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判别标准构建研究”成果报告

2017-03-20 01:57
大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省区省域合理性

该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教育调查、教育统计、教育GIS等方法对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判别标准构建进行了研究。

该研究认为,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存在一定的演进规律;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差异明显且变化有序;省域高等教育结构类型分明,空间竞争关系确定;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条件差异显著,类型多样。应从区域整体性导向、区域差异性导向、区域要素关联性导向方面,优化导向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发展。

由云南师范大学刘六生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判别标准构建研究”(课题批准号:BIA120078),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标准选择与评价维度

(1)评价的标准。高等教育结构的评价是诸多研究对象基于同一标准值的优劣判断,而标准值的选择一般概括为3种:一是最优值评价标准。最优值的评价标准以程度评价为核心思想,根据评价所选取的基础指标,以指标的正负及指向程度进行优劣评价,若指标为正向指标,则指标值越大,评价结果越好。二是均值评价标准。均值的评价标准的实质是比较评价,它以多个研究对象(区域)为样本,评价多个样本的既定指标相对指标平均值的分布状态,一般评价结果为“高于平均水平”“等于平均水平”和“低于平均水平”3种。三是固定值评价标准。固定值的评价标准是判定评价,即选定的基础指标存在最优值或最优区间,指标值接近(等于)最优值或处在最优区间内的指标判定为最优。基于对省域间高等教育结构相对优劣状态的差异性比较和表达,该课题选取均值评价标准对我国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展开研究与讨论。

(2)评价的维度。对研究区域多年份的同一指标的优劣评价一般基于3个基本评价维度来进行,即评价的水平维度、评价的状态维度和评价的稳定性维度。第一,评价的水平维度。这里的“水平”是指既定指标的指标值,根据指标的正负指向判断指标的优劣,评价的水平维度是评价的基本维度,它直观反映指标的发展现状。图1-1所示指标在各时段(T)的取值(V)V0、V1、…V5均为水平维度的评价结果,若该指标为正指标,则V的值越大,指标水平越高。第二,评价的趋势维度。这里的“趋势”是指既定指标在不同时段内存在的增减变化情况,评价的趋势维度用以衡量评价结果在未来时段内是否发生变化、向何种方向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周期。图1所示各时段(T)内各指标值的V0—V1、V1—V2…V4—V5的增减变化情况均为趋势评价维度的评价结果,其变化值的大小和正负,决定了该指标在未来时段内的变化。第三,评价的状态维度。这里的“状态”是指既定指标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轨迹,根据轨迹的波动状况评价其是否稳定和趋于常态化。图1-1中两条虚线的间距S的取值为该指标状态评价维度的评价结果,其间距值越小,表明该指标的发展状态越稳定。

2.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的指标集合

教育的第一条基本规律即教育的外部关系的规律,就是教育同社会的关系的规律,教育同社会存在必然性的关系,必然性关系就是规律。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指数是评价高等教育特别是省域高等教育基于发展的基本条件,评价其在发展及结构演变过程中的差异性和发展优劣程度。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指数由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合理性指数、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合理性指数、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合理性指数和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合理性指数四个分指数按权重合成。

(1)层次结构合理性指数 。第一,高等教育院校层次结构合理性指数即区域高等教育中重点院校与普通高校的比例,这一比例关系其实质在于衡量区域高等教育的国家投入与地方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二,学生培养层次结构合理性指数是指某区域内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专、本、硕、博层次学生与区域对高等教育供给侧各层次人才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关系。第三,教师层次结构合理性指数是指教师在固定工资收益的情况下,其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水平与职称层次水平。

(2)科类结构合理性指数。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合理性指数是对区域高等教育(研究中仅指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供给结构和区域产业需求结构之间关系的宏观测度。判断一个国家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各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人才结构的契合度如何。按照学科门类服务社会生产的对应关系,我们将研究生教育的12大学科门类(不含军事学)划分为基础型学科(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生产型学科(工学、农学)和服务型学科(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3类。其中:基础型学科以全面的科学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生产型学科以物质生产的生产知识、生产技术的传授和生产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服务型学科为“非物质生产”的产业、行业或部门提供其所需的必要人才。根据研究生基础型学科、生产型学科和服务型学科与第一、二、三产业的距离关系可得科类结构合理性指数。

