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臂内侧皮管与额部皮瓣在鼻缺损修复中的对比研究

2017-03-23 14:52储颖曾进
中国美容医学 2017年1期

储颖 曾进

[摘要]目的:研究上臂内侧皮管带蒂移植修复术在烧伤整形外科临床上对鼻缺损整形的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的对象是2012年-2015年在本科室进行治疗的烧伤鼻缺损患者(70例),施行上臂内侧皮管带蒂移植修复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术后鼻损伤的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并与非皮管带蒂移植修复术治疗患者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行上臂内侧皮管带蒂移植修复术的鼻缺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鼻功能基本正常,与非此类治疗方法的患者相比在鼻功能、生活质量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上臂内侧皮管带蒂移植修复术应用不受限制,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可达到整形美容的目的。

[关键词]上臂内测;皮管带蒂;移植修复;鼻缺损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7)01-0067-03

鼻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在呼吸和嗅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位于人面部的正中的位置,且外形隆起突出。因此鼻部也是最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损伤的器官,例如撞伤、烧伤、咬伤等等,使得鼻解剖部位出现畸形或者缺损,不仅使鼻的生理功能减弱或丧失,而且对于患者的人体美观程度也造成了极大困扰,并且临床上在对鼻缺损的整形美容修复的治疗也颇具难度。目前在临床上和整形美容外科治疗中,如何更好的对鼻缺损患者进行治疗以及对鼻缺损部位进行整形修复,已经成为国内外需要攻克的热点问题。因此本研究针对鼻损伤整形修复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考察了上臂内侧皮管带蒂移植修复术对鼻损伤患者的治疗以及整形美容对鼻部的改善情况,并取得了良好的整形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本科室就诊的烧伤后鼻缺损的患者,共计70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21~54岁)。其中火焰烧伤的患者38例,汽油烧伤患者14例,硫酸灼伤患者18例。患者烧伤部位统计分别是:鼻尖缺损患者40例,鼻翼缺损患者19例,全鼻缺损患者11例。本研究将鼻缺损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中患者年龄,鼻缺损损伤程度的病例数均大致对等,并且在患者病程、受教育程度、家族遗传病史等方面也无显著差异。实验组鼻缺损患者行上臂内侧皮管带蒂移植修复术,而对照组患者采用额部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整形效果和愈合生活质量。

1.2手术方法

1.2.1实验组:实验组烧伤后鼻缺损患者采用上臂内侧皮管带蒂移植修复术进行手术治疗,而上臂内侧皮管带蒂移植修复烧伤后的鼻缺损患者手术内容并不复杂,其主要操作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2.1.l手术前的麻醉在鼻缺损患者行上臂内侧皮管带移植修复术前,给予患者局部浸润麻醉,使用的麻醉药是0.5%的利多卡因。

1.2.1.2上臂内侧皮管带蒂切口的选择上臂内侧的血流供应主要是由肱动脉以及腋动脉内侧的肌间隔等处提供,回流血主要是经浅层的腋静脉及贵要静脉属支。因此上臂内侧皮管带蒂切口应采用逆行设计原则。具体是操作是将上臂弯曲放置于鼻缺损区域附近,采用患者最适宜的皮管带蒂不被牵拉移动的位置。设计将蒂部位置选择在远端,根据每个患者鼻缺损的位置和形状的不同,设计不同的皮管带形状。

1.2.1.3皮管带蒂的移植修复将设计好不同形状的皮管带蒂直接缝合在受瓣区,此时不能切断皮管带蒂,而应对上臂内侧较大动脉行结扎术。对于鼻缺损较少患者或者鼻骨、鼻部内衬残存较多者,可只行一期皮管带蒂移植修复术修复鼻缺损患者。

1.2.1.4对于鼻部缺损严重或无内衬里以及无法形成鼻衬的患者来说,需要選择一期手术时在上臂内侧预制皮管带,在皮管带的真皮面植入厚的皮片,等皮片存活后约两周左右行二期修复术。二期手术时是将上臂内侧预制皮管带与鼻缺损部位直接缝合,以石膏或夹板固定,以免皮管带蒂部因牵拉受力而导致皮管带供血不足或出现撕裂等问题。行二期修复术后的患者,鼻孔内应放置外包涂有凡士林纱布的硅胶管,并且每天进行更换,达到清洁鼻腔防止细菌感染的目的。

1.2.1.5皮管带断蒂术皮管带转移缝合两周后,每天以肠钳夹闭蒂部进行测试,阻断供血时间约15~20min,每日测试2~3次,如若每次测试时皮管带供血良好,则说明移植修复后的皮管带和鼻部组织已经融成一体,可以施行断蒂操作。断蒂手术根据皮管带设计的性状进行断蒂操作,切开蒂部皮肤、皮下组织,断开蒂部。

