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纪事

2017-03-21 19:00刘益善
湖南文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国军砚台公分

刘益善

一个律师的古砚情怀

旅次荆州,朋友向我介绍一位收藏砚台的藏家,且说此人收藏全是因为个人爱好兴趣,不为牟利,这正合我采访写作的原意。

与孙国军相见,很朴实谦逊的中年男子。坐下喝茶,看他收藏砚台的照片。谈起砚台来,他立即兴趣盎然,连说很少有人与他谈这些,他说在荆州市,收藏砚台他是第一人,他还没碰到第二个收藏砚台的人,所以从来没有人和他谈砚台收藏的事情。

孙国军是湖北潜江人,家在城关郊区,一九七三年十二月生。高中毕业考大学,成绩可上大专,但因家庭兄弟姊妹多,经济困难,希望早点毕业后工作,就上了湖北省司法学校,中专。中专毕业后,却没像原来设想的那样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孙国军就自修大专的法律专业,读书是他的所爱。一九九七年,他参加全国的律师资格考试,因差三分而落榜。一九九八年,他以荆州市第三名的成绩,考取了执行律师资格,获得了证书。

孙国军有了律师资格证书之后,即加入湖北利楚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工作。他们的律师事务所设在荆州沙市,他从此就生活在荆沙,当刑事与民事案件的代理律师。问他这些年来一共代理了多少件官司,他说刑事的民事的大约有五百余件。我把他参加工作的年限和代理官司的件数一合计,他每年要代理二十七八件官司,平均每月有两件以上,频率够高的了。

律师是孙国军的职业,代理官司是他养家活口求生存的一种工作,他是个很敬业的律师。

孙国军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党员。

我们再来谈孙国军的收藏。

让孙国军产生收藏兴趣的,是上世纪末他代理的一件官司赢了,别人很感谢他,送了他两只小玉器挂件,他也没当回事。后来他的这两只小玉器被搞收藏的朋友发现,硬给买去,竟然卖了几千元钱。

孙国军因此就开始研究有关收藏的书了。他读收藏玉器的书,觉得玉器收藏的水太深,假冒玉器多,不好把握。孙国军的父亲是潜江有名的木匠,有段时间,他收藏了一些木器家具。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迷上了瓷器。木器和瓷器,收藏过程中有无限乐趣,但淘得良木和古瓷的概率太低,而一般的家具和瓷器,收藏的人太多,其文化和价值都不大。

一个偶然机会,他读到了一本介绍中国古砚石和古砚台的书,一下子就迷上了。中国的四大名砚,中国三大石质名砚,名砚纹路,发墨,造型等等,学问很深,有乐趣有文化内涵,这应该是他收藏的最佳方向。

孙国军搜寻了各种有关砚石与砚台的书籍几十本,他除了工作之外,就是读书,读有关砚石砚台的书,有时候连做梦都梦到砚石砚台的事。孙国军认为,要想收藏好的砚台砚石,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准备就是在理论上实践上下工夫,要能对砚石砚台知识了如指掌,在实践中应用自如。搞收藏,不论是收藏什么,机会和运气都有,但最终靠的是知识、文化、眼力和鉴赏水平。没有后者,即使是一件真品到了你的眼前,你也可能将其弃之如蔽履。有了知识、文化、眼力和鉴赏水平,你就能在一堆废品假货中发现那一粒闪光的金子,真东西是决不会放过,假东西也走不了眼。

孙国军当律师,为了案情的情节事实,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因此省内外、荆州市内外许多地方都要跑。他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办完了有关案件的事,剩下的时间他就逛各地的古玩市场。北京的潘家园,上海的藏宝楼、城隍庙,苏州的文庙,南京的朝天宫、夫子庙,武汉的徐东和红巷,都是他一个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孙国军说,古玩市场水深物杂,你稍不留心,就会落水就会受骗,每天在这些地方受骗的人不计其数。孙国军的原则是,多看少买,自己不懂的东西千万别买,看准了的东西再买。孙国军自己说,虽然很谨慎,但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他是受过骗上过当的。但自从转头从事砚台砚石收藏后,受骗的机会就少了。

孙国军说:古砚不可造假。砚台主要看材质、砚池和造型,材质你造不了假,虽说有合成石材一法,但只要眼高之人,一看就穿。而砚池和造型,那是可以考证出具体年代来的,各个年代有各个年代的风格与气象。

中国有四大名砚,分别是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

端砚始于唐代,盛于宋代。端石产于广东省高要县和肇庆市一带,其颜色以紫色为主调,另有灰色、青黑色、青色和绿色等,其主要特点是石纹丰富,有青花纹(砚面上带有青黑色花纹)、朱砂钉(如坚硬的红色钉头般的斑点)、五彩钉等,另有形似动物眼睛的“石眼”。端石的“石眼”为辉绿岩凝结构,也有石连虫化石。其中的“鸲鹆眼”形似八哥眼,圆晕中还有“瞳仁”,是“眼”中上品。

