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技术视角看术语翻译的接受度

2017-03-21 08:32张丽芳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1期

张丽芳

摘 要:比较术语翻译的接受度以确定标准译法。根据术语学原理并基于中国知网,作者考察了认知语言学术语embodiment三种译语的接受度。数据表明,从术语学角度看,embodiment应该译成“具身性”,“具身性”的学人群体接受度是最高的。但是,“体验性”的学人个体接受度是最高的,其在语言学领域稳固的使用习惯不容忽视。“涉身性”的学人个体接受度和学人群体接受度都是最低的。

关键词:术语翻译 embodiment 中国知网 接受度

一、引言

术语是人类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但也是翻译中的难题。关于术语翻译的研究,姜望琪[1]提出了术语翻译的三条标准:准确性、可读性和透明性。侯国金[2]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系统性及可辨性是术语翻译的根本。信娜[3]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方法对术语翻译进行了定量分析。王媛[4]探讨了科技术语翻译网上语料库建设问题。在陶李春的采访中,张柏然指出:“未来大数据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影响我们的翻译,语言服务、本地化技术被提出水面,这里面牵涉的面很广。”综观,术语翻译的研究视角丰富,但标准莫衷一是。本文拟从信息技术视角——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探讨术语翻译的接受度。

二、术语的特点

术语(term)的希腊语词源是Terma,意为“界限”。术语是专业领域内指称概念的词或词组。奥地利著名科学家维斯特根据索绪尔的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思想,提出了术语由语言、语言的符号、意义、意义指称对象四个部分两个层次构成的术语模型。术语具有独特的特点,如准确性、单义性、系统性、简明性、语言正确性、理据性、稳定性、能产性等。单义性指在一个学科领域内,一个术语只表达一个概念,且一个概念只用同一个术语表达。系统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指特定领域的各个术语必须位于一个明确的层次结构之中,共同构成一个系统;二是涉及多个学科时指称同一个概念的术语要进行协调和统一,由主学科确定,同时考虑副学科的使用习惯。稳定性要求一个术语一旦定名,一般不能轻易更改。这些分类标准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术语翻译。但在我们看来,术语的翻译是否为社会所接受才是最重要的标准。

三、术语翻译的接受度

在多大程度上译语被读者所接受,即接受度是术语翻译的重要标准。术语接受度包括学科接受度和学人接受度。借助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术语翻译的接受度可通过选择恰当的参数进行量的评估和比较。

(一)术语翻译的学科接受度

学科接受度可以从中国知网收录的论文的题目翻译结合文章内容和发表刊物的学科属性进行考察。例如,认知语言学术语“embodiment”,是embody的名词形式,其中em-是前缀en-的变体,常用在以字母b,m,p开头的词前面,具有“使成为”“使处于......状态”的意思,如emboss,empower等。源语embodiment目前有三种不同的译语“体验性”、“具身性”和“涉身性”,例如:

例1 Embodied,Cognitive and Dialectical View of Language by Xunzi-Rethinking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The Fifth Paper on Linguistic Embodiment

译文:荀子论语言的体验认知辩证观——语言哲学再思考:语言的体验性(之五)(王寅,2006)

例1中,“embodied”译成“体验的”;“embodiment”译成“体验性”。这是一种意译法,得意忘形,符合术语的简明特性,体现了归化策略。

例2 The Embodiment and Culture of Metaphor

译文:隐喻的具身性与文化性(尹新雅鲁忠义,2015)

例2中,“embodiment”译成“具身性”。这是一种直译法,忠实于原词的字面意义“身体的具体化”,但涵义稍晦涩,体现了异化策略。

例3 Embodiment as Prototypes and the Principles of Typological Transformation in Language.

译文:语言涉身性的原型论与语言构造的拓扑变换原理(吕公礼布占廷,2016)

这三种译语,哪一种接受度高?据中国知网的数据,“体验性”的107条精确标题包括语言学(101)和艺术(6)。“具身性”的50条精确标题包括语言学(15)、心理学(21)、哲学(10)和艺术(4)。“涉身性”的22条精确标题包括语言学(10)、心理学(8)和哲学(4)。因此,在语言学领域三种译语并存,但“体验性”占绝对优势;在心理学领域译成“具身性”或“涉身性”,“具身性”更多,但从不译成“体验性”;在哲学领域多译成“具身性”,但从不译成“体验性”;在艺术领域译为“体验性”或“具身性”,但很少译成“涉身性”。根据术语学原理,这种情况下要分清概念的“源”与“流”,心理学是“embodiment”的源学科,故应该与“源”学科译语一致,翻译成“具身性”。但是,“体验性”已经在语言学领域形成了牢固的使用习惯,不容忽视。

(二)术语翻译的学人接受度

术语的最终使用者是人。对术语翻译的评价及认可程度均体现在学人的学术行为中。学人接受度分为学人个体接受度和学人群体接受度。学人个体接受度的设定参数是术语翻译总频数和他引总频数,学人群体接受度的設定参数是刊物的影响因子。我们来考察“embodiment”三种译语的学人接受度。

1.学人个体接受度

学人个体接受度的设定参数是术语翻译总频数和他引总频数。在中国知网以“主题”为检索条件,以“主题”并含“embodiment”为第二次检索条件,得出总频数和精确标题频数。所以,检索频数可分为三类:总频数、精确标题频数、文中涉及频数,二者相加之和等于总频数。精确标题译语如上例1-3,文中涉及译语如下例。“Embodiment”的派生形容词“embodied”译为“具身的”,与名词“具身性”一致,例如:

例4 How are feelings embodied?It is central to the current study of neural self.

