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指导小学生背诵的几点方法

2017-03-23 11:21秦翀
新一代 2016年18期
关键词:瀑布记忆效率

秦翀

摘 要:背诵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轉变教学观念,重视语文教学中背诵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掌握了背诵方法,就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还能促进学生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方法,提高读写能力,从而最终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背诵;方法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句谚语说得好:能背诵多少书籍,就能获得多少知识。可见,背诵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重视语文教学中背诵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背诵课文虽说是一种机械记忆,但也是有窍门可依,有方法可循的。只要掌握了背诵方法,就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还能促进学生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方法,提高读写能力,从而最终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我们该怎样指导小学生去背诵课文呢?我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理解想象背诵法

理解是背诵的基础,背诵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才会快捷省力,记忆才会深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小学生明意理解,帮助记忆:1.理解文中写的是什么内容,再根据意思进行背诵;2.指导学生在脑海中想象文中所描写的情景,像演电影一样入情入境用脑海中的感受帮助记忆;3.理清文章的顺序,根据事情的前因后果进行背诵。比如,在指导学生背诵《瀑布》这首诗歌时,我提示学生按照作者的地点转移的观赏顺序进行背诵:即第一节,看见瀑布之前听声,第二节,远见瀑布之时观形,第三节,近足瀑布之时感触的顺序,把自己想象成是慕名探寻瀑布的游客,把脑海中的片段联系起来,背诵就容易多了。

二、化整为零背诵法

有些课文篇幅较长,可以一段一段地加以背诵,甚至可以一句一句的加以背诵,然后连缀成篇。作为小学生他们在语言方面正处于一个学习阶段,要背诵过长的文章时,如果一开始就下达背诵全篇的任务,他们往往会有为难情绪,总担心自己记不住。这时如果我们老师采取逐段欣赏,让他们有选择性的先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最后再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他们就容易记住了。

在遇到一个比较长的段落时,我们还可以将长段分成若干个层次去背诵,再连接成段,这样一篇文章背下来就轻而易举。如我在指导背《春天的小雨滴滴滴》这一课,虽然课后要求只是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但在我的指导下不少学生都基本能把这一美文连起来背诵,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用的就是化整为零背诵法。

三、抓关键词背诵法

有些课文的描写在遣词造句上很有特色,或者是一连串的动词或是一连串的形容词,抓住这些关键词,就能很容易背诵出这段内容了。如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色的梦》这课,在指导背第五段时,我让学生抓住连续的几个动词,学生很容易地就掌握了拾树叶做标本的过程,再背诵这段内容就轻而易举了。其次是抓住关联词语练习背诵。例如,我在指导学生背诵《火烧云》第三、四自然段时,我让学生抓住几个连续的“一会儿……”,他们就能很快背出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

四、画情景图背诵法

现代教学是一种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教学中我带领学生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背诵,提高背诵效果。如在指导张继的古诗《枫桥夜泊》时,我利用课文插图制作了相关课件,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画出简易的简笔画情景图帮助背诵诗句,变抽象为具体直观图像识记背诵。

五、摘抄默写背诵法

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划重点、抄难记的关键词,抄每段或每句打头的词语等,边背诵边想,为背诵提供方便。在背诵的同时加强默写,使学生的注意力出与高度集中状态,调动大脑的记忆力。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粗浅的体会。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好的背诵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背诵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背诵兴趣,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宾浩斯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学习后20分钟、1个小时、8小时、24小时、2日、6日、31日,记忆率分别是58%、44%、36%、34%、28%、25%、21%。也就是说为了使所背诵的内容长久的保持在头脑中经久不忘,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要安排规律性的复习,用科学记忆法,强化大脑中的记忆,避免记忆随着时间而减弱或消退。

在以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还要继续积累总结,根据不同的背诵内容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力求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瀑布记忆效率
瀑布之下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瀑布
记忆中的他们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瀑布
跟踪导练(一)2