歙砚出产于江西省婺源县与安徽省歙县交界的龙尾山(罗纹山)一带,始于唐代开元年间(713年至741年),兴盛于南唐。南唐后主李煜曾派专门的砚务官制作官砚,并称“歙砚甲天下”。宋代苏东坡评其“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 金声而玉德”。米芾说:“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歙砚的品种很多,主要分为螺纹类、眉子、眉纹类及金星和金晕类。金星螺纹,是指砚面融有谷粒的结物,在光线照耀下犹如天空星斗,金星久研磨而不褪,且越磨越亮,是歙砚中的佳品。

洮河砚产于甘肃省临潭县境内洮河,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洮河砚取材于深水之中,非常难得。洮河石质地细密晶莹,石纹如丝,似浪滚云涌,清丽动人。洮石有绿洮、红洮两种,其中尤以绿洮为贵。洮砚适用于雕刻大面积的图意,雕刻手法有浮雕、透雕、高浮雕等,其雕工质朴,清晰感强。

澄泥砚在唐代时候其产地在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在现代,其产地有河南南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澄泥砚在四大名砚中属一种非石砚材,是陶瓷类。其制作方法是,用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摻进黄丹团后用力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等其干燥后放进窑内,最后裹上黑腊炼制而成。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蟹壳青和玫瑰紫为主。

谈起四大名砚,孙国军如数家珍,谈到名砚的出土石坑,他知识丰富,像老坑、麻子坑、坑仔岩、梅花坑、宋坑等名坑,所产砚石的特点,他能分得清清楚楚。麻子坑,是因为开挖此坑采石者脸上有麻子,麻子采的砚石优良而得名。开采砚石者十分辛劳,挖个坑下去,打通仅容一人爬行的通道,全身寸纱不穿,爬进爬去,寻找一块石料费去许多工夫。

我问孙国军收藏砚台十余年来,现藏有多少方?这些砚台都有哪些品种,是怎么得来的,来自哪些地方?我要弄清楚孙国军的砚台收藏情况,急于想知道他的宝贝。

孙国军说他收藏的不多,只有七十多方。他眼光高,一股的砚台砚石他不藏。这七十多方砚石砚台都是他出差时到一些省、市、县的古玩店淘到的,这些砚台砚石来自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孙国军收藏的七十多方砚台砚石中,端、歙、洮、澄四大名砚的种类都有,但最多的是端砚和歙砚。

孙国军给我看了一张照片,是湖北电视台“收藏传奇”编委会前不久颁发的入围证书,证书上写着孙国军的端石歙石四方入围该节目,目前只等终评结果。

这四方砚台砚石是孙国军所藏砚台砚石中的精品无疑了。那么这四方砚的入选,是由谁来鉴定的呢?其权威性如何?不会被人看走了眼,是赝品吧!

孙国军笑了笑说,他收藏的七十余方古砚,不敢说没赝品,但他收藏的时候都是严格把关,无品质无年代无价值他是绝不要的。七十余方中选出的四方,是佼佼者,但未选入的,也是佳品,他有这个自信。给他鉴定这四方古砚且出具入围证书的是蔡国声先生。蔡国声从北京亲临荆州,看了孙国军的古砚后,给予了极高评价,并给他的四方古砚作了鉴定,使其入围湖北电视台“收藏传奇”节目。在荆州入围的古砚藏品唯有孙国军一人。

蔡国声何许人也?

蔡国声是中国文物鉴定界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从事文物、古玩鉴定四十多年,出版过《珍宝鉴别指南》《古玩与收藏》《蔡国声隶书阿房宫赋》《过眼云烟录——蔡国声谈古玩鉴赏》等二十余本书,在文物鉴定界被誉为“高产专家”。

蔡国声获过文化艺术界的多种奖项,有东方名人成就奖、中华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奖、香港回归最高艺术成就奖紫荆花奖,还被评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获中国当代杰出艺术家称号。蔡国声还担任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特邀专家、天津电视台“艺品藏拍”栏目特邀专家、《检察风云》杂志“鉴赏家”专栏专家、上海收藏俱乐部顾问兼专家组成员、华夏网特级顾问。

蔡国声说:“有藏友找我做鉴定,只要有时间,我一定会跟他解释。不管别人的收藏好不好,我从来不去奚落别人。”这是大师风度。

蔡国声还说:“大部分藏品,摆到我面前,一秒钟我就可以辨别出真伪和价值来,不用手摸,也不需要拿着放大镜仔细研究,失误率几乎为零。”没有实力和真功夫,敢于这样说话吗?