译文:感受是如何具身的?这个玄奥难解的问题就成为了当前神经自我研究的核心问题。(李恒威,2008)

源语“embodiment”的派生形容詞“embodied”译成“涉身的”,与名词“涉身性”一致,例如:

例5 Phenomenology is the important way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essence of

embodied cognition and to construct the interaction philosophy.

译文:现象学是理解涉身认知交互本质以及建构相应交互哲学的重要进路。(孟伟,2011)

例6 So this paper proposes Embodied Event Structure Approach,in the hope of remedying these problems.

译文:为此本文提出“体验性事件结构”分析法,以期能弥补它们之不足。(王寅,2009)

例6把“embodied”译为“体验的”,是“体验性”的派生译法。三种译语的检索结果:“体验性”总频数2903条,其中精确标题频数107条、文中涉及频数2796条;“具身性”总频数105条,其中50条精确标题频数,55条文中涉及频数;“涉身性”总频数48条,精确标题频数22条,文中涉及频数26条。从总频数和精确标题频数看,译语“体验性”的学人接受度最高;“具身性”处于第二位;“涉身性”第三。

下面考察三种译语学人个体接受度的另一个参数——他引数。譬如,例句6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他引28次。这只是涉及某一译语单篇论文的他引数,整体评估需要考察每一种译语的总他引数。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和计算结果是:“体验性”,总他引950次;“具身性”,总他引541次;“涉身性”,总他引95次。所以,从他引数来看,“体验性”的接受度最高;“具身性”第二;“涉身性”第三。所以,中国知网显示这三个译语的学人接受度是:“体验性”最高;“具身性”其次;“涉身性”最低。

2.学人群体接受度

我们把学人群体接受度的参数设定为刊物的影响因子,包括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说明所发表的论文整体被学人群体引用率越高。例如,embodied译成“涉身的”,embodiment译成“涉身性”:

例句7 Embodied Cognition Science and Dimensions of the Embodiment of Language

译文:从涉身认知科学看语言涉身性研究的维度(林克勤姜孟,2011)

例7发表在《外国语》2011年第6期,其复合影响因子1.344,综合影响因子0.776。再如,embodiment译成“具身性”:

例句8 The Mirror Neurons:Neural Biological Evidences for the Embodiment of Cognition

译文:镜像神经元:认知具身性的神经生物学证据(叶浩生,2012)

例8发表在2012年第1期的《心理学探新》,其复合影响因子0.742,综合影响因子0.368。Embodied译成“体验的”,例如:

例句9 The Interpretation of Subjectivity-objectivity by Means of“Embodied

Conceptualization”——An Analysis of 40 English Translations of“Night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译文:认知语言学的“体验的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性的解释力——一项基于古诗《枫桥夜泊》40篇英语译文的研究(王寅,2008)

例9发表在2008年第3期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其复合影响因子2.145,综合影响因子1.318。以上三本刊物的双影响因子存在差异,这说明它们发表的论文在学人群体接受的程度不同。为了客观并考虑到代表性和操作性,我们取三种译语的最小精确标题公约数22进行比较。结果是“具身性”的前22本被引刊物(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列)的总复合影响因子最高,达31.826;总综合影响因子也最高,18.993;“体验性”的总复合影响因子和总综合影响因子均位于第二位,分别为25.338和15.564;“涉身性”总双影响因子均处于第三位,分别为13.148和7.373。因此,中国知网数据表明:“具身性”的学人群体接受度最高;“体验性”第二;“涉身性”第三。

四、结语

认知语言学术语embodiment目前在语言学领域三个译语“具身性”、“体验性”和“涉身性”并存。根据学科的“源”与“流”术语学原理,这种情况下由主学科确定,所以从理论上讲,源语embodiment应该与心理学领域的译语一致,译成“具身性”。中国知网数据也表明,“具身性”的学人群体接受度是最高的。但是,根据术语的系统性我们不能忽视副学科已然建立的使用习惯,“体验性”在语言学领域拥有稳固的习惯,其学人个体接受度是最高的,这是由其译语语码简洁、涵义透明的特点决定的,故现阶段不宜人为改变。“涉身性”的接受度在三个译语中是最低的,应该逐步摈弃。

参考文献

[1] 姜望琪.论术语翻译的标准[Z].上海翻译,2005(S1):80-84.

[2] 侯国金.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系统-可辨性原则-兼评姜望琪[J].上海翻译,2009(2):69-73.

[3] 信娜.中国术语翻译研究的计量分析[J].中国科技术语,2015(2):38-46

[4] 王媛.初探科技术语翻译的网上语料库建设[J].电子测试,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