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I数据库的中医药院校高水平论文分析

2017-03-21 06:11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大学中医药

, ,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是汤森路透集团开发的评价学科影响力,追踪科研前沿方向的分析工具。ESI分析基于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所收录跨度10年的文献数据,平均每2个月更新1次,是目前公认的评价高校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1]。整合平台学科分类后,ESI将期刊划分为22个学科大类。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已开展的四轮学科评估中,最近三轮评价体系均以ESI高被引论文作为重要衡量指标,越来越多高校以其学科入围全球前1%为高校影响力依据[2]。

2015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提出高校开展 “双一流”建设,指出以创新驱动,服务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3]。中药学科、中医学科与中西医结合学科是中医药院校最重要的三大学科。由于这三大学科在ESI中均未单独划分,论文多划分为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学科等学科大类。通过定量数据分析可客观反映入选ESI数据库中医药院校学科的科技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分析尚未入围ESI的学科现状及发展态势,为中医药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数据源于ESI数据库2006年1月1日到2016年6月30日共计10年6个月的数据,数据更新时间是 2016年9月22日;国内中医药大学SCI收录论文趋势分析数据来源以ISI-SCIE数据库为准,涵盖ESI药理学和毒理学、临床医学学科领域所包涵所有方向,纳入近5年数据并分析未来五年趋势,数据更新时间是2016年10月28日。本文采用的是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

2 结果分析

2.1 入选ESI数据库的中医药大学总体情况

目前入选ESI机构总计有5186所高校/科研院所,中医药类院校入选ESI全球前1%的共4所(见表1),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各有2个学科,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各1个学科进入ESI。上海与南京两所院校总体排名在中游位置。

中医药院校中,上海中医药大学排名第2416,发表论文总数与总被引频次均在中医药院校里排第1;南京中医药大学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仅差67名,发表论文数接近,但被引频次相差1 000余次,因为高被引论文优势突出,故属第一梯队;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前两者有一定差距,但较北京中医药大学有明显优势,属第二梯队;北京中医药大学属第三梯队。

2.2 药理学和毒理学学科领域

该领域共有768个研究机构进入前1%,上海、南京两所中医药院校入选,但排名在中下游位置,两所院校间相差80名,见表2。

表1 ESI入选机构总体情况

表2 药理学和毒理学学科领域研究机构ESI被引频次排名表

2.3 临床医学学科领域

临床医学学科领域共有3853个研究机构进入前1%,南京、上海、广州、北京5所中医药院校入选,见表3。其中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在中游位置,相对而言,上海、广州和北京的3所院校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在高被引论文发表数量方面。

表3 临床医学学科领域研究机构ESI被引频次排名表

南京中医药大学是目前中医药院校中在ESI数据库排名较靠前的院校,在临床医学学科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临床医学共有19篇高被引论文,均为与外单位的合作论文;论文集中在肿瘤和传染性疾病研究领域,其中有11篇追踪全球研究前沿问题,主要涉及H7N9,转移性黑色素瘤C-KIT基因突变,肝癌、肺癌、胃癌、膀胱癌的Ⅱ、Ⅲ期临床试验;发表期刊主要为LancetOncol、NEnglJMed、JClinOncol和GastricCancer,其中1篇最高被引频次达1 535次,标题为“Efficacy And Safety Of Sorafenib In Patient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Phase Ⅲ Randomised,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是21所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共同合作开展的关于治疗肝癌药物索拉非尼的Ⅲ期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值得注意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共有5篇高被引论文均是关于索拉非尼Ⅱ、Ⅲ期临床试验的合作研究,可见南京中医药大学在该热点领域进行了持续关注和研究投入。

在合作单位方面,南京中医药大学发表的19篇高被引论文,与175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合作,包括哈佛大学、加利弗尼亚大学、德克萨斯大学系统等国际知名院所,涉及美国、德国、荷兰、英国、法国等10余个国家。

3 基于ISI-SCIE的国内中医药大学SCI收录论文增长趋势分析

3.1 药理学和毒理学学科领域

通过ISI-SCIE统计2011-2015年各中医药大学SCI论文数据,纳入EXCEL趋势线公式计算,按被引频次统计的R2拟合度值绝大多数接近1,这表示方程式符合现有数据的存在规律;按篇数统计的R2拟合度部分接近1,表示前6位具有参考价值(表4、表5)。

按被引频次统计,排名前6位的分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15 666次)、南京中医药大学(11 803.5次)、北京中医药大学(7 768次)、天津中医药大学(6 476.5次)、浙江中医药大学(5 784.5次)、广州中医药大学(4 532.5次);按论文篇数统计,排名前6位的分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1 268篇)、南京中医药大学(1 214篇)、北京中医药大学(984.5篇)、广州中医药大学(654篇)、天津中医药大学(597篇)、浙江中医药大学(428.5篇)。