不管孙国军的四方古砚将来能否正式入选湖北电视台的“收藏传奇”节目,我都对他被蔡国声鉴定过的四方古砚,抱着极大的兴趣,他的古砚是真东西,不可能是赝品。

孙国军跟我谈起他被蔡国声鉴定过的四方古砚的情况。四方砚中,只有一方端砚,另三方全为歙砚。这四方古砚,有三方得自荆州市,即沙市一方,石首市两方,另一方得自江苏南京。

那是二○○六年夏天,七八月份吧,孙国军因代理一件民事案,出差到南京。案件需调查的事情完成了,距返回的火车还有段时间,他与往常一样,做的唯一事情就是逛古玩市场。

孙国军到了南京的夫子庙古玩一条街。天气热,又是中午,逛古玩市场的游客不多,当地人多在午休呢。孙国军逛了许多的店铺,那些金银手镯古旧书画旧坛旧罐木器家具瓷器邮票錢币分门别类摆在店堂,发出幽幽的,黯旧的,闪闪的光泽,等待着来人的问津。那些坐在店堂里的老板或老板请的伙计,让风扇吹着,不时打几个呵欠,昏昏欲睡。

但孙国军这时候分外清醒,他悠闲地逛着,眼睛微眯着,微眯着的眼睛里有鹰一样的强光,搜寻着猎物。他看似漫不经心,却把那些所谓的古董看了个一清二楚,都是他不屑于问津的东西。

整个一条街都要走完了,孙国军并没抱什么希望,如今的古玩市场,你要淘宝,那是太难了。就在他准备把剩下的几家小店子走完之后离开之际,他发现在紧靠街尾的一家面积只十来个平方米的小铺店,一位六十余岁的老者在里面摇把蒲扇,品着宜兴茶壶里的茶,悠哉游哉。孙国军被老者的气定神闲吸引,信步走了进去。

老者见了孙国军,颔首微笑,算是打了个招呼。孙国军在小店里用眼光睃巡一遍,发现那柜台里面是一般瓷器玉器手串制品等等,无什么了不得的东西。突然他的眼光扫到最里面的一个柜台里,摆了三方砚台,在那里寂寞无聊地躺着。孙国军把眼光一收,集中精力看柜台里的玉器和瓷器。

老者踱了过来,孙国军主动问候,介绍自己从湖北来,也想学着搞收藏,特地来见见世面。老者也客气地问好,两人就聊起来。孙国军把自己完全装扮成个初入行所知甚少的人,虚心向老人求教,想在老人店里买点什么带回去,但见这古玉古瓷太贵,自己身上的钱不多,买不了。

老者陪着孙国军把各个柜台的货看了个遍,终于到了三方砚台跟前。孙国军问这是什么砚台,老者说这是歙砚。孙国军问这歙砚有什么讲究,老者说他自己也懂得不多,这条街上做砚石生产的人少,买的人也少。老者的一个朋友将三方歙砚放他这店里,有年把时间都没什么人问价。

孙国军问这砚台的价格多少?他自己也写写毛笔字,如果能有一方歙砚来研墨练字,倒也是一件雅事。

老者说,这三方砚台价在三千到五千元之间,因为这是朋友交代的,他也不好降价。孙国军把身上的钱包掏出来数了数,对老者笑着说,我晚上的火车回湖北,这身上只有两千多元钱了,再贵了的东西就买不了啦!能不能将这三方砚台中那方最便宜的给我呢?

孙国军早已瞄准了三方砚中一方有刀砍断痕的砚台,这方断痕砚是佳品,而另两方完整的倒是一般的歙砚,也珍贵,但不难见到。他已探知老者对古砚所知不多,而他们交谈也融洽,他今天势必将那断痕砚买入囊中。

老者见孙国军很朴实的一个人,说:“小伙子,我们今天碰到了,是个缘分,就付两千元,你自己拿一方去吧!回头我再给朋友解释一下,在其他地方给他补一下。”

孙国军一听心中欢喜,但他仍未流露,连连说道:“谢谢老伯,那我就挑这一方有断痕的砚台了,因这块砚台有伤,估计最便宜,剩下两方完整的砚台,你还可以卖个好价钱!”

老者收了钱,用牛皮厚纸将孙国军挑选的断痕砚包了,口里只夸这湖北佬老实,好砚不要,只挑个有伤的,是怕我亏得太多了呢!厚道人!

