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驾驶的几点判断和认识

2017-03-18 21:22
信息化建设 2017年1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汽车智能

继蒸汽、电力之后,人类迎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把人变成机器,而正在发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则是将机器变成人。智能驾驶是工业革命和信息化结合的重要抓手,其快速发展将改变人、资源要素和产品的流动方式,颠覆性地改变人的生产生活。为此,我们的研究有以下几点判断和结论。

从技术方面看,智能驾驶与电动车有着天然关联性,汽车发展的演进路径正在从一条变成两条

智能驾驶与电动车有着天然的关联性,两者存在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关系。电动车采用电动控制,电动车的根本在电池和电池控制,电控也是算法驱动的行业,这是电动车区别于传统汽车的一个特点,车内电信号可以直接被系统收集。其次,采用电动力,而非传统的物理传动,使得車内的电信号可以直接被系统收集。智能驾驶能够帮助解决电动车的充电、节能等核心问题,电动车智能交互系统的背后是将车身机械语言和车联网电子信息语言统一起来,所有信息可以上传下达,实现车与人、车与云的互联。

这样一来,汽车行业就由原来以内燃为主的一条技术演进发展路线,演化成为一条以内燃机为主,一条以电池、电机为主的发展路线,从而使汽车发展的演进路径正在从一条变成两条。另外,后一条的发展空间和边际收益明确要快于传统的路线。未来,汽车的核心配置将不再是多少排量,而是用千瓦、G 赫兹、GB,以及连接人车路的程度来衡量。未来汽车的核心价值将被计算能力、人工智能、智能驾驶、云及电动力来重构。这其中的商业机会不言自明。

从交通方面看,智能驾驶将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和交通效率,并有可能成为人工智能首先突破的领域

智能驾驶将是未来解决交通拥堵的重要技术,能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和交通效率。一方面,随着智能驾驶的普及,交通拥堵不再是问题,人们可以接受更长的通勤距离,汽车可以是家和办公室的自然延伸,更有利于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智能驾驶汽车的运行需要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由于智能驾驶靠传感器感知路面障碍,或者通过 4G/DSRC 与道路设施通信,因此需要在交叉路口、路侧、弯道等布置引导电缆、磁气标志列、雷达反射性标识、传感器、通信设施等。当前的基础设施,包括超宽车道、护栏、停车标志、振动带等现有设置的交通道路将不再适用。

更重要的是,智能驾驶可以为构建智能交通系统提供支撑。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体系和车辆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先进的运输系统。更具体来说,高精度全球定位、高速无线通信、云计算、云控制的智能交通系统的构建是基于配备高精度北斗定位系统和高速无线通讯系统的智能驾驶汽车、配备有超级计算机的控制中心、移动终端以及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车辆通过通讯系统将高精度的自身经纬度、高度、目的地等相关数据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处理全部车辆状态信息、目的地信息等,为全体车辆规划最优路线,并将车辆的控制信息实时传达至全体车辆,从而实现全系统内的智能驾驶。通过完全封闭的双层道路设计,可以取消全部红绿灯,并通过在转弯处设置具有一定斜度的路面,保证车辆在整个系统中可以保持高速行驶。在配套的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充电系统、智能检修系统等辅助系统的支持下,实现车辆使用全过程以及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从而可能成为人工智能首先突破的领域。

从产业发展看,智能驾驶将引领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并重塑产业生态

首先,作为“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智能驾驶将引领汽车产业生态及商业模式的全面升级与重塑。自汽车取代马匹以来,智能驾驶汽车堪称交通运输领域最具颠覆性的设计。未来的汽车将从“配备电子的机械产品”向“配备机械的电子产品”转变,成为可以安全、舒适、便捷移动的智能互联终端,即实现车辆的全面智能化、信息化。同时,汽车产业庞大的用户群体、多种多样的使用环境,也将衍生出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大数据,从而影响产业链条的重组、价值实现方式的转变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由此,整个汽车产业将发生空前深度和广度的变化:传统的汽车使用、设计、制造、销售、售后及管理模式极有可能被彻底颠覆;新模式下的新商机将有无穷多种可能,包括管理、维护、性能检测、服务、备件、回收与再利用、金融、信用等。在这一巨变过程中,智能驾驶无疑将处于中间枢纽和核心环节的地位。

以交通工具共享为例,智能网联可以为交通工具共享的普及提供支撑,而只有具备智能驾驶能力的智能交通工具,才能彻底“解放人”,从而使全天候的交通工具共享真正成为可能,实现交通工具使用的“理想主义”:即无需拥有、按需使用、随用随叫、随用随还。这种“轻拥有、重使用”的新型文化将显著提高交通工具的利用率,使得兼顾百姓用车需求和节约型汽车社会成为可能。因此,智能驾驶将引领汽车产业生态及商业模式的全面升级与重塑。

