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功能紊乱是什么病

2017-03-22 18:14高琳肖潇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7年3期
关键词:胃肠病肠胃胃肠功能

高琳 肖潇

王爷爷今年79岁,体弱多病,曾经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通过中西治疗,已稳定多年,无临床症状。但自从老伴两年前突然离世后,他因精神因素、孤独感等一时间难以解脱,便出现了严重的胃肠不适,持续半年之久,经多种药物治疗无效。症状有:①经常胃脘隐痛并伴有饱胀感,像吃饱了一样,长期不思饮食;②大便异常,时溏时泄,稍吃油腻就肠鸣、腹泻,甚至吃点其他食物或温开水也会肠鸣不止;③长期食欲不振,体质消瘦,全身乏力,行动缓慢;④入睡困难,噩梦连连,夜晚成半睡状态,整天昏昏沉沉,头晕腹胀,十分痛苦。

王爷爷查了一些资料,了解到这种症状称为“焦虑性肠胃功能紊乱”。据说在治疗肠胃功能紊乱的同时,再加上抗焦虑的药物效果比较理想。王爷爷想知道:什么是“焦虑性肠胃功能紊乱”?肠胃功能紊乱和抗焦虑药物分别各有哪些?剂量多少?

病因与多因素有关

胃肠功能紊乱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包括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

前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有烧灼感,餐时早饱感,餐后上腹部饱胀感,可伴有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

后者为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通常伴有排便习惯与大便性状的改变。

此两種胃肠功能紊乱可同时存在,症状重叠。此类疾病的病因与多因素相关,其中精神因素如抑郁、焦虑及恐惧等情绪起着重要的作用。

诊断要先排除器质性疾病

胃肠功能紊乱的诊断首先需要排除器质性疾病,即使存在精神心理因素,也需要及时就医。先排除胃肠道的报警征象,如消瘦、贫血、腹部包块、频繁呕吐、呕血、便血以及年龄40岁以上的初发病者。然后,做完善的检查,包括胃肠镜、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等生化指标,腹部超声波以及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必要时行腹部CT扫描、全消化道钡餐等。

上述检查基本正常,再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和频率等综合指标,考虑是否为功能性胃肠病。如果是,建议去医院消化专科就诊。

治疗需系统用药

目前尚无一种药物能完全有效地治疗各种类型的功能性胃肠病,相关药物种类繁多,包括:①抗酸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等;②H2受体抑制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两类抑酸剂;③多巴胺受体拮抗剂、5-HT4受体激动剂等促胃肠动力;④消化酶和微生态制剂助消化;⑤解痉剂;⑥止泻、导泻剂;⑦肠道动力感觉调节剂等。上述药物无效、且伴有明显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可选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或5-HT4再摄取抑制剂(SSRI)。有时除药物治疗外,还需到精神心理专科进行干预治疗。

因此,诊断治疗功能性胃肠病需要到专科就诊,完善检查,系统服用药物。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医生也需要选择性地使用药物,并且动态观察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胃肠病肠胃胃肠功能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清肠胃多吃10种食物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调理肠胃,自灸也有效
请保护好我们的肠胃
5月胃肠病预防须知
晨起别忘喝杯温水
舒肝解郁胶囊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治疗价值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