1.2.1.6断蒂后修整供皮瓣区并进行缝合,术后7d左右拆线,完成整个上臂内侧皮管带蒂移植整形手术。

1.2.2对照组:目前在整形外科修复术中,额部皮瓣移植修复依然是使用率较高的移植修复术。所以本研究中的对照组患者依然采用额部皮瓣移植修复术用于治疗鼻缺损患者,并将整形结果与实验组上臂内侧皮管带移植修复术进行对照比较。额部皮瓣移植修复术具体操作:

1.2.2.1术前给予局部浸润麻醉,0.5%利多卡因注射。

1.2.2.2额部皮瓣制备于前额发迹处做一切口,切口中置于以长方形扩张器,扩张器体积约100ml。扩张器中每周注水1~2次,一般在8~10周时行第二次手术。

1.2.2.3二次手术是将形成和制备额部皮瓣,将鼻背皮肤翻转形成衬里,额部皮瓣以眶上动脉为带蒂,向下翻转形成外鼻,直接缝合。对于鼻软骨缺损患者可以在鼻背下放置雕刻好的自体肋软骨支架。

1.2.2.4于整形修复后1~3个月后观察额瓣在鼻部存活情况,正常时行断蒂术。

1.3观察指标: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的每半年时间进行定期的回访,观察患者术后鼻缺损皮瓣存活情况,整形修复后鼻部外形、鼻部肤色、供皮瓣区的瘢痕恢复。检查患者的鼻生理功能是否正常运行,询问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制定调查问卷对患者回访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整理,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对调查问卷制定的患者术后鼻功能恢复情况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鼻部修复后颜色、质地、血运等进行统计分析,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鼻部功能恢复情况对照表:通过定期的回访观察发现,实验组在皮瓣成活数、鼻部外形、供皮瓣区瘢痕的恢复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鼻部肤色满意度比较结果相当,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

2.2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效果对比:实验组在手术时间、出院时间、鼻部修复质地、血运等评价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鼻部为人面部最为突出的一个立体器官,其轮廓清晰精心,且不同个体间的外形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这给鼻缺损的整形修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制定整形修复方案时应制定个体化差异修复方案,以最终修复的鼻部能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且外形美观为主要目标。鼻缺损整形修复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①治疗手段的选择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方法;②鼻腔有慢性炎症者必须先等炎症好转再行修复;③因缺损造成的鼻梁高度不足时可植入软骨或其它人造隆鼻材料;④鼻缺损修复手术后注意防止鼻孔收缩,因此手术后需要严密监控。根据这些治疗原则目前整形外科常用的鼻缺损修复的治疗方法有:①局部皮瓣移植修复,常用的包括额部皮瓣和上臂内侧皮瓣;②全厚皮片修复;③复合组织移植等。

目前临床上用于鼻缺损修复治疗的方法很多,常见的移植修复术有额部皮瓣、游离皮瓣、上臂内侧皮瓣、鼻唇沟皮瓣修复等。上臂内侧皮肤因血流量充足,皮下脂肪层较薄,可以进行超量扩张,而且皮管带柔软、细腻、弹性好,修复鼻部创伤时可以提供丰富的组织量,适合用于鼻缺损的移植。另外,上臂内侧皮片柔软细腻与面部肤色接近,且手术遗留瘢痕在上臂内侧,不影响美观,从医学和美容学角度来说,相比与其他修复方法,上臂内侧皮管带蒂移植修复鼻缺损都是一个最为有效的方法。而近几年在整形外科关于上臂内侧皮瓣的移植修复术的临床实例也越来越多。

本研究通过额部皮瓣和上臂内侧皮瓣移植修复术的对比研究发现,上臂内侧皮管带蒂移植修复鼻缺损效果要优于额部皮瓣移植。结合回访患者的情况,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上臂内侧皮瓣移植修复术患者皮瓣成活率较高,而接受额部皮瓣修复术的患者有接近三分之一患者皮瓣成活状况较差;原因可能是上臂内侧存在丰富的血管组织,对鼻部创伤区域供血充足,利于皮瓣的成活;②对于修复后患者对鼻部外形满意度方面,上臂内侧皮瓣的表现要优于额部皮瓣;這是因为上臂内侧皮肤更为柔软、细腻、弹性好,易于塑形,满足鼻部特殊外形的要求;③在供瓣区瘢痕恢复情况来看,上臂内侧皮瓣也有优于额部皮瓣;这是因为上臂皮肤血管丰富,瘢痕的生长和恢复也较为迅速;另外,上臂内侧皮瓣在上臂内侧,区域较为隐蔽,不易暴露在公众视野中,不影响美观;④本研究的调查生活质量问卷表明,上臂内侧皮瓣移植患者在术后的生活质量方面要明显高于额部患者。具体表现在上臂内侧皮瓣移植修复患者,术后日常活动正常,鼻部功能正常,术后无其他并发症等。

综上所述,上臂内侧皮管带蒂移植修复术用于鼻缺损的整形,在手术操作中更为简便,皮瓣移植成活率高,创面瘢痕较轻。同时对于多个美容单元缺损的患者,提供的组织量较多,其皮瓣的设计不受限制。因此,上臂内侧皮管带蒂的移植修复术的应用可以为鼻缺损的整形美容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