其次,智能驾驶促进信息通信、互联网等产业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从而推动未来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发生巨变。智能驾驶促进了汽车与信息通信、互联网、电子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汽车产业的边界扩展巨大,产业链不断延伸。从上游的元器件、芯片、传感器、车载操作系统等,到中游的通信设备、交通基础设施、智能车载设备等,再到下游的通信服务、平台运营、内容提供等,智能驾驶的产业链不断延伸,麦肯锡预估其在 2025 年的潜在经济影响将高达 2000 亿~1.9 万亿美元。以信息通信产业为例,智能驾驶推动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从而将推动未来汽车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发生巨大变化。运用车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分析,可以不断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标准规范,形成消费者需求驱动的研发模式,促进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可以建立汽车供应链协同商务平台,缩短从订单到交付的周期,提高智能制造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可以推动汽车电子供应链的平台化和网络化,实现汽车电子固件和软件的远程管理、更新和适配;还可以通过发展面向行业的大数据信息服务和应用开发,在汽车维修及保养、汽车保险、二手车交易、汽车共享等方面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从经济方面看,智能驾驶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并有可能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

传统的交通工具,比如汽车是工业文明的代表产品,而人工智能是信息化社会的代表产品,两者的结合就是智能驾驶,是两化融合的重要代表。因此,智能驾驶不仅仅是新一代的交通工具,也是个性化需求和数据的收集终端和交互平台,更是全新的智能制造体系及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智能驾驶广阔的商业化前景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投资机构、互联网巨头等纷纷与车企、科研机构、创业企业等合作进军该市场。智能驾驶不仅能使交通工具产品本身的价值呈现几何级数增长,还能为相关领域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与新能源汽车、机械、交通、电子、信息、互联网、通讯、能源、环保、城市建设等众多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实现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未来交通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战略制高点,将有可能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

从社会方面看,智能驾驶将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

世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劳动力红利的缺失、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智能驾驶能够实现“机器换人”和产业转型升级,“智能+X”将成为万众创新的新时尚和新潮流。不能说发展智能驾驶能够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但是可以说智能驾驶能够为解决劳动力短缺引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创造良机。比如,智能驾驶将推动汽车所有权形式和使用方式的改变,既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出行成本,也能够缓解劳动力短缺。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凯蒂·休伯蒂(Katy Huberty)认为,到 2030 年,智能驾驶将开创一个规模可达 2.6 万亿美元的共享机动车市场,并大大降低出行成本。

从环境方面看,智能驾驶能够改善汽车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尽管汽车产业对环境污染(如雾霾)的具体影响程度尚存争议,但汽车无疑是主要污染源之一,尤其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首先,智能驾驶系统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温室气体和细小颗粒物。结果发现,“使用智能驾驶车共享系统不仅节省能源,还能减少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其次,智能驾驶能够通过提高车辆利用率减轻污染。汽车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供需要的人使用,因此可以更好地统筹安排车辆使用,解放司机,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减少车辆消费总量,有效减少碳排放。此外,智能驾驶通过缓解交通拥堵降低污染物排放。一项 2016 年的研究估计,“等红灯或交通拥堵时汽车造成的污染比车辆行驶时高 40%。”而智能驾驶通过基于实时路况安排路线、规范化行驶、编队匀速行驶等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从而使得废气的排放大大减少。最后,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智能驾驶在未来可大大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率,而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汽车则可以有效降低噪声污染。

从安全方面看,智能驾驶汽车将由交通工具演变成智能平台,并将成为信息安全的新焦点

智能驾驶汽车将由交通工具演变成智能平台,其作用将从简单的移动运输扩展到办公、娱乐、休闲,成为人们在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活服务终端。事实上,自 2014 年开始,智能驾驶成为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的一大主角,汽车不再只是一个可以移动的代步工具,而成为人们在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活服务终端。2015 年有十多家汽车厂商参展,为汽车融入了更多的智能元素。奔驰展出一台名为“休息厅”的智能驾驶汽车,车内有四个可旋转的座椅,可以旋转拼成一个整体,如同休息室;前排一列显示屏,能让驾驶员和乘客控制车载娱乐系统,并支持手势控制和眼球追踪,这款汽车最拉风的功能是其前后 LED 车灯,能基于汽车的驾驶状态改变颜色。通用汽车在 CES 上展示了旗下 OnStar 联网汽车服务的多项新功能,其中包括一项车内购物服务,用户可以在车内进行网上购物,甚至可以帮助用户预订酒店、提供优惠券及零售商信息,并帮助用户找到停车位。芯片商也在加码智能驾驶,英伟达面向智能汽车推出了专门的移动芯片;谷歌的 Android Auto 和苹果的 Car Play 也将成为各大汽车商争相寻求合作的热点。带有很强移动特性的汽车,在搭载了 4G 等更为强大的无线通信联网功能之后,也演变成了一个“移动终端”,并且是“块头最大”的移动终端,这个终端在今天的变革是,汽车的功能将从简单的运输,扩展到办公、娱乐和休闲。汽车将不再单只是一個可以移动的代步工具,而成为人们在移动中的一个智能平台,为乘客提供丰富的生活服务。智能驾驶演变为智能平台后,平台将会拥有海量重要信息和消费者隐私,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节选自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年度报告(2016)之《面向2030的智能驾驶》)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汽车智能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