(3)布局结构合理性指数。第一,院校布局结构合理性指数旨在反映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的高等院校数量布局状况,即在等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下,区域高等院校数量多寡程度,是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综合评估。第二,教师布局结构合理性指数是区域高等教育教师的数量配备状况,一般通过区域高等教育的师生比水平来反映。第三,学生布局结构合理性指数是指区域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的基础上,其高等教育在校生的规模程度,在现阶段,等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条件下,区域在校生规模越大,则区域学生布局结构越优。第四,教育经费布局结构合理性指数是指区域在等GDP产出和等人口规模的基础上,其高等教育的教育经费投入状况,单位GDP教育经费投入和单位人口规模教育经费投入越高,则区域高等教育的教育经费布局结构越优。第五,固定资产值布局结构合理性指数是对区域高等教育资产投入水平的综合测度,即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状况条件下的区域高等教育固定资产投入状况。第六,高校建筑面积布局结构合理性指数是对区域高校建筑面积投入水平的综合测度,即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状况条件下的区域高校建筑面积投入状况。

(4)类型结构合理性指数。第一,院校类型结构合理性指数是指高等教育“公办、民办”投资类型和“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对象类型各自的内在结构,以及对这一结构是否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理性评价:院校投资类型结构合理性指数是指高等教育的国家投入(公办院校)和民间投入(民办院校)的相互比例关系,以及这一比例关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状况;院校对象类型结构合理性指数是指高等教育的不同教育对象,即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相互比例关系,以及这一比例关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状况。第二,教师类型结构合理性指数是指兼职教师在等生师比条件下的比例状况,这一比例状况反映了区域高等教育中教师参与教学的活跃程度。第三,教育经费类型结构合理性指数是指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及其水平状况,主要包括教育经费的地方财政收入占其区域GDP的比例,校办产业收益占其固定资产投入的比例以及教育经费的社会捐赠占其区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三个部分。第四,专业类型结构合理性指数主要反映区域高等教育中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比例关系,以及这一关系的优劣状况。区域高等教育中专业硕士的比例主要受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所带领从业需求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结构演进状况越好,则对专业型硕士的需求越大。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该研究除了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基该研究方法外,这项研究将遵循马克思主义“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再到理性具体”和“演绎与归纳互补”等哲学方法论,运用钱学森院士创立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等科学方法论,按照统计分析的多种方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多重方法,对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及其合理性进行系统研究。

1.文献研究

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的既有理论(文献)分析,是该研究开展的基础与前提条件。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一方面,为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与经验借鉴;另一方面,从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着手,结合课题组成员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能力,在研究方向上进行创新。

2.教育调查

该课题研究主要通过专家访谈的方式开展教育调查,即研究遴选多位教育研究方面的专家,对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讨论、辨析及丰富补充。运用“头脑风暴”和“因子分析”等有效方法,对研究指标的选择、指标权重的选定、指标的运算以及研究的分析框架等进行论证和删减。

3.教育统计

研究搜集了2003—2013年我国省域高等教育及其结构的大量统计数据,运用教育统计方法,使用教育统计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数据性质描述、数据间关系的厘清、数据分析模型的创建以及其有效性和趋向性判断。

4.教育GIS

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对教育空间数据集成、处理和分析的系统功能,对省域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实况和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对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及其外部条件的省域空间差异状况及差异格局、差异规律进行分析;对省域高等教育结构的区域适应性等进行分析。

二、结论与优化导向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1.省域高等教育结构演进规律

研究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地域演进和要素演进两个演进维度进行尝试性探索,得出高等教育结构演进的些许特征性规律。

