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职生厌学原因的分析

2017-03-23 18:54李龙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厌学中职生分析

李龙

摘 要:本文从影响中职生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自身因素入手,分析中职生厌学的原因,以便寻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职生;厌学;原因;分析

中职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从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认知程度,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没有完整的自主意识和完全的自主能力,对所就学校和所选专业没有遵循自己的意愿,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宋代陈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初中阶段又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成绩整体较差,自信心的表现整体不足。但是,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他们思维敏捷、口齿伶俐,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学校的课外活动中积极活跃,和在课堂上完全是两个人。

他们存在严重的厌学现象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导致中职学生厌学的原因是什么?直接相关的因素又是什么?

一、厌学的社会因素

1.不良社会风气的诱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社会环境对学生影响越来越大。中职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力、辨别力还不完全成熟,更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更注重自身需要和个性追求,家长们也有意无意地将自身的社会认知,尤其是一些消极的思想传递给孩子,造成孩子失去生活的目标,丧失学习的动力。

2.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受到当前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影响,社会存在就业难和与劳动力准入低门槛的矛盾,新一轮读书无用论思想有所抬头,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冲击。一方面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不少大学生、中专生毕业就失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劳动力准入门槛却很低,没有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等级要求,小学初中没毕业,只要肯出力,照样能找到工作。而且当今社会中,一夜暴富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在家长和学生的心中,自然认为读书是无用的了。这种社会现状使不少中职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读书无用”等厌学情绪。

3.不良媒体的诱导

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学生依靠网络媒体所获取的信息日益增多。网络的发展,对成长中的中职学生产生正负两种不同的影响。从正面影响看,学生可以在网上方便、快捷地学到许多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尤其是那些“黄色网页”“暴露文学”“凶杀暴力”“网络游戏”对中职学生的影响和危害极大,特别是对未成年的中职生幼稚的心灵造成莫大伤害,使一些学生迷恋或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网络游戏中,没有心思学习,必然产生厌学情绪。

二、厌学的学校因素

1.教学管理方面

很多中职学校的课程开设与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需求相脱节,一些教学内容过时陈旧,脱离实际,缺乏新意,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也缺乏吃苦钻研精神,遇到听不懂、学不会的内容,不少学生就放弃学习,还有些学生想学却学不进去。课堂教学形式及方法没有随着现实情况变化而及时创新,仍处在教师为主导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也会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2.教师管理方面

爱因斯坦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中职学校学生生源质量较过去有明显的下降,教师却没有适应这种变化,并及时作出调整,师生之间除了在课堂上的“你讲我听”之外,课后基本上没有互动和交流,也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可以及对教师所教授课程的认可。

3.学生管理方面

目前,中职学校招生均存在困难,为了吸引生源、留住生源,学校可谓费尽心思。在学生管理上一般采取的都是宽进宽出的政策,比如,对于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往往允许多次补考,直到及格为止。此外,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中职学校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即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这样让一大批中职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的行为。

三、厌学的自身因素

1.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大

中职学校学生大部分都是由于初中成绩较差,无法进入高中学习,进而选择职业学校。笔者目前正兼职我校药剂专业的班主任,同时也担任该班数学课的教学任务,全班93人中至少有45人初中毕业考试数学成绩不到30分,甚至有10多名学生在10分以下,其他文化课成绩也基本类似。这些学生初中的文化课知识就没有过关,接受中专知识学习时显得力不从心,无法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求知欲就受到很大阻碍。

2.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调查发现:在课堂上,将近40%学生,基本上就没有听课,有的和其他学生在下面做些小动作,有的一节课都抱着手机不放,还有的干脆趴在桌上呼呼大睡。长此以往,就产生厌学情绪。

3.没有规划明确的未来

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有正确的学习方向。有些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更没有了解过学习什么,以及怎么学的问题。对于毕业后能够做些什么以及会做些什么,她们也不关心,认为这都是她们父母应该考虑的问题,她们即使考虑了也没有多大的意义。还有的学生“一切向钱看”,认为有钱就有一切,人生就是为了赚钱,别无其他意义。所以,這些学生认为读书是浪费赚钱的时间,但迫于家长或社会的原因,无可奈何地待在学校里,根本无心学习。

4.缺乏足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外界的反应和感受。自信心不足的人,往往表现得比较自卑。也就是对自己的形象、能力和品质的评价较低,总是拿自己的弱点和别人的强处比,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在人前自惭形秽,从而丧失自信,悲观失望,不思进取。

5.生理发育因素

中职阶段的学生生理发育速度很快,身体外形剧变,第二性征开始显露,性器官和性机能开始趋于成熟。性意识开始觉醒的中职生,渴望了解异性,早恋的梦幻也悄然而至。如今的中职生,早恋的年龄提前,早恋率随着年级增高而递增。很多自以为心心相印的“情侣”,只知道成天卿卿我我,“浓情蜜意”,把恋爱上升为第一要务,而无心学习或不屑学习。

四、厌学的家庭因素

1.家庭条件的影响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好的家庭环境中,学生所受的熏陶都是积极的;不当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多的家长奔波劳累于金钱权势的需求,而忽视了自身道德的修养和家庭的维护,以及孩子的教育问题。一些家庭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家庭,如农民、农民工、未就业人员和经济贫困家庭的孩子生活水平低下,这些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孤独、自卑、封闭、虚荣等。而另外一些经济条件宽裕的家庭的孩子多数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

2.不同的期望值

长期以来,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在中国历来都是很强烈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父母与子女间相互关系中最可怕的东西,就是父母那种轻率的满足物质快乐的‘供养与孩子精神上、心灵上、生活上的空虚和贫乏。这就是说不善于去爱。”家长常常无视孩子其他方面优势,不注重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造成了许多孩子对学习应付了事。

3.家庭道德因素的影响

教育家吕斌曾说过:“父母良好的情感气息,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环境基础。”有些家长只关注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由于这种不平衡的家庭教育,使不少家长落入“重身体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满足轻精神需求,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误区。少数孩子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

4.父母感情的不和谐

家庭是人出生后接触的第一环境,无论情况如何,每个家庭总是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上出现数量相当的父母婚姻异常,单亲、重组的现象;还有的父母因个性、收入等原因,吵架打闹不止,缺乏互敬互爱。这些家庭的孩子长期生活在不和睦家庭中,缺乏家庭应有的温馨和关怀,所以从内心来说他们渴望家庭的温暖和睦,但同时又排斥家庭,厌倦家里无休止的战争和冷漠,形成一种矛盾的痛苦。一般来说,得不到家庭温暖和关爱的孩子,其人格特点表现出攻击性和反叛性,极易走入歧途。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卫生学校)

猜你喜欢
厌学中职生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