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7-03-19 00:21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4期
关键词:套管循证颅脑

吴 燕

(宜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宜兴 214200)

颅脑损伤是指因外力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颅脑组织损伤。发生严重的颅脑损伤可影响患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功能,进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施行气管切开术可显著改善其呼吸功能,但也会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1]。如何降低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施行气管切开术期间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是护理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对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在宜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气管切开术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其年龄为45~74岁,平均年龄为(54.33±8.79)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其年龄为46~78岁,平均年龄为(53.87±9.1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研究中患者的纳入标准:1)其GCS评分为3~8分。2)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3)经头部CT检查被确诊患有重型颅脑损伤。4)有进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指征。本研究中患者的排除标准:1)其生命体征严重紊乱,其预计生存期<1个月。2)合并有其他重要器官的严重损伤。

1.3 方法

1.3.1 对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案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方案是:1)在患者入院后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向患者家属交代相关的注意事项。2)每天早晚各对其进行一次口腔护理,保持其口腔清洁,防止其口腔内定植菌滋生。3)每天为患者吸痰3次(早、中、晚各吸痰1次),若其咳痰较多可增加为其吸痰的次数。4)每天早晨检查其气管套管的固定情况。5)在对患者进行巡视时注意观察其气管切开处的情况,并定期为其换药。

1.3.2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案 对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护理方案是:成立由1名主管护师及2名护师组成的循证护理小组。由该小组的组员收集对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后常见的护理问题。本研究中发现的护理问题为如何有效地预防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气道出血、气管套管脱出及气管套管堵塞。以“气管切开、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气道出血、套管脱出、套管堵塞”为关键词搜索相关的文献,将查到的文献与临床工作经验相结合,制定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护理方法为:1)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进行此项循证护理的证据为毕红月[2]等人的研究成果,护理措施为:⑴按需为患者吸痰,在为其吸痰前后为其吸入纯氧,但吸氧时间不宜过长。遵医嘱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并定时为其翻身拍背(1次/2 h)。⑵保持气管切开处干燥清洁,每天进行换药并清除分泌物。⑶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1次/6 h),保持其口腔清洁,防止其口腔定植菌的滋生。定期对患者进行口腔内细菌培养等检查。⑷定期为患者更换氧气管、湿化瓶等设备。⑸每天对患者的病房消毒2次、开窗通风2次,严格控制探视患者的人数,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前消毒双手。2)预防气道内出血的护理。进行此项循证护理的证据为吕月[3]等人的研究成果,护理措施为:⑴采用微量泵联合气道湿化法为患者吸氧,以防止其发生气道内出血。⑵在对患者吸痰时,将吸引器的压力控制在40~53 KPa左右,每次吸痰的时间不可超过15 s,吸痰的深度为12~14cm,进行操作时动作轻柔,并控制吸痰的次数。3)预防气管套管脱出的护理。进行此项循证护理的证据为孙思红[4]等人的研究成果,护理措施为:应用3M敷贴固定气管套管,防止气管套管脱出。在固定气管套管时应松紧适中。对咳嗽频繁的患者进行化痰、雾化吸入等治疗。对发生躁动的患者进行镇静治疗。4)预防气管套管堵塞的护理。进行此项循证护理的证据为刘莎[5]等人的研究成果,护理措施为:⑴加强对患者气道的湿化处理,采用灭菌蒸馏水或0.46%的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湿化液,将湿化液的温度保持在32℃~37℃之间,将其相对湿度控制在95%~100%之间。⑵在对患者吸痰时松开气囊,对其气管套管进行彻底的清洁处理,并对患者进行声门下引流护理。

1.4 观察指标

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lasgow Coma Scale,GCS) 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对比分析其GCS评分。GCS评分的最高分为15分,患者的得分为12~14分可判定其发生轻度的意识障碍,其得分若为9~11分可判定其发生中度的意识障碍,其得分若为8分及8分以下可判定其发生昏迷。2)生活质量评分。参照刘惠玉[6]等人的研究,选用“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该量表包括思考能力(共3个条目)、独立性(共3个条目)、日常生活功能(共5个条目)、身体限制(共5个条目)、脑损伤困扰程度(共4个条目)等内容,其中每个条目的对应分数为1~5分,总分为10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高。(3)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死亡率、住院的时间及总治疗费用。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其GCS评分的分析

接受护理前,对照组患者的GCS评分为(5.81±0.12)分,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为(5.82±0.10)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为(10.37±1.13)分,对照组患者的GCS评分为(8.21±0.96)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GCS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其生活质量评分的分析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思考能力评分、独立性评分、日常生活功能评分、身体限制评分、脑损伤困扰程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其生活质量评分的分析(分,±s )

表2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其生活质量评分的分析(分,±s )

组别 思考能力 独立性 日常生活功能身体限制 脑损伤困扰程度观察组 11.23±0.98 10.49±1.01 19.22±2.04 17.55±1.67 13.21±0.92对照组 10.49±0.84 9.87±0.93 18.18±1.37 16.37±1.19 12.57±0.71 t值 3.14 2.47 2.31 3.15 3.01 P值 0.003 0.016 0.024 0.03 0.004

2.3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分析

接受治护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气道内出血、气管套管脱出的几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n)]

2.4 对两组患者出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8.12±5.88)天,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7.33±7.14)天。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平均为(15.17±1.33)万元,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平均为(18.27±1.42)万元。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循证医学主要是指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依据,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及医务工作者的临床经验制定对患者进行诊疗及护理的方案[7]。将循证医学应用于护理工作中的方案被称为循证护理。近年来,循证护理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显现出可及时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缓解护患矛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优点。

颅脑外伤患者常合并有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需进行气管切开等特殊的治疗,因此对其进护理的难度较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施行气管切开术后,其较易发生气道损伤、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而且会因长期卧床而增加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通过查阅科学、实用、权威的护理研究资料[8],结合临床经验与患者的需求对其施行循证护理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对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其治疗费用。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Tobias Haltmeier,Beat Schniiriger,Elizabeth Benjamin,eta1.Isolated blunt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Bem,Switzerland,and the United States:A matched cohort study[J].Joum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2016,80(2):296-301.

[2]毕红月,王欣然,韩斌如.气管内吸痰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7):775-777.

[3]吕月,马晶晶.微量泵联合气道湿化护理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效果[J].浙江医学,2017,39(7):583-585.

[4]孙思红,蒋江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18(2):119-121.

[5]刘莎,安瑞,陈慧.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气道护理方法探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6):78-80..

[6]刘惠玉,刘珍红,张秋苑.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4):494-495.

[7]李倩,何靖敏,梁美萍.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8例循证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105-106.

[8]汪晓娟.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 与研究.2014,03:16-17.

猜你喜欢
套管循证颅脑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具有腐蚀坑缺陷的套管强度评估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