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意识形态与华兹华斯作品在中国的经典化研究

2017-03-21 14:52刘佩东黄文西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华兹华斯意识形态

刘佩东++黄文西

摘 要::本文着眼于意识形态,从跨文化角度对华兹华斯在中国的经典化进程做了细致探讨。研究发现,华兹华斯在中国的经典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具体而言,它经历了三个过程:第一阶段(1900-1949)、第二阶段(1949-1978)、第三阶段(1978-今天)。可以说,经典化的每一个阶段都与当时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紧紧相联系,都被烙上了历史的痕迹。

关键词:华兹华斯 意识形态 经典化

一、引言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诗人华兹华斯自1900年被首次引介到我国以来至今己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如今对华氏的研究也是百花齐放,国内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各类文人志士都投入精力从不同的视角和深度对华氏作品及其诗学主张进行了研究和介绍。然而,华氏自传入中国直至被经典化,期间并非一路绿灯,而是历经了被冷落又被重新拾起直至成为文学经典的复杂过程。不言自明,外国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在异域他乡成为经典,其先决条件必然是作品本身具有相当的审美价值,其次译者自身的文化态度和文学规范的立场,以及赞助人因素的积极作用,最重要的是作品代表或者反映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与时代相符。那么,华诗如何被翻译建构成经典?经典化的条件是什么?经典化的过程又是怎样?着眼于意识形态,本研究将从基于跨文化的视角,从“经典化”这一点切入,对华氏在中国的传播进行简要分析。

二、对本文相关术语的概述

(一)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一词,起源于18世纪后期,与宗教的批判相关。沿袭至今,国内外学者对它的定义仍然没能统一。总体而言,它指的是某个团体或文化所拥护的主流思想或观念,它主导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Lefevere(1992)认为,意识形态就是“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形态,它决定了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或可以允许成为什么样子。意识形态是一种规范系统,由某一社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可以接受的观念形态和态度构成,读者和译者通过它来接近文本”。所以,意识形态涉及面甚广,它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和向导。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必然也是受意识形态制约的。本文中的“意识形态”主要指的是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泛指社会或个人行为背后的思想及解释系统。

(二)经典化

具有权威“经典”不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作家作品成为“经典”都需要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经典化”。在Zohar(1990)看来,“经典的”指静态的“文学文本”,“经典化的”则指促成文本,前者强调的是作品与生俱来的特质,后者重在强调人为的促进与操控,所以,“经典”是天然的,“经典化”是人造的。

三、意识形态与华兹华斯在中国的经典化

华氏诗学在中国的经典化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沉浮时期:19世纪初到新中国的成立为第一个时期,建国后到“文革”结束为第二个时期,“文革”结束至今为第三个时期。

(一)第一阶段(1900-1949)

1949年以前, 中国的华氏及其诗歌研究处于初步阶段。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历史的动荡使得中国文人学者以及一批以梁启超、谭嗣同、王国维等为代表的变革人士,纷纷把目光转向新学——西方学术,开始了向近现代新型知识分子的转变。华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走进了中国。根据学者葛桂录(2001)的调查,华氏第一次在中国出现是在1900年《清议报》上的题为《慧观》的文章,该文章由梁启超所作。这是中国学界对华氏及其诗歌最早的议论。华氏就在这个情形下、在《慧观》中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1914年,诗人陆志韦对华氏的两首诗进行了翻译,它们分别是“Alice Fell, or Poverty”以及“A Place of Burial in the South of Scotland”,前者反映的是一种同情下层人民的人道主义思想,刚好契合当时的政治和文化意识形态。

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划时代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以及其带来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巨大变化。文人学者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思想的、文学的解放运动急需来自域外的武器。华氏诗歌主题中对劳动人民的关心以及诗学主张“诗歌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正是当时学者们苦苦寻找的“武器”,因而得到他们的大力推崇。不少诗人,比如田汉、徐志摩、郁达夫、闻一多都表露出对华氏的追捧。当然也包括对华氏诗歌的翻译,尽管数量有限。郁达夫和成仿吾翻译了华氏诗作《孤独的高原刈稻者》前两节。郁达夫认为此诗中的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沉闷与当时知识分子内心的孤寂之情与忧郁的精神境界相契合。更为难得的是,在当时倾向十分保守的《学衡》杂志也在不同阶段发表了华氏的诗歌。后期,华氏的一些名作也陆续被译成中文,不少刊物比如《文艺月刊》、《文艺周刊》、《文艺先锋》、《新时代》等杂志发都表了华氏的译诗。但是,30年代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国家岌岌可危,人们流离失所。人们不再需要华氏清新素雅、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于是,自30年代至40年代末,国内对华氏的译介活动少之又少,华氏“经典化”的进程趋于停止。

总之,30-40年代是华氏在中国经典化初级时期,但是,取得的成果比较丰富。这与华氏诗歌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以及哲学高度切合我国当时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是紧密联系的。可以说,20世纪上半叶对华氏的研究,为20世纪下半叶华氏在我国经典化的构建建立了基础。

