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文化观之先进性

2017-03-22 18:32叶焕勤
关键词:文化观马克思群众

叶焕勤

论马克思文化观之先进性

叶焕勤

马克思在其所创立的理论和进行的社会实践中,给予文化以特别的关注。与以往的文化观相比,马克思文化观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他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文化产生的来源是人类劳动,提出文化的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指出文化的显著特征是与时俱进,强调文化的价值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形势下,深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文化观之先进性,努力践行马克思文化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马克思文化观;先进性;显著特征;服务对象;价值目标

当前,文化全球化同经济全球化一样,已成为一种世界发展趋势,文化观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了它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化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马克思文化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渊源。马克思关于文化的思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阐明了他的文化观与传统的“观念的历史叙述”文化史观的原则界限,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先进文化之路,是一种科学的、唯物的文化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强调了马克思文化观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当前深入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和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马克思文化观的内涵

文化观是人们对文化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总的观点,是文化学说的灵魂理念和核心要素。马克思文化观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的根本认识和看法,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马克思之前,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思想巨匠就对“文化”问题进行了许多哲学思考和探索。马克思曾说:“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在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178马克思文化观不仅是指社会存在层面上的文化观,而且也指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文化观。

对于文化的概念,马克思并没有给出特定的含义,但是,在其著作中处处包含有文化的思想,需要进一步提炼。马克思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阐述文化的范畴。广义的文化,马克思认为它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化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一定情况下,文化与文明含义相同,可以互用。马克思认为:“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向贫穷的、没有需求的人——他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非自然的单纯倒退。”[2]在这里,文明和文化含义是相同的。当然,在多数情况下,马克思在狭义上使用文化概念,也就是将文化理解为思想、观念、知识和意识形态。如在《哥达纲领批判》里,马克思认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3]在这里,文化相当于上层建筑,是指与经济制度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及上层建筑。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大多数使用的是广义文化的概念,而狭义文化的概念使用较少。

二、马克思文化观之先进性

(一)人类劳动是文化产生之根源

马克思文化观具有先进性的突出表现在,从人类劳动入手,正如他所说:“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4]马克思文化观不同于西方传统文化史观。西方传统文化史观共有的局限性表现在:其一,认为人的思想意识决定文化的产生,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但是忽略了人的现实性,其本质是唯心主义。其二,认为人和其他一切生命体一样,只有自然属性没有社会属性,其本质是机械唯物主义。马克思在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扬弃了西方传统文化史观,认为人虽然是从动物变化发展而来的,但是人和动物具有本质的不同,动物的劳动只是关乎自身,而人类通过劳动改造整个自然界。只有通过劳动,自然界才能成为人类的文化产品。在劳动过程中,人类对实践对象进行改造,同时把自己的想法、计划等来自自身的主观东西客观到改造对象之中,在这种主客体统一过程中,从而产生不同的文化观念。因此,“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1]152文化根植于人类的劳动,不但划分了与传统文化史观的界限,而且开辟了新唯物主义理解文化的道路,实现了文化理论根本性的变革。

(二)人民群众是文化之服务对象

在封建社会,儒家的思想文化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核心思想,是为作为统治阶级的地主阶级服务的。而西方资产阶级打着“自由、平等”的幌子,掩盖其自身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本阶级的统治。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的文化观相比,马克思文化观具有很大的不同,它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是无产阶级的文化观,因此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任何文化都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它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作为被统治阶级,无不受到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往往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对社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在阶级消灭之前,处于主流地位的文化往往被贴上统治阶级文化的标签,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运动是人民的事业,只有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无产阶级革命才会取得胜利。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性质决定了人民群众就是统治阶级,社会主义文化也必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即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因此,发展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这也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三)与时俱进是文化之显著特征

在人类的思想文化宝库中,许多昔日辉煌灿烂的文化学说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海洋之中。然而,马克思开辟的先进文化道路至今已经走过了160多年的历史,其蕴涵的文化思想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文化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异同决定了这一时期文化形态的多样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实际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当物质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时,文化也会发生变化。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可以加速一个时代的灭亡。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136这表明了马克思文化观的实践精神。马克思文化观是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作为理论基础的,实践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步,这决定了马克思文化观必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文化观。

(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之价值目标

在人类长期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发现无论文化发展达到何种水平,都在一直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的文化必定是为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服务的,资产阶级文化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和虚伪性,其表现在观念和现实的本末倒置,打着价值中立的幌子赋予本阶级文化新的形式。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学说,其一切思想和理论是致力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集中地体现在作为历史的主体人本身的发展上。”[5]马克思正是立足于文化解放人、文化塑造人和文化发展人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政治立场的角度阐释了无产阶级文化为人类解放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从价值目标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关切。马克思从社会文化发展出发,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人与人异化的现象,探索现实的人如何从“经济人”一步步向“文化人”迈进,表现了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马克思文化观正是遵循“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6]这样的文化精神,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

三、马克思文化观之先进性的启示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文化自觉

马克思文化观把现实的人作为基点,所有关于文化的阐释都是围绕着现实的人这个主题进行的。马克思认为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现实的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介质,其本质应该体现人自身的主体性。因此,我国在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观,把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放在第一位。而且,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加大,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并引导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向着科学、健康的方向迈进。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中,要增强作为文化主体的人民群众的意识,其关键因素是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就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觉醒,同时还包括对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世界各种文化交流有正确的认识。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文化的繁荣,而且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因此,提升文化自觉,我们要立足当下的实际情况,确立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思想觉悟,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性。总之,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坚持对外开放,增强文化自信

马克思认为文化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世界性。任何文化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拓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文化必定会突破地域的限制,并走向世界。这不仅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预言,而且也是对文化的开放性、世界性特点的揭示。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率不断加快,各民族文明融合的可能性也在不断提高,世界逐步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任何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都是紧密相连而不可分割的。这要求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自己国家的文化和世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所谓“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7]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对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充分的肯定和坚定的信念。中华民族具有5 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反对虚无主义和国粹主义。其次,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在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提升我国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增强文化自信。

(三)坚持批判继承,实现文化自强

马克思文化观认为文化能够不断地发展进步,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批判地继承和扬弃。大力培育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文化自强。文化自强就是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积极进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文化自强要求我们对现有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创造和发展先进的文化。一个国家任何时代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传统文化采取漠视的态度,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紧密的联系,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并不是一切都是好的,也包括大量糟粕的东西,如闭关锁国、封建等级观念、个人迷信等。世界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都有自己的精华。因此,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共同促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我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批判地吸收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反对全盘吸收或全盘否定外来文化,从而为我国文化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

[5]俞思念.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0.

[7]林志友.坚持中国文化自信的根源[J].科学社会主义,2016(5).

(编辑:文汝)

A811

A

1673-1999(2017)08-0005-03

叶焕勤(1992—),女,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2017-04-01

2015年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研究”(AHSKQ2015D02);2016—2018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研究项目“‘原理’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室”(SZZGJH1-1-2017-8)。

猜你喜欢
文化观马克思群众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多让群众咧嘴笑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