孙国军从南京夫子庙得的这方古砚,他看准是明代的,且为出土的陪葬之物。明清时代,读书人喜砚,毕生使用,去世之时,必将终生喜爱的砚台陪葬。下葬前,家人用刀在砚台上砍一刀,以示生死有别,因此此类砚台出现,砚身上必有刀痕伤疤。

据蔡国声先生鉴定孙国军的这方有断痕的歙砚,价值不菲。此砚长十七点七公分,宽十点二公分,厚二点五公分,刀痕在砚左侧,未伤及砚身。此砚摸上去,珍珠般光滑圆润,砚石中蕴云母红,红中又夹青。歙县古砚,在一庙前后各有一坑,出土砚石一红一青,十分珍贵,称为庙前红与庙前青。孙国军的这方歙砚,青色红色都有,确实是一件难得的珍品。如果再请得高手稍加修饰整理,更是价值连城。

孙国军入围湖北电视台“收藏传奇”专栏的四方古砚中,第二方珍贵古砚为黑龙尾歙砚,也是明代物品。此砚长十七公分, 宽八点七公分,厚二点四公分,砚石为黑色,产自江西婺源的龙尾山,所以被称作黑龙尾。砚石经过制作后,一般砚面有纹,有眉纹、螺纹、鱼子纹等多种纹路。孙国军的黑龙尾正面无纹,光洁滑润,砚尾有抄手。

孙国军的黑龙尾古砚背面有纹,是难得的金星纹。砚台放进水中,能看到砚背上的繁密的细小颗粒,在水里闪闪发光,真如夜空中的繁星一般。

孙国军说,这方黑龙尾砚不是到外地淘的,而是得自当地。荆州,楚国的发源之处,三国的争战之地,这里人杰地灵,是江汉大平原的腹地。荆州的文化源远流长,积蕴深厚,各类古物曾在民间流转甚盛。到了孙国军们这一代,再来收藏古董,受国家法律限制,很难藏到大东西了。

但运气还是让孙国军碰到了一次。那是二○一四年十二月底吧,临近年关,孙国军刚代理完一件案子,稍有些闲空,便到了沙市的古玩一条街转悠。这沙市现为荆州市管辖的一个区,过去是一个地级市,号称小汉口,可繁华热闹了。孙国军到的这个古玩一条街,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街上店铺的老板,他都熟悉,大家都知道他眼界高,近年只收藏古砚。

这天孙国军在各个店子里闲逛着,和老师们说些问候话,抽烟的互递一支烟,但他的眼睛却是在四处搜寻,寻觅着他要捕获的猎物。前段时间忙着代理案子,他已近两个月没有到这条街上来了。街景依旧,人不多也不少,商家们的买卖还是做着。有几家店子倒是摆出几件新进的货,但这都不是孙国军想收的。

“淘宝不能急,机会来了,水到渠成,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不论你怎么说,我还是相信缘分与机遇,你不相信还真不行。有人说,哪有什么缘分机遇,不过是让你碰上了,走了狗屎运。这碰上了,这狗屎运就是缘分与机遇呀!”孙国军这样说。

当时,孙国军到了街东头的一家店子,店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孙国军进去喊一声“老爷子好”,老爷子也问一声“孙律师好!”

孙国军问:“进了什么好东西呀?”

老爷子答:“还真给你留着件东西。这东西我收了两个月了,心想这玩意只有孙律师要,其他人不要的。你都两个月没来了,我还打算让人带信找你去的。”

老爷子说完,从柜台底下的抽屉里拿出了一方黑色的砚台,递给孙国军。

孫国军一看,心里一咯噔,好东西!

“老爷子哪里收的呀?”孙国军问。

“荆州城里的一个收废品的送来的,说是从一个祖上是读书的人家家里收的。那家里人现在只玩电脑,这研磨写字用的黑砚台没用了。”老爷子说。

“谢谢你老爷子,开个价吧,这东西我要了。”

“我收的时候,收废品的要了两百元。你拿去,给三百元吧!”

“好!过几天我再给你送两瓶好酒来。人家送我的,我喝酒不行,就孝敬老爷子吧!老爷子再收了好东西,一定还给我留着。”

孙国军与老爷子愉快成交。在他工作的地方,他用三百元,买到了一方江西婺源龙尾山出产的明代古砚黑龙尾。

这是机遇,这是缘分啊!

孙国军入围湖北电视台“收藏传奇”的四方古砚中的另两方古砚,一方是端砚,清代的,另一方还是歙砚,也是明代的。孙国军入围的四方古砚,三方是歙砚,都是明代的,一方是端砚,是清代的。这后面的两方古砚,都是孙国军二○○一年四月,从湖北石首市淘来的。其淘得的过程就不细叙了。孙国军说在买那方端砚时候,对方要价一千五百元,而孙国军身上只剩一千元。对方是位在公安局工作的同志,听说孙国军是律师,两人都是一个系统的,同意先收一千元,剩下的五百元是孙国军回荆州后,从银行卡上打给他的。

孙国军,一个律师,喜欢读书,喜欢收藏,他收藏的七十多方古砚,其载有的文化含量堪与七十方千百年古砚的重量相比拟。他不求其金钱价值,只求其承载的历史蕴含,重在自己内心的一种享受,其乐融融也!