(二)第二阶段(1949-1978)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国家建设的道路上借鉴了苏联的发展经验。中国在政治、外交上向苏联实行“一边倒”的政策。在文化上,也犯了盲目跟从的极大错误,完全照搬苏联学术理论,直接扭转了我国学术界对华氏的研究态度。这段时间,华氏成了他们眼中的“反动文人”,对华氏的研究几乎中断。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既没有学者沿袭上半叶的势头继续对华氏诗歌进行翻译,也没有学者对华氏诗学以及哲学思想进行深一步探讨。“而到了50-60年代,对华兹华斯是英国消极浪漫主义的错误认定继续发展,对华氏的译介依然停滯。70年代,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文化大革命以及‘批林反孔运动,国内对华氏的排斥情绪愈演愈烈”(苏文菁,2000)。这种情况到了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才有所改观。

从1949年到1978年,可以说是华氏自进入中国以来遭遇的最低潮。在这期间,极端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大革命”使得学者们不再热衷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加上苏联学术理论的错误影响,使得国内对华氏的研究趋于终止。这准确地折射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或者说文学作品“经典化”的影响,文学作品在译入国被建构成“经典”的过程不仅仅与作品本身有关,与接受语境的政治社会意识形态也是密不可分的。

(三)第三阶段(1978—今天)

从1978年至今,国内学术界对华氏的研究“火力全开”。人们高歌“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結束,人们期待着春风过境,万物复苏,人们对一切新的事物展开了热情的双臂。随后,国内的学术研究渐渐脱离错误文化意识形态的束缚,意识形态向有利于开放学术自由和激发学者研究热情的方向转变。人们再次寻找文学上的自我释放与审美,开始关注内心的情感。相应地,华氏的“不白之冤”也渐渐得到“拨乱反正”。1978年,杨周翰(1980)在文学研究工作规划提出要以两种态度对华氏进行研究。198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兴起》的发表,打响了重新定位与研究华氏的第一枪。1984年,刘彪发表《华兹华斯简论》一文, 其中对华氏及其作品做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华氏在法国革命之后的诗风依旧开明,而且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同时,作者还充分肯定了《抒情歌谣集》的诗学价值。后期还有很多学者对华氏诗歌理论、部分诗歌做了详细研究,比如林晨、汪溶培、黄杲炘、顾子欣等。他们的研究鉴定了华氏在我国的经典地位,也为90年代华氏研究的兴盛时期铺平了道路。

90年代以来, 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开放为外国文学的选择和出版提供了更多的学术自由,国内学者以更客观和全面的目光来看待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文学,人们开始更加看重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对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服务。因此国内学者再次被赋予机会更全方位、更深入的开始了对华氏的译介与研究。这是国内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意识形态不断进步的结果。进入21世纪以来,一方面,以华氏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成为国内诗学评议的热门话题。另一方面,研究华氏的著作数量不断攀升。这些华氏研究趋势和成果的大量涌现说明华氏在我国的经典地位已经是“固若金汤”了。

四、结语

本文着眼于意识形态,从跨文化视角对华兹华斯在中国的经典化进程做了细致探讨。研究发现,华兹华斯在中国的经典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具体而言,它经历了三个过程:第一阶段(1900-1949)、第二阶段(1949-1978)、第三阶段(1978-今天)。在第一个阶段,1949年以前的华兹华斯研究,应该说是一种积极的接受。中国文坛渴望新生,华兹华斯正是在这种情景下进入中国,他的诗歌所表达的主体以及语言的形式给予中国文人启发,为诗学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展开带来了鼓动人心的力量。在第二阶段,由于国内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华氏由于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使得对其的研究偏离了正常轨道。在这个阶段,几乎没有令人欣喜的成果,华氏的经典化进程被叫停。在第三阶段,空前的思想大解放使得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更具开放性与包容性,中国文坛再次对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抛出了橄榄枝,华氏的经典化进程得以重新被拾起。可以说,经典化的每一个阶段都与当时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紧紧相联系,都被烙上了历史的痕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对华氏的研究被赋予了更多使命,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发现新的研究视角、提出新的研究见解。

参考文献

[1]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

tion of literary fame[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2

[2] Zohar,Itamar Even.Polysystem Theory[A].Poetics Today,Vol.11,No.1 Polysystem Studies,1990.

[3] 葛桂录.华兹华斯及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1900-1949)[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2).

[4] 刘彪.华兹华斯简论徐州师院学报[J].1984(1).

[5] 苏文菁.华兹华斯诗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 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7] 杨周翰.关于提高外国文学史编写质量的几个问题[C].外国文学研究集刊.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80(2).

[8] 章燕.新中国60年华兹华斯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2013(3).

猜你喜欢
华兹华斯意识形态
自深深处
诗人是对人类说话的人
An Analysis on William Wordsworth’s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冰与火
分析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