(1)高等教育结构的地域演进。 所谓高等教育结构的地域演进,是指某两个或多个同级的相关地域,其高等教育结构的地域适应水平从低形态地域向高形态地域反复性渐适和提升的过程;地域形态的高低,以地域内经济社会(包括教育)发展水平和阶段进行度量。如图2-1中的地域R所辖的各层级地域R1、R2和R3,R31、R32和R33之间的地域形态有差异性,R1和R31为高形态地域,R3和R33为低形态地域;R地域内高等教育结构的适应状态和水平受地域形态水平影响,存在R3地域向R1地域(E1)、R33地域向R31地域(E2)的形态过渡中产生反复的“适应——不适应——适应”状态,且随着这一反复过程,R地域内高等教育结构从低水平不适应状态向高水平适应状态演进。该类型的演进过程,是高等教育结构宏观调控滞后性的具体反映,即构成要素的变化引起高等教育结构状态变化而产生的高等教育结构的地域“适应——不适应”变化、地域条件变化引起高等教育结构的地域“适应——不适应”变化都先于高等教育结构的宏观调控。此外,高等教育结构存在地域上的竞争和互补关系。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域R1和R31、R2和R32中同为适应状态时,地域间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相似性,产生竞争关系;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域R1和R3、R31和R33中同为适应状态时,地域间高等教育结构存在补偿性,产生互补关系;高等教育结构总是不断在地域竞争和地域互补关系中转换。

(2)高等教育结构的要素演进。 所谓高等教育结构的要素演进,是指高等教育某构成要素的发展变化,以及他和其他高等教育构成要素间的渐变或突变关系。图2-2中S为高等教育某构成要素随时间(t)变化而产生的要素水平(l)变化,t0—t1时期为要素S的低速率产生阶段,t1—t3时期为要素S的高速率发展阶段,t3时期以后为要素S的低速率稳定阶段。S’为高等教育的其他构成要素随时间(t)变化而产生的要素水平(l)变化,t0—t1、t0—t2两个时期内要素S和S’变化速率低、结构稳定;t1—t3、t2—t4两个时期内要素S和S’变化速率高、结构不稳定;t2和t4以后时期内要素S和S’变化速率低,结构稳定。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大众化发展阶段(t0—t1、t0—t2),高等教育构成要素增长迅速,高等教育结构不稳定。

2.我国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差异明显且变化有序

对全国31省区2008年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按照指数发展水平划分为四类地区:一类地区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天津、吉林、湖北、辽宁和重庆8个省区,其指标值大于0.0404;二类地区包括陕西、浙江、江西、福建、新疆、广东、西藏和青海8个省区,其指标值介于0.0370到0.0404之间;三类地区包括山东、山西、湖南、甘肃、安徽、四川、内蒙古和黑龙江8个省区,其指标值介于0.0361到0.0370之间;四类地区包括贵州、宁夏、广西、河北、河南、云南和海南7个省区,其指标值小于0.0361。各省区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指数的基尼系数在各年份均低于0.2的取值区间,其指数值的省域差异不明显。

根据2008年聚类结果对31省区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指数进行类比聚类分析发现,2013年全国31省区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指数的空间聚类结果发生以下变化。(1)各类型区域的变化:内蒙古和湖南2个省区从三类地区上升为二类地区,广东和新疆2省区从二类地区下降为三类地区,重庆由一类地区下降为二类地区,陕西从二类地区上升为一类地区,青海由二类地区下降为四类地区,宁夏从四类地区上升为二类地区。(2)类间差异的变化:一类地区与二类地区的聚类标准从0.0404下降为0.0402,二类地区与三类地区的聚类标准从0.0370下降为0.0366,三类地区与四类地区的聚类标准从0.0361下降为0.0329;各类型区域指数值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高等教育结构持续失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两极分化的区域在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水平上呈趋同趋势,2008年31省区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指数省域格局中的西藏、新疆和青海等地区均处在二类地区,其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水平较高,与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和江苏等省区差异不大,但究其实质,这两类对等区域存在高等教育结构“高水平结构合理”与“低水平结构合理”的差别,这一区域间的“差别”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逐渐转化为区域差异。