而古砚的价格,我从网上查到:一方石钟形端砚,吴昌硕铭,沈石友藏,拍卖市场成交价一千三百六十八万元;一方端石雕云龙纹随形端砚,拍卖市场成交价一千二百三十万元。

收藏历史文化的印记

我写了荆州律师孙国军收藏古砚台的故事后,荆州沙市作家协会主席万华伟邀我再去荆州,说有个朋友收藏印章,里面有不少故事。刚好我这本《民间收藏纪事》的书中,没有写到印章,写一下这位收藏印章的朋友,使得书的内容更丰富,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就有了我的又一次荆州之行和采访。

收藏印章的朋友叫浦汉清,湖北松滋县沙道观人,一九五九年出生,一九七七年高中毕业后入伍,在湖北枣阳当炮兵。一九八一年复员,分配到沙市塑料二厂保卫科工作。浦汉清一九七九年在部队入党,到工厂后,他工作积极,任劳任怨,后来担任了保卫科长。

浦汉清热爱学习,他业余时间专修武汉大学法律专业,一九八七年获得了自修本科文凭,一九九○年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获得执业律师资格,一九九四年从工厂辞职,先在楚元律师事务所,现在荆楚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工作。他是荆楚律师事务所的党支部书记、合伙人。

很有意思的是,孙国军是律师,收藏古砚台,浦汉清也是律师,收藏印章。他们俩是同行,收藏的砚台与印章,从历史和文化追溯,很有些亲近的关系。

浦汉清说他搞收藏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先是收藏玉石,主要是史前高古玉红山文化玉器和泛红山文化黑皮玉器。他对造型奇特,铁性十足,遇磁即吸,表面通体乌黑,边缘透绿色且具有金属晶点斑痕的黑皮玉情有独钟,其收藏已达百件之多。后来他喜欢上了书法,由书法而爱上了印章收藏,从九十年代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不说他的玉器收藏,只写他收藏印章的事。

中国秦代之前,无论官印和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天下后,规定皇帝的印独称玺,臣民的印只称印。唐武则天觉得“玺”与“死”近音,遂将玺改称为宝,汉将印称为章。后来又历经演变,印章被称为“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等。印章中官印象征权力,私印先是盖于封泥之上以防私拆,并作信验。印章用朱色钤盖,除日常应用外,又多用于书画题识。印章文字篆刻,始于先秦继及两汉,明清以来,随着各类印石的大量运用,文人篆刻蔚然成风,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方寸之间尽显天地之美,篆刻印章遂成中华艺术之璀璨瑰宝。古代印材有铜、银、金、玉、琉璃、牙、角、木、竹、水晶,元代之后盛行石章。凡在各种印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

浦汉清利用他担任律师职业,需要全国各地四处出差的便利,到处觅寻他心目中的宝贝。他迷上收藏印章后,就读大量的有关印章方面的书籍,二十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用万华伟的话说,他和孙国军两个当律师的,赚的几个钱,除了养家活口外,一个用来买砚台,一个用来买印章。浦汉清只要是看准了的印章,就要想方设法地买到手,虽说卖家要价不低,他也在所不惜。不抽烟不打牌,钱都用来买印章,浦汉清的这个爱好高雅脱俗,令我尊敬。

浦汉清收藏的各类印章近五百枚,他对这些宝贝珍爱无限,特地请人制作了铁皮保险柜保存。浦汉清从家里大包小匣地运来了他自己认为有意义有内涵的印章几十枚,摆满了我住的酒店的房间。

这是一个秋日静静的下午, 房间里就我与浦汉清两人,他向我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他带来的这些印章。这些印章他是怎么收来的?这些印章是哪朝哪代干什么用的?这些印章的材质是什么?他都细细道来。这一个下午,我被他带进了一种氛围,沉潜入历史之中,进入到了文化的气场。我见到了铜制官印,我见到了袖珍精致的竹根印,我见到了小巧如指甲盖的田黄顶冻章,我见到了木头雕刻的红色年代苏维埃的方形印,我见到了清末著名篆刻家徐三庚刻的藏书印,等等。

我把浦汉清的印章归了一下类,遂决定选出四组(枚)印章写一写。

浦汉清收藏的印章中,有两枚清代驿站的官印,一为伊林驿,一为独石口驿。伊林驿印长七点八公分,宽四点九公分,高十点四公分,印台两公分;独石口驿印长七点八公分,宽四点九公分,高十点四公分,印台厚两公分。两印都是铜质,形状大小相同。两印背上均有上小下大的椭圆形印钮。印钮的变化也历经了多个朝代的更替,到明代直钮由两宋方形板状钮变成椭圆柱状,才真正形成了后世俗称的“印把子”。 从印文看,清代官印最常见的是满文,汉篆,汉满文同时出现在印面上,是清代官印的最大特点。