表4 2011-2020年论文分布和按时间-序列预测(按总被引频次排序)

表5 2011-2020年论文分布和按时间-序列预测(按总篇数排序)

未来五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两所院校仍保持较大的领先优势,预计仍将进入ESI学科排名并有可能上升(图1-图2)。

图1 论文分布和趋势预测(按被引频次)

图2 论文分布和趋势预测(按论文篇数)

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比较接近,但与上海、南京两所大学,存在一定差距。北京中医药大学总被引频次高于天津中医药大学近1 300次,但篇均被引频次(7.89次)低于天津中医药大学(10.85次)预测值。

另外,浙江中医药大学的篇均被引频次达到13.5次,增长潜力很大。在以上三所中医药大学中,在未来五年内北京中医药大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学科很有可能进入ESI学科前1%,天津中医药大学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具有相对强劲的科研潜力,存在进入ESI学科前1%的可能。

3.2 临床医学学科领域

通过ISI-SCIE统计2011-2015年各中医药大学SCI论文数据,纳入EXCEL趋势线公式计算,按被引频次统计和按篇数统计的R2拟合度均绝大多数接近1,表示方程式符合现有数据的存在规律。

按被引频次统计,排名前6位的分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27 697.5次)、南京中医药大学(18 217次)、北京中医药大学(11 859次)、浙江中医药大学(11 257次)、天津中医药大学(8 852次)、广州中医药大学(7 398.5次)。按论文篇数统计,排名前6位的分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2 506.5篇)、南京中医药大学(2 242.5篇)、北京中医药大学(1 593篇)、浙江中医药大学(1 309篇)、广州中医药大学(1237篇)、天津中医药大学(1 025篇)。

未来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两所院校仍保持较大的领先优势,预计仍将保持ESI学科排名并有可能上浮,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篇均被引频次(11.05次)高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的8.12次。根据表3的2016年9月30日ESI学科排名,南京目前排名1 709,上海排名2 081,因此预测未来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排名可能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之前(图3和图4)。

图3 论文分布和趋势预测(按被引频次)

图4 论文分布和趋势预测(按论文篇数)

另外,已入选ESI学科前1%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北京中医药大学仍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总被引频次和发表论文篇数均排第3,其篇均被引频次7.44次;广州中医药大学增长幅度较平稳,总被引频次和发表论文篇数预测均在浙江中医药大学之后,其篇均被引频次(5.98次)也远低于浙江中医药大学(8.6次)。因此,预测未来五年,浙江中医药大学有可能超越广州中医药大学,进入ESI学科1%;天津中医药大学总被引频次高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篇均被引频次为8.64次,具有一定潜力,未来5年有望接近广州中医药大学。

4 对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启示

高校的科研竞争力由科研生产力、影响力、创新力和发展力四部分组成。论文发表数量可衡量科研生产力,总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数和入选学科数可衡量影响力,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数可衡量创新力。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数所占比例则可衡量科研发展力,是高校在未来产出更高水平论文并保持学科核心竞争力的直观指标[4]。统计数据显示,已入选高校学科排名的中医药院校均位于中游或中下游位置,下一步面临如何进一步提升影响力的问题;未入选高校如何提高论文被引频次是首要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和问题总结得到了对中医药院校学科建设有益的两点启示。

4.1 加强跨单位、跨领域、跨国界交叉合作研究

大规模、跨单位、跨领域、跨国界的交叉合作研究有助于产生高水平学术论文,推动论文引用,提高影响力;有助于高校本身汲取不同研究团队间的创新知识,提升创新力。另一方面,通过交叉合作,有利于引进高端人才和培养优秀科研人才。

4.2 加强研究前沿的持续性关注

论文数量并不是科研影响力的决定因素,总被引频次和篇均引用量是关键。从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中吸取研究前沿的创新点有助于提高论文影响力。若开展的研究参考了高被引论文一般具有高关注度,有助于作者成果成为高被引论文[5]。通过数据分析,可以部分反映中医药院校在国际科研竞争力排名中的真实位置。虽然对中医药院校学科评价来说,无论是入围学科还是论文学科归属,通过ESI精准评价尚存一定缺陷,单纯通过R2拟合度判断趋势也还需结合其他分析方法完善,但结合ISI-SCIE所涉及的学科指标分析,提供了较为直观的分析,有一定提示意义。针对院校优势学科和潜力学科制定合理的策略,有助于引导建立聚焦前沿研究方向的创新团队,引进与培养人才,以人才推动科研,促进产出,扩大影响力,在未来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医药特色学科。

猜你喜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大学中医药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数据驱动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参书题录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 王耀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