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民间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现状研究

2017-03-16 06:38章亚萍宁海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315000
大众文艺 2017年3期
关键词:宁海民俗文化民俗

章亚萍 (宁海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315000)

宁海民间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现状研究

章亚萍 (宁海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315000)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游戏竞技、民间文学等等,是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也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

民间习俗虽然千姿百态,但无外乎综合表现在“吃穿”“娱乐”“祭祀”三个块面上。宁海的民间民俗文化具有其他地区相同的信息含量。以“过年”为例。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活动,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于宁海百姓而言,过年是他们天大的事儿,民俗活动是相当丰富,忙忙碌碌持续两个月时间。宁海民间从吃了腊八粥开始就着手准备过年了。做新衣、买鞋帽、全身上下换新行头;爆米花、熬糖浆,五什果子全备齐;捣年糕、搡麻糍,白面馒头层层叠。廿三日是小年。家家户户祭灶司菩萨能“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小孩分吃灶果。廿四日,全家总动员掸尘除秽,之后杀猪、杀鸡、宰羊、买鱼。大年三十日,人们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延续着老一辈传下来的喜庆气氛。除夕夜全家团聚吃团圆饭,分压岁钱,大人带领小孩守岁,留恋逝去的岁月,期盼新年美好。正月初一,放开门炮,碎红满地,新年大吉。喝红糖水,舞龙灯、打狮子,相互拜年,恭贺新禧,喜庆吉祥。稍后的初五求财、上灯直到闹元宵、落灯,林林总总、枝枝蔓蔓的细节讲究,形成文化含量庞大的春节文化,最直观地体现了宁海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宁海民间民俗文化特征

(一)地域特征

由于宁海处于台州、宁波文化的交界点,又是两地的边缘地带,这就决定了宁海民俗文化兼有两地特色。按宁海地域来分,南路、西路深受台州文化的影响,北路深受宁波文化影响,东路则两地影响均衡。正是台宁文化的交融,使得宁海先民的文化性格中既有台州式的硬气,又有宁波人的开放意识,影响并发展着宁海民俗。形成了独特的正月十四闹元宵、四月初八捣乌饭麻糍给耕牛过生日、八月十六过中秋节等习俗。

(二)丰富多彩

人文景观上,有王爱山岗上的孟姜女庙,有唐代鉴真和尚准备东渡日本时的歇脚之处寿宁寺等,民间信仰习俗遍布。民俗风情上,岁时节令习俗各放异彩,有庙会、行会及形式各异的饮食等。民间艺术中,有流传历史悠久的民间的舞龙和舞狮,船灯、马灯、把酒舞、傩舞等,表演时空和形式上都富有极强的民俗性。手工工艺上,有雕刻、泥塑、绘画、刺绣、箍桶、竹编等。建筑上,有宁海古戏台、成片古民居。民间歌曲方面,有长街山歌、强蛟渔歌。民间戏曲方面,有宁海平调。形式繁多的民俗文化,展现了宁海生活民俗原生态风貌,体现了宁海百姓独特的审美情趣。单是十四夜饮食,就多种多样。东路吃糯米和粳米掺和、内裹咸或甜馅的糰;北路及城里吃芥菜、香干、笋丁馅料的汤包;西部南部,汤包、米筒、胡辣羹。

(三)农耕为源

古代宁海受到交通限制和处于台宁的边缘等原因,导致商业不够发达,农耕成为宁海先民的主要生产方式,这也决定了宁海先民的一切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围绕着农耕来运转,一切都是为农耕服务的,其中也包括了宁海先民创造并流传下来的谚语、传说、民间故事等,也才有了宁海人特有的文化呈现形态——农耕民俗发达。如民间信仰“祈雨求水”“祭田公田母”等。还包括手工技艺、戏曲等,如“五匠”(木匠、泥水匠、漆匠、作匠、石匠)的相关民俗等,农村演戏的习俗等,都以农耕色彩为表现形态。