伊林驿印文为“伊林驿记”,满文汉篆并排,印背有“礼部制”字样,印台左侧有“嘉字一千七百五十四号”字样,印台右侧有“嘉庆二十五年六月 日”字样。

伊林驿站在现在的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二连浩特是一个很小的边境城市,常住人口大约只有五六万人,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沟通欧亚大陆的一个重要口岸,从张家口出发,内地茶叶运到乌兰巴托、俄罗斯和欧洲,都要从二连浩特出境。驿站是古时候在交通要道上,设置的接待来往官员客商住宿饮食,补给物资的中转站。伊林驿站设于清朝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是古茶叶之路的必经驿站。二连浩特现建有我国首家反映驿站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再现当年古茶叶之路的遗风和特色,突出二连浩特的历史文化。博物馆整体建筑具有北方风格,采用现代建材进行外观复古,再现古驿站的建筑个性与特色,再现古驿站的原始风貌。二连浩特的国家地质公园,被称为是恐龙的墓地,據中德、中瑞、中苏、中加、中比联合考察队的考察,这里是恐龙的故乡。

这么古老与历史悠久的地方,这么重要的经济交流的口岸,清政府设立驿站的目的是显然的。驿站称“伊林”,蒙语为“纪元、初始”之意。遥想当年来往驿站的官员,中外商贾,贩夫走卒,络绎不绝,车辚马萧人吆喝,那是多么热闹而沸腾的场景。可是你知道么?当年能掌管控制这一切的“印把子”, 今天在湖北荆州一个叫浦汉清的人的手里。不过这“印把子”今天掌管控制不了伊林驿站的一切了,它成了珍贵文物。根据浦汉清手里“伊林驿记”印台右侧的铭文,此印制于“嘉庆二十五年六月”,伊林驿站也是这一年设立的,这是古伊林驿站的第一枚官印无疑。

浦汉清给我看的第二枚官印是独石口驿站印,印面文字为“独石口驿记”,汉篆满文并行直排,印背有“礼部造”字样,印台左侧有“康字一千三百七十五号”字样,印台右侧有“康熙三十二年三月 日”字样。

独石口驿站与杀虎口、喜峰口、古北口、张家口统称漠南蒙古五路驿站,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喜峰口与杀虎口驿站建成,古北口、独石口和张家口三驿站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建成。清代的五路驿站以京师为中心,通过五路驿站,可通往漠南蒙古的各个盟旗。独石口是宣府镇长城隘口,为今张家口市赤城县独石口镇独石口村,以“塑方屏障”驰名。郦道元《水经注》记有“孤石孤生,不因阿而自恃”,“其周围才百余丈,高不及二丈,与园囿中假山相似”。独石口以“突兀孤秀”“一石飞来”的巨石而得名。

文献记载,独石口驿站建成于康熙三十二年,浦汉清手上的“独石口驿记”印台右侧铭文,此印制于“康熙三十二年三月”, 浦汉清手上的这枚官印,也是独石驿站的第一枚官印无疑。

只是独石口驿站比伊林驿站要早建一百二十七年。

浦汉清回忆,大约是二○○○年的秋天,他出差北京,办完正事后,特地留了一天时间逛古玩市场。那天上午他在潘家园市场到处蹓跶,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一个街边的地摊上,有好几个人围着两个蒙古族的摊主,就几枚铜官印在讨价还价。浦汉清围上去,蹭下来,静静地看着,听那几个人讨价还价。可能摊主出价过高,也可能是那几个人并不太识货,他们的生意没做成。当那几个人走了后,浦汉清才上前看那几枚铜官印。蒙古人与他打了招呼,介绍自己是从内蒙古赤峰市来,他的这些货都是地道的真家伙,决无假货。浦汉清看准了其中的一枚伊林古驿站的官印,但他却一次次地把玩着另外几枚印,与摊主聊着天,问个实价。摊主并不是外行,咬定的价格不下降,最后,浦汉清在摊主答应减价两千元的情形下,花一万三千元买下了伊林驿站的官印。与蒙古人告别时,清汉清还拜托他说,今后如有此类的古官印,希望给他留着。浦汉清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了那个蒙古人。

半年后,浦汉清又因一件官司去北京调查。办完事,他又去了潘家园古玩市场。那是星期天的下午,浦汉清在半年前他买伊林古驿官印的地方,又碰到了那个蒙古人。蒙古人还认识他,见面热情地打招呼。蒙古人说,他半年前留下的电话号码自己不小心弄丢了,无法联系到他。浦汉清问是不是有好东西了?蒙古人说,他刚好搜到了一枚古驿站的官印,与浦汉清上次买去的那枚差不多,他特地留着呢!

