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锡兰+贾立新
2月20日,60多家企业组团来到贵州黔东南岑巩县,这是要做什么?
岑巩县是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桥头堡,也是黔东南州打造贵州东部集群发展创新区的主战场之一。当下,该县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脱贫攻坚。此次企业组团进入岑巩县,正是为了践行“产业组团、包县脱贫”的扶贫模式。
贵州省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贵州省贫困人口数为493万,仍居中国第1位。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66个贫困县、190个贫困乡、9000个贫困村。其中,岑巩县所在的黔东南州就有13个县贫困发生率集中在20%以上,贫困问题突出,扶贫模式有待创新。
黔东南州长冯仕文说,脱贫攻坚的关键是对外开放,而对外开放的基本模式就是招商引资。他们要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大力引进外边的资金技术人才,提升黔东南的发展。
2月20日,贵州省黔东南州2017年2月份重大项目暨黔东片区集中开工仪式在岑巩县举行。该项目以“实施生态旅游、精准脱贫三位一体”为综合开发新思路,帮助贫困县建立起依托产业扶贫和旅游开发扶贫的机制。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下称:扶贫促进会)是其中的重要角色。
据了解,受国务院扶贫办委托,扶贫促进会牵头组织了集农业、旅游、光伏等领域近3000家领军企业组成产业扶贫联盟。扶贫促进会首倡“产业组团、包县脱贫”模式,根据贫困县的资源禀赋、贫困现状和产业规划,通过打产业“组合拳”,实现抱团跟进,一县一策,包县脱贫。
此次前来岑巩扶贫的企业就有60多家,涵盖了环保、场馆运营、规划设计、生态治理、酒店管理、教育、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认为,就地脱贫没有产业无法脱贫、异地搬迁脱贫也同样需要产业。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脱贫。而发展需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贫困群众参与等各方面的支持,这一系列的支持需要企业来实现。
他还认为,企业家一定要将项目想清楚,市场是不是能满足需求、风险怎么化解?只要项目够好,钱不是问题、贷款不是问题。扶贫机制一定要探索、总结推广,在发展中带上贫困群众一起奔小康。
刘永富强调,做好产业扶贫必须要做好两个机制:一是对接机制,和金融机构对接好:二是协调机制,要和财政部、发改委、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协调工作,将企业的需求、问题反馈给他们。在协调机制中,国家部门至少三个月一次,对接机制不要停,有需要就对接。
那么,“产业组团、包县脱贫”扶贫模式进入岑巩后将如何运行?又能为岑巩县乃至黔东南州带来什么改变?
“我们希望以县为平台,以特色镇为节点,以贫困村为重要基地,点线面一定要有。一方面希望县委县政府在点线面上找到好的路径,使其成为全国亮点。另一方面,希望企业家为贫困户脱贫致富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副会长王家华表示。
据慧峰集团董事长许晓峰介绍,“产业组团、包县脱贫”模式,结合慧峰集团平台特点,就是把特色小镇加上产业,整合组成包县脱贫的一种新型模式。该模式下,投资建设和运营全过程合二为一,县政府整理出扶贫项目的需求,且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由慧峰集团和社会运营方整合出所有问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打造特色小镇以及发展全域旅游等四方面。
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刘永华进一步介绍,多家联盟企业抱团入驻岑巩县的特色小镇,物理上是在多个地点,逻辑上则是一个整体,包括总部基地、孵化器基地、基礎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设施等的项目建设。这些项目以产业链协同方式,通过PPP、FEPC或者BLT模式跟县政府合作投资、建设和运营全域旅游产业扶贫项目。
岑巩古称“思州”,在史学界素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的说法,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加之“古、美、奇、特”的自然风光,多民族杂居的特色风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岑巩县委书记杨伟曾多次强调岑巩县的战略定位:“打好文化牌、绘好山水画,做靓‘一城、一府、一寨、一峡谷四张旅游名片,唱响‘先游思州、再游贵州品牌,打造国内外知名山地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因此,依托自身旅游资源打造文旅小镇是岑巩县的必然之举。
在定位和规划上,岑巩试图抓住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契机,推动旅游业的井喷式增长。在岑巩县县长吴昌盛看来,这既是岑巩的长板,也是短板,一直以来岑巩苦于“有很多资源,但没有很多产品”。
如今,产业扶贫联盟携带文旅小镇项目落地,将解决这个问题。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额26.93亿元,2017年开工第一期项目6.4亿元。通过整体的文化包装、历史建筑恢复、现代建筑风貌的创意提升,将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和产业设施项目相结合,建立全域旅游景区。
按照产业扶贫联盟的操作思路,在旅游产业方面,通过建设和运营项目形成的资产进行景区(点)带村脱贫,在三年内通过“产业组团包县脱贫”模式,解决贫困县和本州其他贫困县共15万贫困人口(对应450亿元投资)整体脱贫问题。
而在农业产业扶贫方面,湘露农业集团总裁李威良介绍,农业产业扶贫联盟会积极响应国务院扶贫办政策,对接国家贫困县,贫困户,用“公司+基地+贫困村(户)”的方式,在每个贫困村建合作社,贫困户提供劳动力和闲置的农地,公司提供技术、肥料以及包收购。
缺什么补什么。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源无法充分利用一直是诸多贫困县的短板。岑巩县为此进行了大量投入,营造好的投资环境、提高招商与开放水平。据相关人士透露,岑巩今年开工的基础设施建设达140亿。此外,黔东南州正在筹备建设两个机场,加之不久前粤桂黔高铁开通,交通网络的逐渐覆盖将成为岑巩发展的重要支撑。
可以预期,从长远来看“产业组团,包县脱贫”模式将促成多方共赢格局:政府得资金、招商、产业、就业、税收和扶贫等政绩,企业得上市、扶贫和资产等业绩,贫困人口得资产收益、就业收益、公益收益和兜底收益等实惠,优秀上市企业获得产业好、业绩好、社会责任高的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