3.我国省域高等教育结构类型分明,空间竞争关系确定

我国31省区依据强弱主导结构的分类方法共划分出10种具体类型:(1)“强层次结构—弱科类结构”型地区,包括北京、黑龙江、上海、海南和青海5个省区;(2)“强科类结构—弱类型结构”型地区,包括天津、辽宁和吉林3个省区;(3)“强科类结构—弱层次结构”型地区,包括河北、山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和重庆9个省区;(4)“强类型结构—弱层次结构”型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和甘肃3个省区;(5)“强科类结构—弱布局结构”型地区,包括江苏和广东2个省区;(6)“强类型结构—弱布局结构”型地区,包括湖北和新疆2个省区;(7)“强类型结构—弱科类结构”型地区,包括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4个省区;(8)“强层次结构—弱类型结构”型地区,包括西藏1个省区;(9)“强布局结构—弱科类结构”型地区,包括陕西1个省区;(10)“强布局结构—弱类型结构”型地区,包括宁夏1个省区。不同类型区域的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相应的区域互补及区域竞争关系,其区域互补关系主要表现为区域间强弱主导结构倒置所带来的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势和劣势转置互补,其区域竞争关系主要表现为区域间强、弱主导结构的对等所带来的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势和劣势对等竞争。

4.我国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条件差异显著,类型多样

2003年至2013年间,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和河北5省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保障能力较高,而西藏、青海、宁夏、海南和甘肃5省区的保障能力较弱;上海、北京、浙江、天津和广东5省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负担能力较强,而西藏、贵州、甘肃、云南和青海5省区的负担能力较弱;上海、天津、北京、浙江和江苏5省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度较大,海南、广西、新疆、云南和贵州5省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度不足。31省区依据高等教育发展外部条件强弱主导结构的分类方法共划分出6种具体类型:(1)“强保障能力—弱负担能力”型地区,包括河北、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四川6个省区,该类地区有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生源条件或经济条件,但区域内居民收入对高等教育的经济负担能力不够;(2)“强保障能力—弱需求度”型地区,包括辽宁、江苏、山东、和广东4个省区,该类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生源条件或经济条件优越,相比较而言,区域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度不足;(3)“强负担能力—弱保障能力”型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内蒙古、上海和福建5个省区,该类地区内居民收入对高等教育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但相较而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生源条件或经济条件不足;(4)“强负担能力—弱需求度”型地区,为浙江1个省区,该类地区内居民收入对高等教育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相比较而言,区域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度不足;(5)“强需求度—弱保障能力”型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海南、重庆、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0个省区,该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度较强,但区域发展高等教育的保障条件不足;(6)“强需求度—弱负担能力”型地区,包括江西、广西、贵州、云南和陕西5个省区,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度较强,但区域内居民收入对高等教育的经济负担能力不够。其中,类型1和类型3地区存在高等教育发展条件的区域互补关系,类型2和类型5地区存在高等教育发展条件的区域互补关系,类型4和类型6地区存在高等教育发展条件的区域互补关系。

(二)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优化导向

地理环境多样性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结构状况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表现为地理环境多样性影响下,区域高等教育在空间格局中存在不对等的教育发展条件、不均衡的教育投入、迥异的教育内容、倾斜的教育政策、丰富的教育形式、多样的教育文化等差异性因素,这些差异性因素影响我国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在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之间、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之间、省域之间、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产生显著的区域差异,直接影响区域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为高等教育优化政策的实施提出了区域导向性的科学诉求。

1.区域整体性导向

所谓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实施的区域整体性,即将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与优化问题置于较大的空间尺度内进行研究区域、背景地域(全国)、相关地域(其他省区)和次级地域(研究区域内的州、市级地域)的整体性关系研究。

