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亚氏的修辞手段解读习近平“七七事变”演讲

2017-03-21 12:07王瑞雪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1期

王瑞雪

摘 要:2014年7月7日,习近平主席为纪念“七七事变”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运用了什么沟通方式和演说技巧来融合国内外的人民并让众人在情感和理智方面都深受鼓舞与激励,这是值得所有语言学习者深入探讨的。我们可以在新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批评的框架下分析习近平在这次演讲中是如何利用修辞情景与修辞文本来达到最佳的话语效果。

关键词:新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模式 习近平演讲 修辞批评

一、引言

2014年7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了纪念抗日战争“卢沟桥事变”的纪念活动,这也是首次由国家主席参加的纪念“卢沟桥事变”活动。在本次纪念活动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演讲来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为争取今天世界和平而牺牲的千千万万个同胞的生命。演讲的内容主要是对于抗日战争中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的回顾,重申中国的外交政策,并通过此番讲话表明了中国人民对于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的政治立场。从这篇演讲在网络上的反响来看,这篇演讲不仅言辞铿锵有力,而且处处显露出他对于这一事件的坚定态度。从西方修辞学这一言说的艺术角度出发,我们可以重新从语言角度认识习近平,以及他所传达出来的政治思想,从而解读此次演讲话语效果的实现。

二、劝说、演讲与新亚里士多德修辞批评

西方修辞所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语言及其他象征手段影响人的认识、态度和行为。说服及劝说着眼的就是如何使被劝说者赞同劝说者的观点或意愿,而公共演讲历来是各类劝说中的研究中的研究重点。被视为西方古典修辞理论创始人的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的后半叶编写了西方古典修辞学的奠基之作《修辞学》(《On Rhetoric》)。在这本书中,他提到了论证真理“或然性”的最好手段就是“人工论证方法”,即人工说服手段,并且认为演讲就是对听众的一种说服,让听众形成某种判断,认同并采纳自己所持的观点。

修辞批评不像文学批评那样力图寻找作品中永恒的价值和美,而是着眼于修辞的效果。他通過分析演讲者传达观点的方式、洞悉演讲者的修辞目的和预期效果。Wichelns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理论的基础上勾勒出了当代最早的修辞批评框架,因此被称为“新亚里士多德批评”。其思想完整地保留了古典修辞学的核心内容,既涉及“三个诉求”(人品诉求、情感诉求、理性诉求),也涉及“五艺”的核心内容,即觅材取材、谋篇布局、文体风格等。后人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新的亚里士多德的批评框架:演讲的性质、演讲环境的构成、演讲的目的、演讲的类型、古典修辞学的部分以及演讲的效果。

三、习近平演讲中的新亚里士多德批评

习近平的七七事变纪念演讲在回顾历史、缅怀逝去先烈的基础上,成功地鼓舞了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这一演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习近平巧妙地运用了新亚里士多德修辞框架下的演说技巧,从修辞情景、修辞文本和修辞效果三个方面达到了此次演说的目的。

(一)修辞情景的重构

演说者的经历、教育以及世界观等特征往往会促进他对演讲内容和形式进行把握,因为这些个人背景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一个人的观察问题、表达思想的视角和方式。习近平出生于一个典型的政治家庭,其父习仲勋是开国将领,因此人生中的前几十年里他一直都身处于中国政治的浪潮中,他的人生经历以及此前的几十年政治生涯也决定了他始终代表的是中国人民。自2012年当选为国家主席后,他一直在各种公开场合表明自己对于中国外交关系的理解和立场,他此前多次强调,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在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作为全中国人民的代表,习近平主席也会一直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信念传达给世界各地的人民。

习近平此篇演讲发表在中日两国处于政治对抗之际。众所周知,中日两国近几年一直存在领土争端,双方均未做出让步和妥协。中日两国的领土争端起源于“钓鱼岛事件”,中国人民坚持钓鱼岛从古至今始终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日方则以在钓鱼岛上插日本国旗这一行为来宣示自己对于这块岛屿的主权。日方的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中国人民,也引发了国内诸多抵抗日本的行动和思潮,愈演愈烈,甚至引发专家对于中日两国因此爆发战争可能性的猜测。这一切均构成了习近平建构修辞的外部情景因素,因此也决定了他的演讲技巧和内容。