(四)宗教渗融

宁海人气淳性轻,好佛信鬼,“越巫”流行。历代有许多高僧到过宁海,这为佛教等宗教在宁海的落地生根创造了条件,城乡遍布寺院庙宇及庵堂,自古以来向公众敞开。宁海又靠近浙东宗教胜地天台山,古来民间佛教、道家思想浓厚。这种强调因果和报应的理念深深底融注到宁海先民心中,铸就了宁海人的处事方式:注重细节,讲究和谐与内省、崇敬先祖等。像庙会、行会、香会,或者是清明、七月半等节日所表现的宗教色彩十分浓烈,而且百姓态度相当虔诚。

(五)讲究饮食

宁海兼有山海资源之优势,加上深厚的农耕理念,因此,宁海先民讲究饮食。一年之际,从正月到十二月,每月都有一个月节。“正月糕,正月团,十四夜吃汤圆,清明吃艾草,四月八吃柴脑,端午笋壳包,六月六尝新吃麦糕,八月十六蒸洋糕,九月重阳麻糍糍,冬至汤圆,年夜饭大团圆”,充分表达了宁海人“以食为天”的观念。从主食看稻米和杂粮掺半;从菜肴的丰盛度来看,有“八大碗”“十大碗”“十二大碗”“十六会千”之分。由于宁海深受邻县风俗的影响,各地在吃的方面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展示了宁海饮食文化多样性。不仅菜肴丰富,还有宁海特色的敬酒、猜拳等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宁海酒食文化的和谐性和趣味性。

(六)渊源深厚

宁海建县于西晋太康元年(280),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宁海人民辛勤劳作、生生不息,不仅建设了富饶美丽的家园,也创造了富有地方个性的民俗文化,并不断传承、宏扬。宁海古代交通落后,一段时间里对外交流闭塞,倒是保留大量具有古代文化原生态,厚朴特性的古代语言,很好地反映了宁海久远的民俗:“廿四掸蓬尘,廿六走街坊,廿七牵脚燥,廿九好谢年。”(《过年歌》节选);“公捣捣,婆添添,两叔伯母背背,两只小鸡笃米碎。”(《捣米歌》节选)。除了语言上,还有一些祭祀、红白事等方面的仪式,如备丰盛的祭品“谢年还福”和“请老太公”;讲究丧事礼仪:孝子穿麻布衣;戴“山梁冠”,持孝杖扶棺等,直至今天,宁海百姓仍是一丝不苟传承。地方戏曲宁海平调的好多剧目也把宁海的传统民俗表现出来,足见宁海民俗发展历史之深远。因此,宁海可以成为研究浙东地区古文化原生态的一个典型案例。而宁海十里红妆婚俗又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从宁海民俗的这些特征可以看出,民俗文化的发展只有在民俗文化主体鲜活的生活现实中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这里举例:

宁海岁时节令主要民俗活动一览表

二月二当地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未剃过头的小孩在当天请剃头匠理发剃龙头,吃奶的小孩在此天断奶。又称花朝节,是百花娘子的生日,所以姑娘家要采摘花朵戴在发髻上,妇女用五彩线穿耳坠、饰耳环。民谣:“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因此宁海人就在二月二这一天用玉米调成浆糊将谷仓泥住,不让稻谷外流,家家户户吃胡辣羹。农谚“二月二,泥谷桶”,就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之意。三月三男女青年到溪边、井边或在自家天井里搭灶烧饭,主料是咸肉和糯米。大家一起动手,一起吃饭,叫做“天下饭”,吃后会聪明。清明节宁海习俗,各自家的扫坟祭祖在清明前进行,宗族的祭祀在清明日进行。各家剪纸幡,捣青麻糍,挖春笋、准备供品,上山祭祀祖宗,清除坟头杂草,加土,插纸幡(寿坟要插红纸幡)。傍晚在村口“祭故”,再请祖宗和没有后代的孤魂野鬼来吃。清明日当天,各房族在宗祠里祭祀。族内各家出钱出粮置办供品,每家各有一位代表出席祭祀后的晚餐。四月八传说中牛的生日,农家捣乌饭麻糍,配上鸡蛋老酒给耕牛吃,犒劳。这天一定要让耕牛休息,牵引它们到水塘里洗澡,以示谢意。耕牛主人还要用供品到牛栏舍间请牛栏公、牛栏婆,祈求他们保佑耕牛健壮有力帮忙农事生产。立夏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吃笋健脚骨,谓“脚骨笋”;吃海蛳,称“拄脚骨”,还吃青梅、蚕豆。各家煮立夏蛋,用五彩丝线编织套子装蛋,挂在孩子胸前,谚语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但不准坐地栿头(门槛)。人们在村口或道地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条凳子,大家轮流秤人。母亲择立夏日为女孩子穿耳朵。端午节裹粽,门上插菖蒲和艾叶,雄黄画刀枪剑戟,家里角落喷雄黄烧酒,小孩额头上抹雄黄等。丈母娘送小鸡到女婿家,女婿则给丈母娘送黄鱼吃。六月六采集木槿叶烧水洗头,晚上看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小孩躲在水芋地里,聆听牛郎织女讲悄悄话。七月半(盂兰盆节)“六月六,晒红绿”,将家里的被服全部晒去霉气。家里烧红锅,爆炒黄豆、瓜籽等干果,小孩吃了不生疮,俗话说“六月六,炒豆米胖打地毒”。中午家家户户蒸麦糕吃。并给家养的狗洗澡,俗语“六月六,黄狗汰浴”。七夕节祭祖。傍晚每家备荤素菜肴,摆放在宗祠内和岔路口祭祖。各地主食稍有不同,西路一带是麦饺筒,其他地方一般都是麦糕。中秋节 在农历八月十六日过节。女婿给丈母娘送月饼等礼担。晚上家人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重阳节以敬老为主题,小辈做重阳糕、捣糯米麻糍请老人吃。组织外出活动,如登山。祭田公田母。重阳节时,正是秋收的日子。民间百姓认为,年景丰收是土地神在保佑。为了感谢土地公、土地婆,农民准备供品到田头祭祀,然后才可开镰收割。

十月半深甽庙会深甽庙会是纪念南宋抗金名将许宗泽元帅。期间百姓提着灯笼到隔水庵真君殿念经、坐庚申。深甽村的家家户户就摆上供品,朝请真君大帝。举行民间艺术表演和商品交流活动。冬至以糯米粉作汤圆,以赤小豆作馅,礼神及祖考。俗话说“吃了冬至圆,年龄长一岁”。丐者装神鬼判状,仗剑击门,口喃喃作咒,俗谓之抲灶王。民间亦有在冬至日做坟修墓的习俗。俗约:除了冬至和清明节,其他时间都不得动土。俗话说:“要吃十四夜,要睏冬至夜”。冬至夜按天文气象是最长的夜晚,让人足够睡个饱。腊八节腊八,民间称“头八”,过了这天,各家开始过年的准备工作。寺庙里煮腊八粥给众人喝。贴春联,裹粽、包汤包、捣糯米麻糍,置办丰富的菜肴,全家人吃团圆饭,长辈分发压岁钱,众人施放关门炮,一起守岁至凌晨。除夕

除上述主要的岁时节令民俗之外,还有很多的民俗活动亦是丰富多彩,生产生活风情万种。宁海人厚道,靠山靠海生活的人口居多,所以百姓十分重视民俗节气活动,讲究细节,一丝不苟传承。

二、宁海民间民俗文化传承现状

形形色色的民俗文化现象展现了宁海人民丰富的生活风情,影响着一代有一代宁海人的思想和操守。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及多元化社会现象的渗透,当前孕育民俗文化的土壤正在逐步消失。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交流合作的增多,人们生活方式日趋同一,原有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淡化,现代气息增强。地方性文化和民俗文化被逐渐抛弃,或者艰难地在原有的地域范围内生存和发展,消亡的可能性增强。究其原因有:

(一)民俗文化的发展空间正逐渐缩小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急速向城市聚集,形成空心村,或者原有的住民以老弱病残为主,缺失了民俗文化传承的主力和动力,任由民俗文化渐渐消失,汰没。城市里由于人口的交错杂居,文化的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的生产生活,人们逐渐丢失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的传承,相应的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就大大缩小。由于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使人紧张、忙碌,注重细节表现农村的民俗活动被省略或简化了,氛围也逐渐淡化。农耕社会里,百姓是一丝不苟继承,注重细节上的传承和表现。到现在人们以尊重家中老者的意愿为前提,才被动传承民俗,而且不能完整地继承了。

(二)民俗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

农村中大多民俗和民间信仰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对思想进步的年轻人来说,一概认定是封建迷信思想的表现,确实忽略了民俗文化的教化作用,将精华和糟粕全都抛弃。所以他们也不会有虔诚的心态来传承民俗,再加上生活工作的忙碌,民俗的传承和传播群体逐渐缩小,相应的传承人范围也日渐缩小,尤其是民间信仰。民俗事项随着传承群体的缩小而日趋简略或湮灭。

(三)对民俗的研究、宣传,还是被动,甚至是轻视的

人们普遍认为对民俗的研究是民俗学家、文化部门该考量的事情,政府部门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意识。但有一点可赞许,认识到利用民俗来发展农村经济,如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以民俗的魅力吸引游客,壮大农村经济,但从保护民俗的根本性上还是缺少正确的认识。所以在民俗的正确传承和发展问题上,常会出现和乡村旅游相矛盾的情况。宣传上,主体是乡村旅游或者是经济利益为主,出现民俗搭台,经济唱戏的现象。没有根本上如何发展和传承好民俗文化,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

三、宁海民间民俗文化保护策略

当下,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俗文化,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强大作用,值得深思。民俗文化现象是适应一定的社会生活,首先是物质的生活和相应的社会心理需要而生成、传播和继承的;同时它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相应的功能,主要在于规范、便利和调节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之得以巩固和发展。即便是一些在以后失去原来意义的风俗,往往也能够以某种变通的方式被保留下来,在生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满足人们的社会与文化需求。研究各种民俗文化现象,研究如何传承和发展宁海的民俗文化,将有助于对社会历史传统的梳理与展示,有助于对民众实际生活及其观念、心理的考察与理解,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所以如何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俗文化优势摆在现代人面前应当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民俗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人们已经逐渐在重构传统民风民俗的价值体系。传统民风民俗的一些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要有所抛弃。民风民俗的传承与改造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传承发展的原则。

(一)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

从如今政府层面的行政态度来看,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引导和研究、扶持,逐步完善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制度。出台了《宁海县民俗文化人才认定办法》,保护民俗文化人才。政府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民俗文化保护机制,发挥政府对优秀民俗文化的引导保障作用。鼓励和倡导各地自主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政府则积极介入安全问题,保证民俗活动顺利开展。文化宣传部门在县级报刊和电视频道开辟专题专栏,宣传宁海民俗,并开展节庆文化研究。

非遗保护工作也促进了属于非遗保护范畴的民俗的发展和保护。从2003年宁海县启动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以来,县委、县政府就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今宁海的四个国遗项目中,宁海十里红妆婚俗和前童元宵行会两个就是民俗类别的项目。随后的非遗保护中,出台了多项措施,如《宁海县非遗三位一体保护办法》《宁海县非遗传承人、传承基地认定和保护办法》等。出版民间民俗文化的书籍《甬上风华》《甬上风物》《宁海十里红妆婚俗》《宁海民俗》。包括与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相关的其他传统文化来讲,也有对民俗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举措。一些民间组织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积极参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进行宣传

现代社会是网络化时代,我们通过多种网络形式宣传民俗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优秀民风民俗,将其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风俗的热情。联合央视媒体拍摄宁海十里红妆婚俗,前童、龙宫的《乡愁》等记录片。本地的报刊和电视台非常注重对各地民俗文化的宣传报道,将民俗文化呈现在不同年龄层次的受众群体前,加深人们的了解,逐渐树立地方文化保护意识。时下兴起的微电影艺术,兴趣爱好者更是将镜头瞄准当地文化,将故事情节安排在当地民俗文化背景下发生。