蒙古人说完,从身后的帆布提包里掏出了一个纸盒,递给浦汉清。浦汉清打开一看,是独石口古驿站的官印。浦汉清将印把玩察看了一番,是真货无疑。

一回生二回熟,这次两人没有过多的讨价还价,买家识货,卖家内行,所以成交的价格也就合理合情。

浦汉清说,他获得这两枚古驿站的官印,是种缘分。收藏中确实有缘分或说机遇吧,要不然那远在千里之外的物件,有许多机会被人拿走而没有被人拿走,都偏偏要留着你去获得,这就是你修得的缘分。

浦汉清的印章收藏中,有一组三枚由徐三庚篆刻的归安陆心源的藏书校书印,印体均为寿山石人与物的造型。这三枚印章从篆刻者,印文中的陆心源以及材质,都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

徐三庚,清末著名篆刻家,书法家,浙江上虞人,生于一八二六年,卒于一八九○年,字辛谷,又号袖海。其篆刻取法于汉碑额篆与天发神谶碑,刀法苍劲,体态飘逸,与当时的吴让之、赵之谦齐名。其摹刻金石文字,所刻吴皇象书天发神谶尤佳。刻印力追求秦、汉,能于邓石如、吴熙载诸家之后,别树一帜。据说徐三庚出生贫苦农家,稍长外出谋生,在一座道观中当杂工。道观中有道人擅长书法篆刻者,徐三庚得其真传,其篆书被誉为“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浦江清收藏徐三庚的三枚印章分别是寿山石高山黄冻观音印章,高二十三公分,印面椭圆,直径六点五公分,印文为“归安存斋校书”,边款为褎海;寿山石艾叶绿弥勒佛印章,高十六公分,印面椭圆,直径七公分,印文为“归安陆心源藏书”,边款为上虞徐三庚製;寿山石朱砂冻人生如意扁形章,长十三公分,高六点五公分,厚一点四公分,印文为“归安陆氏藏金石之印”,边款为褎海製于沪上。

徐三庚又号袖海,而浦汉清三枚印章中有两枚边款落字为“褎海”,“褎”与“袖”在古文中为同字。仔细察看浦汉清收藏的三枚徐三庚的印章,观音、弥勒佛、卧如意形象生动,再看那篆刻文字,也确是“刀法苍劲,体态飘逸”,为徐三庚的作品无疑。

我们要再说说拥有这三枚印章的原主人陆心源了。

陆心源,字刚甫,号存斋,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清代四大藏书家之一,其皕宋楼与瞿氏铁琴钢剑楼,丁氏八千卷楼,杨氏海源阁并称为晚清全国四大藏书楼。陆心游咸丰九年(1859年)已未举人,官至福建盐运使。太平天国战乱之后,故家藏书纷纷散出,陆心源因任盐管资财日富,他低价搜罗,仅从上海宜稼堂一家就购得藏书四万八千多册。另有江南数十家藏书都流入陆心源之手,他建“皕宋楼”“十万卷楼”“ 守先阁”三处藏书楼,藏书达十五卷之多。“皕宋楼”是陆心源珍藏宋代善本珍本的地方,此楼藏有宋版珍本书两百余部,这在当时是令天下惊讶的,所以就有了“皕宋楼”之名。陆心源生于一八三四年,卒于一八九四年。

徐三庚长陆心源八岁,一个是当时的名篆刻家,一个是当时的名藏书家,名篆刻家为名藏书家刻几枚印章,这是很合情合理的事,也应是当时的雅事。三枚印章中,一枚为藏书章,一枚为校书章,一枚为藏金石章。藏書章是用在陆心源的藏书上,藏金石章是陆心源收藏金石时用的吧!陆心源懂医,他一生有关藏书与医学的著述甚多,这些书稿成后要刻版印刷,校书章可能是用在校正书稿的时候吧!

浦汉清告诉我,这三枚徐三庚篆刻的印章,是他在江西南昌买的。那是二〇〇八年夏天,他出差南昌办完事,就一个人在古玩市场转悠。在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摆的摊子上,他发现了这三枚印章。浦汉清与年轻人聊天,年轻人告诉他这三枚印章是从婺源的一个老人那里买到的,那老人当过老师。浦汉清最后以四千五百元的价从年轻人手中买到这三枚印章。

浦汉清有个愿望,是能从陆心源留传下来的藏书上看到盖有徐三庚篆刻的“归安陆心源藏书”的印章。

浦汉清的这个愿望很难实现了。陆心源的“皕宋楼”和“十万卷楼”的藏书已经被其子陆树藩卖给了日本人。二十世纪初,日本发明了造丝,倾销东南亚,苏杭丝厂纷纷倒闭。陆树藩的丝厂破产,陆树藩变卖了不动产和古籍来解困。日本人以当时的日币十一万八千元购买了陆家的全部藏书。

