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文本意识,教出童话“三味”

2017-03-20 11:16曾令菊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三味童话教学实践研究

曾令菊

【摘 要】依托语文教材进行言语实践,培养阅读感受、理解和欣赏和运用的能力,是阅读教学承载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谈童话教学如何立足文本特点,着力言语训练,教出童话的意味、语味和韵味。

【关键词】文本意识;童话教学;实践研究

童话是一种非写实的以幻想作为主要审美手段的文学品种(王泉根语),是儿童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孩子在课内外已广为阅读过许多的童话故事,如何让孩子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教出童话“三味”。

一、品味语言,教出童话的意味

童话语言浅显生动,保持了儿童口语的特点。童话教学应至始至终关注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参与语文学习,通过比较、揣摩、鉴赏,领悟童话语言的精妙传神之处。

《去年的树》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带着些许伤感的童话故事。教学时,要着力引导孩子品读对话,体会小鸟与树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小鸟寻访大树的焦急之情。

师:冬天来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谁来读读他们分别时的对话?(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师:朝夕相处的朋友即将远行,树的心情怎样呢?(生作答)

师:听到树依依不舍的话语,鸟儿的心情如何呢?(生作答)

师引生接读:带着这个春天的约定,鸟儿开始了长途跋涉的远行,因为她记着与树的约定——(生齐读对话)

师引生接读:带着这个春天的約定,树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因为他记着与鸟儿的约定——(生齐读对话)

咏读着这个约定,体味着这份相依相惜的友谊,孩子们的言语能力在静静地拔节长高。因而,用好童话中的语言范本,有助于孩子更好地体会语言背后的情感,感悟语言蕴涵的道理,促进语言运用的发展。

二、拓展想象,写出童话的语味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果学生学习了这些例子,却找不到应用和实践的机会,那么这些例子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所以在童话教学中,要善于抓文本空白点、延伸点、精彩点,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动笔写写,实现阅读与写话的有机结合。

(一)找准空白点,写出童趣

童话教学,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发现文本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蕴涵的语言补白点,为学生搭建言语实践的平台。如教学《去年的树》的开头“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可先让孩子们大胆猜想鸟儿给树唱歌,可能是在什么时候?通过反复品读“天天”,想象鸟儿在不同时候给树唱歌的情景。引导孩子几进文本,反复对话,学习白描手法的精妙,感悟平淡语言的魅力,体会蕴涵其间那份真挚高尚、荡气回肠的友情。

(二)拓展延伸点,写出童真

儿童天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童话教学要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机会,让他们展开童真翅膀,打开思维。如:教学《小木偶的故事》,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小木偶有了丰富的表情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学生便会放飞思绪,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带来精彩连连。再如《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小柳树听了小枣树温和的夸赞之后,她会怎么夸奖小枣树呢?可让孩子学习小柳树说话的方式,用“虽然……但是……”的句式,想象续写小枣树说的话,体会那份“不好意思”的内涵。基于文本的拓展续写,能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飞翔”的机会,有效地解决写作文没有素材的问题,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

(三)发现仿写点,写出童性

写作能力的培养,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入选教材的童话故事,多为经典之作,其中有着丰富的语言典范,值得积累借鉴。如:《酸的和甜的》一文中:“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仿写连续发生的动作。《巨人的花园》中有多处运用对比的方法,教学时可以让孩子练习对比写法。总之,仿写训练要善于寻找训练点,或仿写句式,或仿写结构,在不同的童话故事中找准着陆点,让孩子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三、朗读,读出童话的韵味

朗读是语言、情感与思想和谐交融的过程。童话教学要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来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感悟童话故事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

对话描写是《巨人的花园》一文的精彩之笔,教学时可引导孩子紧紧抓住巨人的表现和花园的情景展开教学。如在教学巨人的表现时,可以尝试这样完成:

师:巨人看见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大声叱责。请把巨人大声叱责的话找出来,好好地读一读。(生边读边画)

师:自由读读,联系上下文想想,巨人说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可能是什么样子?

生:我认为巨人可能在想,这个花园是我的地盘,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许到这儿来玩!他说这句话时肯定怒气冲冲,瞪大眼睛,大声吼叫。

……

师:听了你们的发言,我仿佛看到了巨人生气的模样。来,带着体会读出巨人的样子来。(生感情朗读)

师: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自私、冷酷巨人。

……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读出巨人冷酷、自私的形象,读出巨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对话的过程,就是孩子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的过程。当然,在孩子们朗读训练中,教师也要关注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在难点处加以点拨引导,示范朗读,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对童话的喜爱,给予儿童阅读快乐,张扬儿童主体意识,真正做到以情感牵引真情,以情感激发想象,以情感促进阅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猜你喜欢
三味童话教学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鲁迅的“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