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峰回路转时
——评泰州2016中考物理第43题

2017-03-16 09:48王炳杰
物理之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用电器中考电路

王炳杰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江苏 兴化 225700)

最是峰回路转时
——评泰州2016中考物理第43题

王炳杰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江苏 兴化 225700)

2016年泰州中考物理第43题依托基本题型,巧妙设计、深度挖掘,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本文从思维定势、知识负迁移等角度,分析了学生答题过程中出错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教学建议.

中考题;思维定势;负迁移

一堂好课,要让学生荡气回肠、余味无穷,莫过于设计悬念,形成思维冲突.同样,一份好的试卷,要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应有这样的效果,2016年泰州中考物理第43题就给了人们这样的享受.

题目:小华利用电能表和手表估测规格为“220V 1100W”电水壶的实际功率,电能表表盘如图1所示.

图1

(1) 这种电水壶正常工作时,内部电热丝的电阻是多大?

(2) 在此电水壶中加水,将其接入电路并工作,输出电能表的指示灯在3min内闪烁80次,则:① 电路在3min内消耗的电能是多大?② 电路的实际电功率是多大?

(3) ① 上一问算出的电路实际电功率__________电水壶额定功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造成此大小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3) 比较电路的实际功率和电水壶的额定功率可知:① 电路的实际功率2000W,这个功率要大于电水壶额定功率1100W.

至此,很多学生就犯难了,难在何处?

(1) 固有的思维定势使然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认为:人的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即同化、顺应和平衡.

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到头脑中原有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吸收一样.

顺应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和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应的过程.

平衡是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是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儿童一生下来就是环境的主动探索者,他们通过对客体的操作,积极地建构新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达到符合环境要求的动态平衡状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们在弄清了题意后(同化),首先做的是这个问题以前在哪儿也遇到过(顺应),并将新问题与原有遇到的问题相比较,以解决当下的问题(平衡).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有时也会给问题的解决带来错误的信息.

如本题中遇到的情况,为数不少的学生首先会联想到课本第15章第2节中的实验结论:当U实>U额时,P实>P额;U实=U额时,P实=P额;U实P额的原因是U实>U额.

(2) 知识的负迁移形成的干扰

知识的迁移也叫学习的迁移,心理学上把已获得的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或者后续学习活动对先前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学习之间的影响有促进和干扰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如果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称为负迁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尽量引导正迁移,减少或杜绝负迁移,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正如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先生在一场培训报告的题目: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中去,成先生在报告中反复提及教学中的“核心素养”问题.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核心素养”概括为五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还要学会改变.这也正是解决当下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关键.教学的本质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解几道题或学了几个物理公式,而是要让他们自己学会思考、学会独立运用平时所学解决遇到的问题.

回到本题中来,可计算出U实≈300V,这个电压远超过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会造成用电器的损坏,所以不可能;而电水壶工作过程中,其电热丝的温度会升高,电阻变大,而不是电阻变小了,所以这一答案也不可能.

正如前文所及,在这时,想必现实问题与学生的固有思维发生了强烈的冲突,这就要求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还有哪些原因会造成电路中的实际功率变大?只有归结为一个可能性——家庭电路中其他用电器仍在工作,或表述为未关闭家庭电路中的其他用电器.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中,应回到基本问题中去,依托基本问题,拓展提升,提倡思维的开放性.同时还应注意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活化物理知识,拉近物理与学生的距离.

猜你喜欢
用电器中考电路
电路的保护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解读电路
带你学习欧姆定律
例析电路中不同用电器的最大功率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单相用电器分析检测装置
单相用电器分析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