当然,浦汉清可以到日本去寻找他想看到的东西。

浦汉清收藏中有一组辛亥革命时期的印章。四枚长六点五公分宽六点五公分厚两公分的正方形木章,每章一字,组成“军政府示”四字。四个字为楷体,厚朴端正,有正气威严。每枚方章背后有两凹孔,经分析是有一长木板,木板上有凸楔,四枚方章可装在木板上,这样使用起来才方便。我在细究这四个方块字的确切含意时,浦汉清拿出一张照片。照片拍摄的是一本辛亥革命历史文献,文献上有一张武昌起义后,武昌起义军政府发布的告示,这告示当时是张贴在武昌的大街小巷,是起义军政府向市民发布的信息。而文献上告示的顶头四字,字形字体正是浦汉清收藏的“军政府示”四字。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在武昌阅马场的红楼,可以想见,那些告示是由红楼这里发出去的。

“军政府示”四字严格说,是四个活动方块字,把它们拼在一起使用,就像排字工人捡字排字一般,拼好后,用油墨印刷,大批的告示就印出来,然后张贴在各地,起到宣传和通报的作用。从制作和所选木料坚硬的角度看,这四字说是印章也可以。不论是印章还是活字,这四枚单体字块都是文物,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浦汉清收藏的辛亥革命印章的另一枚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鄂省大都督之印”。这枚大都督之印也是方形的,长宽均为九公分,厚为两公分。这枚印章的材质与“军政府示”的材质相同,木质坚硬而沉甸甸的,油亮中黑里带红。到底是何木质,未请行家鉴定。大都督印文是篆体,字体刚劲秀美,刀法凌厉有力,是难得的佳品。

这位军政府鄂府大都督是谁呢?是黎元洪。黎元洪湖北黄陂人,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经历过中日甲午海战,深得湖广总督张之洞信任,任新军暂编二十一混成协统领。武昌起义成功后,被湖北新军推为湖北大都督。后中华民国成立,黎元洪曾两度担任总统,三次担任副总统。黎元洪爱惜士兵,一生位尊权不重,在辛亥革命前,间接为革命做过一些事情,在当时名望较高。武昌起义时,孙中山、黄兴等人都不在武昌,起义军不能没有领头人,因此鄂省大都督落在旧军官黎元洪头上,其中的缘由,世人解说多多,演义多多,我们不去说了。

浦汉清收藏的辛亥革命这组印章,并未踏破铁鞋,而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二〇一〇年,辛亥革命九十九周年的時候,荆州城里举办了一次民间古玩文物交流会,一位黄陂来的年轻人,从部队转业回来,到荆州参加交流会,在年轻人带来的物品中,浦汉清买到了这组辛亥革命印章。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浦汉清收藏的一枚红色政权的印章。这枚印章在浦汉清收藏的近五百枚印章中,材质是最简单普通的,因为它只是一块普通木头刻制的。这枚红色政权印章,长七点八公分,宽五公分,厚三点三公分,印文分三排,第一排为“中华苏维埃”,第二排为“瑞金县叶坪乡”,第三排为“中央政府武装护卫(二)”,在一二排文字的中间,有一五角星,五角星中间镂空,刻镰刀斧头的党徽。这枚印章文字长瘦,线条刚劲有力,笔画近于完美。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七日至二十日,红军在江西瑞金叶坪乡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有六百余人。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选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六十三人为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为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设立中华苏维埃中央军事委员会,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大会通过了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妇女法等,规定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下中农。

中华苏维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红色政权。瑞金叶坪乡现为红色旅游景区,这里有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址等十几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多处革命旧址和纪念建筑物。

在十几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一处中华苏维埃国家政治保卫局,这是苏维埃政府肃反保卫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浦汉清收藏的“中央政府武装护工(二)”印章,应该出自国家政治保卫局,此章编号为(二),那么前面有(一),后面可能有(三)或(四)。这枚印章在当时中华苏维埃代表的是一支护卫队伍,出入放行,持有盖了此章的证件就可通行,其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可以想见。

这枚红色政权的印章,浦汉清是从一个江西人那里买到的,价格很便宜,只四百元,但其历史意义的价值却是不可低估的。

介绍了浦汉清印章收藏中的四组(枚)印章,我发现浦汉清的印章收藏是有系列的,而且重在发现印章的内涵,和历史意义与文化意义,从中可见出时代风貌历史变革以及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这种收藏观,比那种仅以物质价格入手,想盈利获利增值的收藏观是有天壤之别的。收藏的意义在于价值而不在于价格,收藏的意义在于发现和保存。

浦汉清,湖北荆楚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党支部书记,在每年代理五十余件官司,为弱势群体免费代理多件官司之后,业余收藏印章,他实际上是在收藏历史与文化的印记。

责任编辑:赵燕飞

猜你喜欢
国军砚台公分
如何鉴别砚台
女性再独立,也不能让老公在家里没了价值感
砚缘
一方砚台散墨香
墨锭和砚台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中国海军抵巴基斯坦参加多国军演
马英九:“国军”使我成真男人
150公分的生活(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