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维度的生活

2017-03-17 21:36施立松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竹椅风琴指间

施立松

每个人对音乐都有天生的好感吧。我少年时代近距离接触过的乐器,就是鄰家三叔的二胡和学校里那架坏了好几个键的风琴。但,这一点都不妨碍我对音乐的爱和向往。

夏日,宁静的渔村夜晚,烈日已收起余威,三叔的胡琴声便咿咿呀呀地响起,村里家家户户的竹椅便纷纷出来抢占三叔家大门口。迎风的石凳是三叔的专座,我的小竹椅早早就在它旁边恭候了。那时,没电视,更没网络,岛上孩子的文化生活,就是听三叔拉二胡。

上小学时,每次上音乐课,我们几个孩子都要小心翼翼地把破旧的风琴抬到教室,每次,掉落下来的踏板,都由我弯着腰捧在手里。我总生怕风琴会突然散了架,那样,就再也无法听到神奇的音符从老师的指下流淌了,而我们只能跟着老师用手打着拍子学唱歌。

参加工作那年,远去南京培训,课余与友人结伴游莫愁湖,突然听到了一阵清越的乐曲声,高山流水一般,琤琤淙淙,心间仿佛有清泉淌过,说不出的舒畅。忙循声寻去,远远地,看到临湖的亭子里,一个身着粉绿古装的女孩,衣袂飘飘,正低头抚琴,简直像画中人。走近了,只见她时仰时俯,轻拢慢捻,那些美妙的音乐,便从指间流淌出。那乐器,我从未曾见过,长长的,横她身前。我醉了似的,听了一曲又一曲,直到她离开,我还意犹未尽。几天后,在秦淮河畔,一家乐器店里,又见到了那种乐器,牌子上写着:古筝。

这是我与古筝的初相遇。从此后,我便一直心心念念,再放不下它。

三年后,我花三千元在温州买了一架镶着玉石的古筝。三千元,等于我两年的工资。乘轮船带它回家的路上,许多人满脸狐疑:“这是什么?”我心里有些羞怯,却又有一些些甜蜜,像第一次介绍恋人似的,轻声说:“古筝。”亲朋好友都不理解,买它做什么,只是为了摆着好看吗?因为当时整个洞头还找不到一个会弹古筝的人。

我也为自己的疯狂感到羞愧,我从小谨小慎微,腼腆内向,没做过过分的事。可是,我就想疯狂一回,挡也挡不住。

我想学弹古筝,可没有书籍,也没有老师。有天,一位朋友告诉我,她认识温州民乐团教古筝的老师,我立即托她介绍。当我坐在老师面前,听她教我认识二十一根弦,教我揉按抹勾,当我戴上假甲第一次拨动琴弦时,我的心都颤抖了起来。

可惜,因每次去温州来回要坐七八个小时的轮船,单位里也请不出假,两岁的儿子又粘人,学琴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家人都不太支持,只学了四次,就继续不下去了。低声跟老师说以后不能再来学了,心里酸酸的,眼中泪光闪动,老师有些不忍,就教了我一支曲子,恰是莫愁湖畔我听到的那支,这时我才知道,它叫《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技巧繁杂,如摇指、扫音、滑音,我都还没学过,老师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解示范,又在谱子上打上一个个记号,让我回去参照摸索着练习。

没人指点,我又没超常灵气,很难自学成才。可是,我仍然会每天去抚一会儿琴。听听那清脆的声音,繁杂的生活带来的疲惫和倦怠,仿佛消减了许多,或许,弹得好不好听并不重要,只要你指间流出的乐音,能带给你快乐,便已足够。在我看来,所谓文化生活,就是给自己的身心找个另一维度的生活。

今年夏天,区文化馆开办古筝培训班,我忙不迭地前去报名。年过不惑,终于又坐到老师面前,我希望,这一回能好好地学,莫再辜负了那架陪伴了我二十多年依然簇新的古筝。

责任编辑:曹景峰

猜你喜欢
竹椅风琴指间
我喜欢的口风琴
口风琴带来快乐
风从我指间穿过
井口的红飘带
风从我指间穿过
家乡的竹椅
詹火林
风琴的前世今生
我愿老在竹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