我们通过传媒,把即将消失的民俗赶快抢救、拍摄,准确报道民俗活动并加以引导,使其民间化、大众化。如东岙村的十四夜吃馏习俗原本是当地特有的元宵习俗,到现在形成每年这天人山人海,来品尝的热闹场面。靠最初的人与人之间相传,发展到用现代的通讯工具来传播,这里面微信传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有每家每户无偿招待熟悉或不熟悉的客人品尝美食这一民俗魅力的支撑,现在这习俗在周边地区是相当有名气了。还颇让当地政府喜忧参半:每年这天,车多、人实在多,达饱和状态了。这时候民俗文化的道德规范作用明显了,民俗气氛凸显了和谐、好客的一面。多年来,每年熙熙攘攘,但绝没有发生一起有悖道德的事情,主人和客人,一个热情,一个陶醉,奏响社会和谐之音。如今的网络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深远,打开宁海的文峰论坛里就可以看出来:长街吃糰、一市吃馏,行会闹元宵,这些民俗是家喻户晓了,许多人慕名探访,带动了这些古村旅游发展。

(三)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产业

这是我县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而实施的一个良好措施。目前我县四个国家非遗项目中,有两个就是单纯民俗类的,即宁海十里红妆婚俗和前童元宵行会,还有宁海平调和泥金彩漆技艺,它们都是地域色彩强烈的项目,印证着当地的民俗。四个项目的保护和发展都有民俗文化产业的支撑。如宁海十里红妆婚庆公司提供的传统婚礼服务系列,因前童元宵行会而盛名的前童古镇发展文化旅游,前童民俗博物馆、鼓亭馆都是良好的载体。2013年,宁海非遗文化产业园正式启动。2016年1月,展示泥金彩漆技艺和清刀木雕技艺的东方艺术馆开张,十里红妆博物馆新馆也在室内装修阶段。浓缩并表现宁海民俗文化特色的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也拟准备建设中。这些举措加强了宁海民俗文化的传播,一定程度上还鼓励民众参与创造经济利益,开发民俗文化产品。

经济与文化日益交融,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贡献越来越大。时下兴起的宁海乡村民俗文化体验游,将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的各个古村连成一条旅游带,以站点的形式招引外地游客体验各村落的民俗风情。其独特的历史氛围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吸引了旅游爱好者,许多一线城市的人都到这些乡村享受慢生活。通过把有形的文化载体和当地鲜活丰富的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确保了文化产业的生命力,从而实现民俗文化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独特的民俗文化为产业注入文化内涵,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

优秀的民风民俗若要在现代的各种冲击下继续传承下去,就需要让更多人知道,让更多人重视,因此就需要和旅游业相结合。深厚的民俗文化可以有力地推动当地旅游的发展。近年来,宁海县深入挖掘民间行会、庙会等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氛围。深甽十月半庙会,原本是纯粹的民间信仰习俗表现。因为有当地政府的积极介入,与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如今每年庙会期间,除了以民间信仰、物资交流、民间艺术大荟萃之外,镇政府还适时开展乡村旅游文化论坛、持杖登山、露营大赛等一些旅游相关的项目,以民俗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把农村民俗文化整合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了。深甽当地的经济特色之一是发展登山杖产业,所以借民俗活动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可谓一箭双雕。同样前童元宵行会,单是正月十四、十五两天,慕名到前童旅游的就到二十万左右,再加上平常日子“古镇游”的客流量,在促进前童旅游经济的发展方面作用不可小觑。

同时因为合理地发展乡村旅游,当地的民俗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以前不知名的山村来了一拨拨驴友。村民们意识到了要保护自己的家园不再破败,于是积极行动,如许家山石头村、龙宫村等传统古村落得到了修缮和保护,以原生态风貌出现在游客面前。当地的民俗文化得到进一步的挖掘、保护和展示。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当地很多被人忽视的民俗文化在旅游大潮的带动下得以复苏和保护,并开始逐渐融入到旅游市场当中,得到新生和重构。同时,旅游的发展也增强当地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们的自尊感和自豪感逐渐增强,开始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价值以及独特魅力,开始懂得深厚的民俗文化正是当地的灵魂所在,开始重视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保护,无形中增强了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有了一种文化自觉,进而表现在行动上。积极探索,找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平衡点,在保持民俗文化本真性的基础上全社会重视民俗文化,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既增加了收入,又为民俗文化保护提供资金支持,改善生存状态,最终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良性发展。

