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领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实现全覆盖

2017-03-21 18:33甘凌燕
机构与行政 2017年1期
关键词:全覆盖机构编制标准

甘凌燕

2016年12月23日,山东省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鲁编办发[2016]14号),这一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省教育领域事业机构编制标准实现全覆盖,全面建成纵向包含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横向涵盖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的立体化机构编制标准体系。

教育类事业单位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在现有事业单位中规模最大、分布最广,全省事业编制近半数集中在教育领域。以教育类事业单位为着力点,推进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体系建设,是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有关精神,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我省重点加强教育领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建设,陆续推进各类学校机构编制标准的制定出台。2011年修订完善了全省中小学教职工机构编制标准,2012年制定出台了高等学校、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2013年印发了中等職业学校机构编制标准,2016年出台了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特殊教育学校机构编制标准。通过制定和完善机构编制标准,规范了教育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推动了教育编制资源的合理配置。

总的来看,我省教育类事业单位编制标准体系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以服务教育发展为导向。上述机构编制标准的制定和出台,始终立足省委省政府“科教兴鲁”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改革、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实际需要,加强编制配备和资源调剂力度,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2011年、2016年我省两次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上调核编比例,完善核编方式,实行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为保障基础教育编制配置、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提供了支持;2012年省属高等学校根据编制标准重新核编,共核增编制2万余名,2016年中小学重新核编,新增编制9000余名,充分体现了机构编制对教育发展的保障作用。

二是以规范编制管理为核心。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是制定出台机构编制标准的首要目标。通过制定标准,对各类学校机构设置、编制核定、领导职数等事项逐一规范,改变了机构编制领域长期存在的经验式管理模式,实现了编制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我省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教学校等机构编制标准,在全面分析同类学校编制状况、人员配置、课程设置、教学特点等编制配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等地区差异因素,确定了各类学校的核编比例,体现了编制总量控制与精简效能的结合与统一,在满足教育事业需要的同时,也确保标准现实可行、便于操作。

三是以实现教育公平为根本。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是教育公平的支撑和保障。通过制定和实施机构编制标准,实现教育领域事业机构编制标准全覆盖,努力推动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三个公平:城乡配置公平、地域配置公平、一般学校和特殊学校配置公平。2011年我省修订中小学机构编制标准,在全国率先实现核编比例上的城乡统一,对农村学校和偏远地区中小学按照5%的比例核增编制,着力推动编制资源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在地域配置上,各地实行统一的编制标准,鼓励各市在市域范围内动态调整编制资源,通过重新核定编制,实现编制资源的地区配置均等化。通过健全完善标准体系,规范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机构编制管理,调剂补充编制资源,保障不同类型的学生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

通过制定教育领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我们体会到,健全机构编制标准体系非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完善。在机构编制总量控制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是制定和实施编制标准的核心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编制标准的基础上,着力探索优化编制结构,合理布局资源,充分发挥编制资源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作者单位: 山东省编办政策法规处E:FQJ

关键词:机构编制 标准 教育 全覆盖

猜你喜欢
全覆盖机构编制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机构编制实名制与档案管理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