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冬马铃薯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

2017-03-19 08:46濮永赛尹胜鑫陈进厅
河北农业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保山市氮磷施肥量

濮永赛,尹胜鑫,周 祺,陈进厅

(保山市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 保山 678000)

马铃薯具有高产、早熟、粮蔬兼用的特点,是保山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2014年保山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5 000 hm2,年产量5.8万t,产值达1.5亿元。该市马铃薯生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在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偏施氮肥、磷钾肥用量不足的现象,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提升。前人对保山市的马铃薯生产进行了研究,但多集中在种薯繁育及现状分析方面[1~3],而对氮磷钾的肥料效应研究尚未见报道。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建立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对氮、磷和钾的肥料主效应以及高产施肥方案进行解析,以期为保山市马铃薯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参试马铃薯品种为合作88脱毒薯;肥料种类有尿素(N含量≥46.4%)、普通过磷酸钙(P2O5含量≥16.0%)和硫酸钾(K2O含量≥50.0%)。

试验于2015年在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小永村(北纬 25°12′24″、东经 99°13′21″,海拔 1 662 m) 进行。土壤类型为冲积湖积母质发育的潴育型水稻土,砂壤土,肥力中等(土壤养分含量及评级[4]:有机质33g/kg,Ⅱ级;全氮2.3 g/kg,Ⅰ级;碱解氮 189 mg/kg,Ⅰ级;有效磷9.0 mg/kg,Ⅳ级;速效钾72 mg/kg,Ⅳ级),pH值7.47。前茬作物为水稻,施肥量为尿素60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 750 kg/hm2和硫酸钾105 kg/hm2,产量11 400 kg/hm2。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表1),共24个处理,无重复。其中,三因素指氮、磷、钾3个肥料因素;五水平指每个肥料因素的施用量,设-r(下限)、-1、0、+1和+r(上限) 5个水平,±r水平为当地经验值,0水平=(下限水平+上限水平)/2,±1水平=0水平±变化区间(△j),△j=(上限水平-0水平)/1.682。小区面积20 m2(5.0 m×4.0 m),随机排列,中心试验点均匀分布在区组内。

表1 不同处理的试验因素及其水平Table 1 Experiment design

田间试验遵循农业部《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5]实施。马铃薯采用等行距塘播,行距18 cm,株距10 cm,每小区种植130塘。播种前2 d划定试验小区,挖种植塘;1月3日播种,播前整地撒施优质腐熟农家肥(厩肥)1.2万kg/hm2、70%的氮肥和全部的磷钾肥做基肥,剩余氮肥于3月25日中耕除草后追施;5月24日收获。各小区实收测产。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6,7],采用频率分析法[8]确定最佳施肥方案。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铃薯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2.1.1 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建立 为了有效控制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首先对模型的二次项编码值进行中心化处理[9],再将一次项、交互项和二次项的编码值换算成施肥量,应用Excel数据统计功能拟合得到以氮(X1)、磷(X2)和钾(X3) 施肥量为自变量,以产量(Y)为因变量的函数模型:

模型(1)中自变量为各因素经过线性变化后的值,将 X1= (N-0 水平)/Δj、X2=(P-0水平)/Δj、X3=(K-0水平)/Δj代入模型(1),得到以N(以N表示)、P2O5(以P表示)和K2O(以K表示)纯养分施用量为自变量,以产量(Y)为因变量的函数模型:

2.1.2 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由回归F值(表2)可知,施肥对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模型系数经偏回归检验,氮、磷和钾的一次项系数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余项系数均差异不显著。采用降维法删除差异不显著的项次,得到新的回归模型:

表2 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与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able 2 The significance test of fertilizer effect functional model and the coefficients

2.2 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的主效应分析

从模型(1)和(2)可以看出,一次项的偏回归系数均为正值,二次项系数均为负值,符合报酬递减率,属于典型模型。由一次项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可以判别氮肥、磷肥和钾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顺序为氮肥(28.136)>磷肥(25.759)>钾肥(13.841)。将氮磷钾三因素中的2个因素固定在0水平,采用降维法可得到下列单因素肥料效应函数模型:

对模型(4)、(5)和(6)求解,得到边际产量为0时(dy/dx=0)的N、P2O5和K2O施用量分别为318.7、143.2和550.1kg/hm2。当施氮量取值[0,318.7]、施磷量取值[0,143.2]、施钾量取值 [0,550.1]时,边际产量均为正值,产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N、P2O5和K2O施肥量分别高于318.7、143.2和550.1 kg/hm2时,边际产量均为负值,产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2.3 优化施肥方案的建立

将各处理组合的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代入函数模型(3),得到125个预报产量。对产量>30000kg/hm2的31个处理组合进行频数分析,结果(表3)表明,保持其他农艺措施不变,马铃薯的优化施肥组合为N 376.4 ~422.5 kg/hm2、 P2O5122.8 ~177.5 kg/hm2、 K2O 407.3~514.3 kg/hm2。按照该组合施肥,有95%的几率获得30 000kg/hm2以上的产量。取其加权平均值N 399.5 kg/hm2、P2O5150.2 kg/hm2、K2O 460.8 kg/hm2代入函数模型(3),可得到预报产量为32 994 kg/hm2,N、P2O5、K2O 施肥量比例为 1∶0.38∶1.15。

表3 马铃薯产量大于30 000 kg/hm2处理的氮、磷、钾取值分布Table 3 The value of N,P and K fertilizer with the potato yield of more than 30 000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在保山市中等肥力条件下,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且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影响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

在保持其他农艺措施不变的情况下,目标产量高于30 000 kg/hm2的施肥方案为N 376.4~422.5 kg/hm2、P2O5122.8 ~177.5 kg/hm2、 K2O 407.3 ~514.3 kg/hm2,与当地实际生产中的高产施肥量一致;推荐施肥量的加权平均值为N 399.5 kg/hm2、P2O5150.2 kg/hm2、K2O 460.8 kg/hm2,N、P2O5、K2O的施肥比例为1∶0.38∶1.15。

[1]罗承宇.保山市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S1):69-71.

[2]杨玉珠,段海春.保山市隆阳区冬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14-115.

[3]甫国嵩,李普林,田学礼,罗成宇.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马铃薯种薯繁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142-143.

[4]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中国土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5]NY/T 497—2002,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S].

[6]武占会,高志奎,毛学英,李 静,杨海波.应用Excel计算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回归方程[J].计算机与农业,2000,(12):17-18.

[7]童成立,贺喜全,盛良学.农业试验中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分析模型[J].农业网络信息,2000,(10):16-20.

[8]李洪文,叶和生,李保华,李春莲,施文发,郭家军,马 云,李锡芝.田间肥效试验数据的频率分析和施肥决策 [J].中国农学通报,2015,(5):132-138.

[9]蒋之埙,黄仲青.关于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数据的中心点处理法[J].安徽农学院学报,1989,(4):290-295.

猜你喜欢
保山市氮磷施肥量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保山市隆阳区精品咖啡产业发展路径
保山市隆阳区10913例妊娠期妇女人体组成成分测定
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保山市总工会:入户再遍访 查找问题补短板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不同追肥时期和施肥量对机插双季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烤烟氮磷钾吸收分配规律研究
保山市:4年共招2801名特岗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