任何演讲都针对一定的受众,习近平此次纪念七七事变演讲的预期听众毫无疑问当属全中国人民,这一点从演讲包含的客观因素就可以判断,演讲选在卢沟桥事变爆发的地方,且时间也锁定在那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引发听众们忆起当年抗日战争的勇士们奋勇杀敌的英勇场面。在场的中国听众对于这一时间与习近平主席有着共同的历史背景,因此完全能够理解演讲中所提及的内容,这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让听众们从这篇演讲中受到更多的鼓舞。此外,此次演讲的特殊性在于其存在潜在听众,那就是日本当局和世界公民,这一点清晰地体现在了演讲稿词句和表达中。演讲内容中提到“一再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引起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强烈谴责”,这些字眼无疑表明了对日本否认历史、在教科书中美化侵略中国历史事实一系列行为的强烈谴责,同时也试图唤起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来共同为正确的历史事实和维护世界和平做斗争。

(二)修辞文本的解构

本文将会以新亚里士多德修辞批评框架为基础,从场合、布局、风格、现场的发表这四个方面来解构此篇演讲的修辞文本。

此演讲发表于卢沟桥事变纪念日之际,因此演讲稿的一半以上篇幅内容都选择涉及对抗日战争历史事件与真实故事的回忆与再现,这些演讲材料是习近平与所有中国听众所共有的历史背景知识。其次,基于其本人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习近平又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对于历史和世界和平的政治立场。他强调,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他坚信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这也正是中国和平外交思想的根源所在。

在内容组织上,演讲尊崇的是一贯的演讲模式。演讲以回忆抗战历史和感人事迹的描述开始,其中提及抗战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感人事件,说到此处,习近平也表达了他对于英勇牺牲者的力量和勇气的崇拜之情。随后,他将听众的视线拉回到当今的国际和平局势上,各方面列举了诸多当今危害世界和平的事件,包括美化历史侵略事实、参拜靖国神社、制造区域紧张局势、破坏国际信任等。演讲的最后,他呼吁道,希望全体中国人民能够保持并发扬历史抗战精神,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坚决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习近平此篇演讲的文字风格对于后期达到理想的演讲成效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多次采用“同胞们、同志们、朋友们”来开始一段新的内容,这种称呼无疑为自己与广大人民的相互交流的建立了同一个水平面,拉近了与听众相互之间的距离,同时这种称呼的反复使用也代表着自己与听众们相互的情感共鸣在一步步得到提升。此外,演讲中第一人称“我们”的使用也体现了他与人民的亲和力,表示出自己始终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代表,将永远与人民站在一起。正是由于以上所呈现出来的文字风格,习近平在此篇演讲所建立的形象就是,他不仅仅表达了作为国家领导人“勿忘历史”的决心,还作为人民的朋友表达了自己对于团结一致共同为世界和平做贡献的信心。

此篇演讲现场发挥的效果也给听众带来权威与凝重之感。他的传递方式主要打“回忆牌”,尤其是当他回忆历史以及最后呼吁和平时大量运用到了历史素材。演讲中对于文字仔细斟酌、对于历史给予了生动的语言描述以期能够在听众脑海中呈现历史画面(如“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稿中还穿插了一段老奶奶送全家儿女上战场以及庄户人家抗战对联的故事,他们都是那个时代人物的代表。由此可以看出,这篇演讲稿的撰写是基于大量历史事实的,前期准备十分充足。

(三)演讲效果评估

成就一篇令人难忘的纪念演讲只是习近平此次演讲目的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为了展现这篇演讲是如何从修辞批评的角度达到对于客观主体的成效。从作者的角度来看,这篇演讲非常成功地获得了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支持。就途径来说,人们可以从电视、广播或者互联网来观看这次演讲,中国人民满怀激动与沉重的心情收听着这次演讲,演讲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网络上也出现了对于日本不当行为的严厉谴责,大部分听众对于中日关系呈保守态度。在实际生活中,部分中国人在中日局势紧张之际,选择通过抵制日货来捍卫民族尊严,同时中国人民也认为武装力量并不是解决双边关系的有效办法,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达成共识,这一切都证明了这篇演讲对于目标听众的成效所在。此外,从网络上的言论来看,国际上对于中日之间的关系也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多数国际领导人和国际友人都表现出了对中国合法权益和习近平主席“和平”思想的支持。在纪念“卢沟桥事变”演讲之后的不久,中国政府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这也是抗日战争中不可磨灭的一段悲惨历史,以此来让人民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如今的中日关系依然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中国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上也绝不会做出一丝让步。

四、结语

“卢沟桥事变”是纪念抗日战争中一段重要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时心中沉痛的一段故事。总体上来说,习近平此次纪念“卢沟桥事变”的演讲从各个角度呈现了中国对于历史的态度以及对于世界和平的希冀。语言与政治的亲密度是不可言喻的,任何一个政治人物的政策方向、形象等似乎都建立在他的语言和他的修辞运用上。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将亚里士多德的修辞理论运用自如,显然为他投射了最佳的人格并获取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柴改英,郦青.当代西方修辞批评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31-35.

[2] 林靜伶.语艺批评:理论与实践[M].台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