验美术带来的乐趣,并在绘画、剪纸、手工制作、彩泥制作等美术活动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并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渐提高其美术欣赏的能力。

(3)动手体验有利于提高儿童思维的活跃性,并提高其美术创造的能力。儿童在动手体验中通过尝试使大脑始终保持在活跃的状态,并不断挖掘美术材料的功能。例如在繪画过程中,由于画笔的颜色并不能满足其绘画需求,有的学生通过颜色调和产生新的颜色,而这一过程就是实现美术创造的过程。

二、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儿童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动手体验

1.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创作题材选择适当的动手体验方式

不同的创作题材应该运用不同的动手体验方式,例如在《中国民间玩具》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对教材中的面具进行欣赏,然后再向学生介绍马勺脸谱的来历、作用等,最后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彩纸、颜色、剪刀、胶水等工具,亲手制作一个马勺脸谱,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在脸谱上描绘出不同的图案。

2.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儿童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动手体验目标

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而在美术课堂的动手体验中教师也应该贯彻这一理念,根据学生审美的差异、动手能力的差异,为学生树立不同的体验目标。例如在《雪》这节课的教学中,有些学生从未体验过下雪的场景,教师这时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和图片欣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下雪时的景象,在学生动手创作雪景时温和地指出绘画中的明显错误,然后对不同的绘画作品给予鼓励,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3.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进行动手体验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画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例如在《叶子片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树林中,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发掘自然美,并让学生仔细观察,欣赏圆形、掌形、桃形等叶子的造型美和色彩美,了解叶子脉络纹理的变化;然后教师让学生收集一定数量的叶子,并返回课堂。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即利用树叶、胶水、剪刀、油画棒等材料制作出一幅图画,并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评比出最优秀的作品。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几句顺口溜,充分表明了动手与思考之间的关系——动手体验能够促进大脑进行深入思考,而思考的结论也可以在动手体验中得到检验。儿童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这时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动手体验的方式,让他们在与颜料、彩纸、剪刀等材料的互动中,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并为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谢 雱,易 强.动手体验式美术欣赏教学——对儿童欣赏美术教学手段的重新解读[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4(5):132-133.

[2]易 强.浅析如何在小学美术欣赏课堂进行动手体验式欣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35):153,177.

猜你喜欢
意义
有意义和无意义
k,b几何意义的应用
“无意义”修行
吸引的意义
不要无意义地羞辱他人
EGFR、Ku70、NF-κB 及 Bcl-2在 Graves 病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