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高强 女中豪杰

2017-03-19 12:24薄跃华
名家名作 2017年6期
关键词:硬笔书法笔法佳作

薄跃华

傅山《书论数则》 谢婷婷/作

结识谢婷婷,实属偶然。冬日里阳光明媚的某一天,我闲来无事去市图书馆参阅《中国书画》。一袭精练的短发,一张淡妆清秀的面容,配上高挑的身材以及精致的衣装,好似一个干练的职场精英美女在我眼前闪过。我以为,她仅是一个商界职场的女性而已。直到我俩同时停顿在同一本书画杂志上,才有了开门见山叙述根由的想法。随着深入交谈,我们也彼此熟络了起来。

至此,我方知,与我争着看同一本杂志的女士,竟是国内知名女书家谢婷婷。初步了解谢老师后,我们之间的谈话也顺畅了很多。我们所探讨的是如何欣赏一幅书作的创作之美,于此,我们通过交流达成如下共识:书法的创作源泉来自于书家的当下心境,即书法创作应当本于心源,重在发现自我、表现自我,通过发现本性,开掘和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

曾经有一位著名书画家说过,近十年来的书家不知是怎么回事,如果只看名气不看作品,那就是废纸一张,现在主要是看作品,让作品去说话。谢老师具有东北女性的率真,谈话中一再邀请我去她的工作室看看。盛情难却,略表谢意之后,我欣然应约。谢老师的斗室不大,但清幽典雅、环境宜人。在这个喧嚣的城市中还是别有一番风味。我想,这也就是她能静下心来创作佳作的缘故吧。都说谢老师的书法很有灵气,这在当今女性书家中较难见,今日得见,果然。谢老师说她最喜欢、最擅长的还是小楷、小行草。这幅小楷佳作是节录司马光的《洛阳耆英会》,笔法劲道、雄健、清秀、谨严,雅致中见刚劲之气,具二王秀丽遒劲精髓,形成端庄、飘逸的风格,清纯无垢,意境高古。接下来映入眼帘的这幅小行草《独乐园记》佳作,写得洋洋洒洒,挥畅自如,笔法自然,用墨匀济,字字见功,每每不同,读之赏心悦目,神清气爽,为当今书法界少有之佳作。

见我如此品读她的倾心力作,她绯红的脸颊上,流露出些许笑意。不管是出于哪种情形,我都觉得欣赏谢老师的书法是真切的一种享受。美,由内而外的一种美,如斯人般的美,表里如一的美。谢老师又给我展示了她的另一幅大型书作《岳阳楼记》,这张作品采用的是左中右分列的段落书写格式,细观其书,苍劲有力,笔法精到,毫无叠嶂之嫌,锦绣如花,飘逸中见洒脱,灵动中不乏神气。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终其一生,我们为之传承的毕竟有限,这需要我们几代人去共同努力。谢老师自幼习书,认真临习观摩古代名碑名帖。学众家之长,逐成自己风格。在她的创作室,又有一幅不拘形式、如狂风骤雨般的大幅作品《傅山书论》呈现在我的面前。字体张弛有度,落笔劲道有力,字字既分又合,采用的是三幅独立格局统一于一幅作品的表现手法。仅一字——美,足以形容。

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儿就到了话别之时,临行,我又瞥见一篇新闻报道——著名书法家、作家、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丁嘉耕老师对谢老师的书法评价:“用笔劲道,字体流畅、灵动,行草书以‘二王’风格为根溯,忠于原帖。同时又有个人的理解,对书法知识有较高的认知,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女书法家。”与人相识、与人相交、与人相通,这是与人相处之道。虽说认识时间很短,但我从谢老师坚毅的目光中已然读出一位成功女书法家向前追逐更高目标的坚定信心。我衷心希望谢老师的书法之路越走越宽,在书法造诣上更上一层楼。

谢婷婷简介:

谢婷婷,别署净雅贤者,1981年生,黑龙江省鹤岗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现居北京。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书法教师,北京净雅墨苑文化有限公司——净雅斋主人,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教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高级培训师,人社部认证“书法家”职业资格,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等级考试》硬笔书法实训三级教材编委,荣获第六届全国少儿书法、硬笔书法暨规范字大赛“监审评委”“国赛导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猜你喜欢
硬笔书法笔法佳作
慈善硬笔书法
慈善硬笔书法
硬笔书法欣赏
慈善硬笔书法
品读
几多笔法写思情
佳作欣赏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佳作展示
佳作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