(五)加强民俗文化研究

我们知道民俗是民族文化的根,一个民族的存在、发展,离不开民俗潜移默化的影响。民俗文化有其积极的作用,它在社会中表现出的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和调节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文化的稳定性,并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良心、负罪感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达到规范社会的目的。认识到这一点,不管是政府的还是民间的,我们有许多组织和部门在开展民俗文化的研究,厚植民俗文化研究的土壤。县非遗保护中心、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县餐饮文化协会及民间的民俗文化研究会等都发挥积极的作用。大家把研究的焦点对准宁海百姓在过每个节日上、传承的每一种传统习俗上。研究节日习俗形成的历史、它的发展和对百姓起到的作用等,把节日的历史来源搞清楚,把每次活动都记录下来。宁海葛洪文化研究会,扎根宁海葛洪后裔的生活生产状貌,从民俗、养生、医学等方面研究,将岔路湖头、下畈等地一直传承深厚的道家养生文化、慈孝文化底蕴挖掘出来,打造“慈孝文化”品牌,宏扬先进社会道德。面向年轻一代的葛洪后裔传播慈孝文化、民俗文化,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年轻人在生活中全面了解当地的传统节日,学习传统民俗知识,传承民族文化,提高人文素养。研究会还将受众目标扩大,定期开展民俗文化讲座和实践,传播民俗文化知识、技能和道德,在民俗传承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宁海徐霞客研究会,研究气氛相当活跃,如今举办了一系列徐霞客文化的研究和运用活动,发掘、整理、研究徐霞客的著作和史料,出版《徐霞客研究》,宣传宁海的传统文化。组织并推动与徐霞客有关的地理学、旅游学、民俗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研究活动。目前联合《徐霞客游记》涉足地,拟将徐霞客旅游线路向联合国申报世界线性文化遗产,承接了一项历史性的伟大工程。各研究组织通过对民俗文化的研究,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地位,为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奠垫实了基础。

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是该地珍贵的文化遗产、巨大的精神财富,是当地民众天才创造的果实,非遗智慧的结晶。大量古老风俗的保留,可以反映出人民传统的思想和古朴的文化。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舌尖上的中国》以其朴实简洁的介绍、干净纯美的画面、直入人心的情感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给观众带来了天南地北的美食知识、人文信息和生活图景,将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民俗文化发扬光大。我们也通过元宵行会、庙会等民俗活动感受到大自然无私的馈赠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通过与各社区开展立夏、端午节等节日活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还从宁海民间祭祖的虔诚中,体会到民俗信仰的教化作用。这些融化在节日里的包含了吃穿玩乐的仪式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内涵,寄托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细数习俗,确乎繁琐,但正是这些老讲究,让咱们的日子有了郑重的仪式感,有了些许咂摸味儿,唤起了人们美好的记忆,熏陶一代代人。我们关注民俗中“吃穿”、“娱乐”、“祭祀”三个块面的内容,就是不仅关注食物、服饰、活动等本身,更发掘出了它们深藏的文化底蕴,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以一种简练、通俗、温和的手法进行阐释。

民俗文化深刻地反映了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生活,凝聚了历代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和智慧。民俗文化也强化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协调人们的内心情绪,并保持和延续了自己文化传统上的责任与义务,使各民族在同一个国家中,共同奋斗、共同发展。保护民俗文化有利于丰富文化的多样性。当下新农村建设为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保护提供了契机,我们秉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的原则,积极致力于挖掘、保护、传承,深入开发民俗文化,精心组织民俗活动,尽展风俗特色,增强民族文化的竞争力。给予传统文化和民俗更加尊崇的地位,将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与富有魅力的传统习俗推向全世界。

猜你喜欢
宁海民俗文化民俗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俗中的“牛”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民俗节
漫画民俗
日月星
吃粽子
自大的小蚂蚁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