第一,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与其背景地域(全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之间的整体性关系问题,关注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目标和优化政策在其背景地域(全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目标及优化政策中的位置及其对背景地域(全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实施的影响和贡献,从而实现研究区域与背景地域(全国)在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实施中的相互协调,整体发展的目标。

第二,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与其相关地域(其他省区)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之间的整体性关系问题,侧重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目标和优化政策对其相关地域(其他省区)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目标及优化政策的“正—负”态影响和“约束—促进”作用,从而实现研究区域与相关地域(其他省区)在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实施的相互协调,整体发展的目标。

第三,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与其次级地域(研究区域内的州、市级地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之间的整体性关系问题,关注次级地域(研究区域内的州、市级地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目标和优化政策在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目标及优化政策中的位置及其对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实施的影响和贡献,从而实现研究区域与次级地域(研究区域内的州、市级地域)在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实施中的相互协调,整体发展的目标。

2.区域差异性导向

所谓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实施的区域差异性,即将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与优化问题置于较大的空间尺度内进行研究区域、背景地域(全国)、相关地域(其他省区)和次级地域(研究区域内的州、市级地域)的差异性关系研究。

第一,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与其背景地域(全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之间的差异性关系问题,关注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目标和优化政策与其背景地域(全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目标及优化政策的差异性,及其与背景地域(全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之间差异的科学调控,从而使得研究区域与背景地域(全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在符合其教育功能实现的前提下进行差异性调控。

第二,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与其相关地域(其他省区)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之间的差异性关系问题,关注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目标和优化政策与其相关地域(其他省区)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目标及优化政策的差异性,及其与相关地域(其他省区)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之间差异的科学调控,从而使得研究区域与背景地域(全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在符合其教育功能实现的前提下进行差异性调控。

第三,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与其次级地域(研究区域内的州、市级地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之间的差异性关系问题,关注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目标和优化政策与其次级地域(研究区域内的州、市级地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目标及优化政策的差异性,及其与次级地域(研究区域内的州、市级地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之间差异的科学调控,从而使得研究区域与次级地域(研究区域内的州、市级地域)的高等教育结构在符合其教育功能实现的前提下进行差异性调控。

3.区域要素关联性导向

所谓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实施的区域要素关联性,即对构成高等教育结构的内部基本要素和支撑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外部区域条件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作用机制进行科学调控,实现高等教育结构符合区域发展要求的优化目标。

第一,高等教育结构内部基本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构成高等教育结构的——院校、学生、教师、教育经费、固定资产、院校占地面积、学科专业等基本要素之间存在具有区域特征的相关关系,这些基本要素在不同的高等教育结构状态下表现出不同的组合特点。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的实施,需要对这些基本要素之间的结构形态和组合方式进行科学调控,以期达到优化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政策目标。

第二,高等教育结构外部支撑条件之间的关联性。构成高等教育结构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外部条件之间存在具有区域特征的相关关系,这些外部条件及其组合特征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提供条件支撑和状态要求。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政策的实施,需要把握这些外部条件之间的结构形态和组合方式对高等教育结构的作用和影响,制定符合区域发展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目标。

第三,高等教育结构内部基本要素与外部支撑条件之间的关联性。构成高等教育结构的基本要素与构成高等教育结构的等外部条件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既可表现为基本要素和外部条件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又具备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对应关系,这一相关关系极为复杂和繁冗。探索和辨别这一复杂繁冗的相关关系,有助于通过对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外部条件的调控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政策目标,也可通过对高等教育结构基本要素的调控提高高等教育结构的区域适应性,实现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功能。

猜你喜欢
省区省域合理性
奇遇
省域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动态防御体系研究
开年第一会,11省区打响“当头炮”
真抓实干,为这26省区点赞!
试论《反异教大全》取名“哲学大全”的合理性
省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
省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分析与协调发展对策
我国省域创新产出的空间特征和时空演化——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实证
甘肃:放射卫生监督员配置的合理性
基于云平台的省域交通服务热线系统架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