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2017-03-23 09:23梁寿福
新一代 2016年18期
关键词:灵感情志新课改

梁寿福

摘 要:新课程改革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诗歌教学与鉴赏应以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志”为中心。通过学生在阅读及学习过程中的再创造,还原生活的场景,走进诗歌的世界,聆听作者的心声,体味人生百态,接受文化洗礼。

关键词:诗歌;情志;情境;新课改;灵感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言志”这一上古的传统让诗歌成了作家情感的载体。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取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从而使学生既有机会聆听先贤的心声,又替他们打开了一扇窥视中华文化的窗户。

一般而言,诗歌教学的前提与核心在“情”、“志”二字。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对诗歌语言的分析与解读中把握诗人的情感脉搏、体会诗人的心灵志向,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与此相对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翻译与背诵的层面上,大大忽略了情感在诗歌体裁中的地位,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与诗人的心灵感触之间存在着一层难以突破的隔阂。

而今,全社会关于新课改的呼声如浪如潮。在此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去深思:新课改究竟要怎样改?诗歌教学应如何做到学习与鉴赏并重?在此,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诗歌教学活动中的情境创设谈谈自己的管窥之见,以求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众所周知,中国文学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让我们的诗作有着与西方传统的叙事抒情模式截然不同的特点,正是这一特点,注定了“象”与“境”作为中国诗人情感载体的突出地位。传统的诗歌教学,一般会流于对“意象”与“意境”肤浅式的分析与解读,而学生的参与则更多地表现为记忆。他们咀嚼着老师的理解成果,其创造的机会被直接扼杀。

依据现代创作理论,读者的阅读是文学创作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诗无达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都触及到读者阅读的再创造性质。如果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过分地主动,必将束缚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灵感,这将是语文教学的可怕“灾难”。

那么,有没有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自觉地走进诗歌,从而与诗人达成心灵的共鸣呢?在此我将探讨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做自己的导演

鉴于诗歌跳跃性的特点,也许,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对于那些场景性非常强的作品,剪辑与整合是处理碎片式境象的有效手段。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理解意象和意境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个个碎片串联,最后把他们还原成生活的本真画面。以此把握作品的情感脉搏,常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学习《再别康桥》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就徐志摩离开康桥时的情景与心理导演一段MTV,其中可以包含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要素,以及表情、语言、动作、音乐等细节描写。一个人的能力是无穷的,通过学生对诗歌的再创造,他们不但能把诗中的意象串联起来,描绘出一副优美的意境,而且还能主动走入自己所创造的情境中,从深层次体味作者的情感,从而最终在与诗人心靈的沟通与交流中达到共鸣。

二、绘画——一种刻骨铭心的学习方式

有些作品的画面色彩效果特别浓,学习这类诗歌,我们不妨引入一种难度较高的方法,即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诗中所有的以及自己要加的意象通过合理安排描绘出来,最终整合成一副和所学诗歌的意境最为相近的画面(允许一定程度的虚构与想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亲身参与,加深了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使他们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去体会诗人心灵的跳动。

例如学习王维的一些诗,由于其“诗画相合”的鲜明特征,为这种方法的运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当《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林、清泉、白石、竹林、浣女一一由文字转化为图景的时候;当那个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深处,在如水的月光下又弹琴又长啸的老头映现在学生笔下的时候,这本身又是一种怎样的激动啊!

通过这样的练习,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虽然有些同学的作品难免拙劣,甚至于貌合神离、不伦不类,但单就当时那种全身心的投入本身,就是一种参与和创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一些优秀作品的展示环节(可以张贴在学习园地里),除去对本人的激励作用,对其他同学也会有或多或少触动与启发,这样难道还不够吗?

三、故事“新编”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新”,非指内容,重在形式。简言之,就是学生在初步掌握一首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想象与加工,把诗歌改写成一段故事的方法。要求:要有具体的环境(意境)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包括外貌、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与刻画)。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那个乍暖还寒、秋风萧瑟、北雁南飞、黄花飘零的黄昏,那个失去亲人、失去家国、颜色憔悴、孤苦伶仃的女人,是怎样一个人在“梧桐更兼细雨”的日子里凄伤地寻觅、又寻觅,她是在寻找什么呢?而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又有一个怎样的游子在夕阳西下时骑着瘦马漂泊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的世界里?这位断肠人心里在想着什么呢?

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不难写出优秀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心声;而且能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深深地走进诗歌的世界,与诗人一同呼吸。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想象力也会的到一定的提升。

以上三种方法,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扮演的分别是导演和主演的角色,老师是组织者,真正的表演者是学生。相对与以往老师的“灌输”,这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过程,既提升了学生的能力,也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

猜你喜欢
灵感情志新课改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如何提升学生的服装设计灵感
游走在音乐创作间的顿悟
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